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伦理 > 好莱坞制作 > 第1339章 做好宣传

第1339章 做好宣传

目录

  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人确实应该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但商业公司唯一的追求就是利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说不出什么来。

  他又说道:“在我看来,与其在院线公司身上想办法,还不如你们提高影片本身的质量,少出一些烂片,只要影片质量过硬,观众肯买账,我们怎么可能不安排排片呢?”

  “所以,我认为关键并不在院线本身…”这位代表的口才相当了得,将话题引回到了电影制作本身“而在于制作方和发行方要减少烂片的数量,一些很烂以及很小众化的影片,还是不要往院线里面推了。”

  自然而然的,话题转到了电影制作上面,院线方的人如同杜克一样看起来了好戏,轮到了现场的导演们吐槽…编剧不给力、演员要价高,没钱哪来好电影?***这虽然是中美电影论坛。

  但到最后不可避免的演变成了中国电影论坛,杜克安稳的坐在这里,仔细听着这些中国电影圈内顶尖人物的发言,也算是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充分了解。

  在讨论中,中国影片质量低,导演难辞其咎。因为自从中国电影进入到商业化模式之后,基本上实行的都是从香港传过来的导演中心制。

  而不是好莱坞流行的制片人中心制,现在中国最流行的,就是在影片开始前或者结束后,字幕出来时,打上“某某导演作品”几个字,看起来除了导演,其他一切都是浮云,而不管电影本身质量有多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绝大多数导演都会信誓旦旦的宣称,自己的这部作品是多么呕心沥血,自己对于这个剧本是多么喜欢,拍摄这个电影是多么有诚意。与这类“表功”相对应的。

  就是这些导演们几乎无一例外的也会诉苦:拍摄环境多么艰苦,演员们多么危险…但对于观众来说,辛苦和危险,怎么可能成为容忍一部电影不知所云的理由呢?这种“苦计”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之后,现在很多烂片导演也开始抱怨,其中最经典的一种说法。

  就是导演在私下里会把责任推到演员身上,比如对于演员的片酬的抱怨,去年年底,就有消息说某个女演员开出1000万一部的片酬,把很多想找她拍片的人吓退了。一位导演就私下抱怨说他这部电影本来想请圈内某某大牌。

  但对方要价太贵,制作资金的很大一部分被用来支付片酬,导致在其他方面的预算不多,致使原定的一些特效、场景都无法完成,影片质量自然不可能很高。在最近一段时间“高片酬”

  已经成了千夫所指的现象,导致不少演员也开始回应,宣称这也是“市场行为”:“猪还能涨价呢,演员片酬为什么不能涨?要价高,那是因为市场有需求。”

  演员的抱怨当然也有道理,某些明星演员、明星导演因为以往一些电影积累下来的口碑,成为他们票房号召力的保证,一些年轻偶像,更是因其庞大的粉丝群让诸多制片公司羡慕。

  除了把责任推给演员,许多导演也习惯性的把责任推给编剧,很多导演都说,目前中国没有好编剧,仅剩的几个质量不错的编剧要价又太贵,而且稿仓促,台词之类的根本没有经过打磨。

  还有导演分析说,中国电影的商业化其实只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而在这十几年里,老一辈的编剧,其创作思维已经根本无法足现有的商业化的需求,年轻一辈的编剧,又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结构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导致写出来的本子基本上是在胡说八道,导演们不得不重新返工。

  但导演本身基本上没有几个是文学科班出身的,所以在很多细节上,这样做起来的故事也都会被挑出毛病。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导演们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在无理取闹,在场的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就一再强调编剧维权的重要,在他看来。

  正是因为现在的导演们整天篡改编剧的剧本,导致很多精彩的故事被七八糟,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不少电影,导演们都没有经过编剧同意就把剧情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篡改,不但丧失了很多有意义的内容。

  甚至损害了剧本本身,而且王兴东也在抱怨,编剧本身在电影制作的诸多环节里,要价已经算是最低的。

  “一部投资几千万的电影,能够给编剧的也不过就二三十万,这已经是很高的了,但比起演员,导演的片酬,这几乎就是个零头,甚至还不如办一次发布会的花销。

  就算这样还有很多剧组欠着编剧的钱没有完全付清。”他几乎是在站起来向制片方声讨“这种现象在业内已经很普遍了,哪个编剧没有讨欠款的案子背在身上?

  所以,中国电影差,根本不是编剧不行或者要价贵,而是整个行业都没有尊重编剧的劳动,导致编剧也没有积极来做一些事情。”

  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单方面导致的,杜克曾经在这个国度的电影圈里挣扎奋斗过,加上从几年前开始,就让人一直关注中国市场,搜集相关的资料,对于很多情况也都有所了解。

  目前关于中国电影的质量低下,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中国电影大环境很好,导致很多社会游资都集中到影视投资方面,而这些热钱大部分都是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追求的就是短期的利润回报。

  从中国电影目前的状况来看,一部电影从开机到制作完成,一般也就是半年到一年左右,如果前期筹备不需要搭景的话,从拿到剧本到立项一般也就短短几十天的时间,而导演制作后期、广电总局进行审查,一般也都在四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

  电影上映之后,几乎在一个月内都会下线,所以,如果主攻内地市场,不牵扯海外卖片,并且票房的确不错的话,一部电影的投资方最多一年半就可以把资金回笼。

  从这个时间表来看,留给创作者的时间很少,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来一部精品,几乎不太可能。但对于这种“短平快”

  捞钱的方式,诸多民营资本也显得振振有词:我们本来就来投资的,投资自然是要看回报的,电影精品那是艺术家的事情,观众口碑好不好。

  那也是导演的事情,商人能赚到钱就足够了。从近两年的中国烂片类型来看,大部分的电影集中在惊悚、爱情、喜剧三类,因为根据市场调查,这三类电影基本上是目前投入成本最低、又最容易产生票房回报的种类。

  如同好莱坞一样,惊悚片的投入一般都很少,这边的圈内曾经传着一种说法:惊悚片不会赔钱。

  而爱情故事也一样,只要找对偶像演员,做好宣传,哪怕是翻拍韩剧都能引来诸多小姑娘的花痴。至于喜剧,则对档期的要求比较高。

  而像黄百鸣之类的香港导演,虽然每部喜剧电影都招来骂声一片,但就是因为靠上了贺岁档,所以几乎从来就没有亏过。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低成本、低档次的作品都可以赚钱,使得国内诸多投资方对于国产商业电影的要求开始逐渐降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