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御前驸马 > 第四十二章 拟旨点兵命元帅

第四十二章 拟旨点兵命元帅

目录

  嘉靖四十三年,张居正进宮右舂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随后在徐阶的安排之下成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由此也奠定了张居正以后的万历首辅之路。

  同年柘林驻兵谭允传等,因粮饷缺额而叛变作,进犯广州,初败总兵汤克宽,并焚其舰,后为提督待郞吴桂芳、广州总兵汤克宽表里夹击,斩首千余,结果谭允传被捕,磔于市。

  诏安四都人吴平,聚众万余,造战舰数百纵横南澳、浯澳间。曾攻陷嘲神山、古埕、惠来竹埔、双溪等村,扎营于梅岭。

  二月,福建兴化残倭,重新纠集万余人,围攻仙游县三⽇。

  朝廷任命戚继光为总兵官引兵驰援仙游,与倭大战城下,倭败奔同安,戚继光趋兵追击至王仓坪,斩首数百级,坠崖山⾕间无算。余倭数千人奔逃漳浦县蔡丕岭。戚继光分其兵马为五哨进击,自率短兵,⾚脚攀崖而上,倭伏兵四起,戚继光愈战愈勇,督各哨兵殊死力战,冲⼊倭巢,又擒斩数百人。少数逃脫者流⼊广东,掠渔船出海去。

  至此,福建倭患暂时平息。

  …

  这一年,大明王朝并没有因为严嵩的倒台而安稳下来,相反,似乎动比以往还要烈,也不排除这些都是严嵩余所为。

  不过相比于以上这些事件,蒙古方面就更加令严嵩感到头疼。

  蒙古方面像是收到严嵩伏法的讯息一样,就在严嵩谋反第三天,蒙古亲王阿拉尔便以俺答之名出兵,向大明进发。不到三⽇,便又来到山西大同,进行烧杀抢掠,引得哀鸿遍野。

  太和殿上,嘉靖正襟危坐。面⾊镇定,深眉紧锁,似乎遇到了很棘手的事情。

  实则一来是因为正尧带着一队锦⾐卫去寻找宁安等人的下落已经有两⽇之久,到现在却依旧没有任何的消息;二来,殿前武百官均是一脸凝容,一股无形的庒抑气息便随之散开。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取代了孟公公的安公公声音似乎更加的响亮和尖锐,站上前来,拂尘一挥,宁静的太和殿瞬间被打破。

  安公公刚刚说完。徐阶立即往左垮了一步,然后躬⾝道:“启奏皇上,山西来报,蒙古俺答率大军进犯我大明疆域,烧杀抢掠,无所不做。现前线告急,还请皇上拟旨派兵增援,以驱鞑虏!”

  “此事事关重大,靖王。你有何提议?”

  嘉靖点点头,旋即把目光看向了靖王。

  其实嘉靖现在的心很,他已然没有了主见,要他去分析问题。在心底上就开始排斥。

  靖王闻言,立即右跨一步,躬⾝低头道:“回奏皇上,山西之急刻不容缓。臣弟以为徐大人所言甚是,需要即可出兵施援!”

  “既是如此,那众位爱卿觉得命谁为帅带兵前去才好?”

  嘉靖追声问道。随即扫视了一下殿前的武百官。

  虽说嘉靖没什么心思在这些事件上,但是他却知道,在平成功之后,戚继光便立即赶回福建继续抗倭,而刘显俞大猷也各自回到驻地引兵练,或是剿杀余

  所以现在的朝廷之中,还真的没有什么大将可以任用。如果现在才拟旨召集戚继光等人去山西救援,这书信一来一回也会耽搁不少⽇子,自然不行。

  如此一来,这谁来领兵一事确实成了一个难题。

  而嘉靖这么一说,殿下众武百官纷纷又一次低下了头,似乎都不愿意开口说话。

  放眼整个朝堂之上,大都是一些官,去带兵打仗,自然不行,而所为的武官,也都是些老头,上‮场战‬还不就是跟送死一样?本来正尧柳彦梁⽟这些人都勉強有大将之风,可以担任,但是他们却因找宁安至今未归。

  面对此等境况,没有人站出来那也是情理之中。

  良久,见众人都是无动于衷的样子,靖王才不由地抬起头,然后道:“启奏皇上,如果皇上没有适合的人选,臣弟倒是可以推举一人。”

  “哦?皇弟有何提议不妨直说!”

  靖王道:“论资历论能力,能够与驸马、柳彦以及梁⽟等人相提并论的,当下便有一人,此人便是前科武榜眼,现任御林军统领方⽟。”

  “方⽟?”

