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经典 > 荒原狼 > 哈里·哈勒尔自传 序 言

哈里·哈勒尔自传 序 言

目录

  本书內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強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

  荒原狼年近五十。几年前的一天,他来到我姑⺟家,提出想租一间配有家具的房间。当时,他租下了上面的小阁楼和阁楼旁边的小卧室。过了几天,他带了两只箱子和一大木箱书籍来到姑⺟家,在我们这里住了十来个月。他独来独往,非常好静。只因我们两人的卧室紧紧挨着,有时会在楼梯上和走廊里相遇,所以才得以相识。此人不善交际,非常不合群,我还没有见过别的人像他这样不合群的。正像他自己有时说的那样,他的的确确是一只荒原粮,一只从另一个世界来的陌生、野蛮,却又非常胆小的生物。由于他的秉性和命运的缘故,他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孤独,他又如何自觉地把这种孤独看作他的命运,这些我当然是后来读他留下的自传时才知道的。但是,以前我跟他有些小小的接触,有过简短的交谈,对他这个人已经略知一二。我发现,我从他的自传中得到的印象和从以前亲⾝接触而获得的印象——自然是肤浅得多,不完备得多——基本上是一致的。

  荒原狼第一次走进我们家向我姑⺟租房子时,凑巧我也在场。他是中午来的,桌上吃饭的碗碟还未收拾,离我去办公室_L班的时间还有半小时。我一直没有忘记第一次相遇时他给我留下的那种性格不统一的奇特印象。他拉了拉门铃,走进玻璃门,我姑⺟在昏暗的过道里问他有何贵⼲。而他——荒原狼——却抬起头发剪得短短的脑袋,翘起鼻子,神经质地东闻西嗅,既不说明来意,也不通报姓名,只是说“嗯,这里气味不错。”他说着,微微一笑,我那好心的姑⺟也向他微微一笑。我却觉得用这种话问候致意未免太滑稽了,因此有点讨厌他。

  “啊,对了,”他接着说“您要出租房间,我来看看。”

  我们三人一起上楼,到了阁楼上,我才得更仔细地打量他。他个子不是很⾼,但他一抬手一举足都像是个大个子。他穿着时髦舒适的冬大衣,服饰大方,但稍欠修整,胡子刮得光光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已经有些灰白。起初,他走路的‮势姿‬我一点不喜欢;他步履蹒跚,举步犹豫迟疑,和他那有棱角的脸型以及说话的声调与气派极不相称。后来我才注意到,而且也听说了,他有病,行走很困难。他奇怪他微笑着察看楼梯、墙壁、窗户以及楼梯间又旧又⾼的柜子。当时,看见他那样奇怪地笑,我觉得很不舒服。看样子,他很喜欢这一切,同时又觉得这些东西似乎都很可笑。总之,这个人给人一个印象,好像他来由另一个陌生的世界,来自某个异域之国,他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很漂亮,同时又有点可笑。我只能说,他很客气,很友好。他二话没说,立刻同意租我们的房间,同意我们提的房租和早餐费;可是,在他周围,我总觉得有一种陌生的、别扭的或者说敌视的气氛。他租了那间小阁楼,又租了卧室,请我姑⺟给他讲了取暖、用水、服侍诸方面的条件以及房客注意事项,他很友好地注意听着,——一表示同意,并马上预付了一部分房租;可是另一方面,他又像事事心不在焉,似乎觉得自己的举动十分可笑,没有把它当一回事儿,好像租房子、和别人说德语对他说来是一件非常希奇、非常新鲜的事儿,他內心深处似乎在想别的什么根本与此无关的事。这些是我当时对他的印象。如果他没有其他特性加以补充更正的话,我对他就不会有好印象。一见面,我就很喜欢他的脸;他的脸上虽然有陌生的表情,我还是很喜欢,他的脸也许有些奇特,显得悲伤,但又显得精神,充満思想、活力和睿智。虽然他似乎颇费了一番努力,才做到那样彬彬有礼、和善左好的举止,但是他绝对没有傲慢的意思。恰恰相反,他的神态近乎恳求,几乎使人感动,这一点我后来才找到解释,不过当时我一下子就对他产生了一些好感。

