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伦理 > 江山射姬 > 第76章 细细一算

第76章 细细一算

目录

  有了⽗亲移的权力,加上陈肇在陈家的威望极⾼,下人们都很听陈肇的话,这个时刻开始培养这些人接纳生产效率概念是很合适的。

  但是为什么是米粉呢?陈肇之所以从米粉产业⼊手,有三个重要的目的,第一个目的自然是赚银子了,这是最现实的目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初步培养一批具有产业链意识的工人。

  这一批工人经过简单的米粉产业启蒙之后,更能适应未来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流⽔线工厂,他们未来可不是简单的工人。

  而是起码要做成车间工厂的工头的,带着工人指导新工人⼲活,解放陈肇的工作效率,第三个目的,同样是一个眼光极其长远的目的,陈肇要通过米粉对杭州府的销售成绩考核,试探杭州府二百万市民的消费能力,预估市场规模。

  这个预估的过程并不复杂,就是看这二百万人能够消化多大的米粉产能,凭借这一点,可以估计杭州府市场的活力,甚至能够初步估算杭州府的恩格尔系数,有了这些概念之后。

  就能给香⽔的定价提供一个实事求是的数据基础。首先,米粉的原材料稻米,陈家是绝对不缺的,其次就是整个米粉加工、制作、成品、贩卖的产业链。

  如何筹划整个产业的细节,是重中之重。加工制作方面,陈肇在家里就吃过自家产的米粉,这种食物几乎是最接近现代人食谱的食物了。

  会这门手艺的是陈家的厨子王老头,这人是闹饥荒的时候从南方逃难过来的,会不少做饭的手艺,陈家收留了他,让他负责陈家上上下下的伙食,他在陈家一呆就是十多年,陈肇也是吃着他的饭菜长大的。

  陈肇向王老头请教全部的米粉制作工艺,王老头没搞懂大少爷为什么突然对做菜手艺感‮趣兴‬了,他还是传统思维,觉得做菜的活计是下等人⼲的事情。

  “大少爷,我这个糟老头子怎么能让你往灶台上‮劲使‬哟!大少爷是行医治病,读书当官的富贵命,哪能当个臭厨子!”

  王老头一边这样说,一边一个劲的把陈肇从厨房往外赶。陈肇只好跟他说,不是自己亲自要学。

  而是准备在杭州府开一个米粉店当做试点,观察一下杭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赚点银子。陈肇说的几句话,王老头眨巴着眼睛,有一半没听懂,还心想着卖米粉能赚几个铜板?但是看少爷坚持,他也只好照着陈肇的吩咐办事。

  毕竟这两年下来,陈肇的决定无不是正确的,先是带领着陈家度过了杀人的疫情,有改⾰了卫生,让大家的生活变好。陈肇问起米粉,王老头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

  他说:“大少爷,米粉活计,你找我就找对人咯!”米粉确实是王老头的拿手绝技,他详细的跟陈肇说明米粉的制作工艺,还介绍了所有的米粉生产工具,陈肇听的很仔细,听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改造这些生产工具。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陈肇就开始动手建造一个米粉作坊,榨、石碾、石臼等生产工具很全。

  但是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只适合单人制作,陈肇跟王老头一起对这些生产工具进行了改进,使这些工具能够适应大规模生产,能大两号的就大两号,不能大两号的多准备点。

  王老头也不理解陈肇为什么要扩大生产规模,米粉这东西,按照庄稼人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当饭吃,只能算一种小吃,够一家人端上饭桌的米粉产量也就够了,为啥要做这么多呢?

  陈肇也不想跟王老头解释过多,两人还是合力设计和改进了生产工具。随后陈肇直接指挥着从⽩莲教那边拉来的壮丁们建立了一个米粉生产工坊,这年头盖房子盖工坊本不用请人来做,家里面会盖房子的人多的是,从⽩莲地区带回来的这些工人,盖房子那是手到擒来。

  工坊是照着规模生产的方向建造的,陈肇要求这个工坊要盖的又大又宽敞,一开始工人们还以为陈肇要建个新的大院子住,毕竟大少爷长大了。

  弄个新的敞阔大房子也无可厚非,按照陈肇指使建的时候,有个陈家的下人就跟陈肇说:“大少爷,大厅建这么大,摆进去家具也显得太空了。

  配套的卧室也不好建,不如建小一点?”陈肇说:“这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用来加工米粉的,你们按照我说的来就行了。”三十多个男人⼲活的效率很⾼,半个月就搞定了,这个“厂房”没有完全按照南方的房子风格做设计。而是建成了一个“长屋”的样子,边长有将近二十米,宽只有六米,总面积也有一百二十平。

  在这个时代可算得上是一间大房子,为了适应米粉加工所需要的环境,陈肇要求房子的前后都要有窗户通风。

  他当时这么要求的时候,可把手下的下人们惊的不轻,农村有句俗话:“门前不栽树,屋后不开窗”这是风俗风⽔问题,屋子后面开窗户是遭忌讳的。

  陈肇当然不会理会这些,花了点功夫说服了下人们,虽然很是不理解少爷为什么要建这样一间“犯忌”的屋子,他们还是照着⼲了。

  建好之后,又简单的扩建了一个小院子,然后将改造过的生产工具搬迁进去,晒米粉用的竹席像太能板一样一排排的放在工坊的大院里,陈肇默默估算了一下产量,整个工坊正式投产一天生产个五百斤鲜米粉不成问题。

  陈肇早就计算好了成本、收益、生产规模,也初步预测了杭州府的市场需求,一碗米粉本来打算定量五两粉,跟王老头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王老头笑着说:“大少爷,五两粉哪里够呀,都是些壮劳力,一两米能做二两鲜米粉,谁都知道粉吃少了不庒饿!”

  陈肇仔细一想,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就吃两顿饭,这顿早饭是至关重要的,必然要吃的的再出去做工。

  他跟王老头商量了一下,决定一碗粉定量八两米粉,半斤,加上卤汁、浇头,保证这一碗米粉分量十⾜,这样算下来,五百斤鲜米粉能供应一千碗米粉。

  这时候的陈肇还没意识到杭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是何等之大,然后是成本计算,细细一算,陈肇被如此低廉的成本吓了一大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