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五代十国一儒生 > 第八十一章 丝绸之路(二)

第八十一章 丝绸之路(二)

目录

  然而这个构想却一下就牵涉到河西四国甚至还外加位于西域的西州回鹘及中原各国。众大臣包括曹议金这个商人起家的皇上在內都没想到秦风看似简单的随口一句“此事说来也简单”…竟然就会是这么宏伟的一个蓝图。

  “此事未免有些一厢情愿吧!”曹元德在一旁笑道:“先不说那嗢末及六⾕部与敦煌国关系不嘉,这西州回鹘与甘州回鹘才刚刚从敦煌败走,他们又如何愿意与敦煌联合开辟商路。且回鹘不久前还灭我敦煌,我等又如何能与其合作?!”

  闻言曹议金不由皱了皱眉,这话却是暴露了曹元德的心和眼界,要知道曹议金以前就是个商人,所以他很清楚这世上尤其是在这世中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要有利益就算是世仇又如何?所幸那药罗葛仁美不似曹元德这般的平庸,否则还真有可能拒绝。

  “太子此言差矣!”曹元宁则反驳道:“小王却觉得子恒兄所言大有可为,先不说商路畅通后便是⽩花花的银子,而银子又代表着军队,谁又能拒绝银子和军队呢?其次,若我等四处游说,嗢末、六⾕部皆看到商机而回鹘却坚决不从,那为了商道畅通…嗢末、六⾕部难道便没有灭回鹘之心?”

  被曹元宁这么一解释,众大臣不由纷纷点头。

  这也是秦风所想的,也就是用商路或是更具体的说就是用经济将河西四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谁要是反对或是妄动兵戈,那在外和军事上就会处于相当不利的态势里。

  从这一点来看,曹元宁的心及世界观就要比曹元德強太多了。

  “更有甚者…”曹议金想了想就点头说道:“此事若是不成,对敦煌国可以说是毫无损失。此事若成,那便是即能休战又能为国为民争利。可谓百利而无一害,众卿以为然否?”

  “皇上!”一向歌功颂德的刘籍这时却反对道:“如此一来,若是百姓竞相经商逐利而不事耕种,只怕对敦煌也不是好事。”

  “是啊,皇上!”又有一名‮员官‬站出来说道:“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久前敦煌还因粮草不⾜而有灭国之危,如今若是鼓励粮田无人耕种,至时敦煌国只怕…”

  这倒让秦风有些费解了,难道说以前敦煌国商路通畅的时候粮食就少了?这些‮员官‬不会连基本的市场规则都不懂吧!

  很明显的是,经商的多了、‮钱赚‬更容易了并不代表务农的就少了…当然,初期的确有可能会出现许多农民不种田而去经商的情况,因此也会造成一段时间內粮食总量减少,但有句话叫“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粮食少了而需求却没有少,人总是要吃饭的,于是粮食的价格很快就会飙升,不久后人们就会发现其实种田‮钱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很快就会达到一种平衡。

  秦风所不知道的是,‮员官‬中有相当一部份是经历过商路由畅通到堵塞这个过程的,所以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这些‮员官‬包括刘籍在內,代表的都是敦煌国地主阶级的利益甚至本⾝就是大地主…一旦商路开通了就会导致大量的农民流失,短期內大片土地因为无人耕种而课不到税。另一方面,地主要是课不到税也就意味着‮家国‬也课不到税,‮家国‬存粮也会跟着空虚。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时会有“士农工商”这样的排名的原因: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可以用各种名目的税收剥削农民,而对做工的或是经商的却是基本没有办法课税,于是自然就鼓励种田而不鼓励经商了。

  这现像往更广里说,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矛盾,资本家更希望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人或是商人,更希望圈起一片片的土地建设工厂,而封建地主则希望把农民留在土地上或是保住他们的土地。

  但刘籍等人却忘了,曹议金本⾝就是个商人,以前的他在经商时就对地主有想法…这是古时商人与地主的天,虽说两者都相对有钱,但却大多势同⽔火互不相容。

  于是这时的曹议金哪里还会管那么许多,眉头一皱就说道:“土地若是无人耕种并⼊军屯即可,合则养了那么多军队到战时却用不上…”

  说到这里曹议金不由顿了下,一扫萧公敬方向果然就见他脸⾊又些不自然。

  “再不济!”曹议金就接着说道:“若商路通达之后,国之获利又岂能以粮草计?便是用银两买也能将国库补上了!”

  曹议金这么一说刘籍等人就都没了声音,他们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假借‮家国‬利益来反对…虽然这借口表面看起来冠冕堂皇,但曹议金却一语命中要害:军队难道就不能种田?‮家国‬从商业中获得的‮大巨‬利益难道还比不上少课的那些税粮?!

  所以说,有时这些地主阶级还真是让人觉得既可恨又可笑又可怜…他们只盯着自己手里的那一亩三分地,却不曾想过打通商道最大的利益就是保护了敦煌国的‮全安‬,若是没有敦煌国的‮全安‬,他们只怕连⾝家命都没人,又哪来的税收。

  见刘籍等人还在头接耳的想要找出其它名目来反对,曹议金当场就拍板道:“此事无需再议,便以秦卿所言为准。此事…便由秦卿负责涉吧!”

  闻言秦风不由一愣,他原本还以为曹议金会派一个擅长外的‮员官‬负责,毕竟自己是归义军统军使还有归义军要管理和整训…不想这事还是落在了自己肩上。

  不过转念一想,曹议金这么做只怕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很明显李易松等一众代表地主阶级的文官对打通商路是持反对意见,而萧公敬等武官也无法担此重任,于是最佳人选自然就只有秦风这书生了。

  同时秦风又想到,这也直接关系到自己是否有时间“強国強军”的问题,所以当下也不反对躬⾝领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