  还没有把两间房子看完,其他方面的交涉也尚未结束,我的午休时间就完了,我该去上班了。我向他告辞,让姑⺟继续接待他。晚上我下班回家,姑⺟告诉我,陌生人租了房间,这两天就搬进来,他只请求我们不要到‮察警‬局去申报户口,他说,他是个有病的人,在‮察警‬局填写各种表格,站着等候以及诸如此类的事受不了。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他这要求使我吃了一惊,找警告姑⺟不要答应这个条件。在我看来,他怕‮察警‬这一点同他⾝L那种神秘的、陌生的东西正相吻合,他不想引起别人的怀疑。我劝姑⺟,无论如何不要答应素不相识的人这种奇怪的要求,満足了这种要求,有时会带来⿇烦。时是说到这里我才知道,姑⺟已经答应満足他的愿望,而且.完全被陌生人迷住了,她对房客从来都是以礼相待,非常亲切友好,总是像大娘那样,甚至像慈⺟那样对待他们。以前,这一点也曾经被某些房客利用过。头几个星期,我们对新房客的态度依然很不相同:我挑了他一些⽑病,姑⺟却每次都热心地护着他。

  不申报户口这件事我总觉得不对头,我想至少要了解一下姑⺟对这位陌生人的情况,对他的⾝世和来意知道些什么。果然,她已经知道了一些情况,而那天中午我走后,他并没有呆多长时间。他告诉她,他打算在我们城里住几个月,跑跑这里的图书馆,参观一下这里的古迹。他只租这么短短几个月,这原本不合我姑⺟的意;不过,他那些特别的举止,倒赢得了我姑⺟的心。总之,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我的反对成了马后炮。

  我问姑⺟:“为什么他要说,这里味道不错广

  我的姑⺟有时颇能猜测别人的心思。她回答说:“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们这里整齐⼲净,生活和善规矩,他很喜欢这种味道。你看他那神气,好像他许久以来已经不习惯于这种生活,而同时又需要这种生活。”

  我心里想,那好吧,随他的便吧。“可是,”我对姑⺟说“如果他已不习惯这种整齐规矩的生活,那该怎么办呢?要是他邋里邋蹋,把什么都弄脏,晚上喝得醉醺醺的回家,你怎么办?”

  她哈哈笑了一声,说:“看看再说吧。”于是我也就没再说什么。

  事实上,我的担心完全没有什么道理。这位房客虽然很任性,生活又没有规律,但是他并不令人讨厌,也不碍我们的事儿,到今天我们还牵记着他。不过在心灵,他却常常使我们两人——姑⺟和我——不得安宁,坦率地说,直到现在,我一想起他心里还总是无法平静。我有时候晚L‮觉睡‬时会梦见他;他在我的心里变得可爱起来,尽管如此,但只要想起他,想起有过&这样一个人,我就感到不安。

  陌生人名叫哈里·哈勒尔。两天以后,一个车夫送来了他为东西。其中有一只皮箱很漂亮,给我的印象颇深;还有一只大箱子,分成好多格儿,看来,这只箱子已经游遍五大洲,因为箱子上贴満了许多‮家国‬、包括远隔重洋的许多‮家国‬的不同旅馆和运输公司的标签,标签已经退⾊发⻩。

  接着他自己也来了,我逐渐和这位奇人熟悉起来。开始,我x没有主动去接近他。一见面我就对哈勒尔很感‮趣兴‬,但在最初几个星期,我没有采取任何步骤主动与他接触,和他谈话。不大,我得承认,从一开始我就注意看他,有时趁他不在还进了他的房间,我完全出于好奇搞了一些间谍活动。

  关于荒原粮的外表,我已经作过一些描写。第一眼他就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仿佛他是一个举足轻重、不同寻常、才华非凡构人物,他眉宇之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那异常柔顺感人的神⾊反映了他內心生活非常有趣、极为动人,反映了他生性柔弱,多愁善感。每当人们和他谈话,他谈的事情超出常规俗套时,他便恢复他那奇异陌生的本性,自然而然地说起古怪的话来,我们这些人这时只好甘拜下风。他比其他人想得都多,谈起精神思想方面的事情时,非常冷静明达,显出一副深思熟虑、无所不晓的样子。说真的,只有那些真正才智出众而又不爱虚荣、不图锋芒毕露或者说不愿教训别人、不愿向以为是的人才有这种气质。

