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有一些拙见
张宁微微叹了一口气:“我本考虑过和老徐谈谈,晓以道理开导,但后来觉得有些事光是凭嘴说,任你说出花儿也没用,必须要实在地做出来…
我是相信老徐识大体,但咱们永远不应⾼估别人的‘⾼尚’,不能时时认为别人就该怎样怎样大度、怎样无私。是个人都会有愤怒、自私、贪婪等东西,这原本就正常。只不过很多人平常不会表现出来罢了,称之为修养。我不能无视老徐的感受。”
经过张宁的一番话,周二娘觉得有点道理心里微微好受了点,却反而开始赌气道:“所以你就想娶他的孙女,虽是次妃,却也有名分,老徐便算得上你的亲戚了,到时候就算有人官职比他⾼,但顾忌姻亲⾝份也不必上下之礼?可是,夫君的大事虽要紧,难道一定要牵扯到家里来么?”
张宁说罢好话,语气渐渐有些強硬:“世上有规则,对于其中一些人来说,家便是国,个人感情和政务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初我们夫妇的婚事,不也是联姻决定?”
周二娘转过⾝来,眼睛红红的,眼神却离中带着些许伤感,她喃喃说道:“恍若在某一刻,你是如此近,好像比⽗⺟还要亲,如同相濡以沫的两条鱼,我们如同一个人…
可是那只是一个梦,终于会醒,会提醒我,两个人是不能靠那么近的,会伤着…”张宁看着她有些心疼,但又想,周二娘虽很聪明毕竟是没经历过真正的人生百味,所以是有点梦幻了。
人其实就是被出来的,她要是亲历过生存与真正的挣扎,就会更懂如何活着。就像姚姬,她的笑靥下便别有不同。他遂继续说着正事:“起兵到现在,咱们一起⼲大事的人已超过万人,我既然作为首领,须得做好自己的事、做好本分,既为了自己和家人,也为了追随麾下的一万多人。
如果朱雀军內部矛盾化、或是失去平衡,就是我的责任。眼下这件事,娶徐文君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路子,咱们为什么不为?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文君本来就在我⾝边几年了,朝夕相处这么久,于情于理迟早是应该娶进门的。
不然人家一个闺女,和我又不是亲人,在一块那么久了还怎么大大方方地嫁人?”周二娘幽怨地说:“是呢,文君在你⾝边服侍的时候,你都还不认识我。我不该怪她,说不定别人还怪我抢了她的位置。”听到这里,张宁觉得老婆的态度松动,便打算再说点软话哄哄。
他倒不觉得自己在家人面前用心机有啥不对,在他的想法里真情实意和手段同样重要,正如前世的阅历体验那般、任你对一个女孩子掏心挖肺如果手法不当只能得张好人卡,有时候所谓真情分文不值。
这原本也是正常的,凡人无读心术,别人只能通过你表现出来的东西感受,比如语言、动作、生活细节,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有意识地注意的,所以也是一种手段。
他便好言说道:“文君也是个可怜的女孩,那时我正落魄,遇到她的时候,她和爷爷在赌坊酒肆间卖唱为生。
其⽗⺟早逝,爷爷有罪名在⾝,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投到我门下之后,她更是像个丫鬟一般照顾我们,从未有过怨言,我怎能无情无义?”
周二娘听罢果然面有同情之⾊,说道:“徐姑娘才是和夫君同患难过来的人…”张宁道:“正是如此,我要是对她薄情,二娘也会瞧不起我的罢。”
“《诗经》上有首诗呢…”周二娘不闹了,轻柔地喃喃昑道“茕茕⽩兔,东奔西顾。⾐不如新,人不如故。”张宁搂住她的肩膀低声道:“时间从未停顿,慢慢地新人也会变成旧人,只要还在⾝边就好。”
俩人又小声地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张宁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就睡着了。过了正房老婆的关,接下来那事儿就十分好办,张宁第二天便菗空和姚姬说了,姚姬那里毫无阻力。
她听完张宁的理由,立刻就赞成给他另次妃,姚姬是经过残酷宮廷斗争的人,对这些东西十分娴。于是张宁便将此事托付给了⺟妃,以⽗⺟的名义向老徐提及,此事便甚为名正言顺。
***忙完一天后的朱恒回到家叫仆人直接从井里打凉⽔让他洗脸,秋天的井⽔十分清凉,带着丝丝寒意,让他感觉清醒了不少。从⽔里的倒影里,他忽然觉得两鬓的⽩发好像又多了一些。在常德当的这个官确实权力大,但也真不是好当的。
据各方报情估算,官军此次大举围剿约有正规军八万人,军械充⾜包括大量火器、大部分是永乐朝时期造的旧装备。而朱雀军內能够用在战阵上的人最多一万三千”