  嘉靖一阵惊讶,似乎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印象似的。

  “是的皇上!其实臣弟还有一事相告,此番能够一举平,将严嵩伏法,御林军统领方⽟实乃功不可没!这些年,他一直潜伏在严嵩⾝边为的就是能够在最后时刻突然倒戈相向,令严嵩措手不及。”

  靖王点点头,立即说道,言语之中尽是对方⽟的称赞之意。

  别说是嘉靖,就连徐阶张居正等人也都被靖王说的是一头雾⽔,同时还惊讶不已。

  实在没有想到,除了严嵩⾝边的严渊之外,连方⽟也是靖王刻意安排在严嵩⾝边的人,不得不说,为了能够扳倒严嵩,靖王可谓是煞费苦心啊!

  难怪当初严嵩大军攻城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见到方⽟的⾝影,原来他本就是靖王的人,自然不会随着严嵩一同谋反,至于当时他在何处,就不得而知了。

  一下子摆放了两枚棋子在严嵩⾝边而严嵩却全然不知,不知道是严嵩的大意,还是靖王的厉害。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老谋深算这一方面的较量之中,靖王又一次胜了嘉靖。

  而且给人的感觉,靖王应该还不止如此才对。说出来的都有两个,那一直在暗里监视严嵩一举一动的还有多少人呢?这同样是一个未知之数。

  “哈哈!好!好!好!”嘉靖闻言,猛地一拍‮腿大‬,连叫三声好,随即一脸喜悦的道:“没想到,靖王竟然如此深谋远虑,想来严嵩知晓之后也会无比的汗颜!想不到啊想不到,好!既然是皇弟极力推荐,那就准了吧!安公公。即刻拟旨,命方⽟为伐蒙大元帅,钦点兵马,立即出征!”

  “慢着——”

  就在嘉靖‮奋兴‬地说完,准备恩准靖王的提议之际,却见靖王突然又开口叫道,随即一双双愕然的眼神又落在了靖王的⾝上。

  竟然在太和殿上公然大喊慢着,而且还有意打断皇上的话,这可是多么的大逆不道,这靖王到底是怎么了?

  而嘉靖闻听靖王的叫喊。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不満,但是心里也不由地有些不慡,好在嘉靖的调节能力以及伪装能力也很強,于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看向了靖王。

  随即嘉靖饶有趣味地问道:“靖王还有何事?”

  说到底,靖王多少还是有些不给嘉靖面子的意思,而⾝为一国之君,面子向来也是最为重要的,即便他脸上没有什么。但是在心里还是会有疙瘩的,因而在语气方面,嘉靖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了。

  靖王是个聪明的人,一听嘉靖这么问。已然明⽩嘉靖对自己已经有了不満,于是立即躬⾝恳切的道:“请皇上恕罪,臣弟方才一时情急所以才…”

  “呵呵,皇弟无需如此慌张。朕又没有怪你,你何必自责呢?”

  假意的笑了笑,嘉靖倒显得很宽宏大量似的。

  靖王微微一笑。然后又缓缓抬起头望着嘉靖道:“其实方才臣弟是因为觉得还有一点不妥,所以想请皇上先听臣弟说完再拟圣旨。”

  “哦?还有不妥?有何不妥皇弟赶紧说来!”

  “回皇上,是这样的。方⽟虽然能力不错,且忠君爱国,但是尚未有担任元帅的能力,所以臣弟认为皇上应该将元帅之职任命他人。”

  “任命他人?”

  不仅是嘉靖,连朝堂上的武百官也都开始又一阵疑惑起来。

  靖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先前是自己说要推荐一人,就把方⽟给推了出来,说他能力強,资历够,还在平之中立了大功。可是当嘉靖准备任命其为元帅的时候,他却又突然转了一个大弯,说方⽟又没有那个能力。

  横竖都让他给说了,他到底在⼲嘛?难道他也想学学严嵩那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指鹿为马的作风?

  一时之间,原本宁静的太和殿慢慢地开始出现议论之声,渐渐地,声音越发吵杂,整个太和殿俨然就快成为了一处菜市场。

  “停!”

  嘉靖敲了敲面前的桌子,轻喊了一声,随即太和殿才立即归于宁静,只见中武百官纷纷面面相觑,不发一语。

  “靖王!”片刻之后,嘉靖再次开口道,只不过显然嘉靖心有不満,所以才叫出了“靖王”二字,而没有叫之前的皇弟。

  “臣弟在!”

  靖王不知嘉靖叫自己为何,本能的应了一声。

  嘉靖接着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直说吧,相信众武百官也都是对你的话感觉很难理解。”

  闻言,靖王立即道:“回皇上,臣弟以为应该任李正尧为帅,方⽟为将方为上策!”

  “李正尧?不就是驸马吗?可是驸马如今还没有回来啊!”“皇上大可不必担心,相信驸马很快就会回来,不如先让方⽟前去山西,驸马回来之后再去也不晚。毕竟驸马曾经与蒙古有过手,应该很了解蒙古的情况。再加上驸马为人聪明勇猛,是元帅的不二人选!”

  靖王如实说道,看来他还是那样的欣赏正尧。

  嘉靖一听,确实也说道他的心坎上,于是立即道:“好!准奏!安公公,拟旨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