  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在我们这里最后一段时间的一句格合,这句格言不是用嘴说的,而是从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当时,一比全欧有名的历史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到礼堂作报告,荒原狼本来无意去听,我好不容易把他说动,一起去听了这个报告。我们并排坐在礼堂里。报告人登上讲台,开始演讲此人颇有卖弄风雅、装腔作势的风度,这使那些以为他是某种预言家的听众人失所望。他先说了几句讨好听众的话,对这么多人出席听讲表示感谢。这时,荒原狼向我看了一眼,这短短的一瞥是对那些奉承话的批评,是对报告人人格的批评,呵,这是不能忘却、非常可怕的一瞥,关于这一瞥的意义简直可以写一本书!这一瞥不光是批评了报告人,而且还以它那虽然温和然而却带有致命的讽刺⾊彩置这位名人于死地。不过,这还是这一瞥中最最微不足道的一点。他的眼光与其说是嘲讽的,毋宁说是悲伤的,而且可说是悲伤之极了;这一瞥露出了他不可言状的失望心情。在某种程度上,他坚信这种失望完全有理,失望成了他的习惯,他的內心世界的表现形式。这一瞥中包含的失望的光亮不仅把爱好虚荣的报告人的人格照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讽刺了此时此刻的情景,嘲弄了观众,使他们失望扫兴,嘲弄了演讲的颇为傲慢的题目;不,远远不止这些,荒原狼的这一瞥看穿了我们的整个时代,看穿了整个忙忙碌碌的生活,看透了那些逐鹿钻营,虚荣无知,自尊自负而又肤浅轻浮的人的精神世界的表面活动——啊,可惜还远远不止这些,这眼光还要深远得多,它不仅指出了我们的时代、思想与文化都是不完美的,毫无希望的,而且还击中了全部人性的要害,这一瞥在短暂的一秒钟內雄辩地说出了一位思想家,也许是一位先知先觉者对尊严,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的怀疑。这眼光似乎在说:“看,我们就是这样的傻瓜!看,人就是这个样子介顷刻之间,什么名誉声望、聪明才智、精神成果,什么追求尊严、人性的伟大与永恒等等,等等,统统都崩溃‮塌倒‬,变成了一场把戏!

  写到这里,我已经提前叙述了后面的事,而且违背了我原先的计划与意图,大体L已经把哈勒尔这个人的特点告诉了读者;原先我打算慢慢地叙述我们结识的过程,从而把他的全貌展示在读者面前。

  我既然已经叙述了他本质的特点,那么现在继续讲述哈勒尔那神秘莫测的“异常性格”详细报告我如何感觉并认识这种异常性格和这种无限而可怕的孤独的原因及意义,就纯属多余的了。在报道时,我自己尽量退居幕后。我不想阐发我的信仰,也不想讲故事或进行心理分析,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亲眼目睹的事,为大家认识这位给我们留下荒原狼文稿的古怪人的面目贡献一份力量。

  当初他一进我姑⺟家的玻璃门,像鸟儿那样伸出脑袋,称赞房子里的气味很好时,我就注意到他⾝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我本能的反应是厌恶。我感觉到(我姑⺟虽然与我不同,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但也与我有同感)这个人有病,觉得他患有某种精神病,是思想或性格方面的⽑病,我是个健康的人,本能地要防范抵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他的防范抵御逐渐被同情所取代,看到这位时时感到痛楚的人处于无限的孤‮立独‬中,他的心灵正在走向死L,我便对他产生一种深切的同情。在这段时间里,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位受苦者的病根并不在于他的天性有什么缺陷,恰恰相反,他的病根是在于他‮大巨‬的才能与力量达不到‮谐和‬的平衡。我认识到,哈勒尔是一位受苦的天才,按尼采的某些说法,他磨练造就了受苦的天才能力,能够没完没了地忍受可怕的痛苦。我也认识到,他悲观的基础不是卑视世界,而是表现自己,因为在他无情鞭挞,尖锐批评各种机构、各式人物时,从不把自己排除在外,他的箭头总是首先对准自己,他憎恨和否定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

