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伦理 > 平安传 > 第289章 两家患难之茭

第289章 两家患难之茭

目录

  可惜三国演义的重点是故事,不是武备兵书,所以对具体技术细节语焉不详,恐怕也不太可靠。再说打仗拿本小说当兵书,不是要笑掉人的大牙吗?可问题是没人有法子,就只有刘鹤举能说得头头是道。

  加上张宁及参议部的所有人都认为武昌城现在惶惶不可终⽇,不太可能主动进攻。遂采纳了刘鹤举的建议,在码头上设立⽔寨作为⽔上防御。大营是必须靠江的,省得船上卸下的辎重还要用人力费时运输。

  按照一向的习惯,战前张宁都想要亲自去‮场战‬上实地瞧瞧,这回也不例外。遂带了一队骑兵向北出营,另有冯友贤带一支骑兵在后方活动以防万一。城池附近有许多官军斥候和眼线活动,张宁不敢靠得太近,也不能停留太久,只能远远地看上几眼。

  ⾼大的城楼如耸立在天边,和云霞仿佛在同一⾼度,不过只是错觉。天空倒是十分明净,隐约记得印象里后世平原地区的城市,从火车上看到的没有一个不是灰蒙蒙的烟尘蔽天。

  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唯有城楼好像很⾼。张宁便转头随口对朱恒说道:“武昌城的城墙好像修得又⾼又厚。”

  朱恒答道:“据臣所知,此地城防可与南京、长沙等重镇比肩。大明朝廷一向重视经营此城,是因其位置有‘通’字,地处中部,连接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故彰显出了其重要。

  只不过城坚不在墙⾼,总得要人去守,如今这武昌城的境况不是靠城墙就能守住的。”张宁点头称是,现在他们了解的状况主要通过之前多方收集的‮报情‬,不是靠一双眼睛能看到的。

  沅⽔一战后,武昌城及近左地区都已经兵力空虚,得知要受到危险后,才仓促从各地调兵。湖广十六府的治所就在这里,朝廷很紧张,是因丢了这里就等于失去了整个湖广的统治组织。

  湖广三司也在武昌,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好几个朝廷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他们在地方上权力极大,却也不敢丢掉治所跑掉,所以才急急忙忙地到处下令增援…

  其中有可笑的一件事,岳州居然也截获了从武昌都指挥使司来的公文,而岳州之前就已经“失陷”了的,可知湖广三司现在多么慌,这种低级失误都能发生。

  除了急令湖广各地卫所出兵增援,武昌最大的兵力来源是江北的德安府、汉府、⻩州府的卫所兵。

  在朱雀军占领岳州后,已经有许多‮队部‬渡过长江调到武昌固防了。据估计现在武昌府的兵力最少有两三万人,或许更多,因为没法计算,连官府自己也估计弄不清楚…

  这些人调兵仓促,建制混,来源杂不堪。前阵子混进武昌城的朱雀军细作报回来的消息称,城中一片混

  许多军队调进武昌后,却找不到负责给他们粮草军饷补给的衙门,而有的一营兵中包括汉府的又有德安府的人马拼凑,分批渡江后驻地又分开了,无数的小股人马混杂不清。

  他们没地方领粮能⼲什么,当然是纵兵抢掠…各地都流传了一句俗话,说是外地的兵和匪是没区别的,这都是百姓生活中得来的经验,诚然不假。

  张宁多次经历战阵后觉得兵力人数多确实是有很大优势的,但像武昌现在这样的人数多恐怕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别说估计有两三万兵马,就是有十万乌合之众也毫无益处。

  “城池附近没有发现官军营垒?”张宁又问了一句。旁人答道:“细作昼伏夜出四处打探,没发现有大股官军驻扎。”

  朱恒笑道:“湖广三司也知道眼下的窘境,他们没法野外摆开打一仗,唯一的屏障就是武昌城的⾼墙,所有的兵马都在里面。”“城墙成了⽔上的一救命稻草了。”张宁也附和道。

  朱恒道:“参议部已遣使进城递劝降书,被拒绝了,但使者以‘两军战不杀来使’为由放了一个回来带信,另外两人也被关押暂时无碍。

  臣以为,眼下湖广三司的希望是凭借坚固城墙守住,等待援军,主要等京营的神机营,听说朝廷早已调神机营一部从扬州增援武昌,可惜他们太远,是不可能赶在我军之前的…”

  朱恒又淡定地说道:“可湖广三司眼下的布局,是放弃了武昌府所有的地方,困守孤城,就算神机营在城破前赶到了,江南无地接应,神机营渡江也很困难,到时候恐怕只能在汉府隔江望着咱们围攻武昌城,作用只有牵制我攻城人马一部监视江防罢了。”

  张宁听罢在马臋上轻拍了一巴掌,策马调转马头便想回营了。临走前又回头看来一眼武昌城的情形,说道:“城墙外那么多房子,定是依附在重镇旁边的百姓。

  我在扬州时,也见过类似的情形,住在城墙外的多是贫苦百姓。此番攻城,定要拆除破坏大量房屋,对那些贫民的唯一财产无疑是雪上加霜…”

  左右的的人一听,情知王爷对夺取武昌城已经信心満満了。如果面临的是一场胜负难料的苦战,自⾝尚且不安,上面的人谁还同情心‮滥泛‬去关心那些贫民?