“。实力极度悬殊,如果是在通常情况下,如此光景的人马没开打就要因为士气而出问题。不料眼下朱雀军上下都在积极备战,还想与官军争个⾼下。朱恒经过一些天的观察,确实没看错。或许是之前几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产生的影响。不过朱恒没被之前的事影响,因故內心里实在不觉得乐观。
这几⽇官署內在议论如何应付官军进剿,朱恒暂时没表现出任何主张。他正忙着了解状况,军队的法令、编制、装备和补给规则等卷宗,是要花时间详细揣摩的。他还要花时间亲临各处驻军地方,亲眼看将士的训练,估计他们的战斗力。
幸得到了湘王的信任重用,参议长的⾝份让朱恒省去了很多⿇烦,作为军政官僚最⾼层,几乎所有的军机和密档他都是有权限触及的。
这让朱恒可以很快地摸清朱雀军的底细,特别是只有传闻不知具体的新火器。只有从机密卷宗中看到那些兵器的制造、能、战术记录等描述,朱恒才能先“知己”再“知彼”
他不需要弄清楚火器是怎么造出来的,只要了解它如何使用如何维护,便能以此作为制定战术计划的凭据。其中有一样东西叫“铳规”引起了朱恒的极大趣兴,作为一个曾经游学的学者,朱恒感觉其中包含了一种新学术、很想研究弄明⽩这种新东西,可惜暂时没有时间和精力理会。
就在这时,长随来叫朱恒去饭厅用晚膳。在家吃饭只有他们⽗子二人坐一桌,因为仆人是不能与之平起平坐的,所以吃饭的时候显得冷清了点。
长子朱升坐在⽗亲下首座位上,有点心不在焉。朱恒心里是清楚儿子的,因为好几次都听朱升提到南京的⺟亲,可能很挂念亲人的安危。在这种心境下,估计朱升平⽇读书也不太上心。朱恒也实在不想去过问,过一阵再说罢。
他实在太忙了,不想为自己的家事影响至关重要的大事。不过新投奔的湘王本人让朱恒十分看好,湘王大张旗鼓要纳徐光绉的孙女为次妃的事,确实是一手利索的好棋。
那徐光绉因此在官署里也和朱恒相处甚是融洽。朱恒可不想刚来就得罪当地元老,不然就算得王爷一个人重用也难以维持,汉代贾谊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光绉在礼节上不必受制于朱恒,朱恒也不计较这种事,他本⾝就无意于⾝居⾼位耀武扬威。而要他⼲实事,只要实权就可以,地位什么的不必计较。朱恒吃了晚饭,径直进书房。
虽然⽩天忙了一整天,但回到家里还不是一天公务结束的时候,晚上正好据在官署了解的状况继续谋划战术。
长随把磨好的墨汁及纸笔摆上来,朱恒提起⽑笔在砚台里蘸了蘸,但并未下笔。他低头沉思了一阵,又抬头看窗外的月⾊,另一只手习惯地捻动起下巴的胡须。
月光中,朱恒的思想开始放飞,他好似看见了浩瀚的历史长河,看见了文明的曲折,军农百工之术尽在中。这必将是一场能在青史上落墨描述的重要战役。***
朱雀军参议部官署內,几个文官纷纷放下手里的事,以先后顺序沿着走廊向后面的书房里走去。
院子的另一头屋檐走廊上,一行穿着灰⾊军服披铁甲的武将也陆续走来,他们走到一道门口,便自觉地解下了佩剑、小刀等冰刃给侍卫存放。
大伙走进了一间不起眼的书房,只是一处旧房子,不过这里是张宁⽇常办公接见部属的地方,加上存放了许多朱雀军的机密卷宗,因此算得上是军机要地。
这回能来这里议事的人都是朱雀军內拥有实权的重要人物。朱恒汪昱等文人还是照多年的习惯抱拳弯行礼,称呼道:“参见王爷。”
而那些武将则个个直着,抬起左臂跺脚一本正经地行个礼了事。张宁也抬起手臂回礼,在众人面前踱了几步便走回北面的椅子上坐下。
他拍了拍案上的卷宗纸张道:“这段时间不少人以文书言事,咱们也陆续聚一起小议了几回,如今局势紧迫、时不我待,是得拿出一个法子的时候了。”
见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张宁便继续他的开场⽩:“朱先生是咱们朱雀军的参议长,携诸官吏统筹策略,这就请他来向诸位说说战略布置。”
朱恒听罢便先向张宁拱手拜了拜,又转⾝向其他人打拱执礼,其间特意对老徐作揖以示招呼,这才徐徐说道:“鄙人承蒙湘王信任,出任参议长一职已有一段时⽇了。
当下紧要之务自然是如何应对湖广巡抚南北调兵攻打我们,我有一些拙见,也草拟也一份谋划。
这并非我一人所为,是与官署诸同僚商榷所拟。并且这份卷宗也非最终谋划,诸位如有觉得不妥之处,可提出来大伙议一议…”
他不愧是在汉王府里做过兵部尚书的人,当着众官的面从仪态到口气都拿捏得很准,一时间张宁这个简陋的统治机构也仿佛显得堂而皇之颇有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