  写到这里,我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补充说明几句。我对荒原狼的经历所知不多,但我有充分的理由推测,他曾受过慈爱而严格虔诚的父⺟和老师的教育,他们认为教育的基础就是“摧毁‮生学‬的意志”但是,这位‮生学‬坚韧倔強,骄傲而有才气,他们没有能够摧毁他的个性和意志。这种教育只教会他一件事:憎恨自己。整整一生,他都把全部想象的天才、全部思维能力用来反对自己,反对这个无辜而⾼尚的对象。不管怎样,他把辛辣的讽刺、尖刻的批评、一切仇恨与恶意首先向自己发怈;在这一点上,他完完全全是个基督徒,完完全全是个殉道者。对周围的人,他总是勇敢严肃地想办法去爱他们,公正地对待他们,不去伤害他们,因为对他说来“爱人”与恨己都已同样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中。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不能自爱就不能爱人,憎恨自己也必憎恨他人,最后也会像可恶的自私一样,使人变得极度孤独和悲观绝望。

  不过,现在不是叙述我的想法的时候,我该讲讲实际情况了。我通过“间谍活动”以及姑⺟的介绍,知道了哈勒尔的一些初步情况,这些情况都与他的生活方式有关。很快就看出来,他爱思考,爱读书,没有什么切切实实的工作。早上他在床上迟迟不起,常常要到中午才起床,之后便穿着睡衣从卧室走到客厅里。客厅很大,很舒适,有两扇窗户;他搬进来没有几天,客厅就变了样子,和其他房客住的时候完全不同了。房子里的东西満満的,而且越来越多。墙的四周挂着许多图片,贴着许多素描;有的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它们常常被更换。客厅里还挂着几张德国某小城的照片,颇有南方情调,这显然是哈勒尔的家乡;照片之间挂着一些水彩画,后来我们才听说,这些画都是他自己画的。另外还有一张一位漂亮的年轻妇女或年轻姑娘的照片。有一段时间,墙上还挂过一张泰国菩萨像,后来为一张米开朗基罗的《夜》的复制品所取代,再后来又换成一张圣雄甘地的像。房间里到处是书籍,不仅大书橱装得満満的,而且桌子上,很精巧的旧式书桌上,长沙发上,椅子上以及地板上也全是书,许多书夹着书签,书签常常更换。书籍不断增多,因为他不仅从图书馆带回整包整包的书,还常常从邮局收到寄来的书。住在这种屋子里的人只能是个学者了。他烟菗得很厉害,这也符合学者的特点,房间里总是烟雾缭绕的,到处是烟头和烟灰碟。不过很大一部分书不是学术著作,而是各个时代各个‮家国‬的文学作品。有一段时间,在他常常整天整天躺着休息的长沙发上放着一套十八世纪末的作品,书名叫《索菲氏海默尔——萨克森游记》,厚厚六大本。《歌德全集》和《让·保罗O全集》看来他是经常阅读的;还有诺瓦利斯、莱辛、雅各比和利希膛贝格的作品,他也是经常读的。在几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夹満写着字的卡片。在那张大一些的桌子L,凌乱地放着许多书籍和小册子,中间还时常有一束花,旁边摆着布満灰尘的画笔、颜料盒、烟灰碟,当然还有各种各样装着饮料的瓶子。有一只瓶子外面套着草编的外壳,他常常用这只瓶子到附近一家小店打意大利红葡萄酒。有时也能看见屋里有勃夏第酒、玛拉加酒,还有一个大腹瓶,装着樱桃酒,没有几天工夫,我看见这瓶酒就差不多喝完了,剩下一点,他就把酒瓶放到角落里,再也没有喝,酒瓶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我不想为我的间谍行为辩护,而且也公开承认,在最初阶段,这位喜欢读书思考,又浪荡不羁的人的这种种迹象引起我的厌恶与怀疑。我不仅是个中产阶层的人,而且还是个规规矩矩、生活很有规律的人,习惯于曰常具体事务,喜欢把时间安排得妥妥帖帖。我不喝酒,也不菗烟,因此哈勒尔屋里的那些酒瓶比那些凌乱的图画更使我讨厌。

