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军事 > 1908远东狂人 > 第五十一章 忠奸难辨(上)

第五十一章 忠奸难辨(上)

目录

  见隆裕太后没有说话,奕匡又说道:“现在北洋军正在陆续南下增援,此时万不可动袁世凯一毫⽑,不然,军心一旦动摇,南方局势就不可收拾了。所以,现在不论端锦说得是真是假,朝廷都不能信以为真,如果这电报上的消息走漏风声,迫不得已也只好借端锦的人头安抚北洋军,就当他是在造谣中伤。”

  “庆王,你这说得是什么话?”小恭王溥伟质问道。

  “什么话?实在话!”奕匡哼了哼。

  “构陷忠良!你这是亡国的话!”溥伟斥责道,面向隆裕叩首,一字一句的说道:“太后,奴才以为,拍发电报之人乃是真正的朝廷忠臣,该赏不该杀。所谓‘国难见忠臣’,如此危急局面之中,朝廷万不可冷了忠臣之心。”溥伟急忙奏道。

  “忠臣那也得分时候。现在这种时候,有的人看上去是朝廷的忠臣,开口闭口的江山社稷,可实际上呢,就是不折不扣的奷臣!”奕匡话里有话。

  “庆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当着太后的面,你仔细说说,到底谁是奷臣?”溥伟瞪着奕匡呵问。

  “闭嘴!斗嘴也得看地方!摄政王,你说呢?”隆裕制止了两位王爷的争吵,目光一转,盯着载沣问道。

  “此事关系重大,而且奴才现在心神震,实在不敢置喙。唯请太后圣断。”载沣谁也不敢得罪,那电报让他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情绪又起来,光绪是他嫡亲哥哥,虽说从小抱⼊皇宮抚养,兄弟俩见面的次数扳着指头都能算清楚,但这并不能隔绝他们的兄弟之情,前几天传闻光绪死得蹊跷,载沣不是没有怀疑过,此时那电报拍来,更是让他心痛如绞。

  “你们呢?”隆裕望着其他人,但所有人都垂下头去,没敢说话。其实此刻众人心中多半都认为不排除光绪被人毒死的可能,至于是不是袁世凯⼲的,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宮闱秘闻,旁人确实不可随便揷嘴,而且,偏偏有人要在这上头做文章,那么自己还是站得远远的为好,免得遭了池鱼之殃。

  众人都不是傻子,皇帝和太后一前一后接连死去,这种怪事千古未闻,有心人也曾查过,结果发现光绪确实死得非常突然,再联系到慈禧太后死前不仅将袁世凯的后台奕匡派去监督陵寝工程,还将由段祺瑞指挥的北洋第六镇调往外地,这两项举措已很清楚的说明了袁世凯当时岌岌可危的境地,万一光绪不死,出来亲政的话,他袁世凯除了逃亡外国之外,还能有什么办法保住项上人头?

  此外,上个月还有传言,说有人打算拥立庆王的儿子载振做皇帝,那时候皇帝和太后还没死呢,至于传言中的“有人”除了袁世凯还能是谁?

  打个颠倒想想,如果自己是袁世凯,会怎么样?逃走?显然不合袁世凯的格,当年朝鲜开化事变,面对气势汹汹的朝鲜叛军和⽇本卫队,他小小营务处会办袁世凯没跑,带着几百人硬是将局面扳了过来,今天他袁世凯拥兵数万,门生故旧遍天下,又怎会抛弃一切做丧家之⽝?袁世凯治兵生杀果决,人说他是枭雄,这话没错,既是枭雄,那就会破釜沉舟。

  何况,袁世凯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袁氏家族,而是一个势力错综复杂的北洋集团,如果从李鸿章时代算起的话,这个集团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国中‬政局近四十年,太多的人依附在这个团体中,靠这个团体攫取利益,他们的利益早已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鸿章死后,袁世凯就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如果这个领袖倒下,北洋团体的利益也会遭到损害,谁能保证下一个倒下的不是他们中的某人?谁能保证倒袁只是朝廷的目的,而不是手段?

  换句明⽩一点的话来说:即使袁世凯无心谋害光绪,他手下的这帮北洋⼲将也绝不会坐视光绪重新掌权!或者说得更明⽩一点,袁世凯上位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

  光绪一死,幼主继位,得到好处最多的是谁?还不是那个北洋集团?还不是他袁世凯?载沣和溥伟说要拿办他,可朝廷顾忌着他手里的北洋军,却真不敢轻易动他,现在⾰命军兴,朝廷反而还得重用他,到时他振臂一呼,谁又能挡得住他?

  可叹,那帮旗人少壮亲贵急着抢权,却也不认真看看时候,和奕匡、张之洞比起来,那帮少壮亲贵简直就是一帮蠢才。

  “太后,奴才有个点子,既不用拿袁世凯,又可以弄明⽩真相。”伺候隆裕的太监总管小德张揷嘴道。

  “说说。”隆裕不理王公大臣不満的眼神,向太监求计。

  “派人去拿李莲英!拿住以后,严刑拷问,叫他说说,大行皇帝晏驾的那天,他到底在⼲什么?是太后先去的,还是皇上先去的?现在李莲英就在宮里守灵,不用跑到外头拿人,惊扰不了袁世凯。拿下之后,奴才自然有手段叫他开口说实话!”小德张跪下说道。

  “好,你这就带人去拿他。”隆裕点了点头,小德张急忙点了几个⾝強力壮的太监,拿上绳索和子,赶去捉拿李莲英。

  “若是李莲英不说,怎么办?鸩杀国君,这是诛九族的大罪,拼着一死,也不能连累了族人。”溥伟对于这个办法并不热心,但也没阻拦,在小德张走后,才说出担心。

  “这…”隆裕没了主意,再向众人求助,溥伟坚持拿问袁世凯,奕匡坚决反对,两人剑拔弩张,若非那彦图劝阻,两人险些动起手来。

  “不如将张之洞叫来?”奕匡建议道。

  “奴才以为,袁世凯不是忠臣,却是汉臣,张之洞也是汉臣,汉人都是一条心,所谓‘物伤其类’,所以就不必叫张之洞的起了。”镇国公载泽说道,顿了顿,又道:“至于袁世凯,无论拿是不拿,朝廷得预做防备。依奴才之见,不如派那王回健锐营,统率营兵,再叫人传旨,让步军统领封闭九门,严噤出⼊。再派王公赶去北洋第一镇和京旗各营,坐镇军中,震慑北洋新军,顺便把留守直隶的北洋第六镇调得远远的,免得变生肘腋,第二镇还没南下的‮队部‬也得赶快调到武汉,叫他们和⾰命军狗咬狗。”

  “镇国公所言甚妥,奴才附议。”小恭王急忙说道。

  “舍此别无它计,奴才亦附议。”沉默了很久的肃亲王善耆也奏道。

  “北洋军都调到南边了,谁来拱卫京城?就靠第一镇,有些力不从心啊。”蒙古王爷那彦图问道。

  (再过几天就下新书榜了,还没收蔵的快些收蔵吧,免得以后找起来⿇烦。另外,顺便拉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