  只有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控中时,才会去注意这等细枝末节罢?***张宁回到尚在修筑中的营地,在临时搭建的中军大帐中问及公务,发现一件需要马上处理的事。

  据报常德府派人来了,验过印信,是辟琊教的人。肯定是姚姬的回信,因之前张宁的书信里提及过有关联系建文帝的事宜,或许姚姬已有了一番答复。

  他决定马上接见来的人,当然也有想见到姚姬的音信的急迫心情。等了一会儿,只见进来的人是舂梅,她穿了一件长袍头戴士庶巾,作男人的打扮,好像这古代但凡有点来头的年轻妇人出门都喜男扮女装。

  这舂梅是姚姬自己提拔起来的心腹,在辟琊教內也是有权位的角⾊,现在亲自过来送信肯定是有要紧事的。

  张宁便屏退左右与她说话。舂梅见着张宁便一脸笑嘻嘻的,并没有半点紧张的作态,她先抱拳作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来:“教主…

  额娘娘封我做內常侍了,四大內常侍之一。这回派我过来见王爷,两件事儿,第一呢就送信,喏,完好无损办妥了。第二是带桃花仙子回去。”

  这舂梅常常嬉戏无甚稳重表现,不过办事说话还是利索的,张宁就喜开门见山的方式。他问道:“为何专程要桃花仙子回去?”舂梅道:“王爷先看娘娘的书信,信里应该写了原委的。”

  张宁便拆开信封,先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果然姚姬在信中没有什么儿女情长般的言语,主要是谈正事儿。建文帝与姚姬这一房关系有些疏远,甚至有误会隔阂,但张宁想与建文联合的想法并非不能办到。

  姚姬说自己已经有了办法,不过办法具体是什么她在信中没有细述。只提到建文的近臣郑洽是最好的突破口,而且郑洽也多番与姚姬这边的人配合谋事。

  郑洽是建文二年庚辰科进士,与他同期殿试的人中有个好友、榜眼王敬止。王敬止何许人?他就是桃花仙子的生⽗。桃花仙子原来就是姓王,不过王敬止已经在二十多年前南京被攻破后就自裁殉国了。

  桃花仙子因此从小就没爹没娘颠沛流离,过得可谓凄苦。她显然已不是什么闺秀,可当初姚姬曾在张宁面前亲口提及“你要好好待她们”不是没有考虑的…

  郑洽当年追随建文逃掉,而其好友王敬止‮杀自‬,两家患难之,他和桃花仙子的关系非常。看了一遍信,张宁顿时明⽩为何要接桃花仙子回常德了。***

  被派的內常侍不仅给姚姬待回了她需要的人,还带来了一个能给她帮助的消息,朱雀军迅速攻占了武昌城。这是一场还没开打就注定了结局的战役,但实实在在地拿下来才更有说服力。

  当时朱雀军主攻最近的南门,官军也毫无疑问地在南门重点设防。和以往的攻城战一般光景,先是火炮持续炮击,炮声轰鸣整⽇不绝。

  不过朱雀军主要装备的普通臼炮和发三四斤重实心弹的长管炮都不可能击破武昌城这样的城墙,威力更小的弗朗机骑炮更不提了。连续几天的炮击摧毁城墙上的大部分防御器械,对原本士气低落的官军守军也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作用仅止于此,他们仍然没法将火炮抵近城门。虽然官军城墙上的火炮大多被毁,但城墙后面还有大量抛石炮,他们躲在⾼墙后面连朱雀军的臼炮抛也极难打中。

  城头上有测距兵,指引城墙后面的抛石炮发。要是火炮抵近进⼊程,还要停下来架设无疑就是个固定的靶子。但僵局没持续多久,很快城內在遭受火炮抛砸之后混增,一部分官军从最远的北门打开城门逃。

  布置在侧翼的冯友贤骑兵团抓住战机迅速出击,趁机夺取了北门。当时湖广三司的大员亲自上阵督战,组织了几次反击意图夺回北城。但混的官军连驻守不动的骑兵也对付不了。冯友贤得以坚持到朱雀军步军一部从城外绕行好几里地前来增援。

  步军赶到后几轮排过去,立刻就击溃了反扑的官军。号称数万但组织混的武昌守军连十天都没守住,等神机营增援更成了无稽之谈。

  直到现在,姚姬才亲眼看到张宁当初说要打下大大的疆土已经实现。武昌城不仅仅是一个城,它更重要的是湖广三司治所所在。

  大明朝实行三司、府、县‮级三‬行政统治制度,一省三司统筹各府县的军、政、司法大权,对于地方府县、‮央中‬朝廷只不过是个象征和权力来源,直接的政令来自三司。

  武昌一丢,各地府县无疑成了一盘散沙,整个湖广广袤的地盘和数百上千万的人都脫离了大明王朝的直接统治,等待着新的王者接手。常言道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张宁是否能维持这块地盘的统治,就不是仅靠炮和武力能办到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