  这位陌生人不仅‮觉睡‬和工作毫无规律,就连吃饭喝酒也是随心所欲,很不正常。有时,他会几天足不出户,除了早_L喝点咖啡外什么也不吃Z我姑⺟发现,他偶然吃根香蕉就算一顿饭了。可是过了几天,他又到⾼级饭馆或郊区小酒馆大吃大喝。他的健康状况看来不佳,除了腿脚不便,L下楼梯十分吃力外,好像还有别的病状,有一次他顺便提到,多年来他吃不好睡不好。我想这主要是酗酒引起的。后来,我有时陪他去饭馆,亲眼看见他毫无节制地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酒。但是,不管是我还是别人,都没有看见他真正醉过。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和他接触的情况。原先我们的关系像公寓里相邻而居的房客那样很淡漠。一天晚上,我从店里回家,看见哈勒尔先生坐在二楼通三楼的楼梯转弯处,觉得很惊讶。他坐在最上一级梯阶_L,见我上楼,往旁边挪了挪⾝子,好让我过去。我问他是否不舒服,并且愿意陪他上去。

  哈勒尔看着我,我发现,我把他从某种梦幻中‮醒唤‬了。他慢慢地微笑起来,他那漂亮而又凄苦的微笑常常使我心里非常难受;接着他请我在他⾝旁坐下。我道了谢,并对他说,我没有坐在人家房门前楼梯上的习惯。

  他笑得更厉害了,说:“啊,对,对,您说得对。不过请您等一会儿,我要让您看看我为什么在这里稍事停留。”

  他指了指二楼某寡妇住房前的过道。楼梯、窗户和玻璃门之间的空间镶着木头地板,靠墙放着一个⾼⾼的红木柜子,上面镀着锡,柜子前两只矮小的座儿*放着两个大花盆,一盆种着杜鹃,一盆种着南洋杉。两盆盆景非常漂亮,总是弄得⼲⼲净净、无可指摘的,这一点我以前就⾼兴地注意到了。

  “您看,”哈勒尔接着说“这小小的空间摆着南洋杉,清香扑鼻,走到这里,我常常得停一会儿舍不得离开。您姑⺟家里也有一种香味,也非常⼲净整齐,可还是比不这里,这里是那样的一尘不染,擦洗得那么⼲净,看去好像在闪闪发光,使人舍不得用手去摸一下。我总要情不自噤地深深昅上一口这里的香味。您也闻了吗?地板峪的香味,松节油的余味,红木的香味和冲洗过的树叶味混杂在一起,散发出一种香味,这香味就是小康人家的⼲净、周到、精确、小事上的责任感和忠诚。我不知道那里住的是谁,但在那玻璃门后面肯定是一个小康人家的天堂,⼲净清洁,井井有条,谨小慎微,热心于习以为常的事情和应尽的义务。”

  看我没有揷话,他又接着说:“您别以为我在讽刺人!亲爱的先生,我庒根儿不想嘲笑小康人家规规矩矩、井井有条的习惯。诚然,我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在这种摆着南洋杉的住宅里我也许一天也受不了。我虽然是个有些耝鲁的荒原老狼,但我终究也有⺟亲,我的⺟亲也是个普通妇女,她也种花扫地,尽力把房间、楼梯、家具、窗帘搞得⼲净整齐,把我们的家,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这松节油的气味和南洋杉使我想起我的⺟亲,我这里那里的坐一会儿,看着这安静、整齐的小花园,看到至今还有这类东西,心里感到很快活。”

  他想站起来,但是显得非常吃力,我去搀扶他,他没有拒绝。我仍然没有说话,但是像以前姑⺟经历过的那样,我不能抵御这位奇特的人有时具有的某种魔力。我们慢慢地并排走上楼梯,到了他的房门前。他拿出钥匙,很友好地看了我一眼,说道:“您从店里回来?是啊,做生意的事我一窍不通,您知道,我这个人不通世事,与世人没有多少往来。但我相信,您也喜欢读书什么的,您姑⺟曾对我说,您是⾼中毕业生,希腊文很好。今天早上我读到诺瓦利斯的一句话,我给您看看好吗?这一定会使您⾼兴的。”

  他把我拉进他的房间,里面有一股呛人的烟草味。他从一堆书里菗出一本,翻找着。

  他找到了一句,对我说:“好,这句也很好,您听听:‘人们应该为痛苦感到骄傲——任何痛苦都是我们达官贵人的回忆。’说得多妙!比尼采早八十年!但是这句话还不是我要说的那句格言,您等一会儿,一在这里,您听着:十部分人在学会游泳之前都不想游泳。’这话听起来是否有点滑稽?当然他们不想游泳。他们是在陆地生活,不是水生动物。他们当然也不愿思考,.上帝造人是叫他生活,不是叫他思考!因为,谁思考,谁把思考当作首要的大事,他固然能在思考方面有所建树,然而他却颠倒了陆地与水域的关系,所以他总有一天会被淹死。”

  他的话把我昅引住了,使我很感‮趣兴‬,我在他那里呆了一会儿。从此,我们在楼梯或街上相遇时,也常常攀谈几句。起初,我总像那次在南洋杉前那样,有点觉得他在讽刺我。其实不然。他像尊重那棵南洋杉样地尊重我,他意识到自己非常孤独,深信自己是在水中游泳挣扎,深信自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有时看见世人的某个很平常的行为,比如我总是准时去办公室,或者仆人、电车司机说了一句什么话,他都会真的‮奋兴‬一阵,丝毫不带一点嘲弄人的意思。起先我觉得这种君子加浪子的情调,这种玩世不恭的性情未免太可笑太过分了。但后来,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他从他那真空的空间,从他那荒原狼似的离群索居的角度出发确实赞赏并热爱我们这个小市民世界,他把这个世人的小天地看作某种稳定的生活,看作是他无法达到的理想,看作故乡与和平,凡此种种,对他说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女仆是一个诚实的妇女,他每次见到她总是真诚地脫帽致敬;每当我姑⺟和他稍许谈几句话,或者告诉他‮服衣‬该补了,大衣扣子掉了时,他都异常认真地倾听着,似乎在作‮大巨‬而无望的努力,想通过一条缝隙钻入一个小小的和平世界,在那里定居下来,哪怕只住一个小时也行。

  还是在南洋杉前第一次谈话时,他就R称荒原狼,这使我感到有些惊讶,心里有些不自在。这是些什么话啊?!但后来听惯了,不仅觉得这个词还可以,连我自己在脑子里也渐渐称他为荒原狼了,而且除了荒原狼,从来没有称过他什么别的名字,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名字更适合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了。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用这样的形象来概括他的特性是再恰当不过了,他胆怯孤独,耝野豪放,急躁不安,思念家乡,无家可归,这一切他全都暴露无遗。

  有一次我有机会观察了他整整一个晚上。那是在一个交响音乐会上,我没有想到他正坐在我附近,我能看见他,而他看不到我。先演奏的是亨德尔的曲子,音乐非常⾼雅优美,但荒原狼却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既没有听音乐,也没有去注意周围的人。他冷冰冰地坐在那里,孤独而又拘谨,冷静而充満忧虑的脸垂在胸前。接着奏起另一首乐曲,是弗里得文·巴赫的一首短小的交响乐。这时我非常惊愕地看到。刚演奏了几个节拍,他脸上就露出一丝笑意,完全被音乐所陶醉,他的样子非常安详幸福,好像沉浸在美好的梦幻之中,这样持续了约莫十分钟,使我只顾看他,忘了好好听音乐。那首曲子演奏完毕,他才苏醒过来,坐直⾝子,做出要站起来的‮势姿‬,似乎想离席而去;但是他仍坐着未动,直至结束。最后一曲是雷格尔的变奏曲,这种音乐不少人觉得有些冗长沉闷。荒原狼开始时还很注意很⾼兴地听着,后来他也不听了,把手揷在裤袋里,沉思起来,可这次没有刚才那种幸福、梦幻般的表情,反而显得很悲伤,甚至还生起气来。他脸⾊发灰,心不在焉,没有一点热情,看_L去显得苍老多病,內心充満了不満。

  音乐会散场了,我在街上又看见了他,我跟在他后面走着;他闷闷不乐,疲惫不堪,把⾝子倦缩在大衣里,向我们住的地方走去。在一家老式小饭馆前,他停住脚步,迟疑地看了一下表走了进去。我一时冲动,跟了进去。他坐在一张比较雅致的桌子旁,老板娘和女堂馆欢迎他这个老顾客,我打了招呼,坐到他⾝旁。我们在那里坐了一个钟头。我喝了两杯矿泉水,他先要了半升红葡萄酒,后来又要了四分之一升。我说,我也听了音乐会,他却不接这个茬。他看了着矿泉水瓶_肝的商标,问我想不想喝酒,他请客。我告诉他,我从来不喝酒,他听了这话,脸上显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说:“呵,对,您做得对。我也很简朴地生活了许多年,节衣缩食了很长时间,可现在宝瓶星座⾼照,我酒不离口了,宝瓶星座是阴暗的标记。”

  我接过他的话茬,开玩笑似地谈起这个比喻,暗示说,他也相信星相学,我觉得真是难以置信。他听了我的话,又用那常常刺痛我的心的过分客气的语调说:“完全正确,可惜,连这门科学我也不能相信。”

  我起⾝告辞,他却到了深夜才回家。他的脚步跟往常一样,而且也没有立即上床‮觉睡‬(我住在他隔壁,听得清清楚楚),他在客厅里点了灯,大约又呆了一个钟头。

  还有一个晚上我也没有忘记。那天姑⺟出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大门上的铃响了,我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子,她要找哈勒尔先生。我一看,原来是他房间里照片_L的那一位。我向她指指他的门就回房了,她在里面呆了一会儿,接着我就听见他们一起走下楼梯,两人谈笑风生,十分⾼兴地走了出去。这位隐居的单⾝汉居然有一位情人,而且这么年轻,这么漂亮,这么时髦,我感到非常惊讶。我对他,对他的生活本来有种种推测,现在我又觉得这些推测没有多少把握了。但是,不到一个小时,他又一个人回来了。他愁容満面,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上楼梯,如同笼子里的狼来回走动那样,在客厅里轻轻地来回踱步,走了好几个小时,他房间里的灯彻夜未熄。

  关于他们的关系,我一无所知,我只想补充一点:后来我在街上又看到过一次他和那个女人在一起。他们手挽手走着,他显得很幸福,我又一次觉得十分惊讶,他那张孤苦的脸有时也会多么的可爱、天真啊!我了解那个女人了,我也了解我姑⺟为什么对他那样同情关心了。但是那天晚上,他回家时心情也是那样悲伤痛苦。我和他在门口相遇,见他腋下夹着一瓶意人利葡萄酒。结果他在楼L荒凉的屋子里喝了半宿,这种情况以往已经有过几次。我真为他难过,他过的是什么生活哟,毫无慰藉,毫无希望,毫无抵御能力!

  好,闲话少说。上述介绍足以说明,荒原狼过的是‮杀自‬生活,这无须花费更多笔墨了。但是我并不相信,他离开我们时真的‮杀自‬了。当时有一天,他结帐以后突然不辞而别,离开了我们的城市。从此,他就沓无消息,他走后收到的几封信一直由我们保管着。除了一份文稿,他什么也没有留下。这份稿不是他在我们这里住时写成的,他留下几句话,说文稿给我,由我全权处理。

  哈勒尔文稿中讲述的种种经历是否确有其事,我无法调查。我并不怀疑,这些事大部分是虚构的,这里的所谓虚构并不是随意杜撰的意思,而是一种探索,一种企图借助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作为外衣来描述心底深处经历过的內心活动。哈勒尔作品中这些半梦幻式的內心活动估计发生在他住在我们这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我相信,他描写的內心活动也是以他确实经历过的一段生活为基础的。在那段时间里,我们这位房客外貌举动都与以往不同,常常外出,有时整夜整夜地不回家,很长时间连那些书也没有摸过。那时我遇见他的次数不多,有几次他显得非常活泼,好像变年轻了,有几次可以说非常⾼兴。可是打那不久,他的情绪又一落千丈,整天整天地躺在床上,不思饮食;这当儿,他的情人又来看过他,他们俩发疯似地大吵了一顿,闹得四邻也很不安。第二天,哈勒尔为此还向我姑⺟表示了歉意。

  我坚信,他没有‮杀自‬。他还活着,住在什么地方,在哪幢楼里,拖着疲惫的脚步上下楼梯;在什么地方,两眼无神地凝视着擦得体亮的地板和被人精心料理的南洋杉;白天他坐在图书馆里,晚L他在酒馆消磨时光,或者躺在租来的沙发L,在窗户后面倾听着世界和他人怎样生活;他知道自己孓然一⾝,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不会‮杀自‬,因为他残留的一点信仰告诉他,他必须把这种苦难,心中琊恶的苦难,忍受到生命终结,他只能受苦而死。我常常想念他,他没有使我的生活变得更轻松一些,他没有那种才能促进我发挥我性格中坚強快乐的一面,恰恰相反!但我不是他,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过的是平平常常、规规矩矩,然而又是有保障的、充満义务的生活。所以,我们——我和姑⺟——可以怀着一种平静友好的心情怀念他,我姑⺟知道他的事情比我多,但是她把它深深地埋在地善良的心里,没有向我透露。

  关于哈勒尔的自传,我在这里要说几句。他描写的东西是些非常奇异的幻想,有的是病态的,有的是优美的和具有丰富的思想內容。如果这些文稿偶然落入我的手中,我也不认识作者。那么我肯定会怒气冲冲地把它扔掉。但是我认识哈勒尔,因此他写的东西我能看懂一些,可以说能表示赞同。如果我把他的自述只看作是某个可怜的孤立的精神病患者的病态幻觉,要么我就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公之于众。然而,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我今天才明白,哈勒尔心灵上的疾病并不是个别人的怪病,而是时代本⾝的弊病,是哈勒尔孤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病,染上这种⽑病的远非只是那些软弱的、微不足道的人,而是那些坚強的、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他们反而首当其冲。

  不管哈勒尔的自传以多少实际经历为依据,它总是一种尝试,一种企图不用回避和美化的方法去克服时代病疾,而是把这种疾病作为描写对象的尝试。记载自传真可说是一次地狱之行,作者时而惧怕、时而勇敢地穿越混乱阴暗的心灵世界,他立志要力排混乱,横越地狱,奉陪琊恶到底。

  哈勒尔的一段话给我启发,使我懂得了这一点。有一次我们谈了所谓中世纪的种种残暴现象之后,他对我说:“这些残暴行为实际L并不残酷。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世纪的人会非常厌恶,会感到比残酷、可怕、野蛮还更难忍受!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温柔与严峻,甜美与残暴两个方面,各自都认为某些苦难是理所当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恶习。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如果一个古希腊罗马人不得不在中世纪生活,那他就会痛苦地憋死;同样,一个野蛮人生活在文明时代,也肯定会窒息而死。历史上有这样的时期,整整一代人陷入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方式之中,对他们来说,任何天然之理,任何道德,任何‮全安‬
‮白清‬感都丧失殆尽。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強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尼采这样的天才早在三十年前就不得不忍受今天的痛苦——一他当时孤零零一个人忍受着苦痛而不被人理解,今天已有成千上万人在忍受这种苦痛。”

  我在阅读哈勒尔的自传时,时常想起这一段话。哈勒尔就是那种正处于两种时代交替时期的人,他们失去了‮全安‬感,不再感到‮白清‬无辜,他们的命运就是怀疑人生,把人生是否还有意义这个问题作为个人的痛苦和劫数加以体验。

  在我看来,这就是他的自传可能具有的对我们大家的启发。所以我决定将它公之于世。顺便提一句,我对这份自述既不袒护也不指摘,任凭读者根据自己的良心褒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