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桓侯再生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目录

  将赶了半曰路、略显疲态的士卒在城中军营安置妥当后,我立即将魏延、廖化、林雪等人招集了起来,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由于魏延诈取秣陵时,擒获了恰好前来此城巡视的丹阳太守吴景,这一意外收获让我不由得大喜过望。原本,我还颇有些发愁如何才能以最快速度平定丹阳郡?——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军的进攻算得是相当顺利,先后攻克江东巡江水军芜湖大营,夺占太平、秣陵两城!但是这一系列胜利,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敌方促不及防的基础上的。

  可以想象,若是我军已经渡江进袭的消息为江东各郡县的守 军所知晓,届时他们只需据城死守,就可以极大地放缓我军的进攻步伐!而这,也正是我最害怕的!万一在周瑜回援之前,我军不能夺取得一、两郡、进而在江东站稳脚跟,此次的渡江南进作战,前功尽弃的可能性就极大了。到时,非但会坐失千载难逢的良机,甚至我这近万名渡江士卒也要尽皆葬⾝于江东了!

  而要想让我军渡江的消息完全不走漏,根本就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再隐秘的消息能够保密得了一时,却保密不了一世,随着我军战线不断拉长,战情外漏的可能性将会变的越来越大。因此,若是能够避免采取逐城逐县攻占夺取的作战方式,而是将各城、县的守军集中起来,一举加以击破,对我军才是最为有利的。

  现在,随着吴景的就擒、丹阳太守印绶也落于我手,一个“一战定丹阳”绝佳机会就出现了!

  秣陵,议事厅

  “如果能把丹阳郡治下各城各县的江东军全部集中到秣陵外、再一举击破,接下来我军的确是可以毫不费力速平丹阳全郡!”听罢我的话,魏延先是轻轻点头,但随即面上又浮现出疑惑不解之⾊“但是将军,如何才能将这些江东军全部调集到秣陵城下呢?他们又不会乖乖听咱们的话!”

  “呵呵…”我嘴角微微一翘,笑着说道:“文长怎知道他们不会乖乖听从咱们的调遣?”

  “啊~?”魏延讶然轻呼一声,随即急切地追问道:“将军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了?”

  “呵呵…其实适才在城门口,我就已经提示过你了,文长到现在还没会过来吗?”我微笑着反问道。

  “提示过我了?…”魏延拧眉思索了起来,随即恍然说道:“将军说的是那封印绶吗?难道将军准备以郡守印绶来调动江东军?但这行得通吗?”

  “不…”我缓缓‮头摇‬,笑着说道:“并非是我要调动江东军,而是‘丹阳吴太守’要调动他们!”

  “哦~!”经我这一提醒,魏延终于会悟了过来,急忙说道:“原来如此,将军是准备以吴景的名义来调动江东军!”

  “不错!如今吴景已然就擒,他的郡守印绶也已落于我等手上,咱们完全可以用吴景的名义向丹阳各城各县发出告急文书,令驻守的江东军以最快速度赶至秣陵‘救援’。而我军便可以逸待劳,事先设好埋伏,一举将丹阳郡的有生军力尽数歼灭!”我点点头,沉声说道。

  “将军,该以什么理由发出告急文书呢?”廖化接口问道。

  “嘿嘿…”魏延忽然嘿笑了一声,左手在下巴上抚了两下“我猜出将军的意思了。一定是用咱们渡江进击江东作为告急的理由!”

  “不错!”我笑着肯定了魏延的猜测“文长,你稍后去军中挑选10余名通晓些骑术、可靠精细些的士卒准备到各城县传递‘告急文书’!…呃…对了,这些士卒籍贯最好是在涂唐、历阳(庐江郡下一县)一带的,说话口音跟丹阳当地的比较相近!”

  “是!”魏延眼中洋溢着‮奋兴‬之⾊,迅速地点头应道。

  “元俭,那吴景就擒时,⾝边应该有一些随侍的文吏吧?”我转头向廖化询问道。

  “恩~!”廖化点头回道“确实是有好几个,擒获吴景时,末将也顺手把他们都逮起来了,现在都被关着呢?”

  “这些人时常随侍在吴景⾝旁,对吴景的笔迹一定比较熟悉,说不定许多文书就是由他们‮写代‬的!元俭,去把这几位文吏‘请’过来,咱们发给各城县的‘告急文书’还要请他们‘帮帮忙’呢!”我和声对廖化说道。

  “是,将军!”廖化笑着应道“末将这就去‘请’他们过来!”

  “将军,我也去挑选准备送信的士卒了!”魏延也上前说道。

  “恩!去吧!”。

  建安六年七月二十五曰,午时,一骑“江东军”快马飞驰至南徐城(丹阳郡治所)西门,守卫城门士卒正要阻拦,却见马上之人扬起一封书信,⾼声喊道:“紧急军情,太守大人告急文书!”

  闻听此言,一众守卫士卒不敢怠慢,急忙让开道路…

  郡守府议事厅中,留守南徐的威越校尉董袭凝神听其麾下的一名都尉解说着“告急文书”的內容——董袭本人不通文墨,文书之类的东西只能由其属下代为阅读,然后向他转述其中意思。

  “你说什么?刘备军已经渡过长江,正在进攻我丹阳郡?”刚一听完那名都尉的解说,董袭立即眉头大皱,脖颈上留有的一道伤疤也变的突兀起来,又惊又怒地询问道。

  “是的,校尉大人。太守大人的文书上正是这样说的!”

  “那刘备军究竟有多少人马,现在已经攻到了何处?太守大人的文书上可曾提道!”董袭急切地追问道。

  “大人,文书没有提到这些。这封文书相当简短,似乎写得很匆忙,看来情况的确非常紧急!”那名都尉谨慎地回道。

  “把文书拿来我看看!”董袭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说道。

  那名都尉闻声,急忙将绢书交递过去。接过文书后,董袭直接将目光移到了绢书最后的印函上。仔细地将印函的图形观察了片刻后,董袭轻轻点了点头。

  “恩~!”董袭转过头,对跪于厅下的传信士兵大声质询道:“你临来之时,刘备军已经攻到何处?”

  “启禀校尉大人,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清楚,不过敌军似乎已经距秣陵不远了!”传信士兵恭敬地回道。

  “嗬~~!”董袭轻出一口气,面⾊稍缓地说道:“这么说来,刘备军还没有攻到秣陵,那太守大人还是‮全安‬的。秣陵城中还驻有2、3000名士卒,应该可以抵挡到援军抵达之时。”

  “你们几个,快去点齐城中所有军马于西门集结!半个时辰后我亲自率军赶赴秣陵救援!”董袭深知救兵如救火,毫不迟疑地对厅下的几名都尉喝令道。

  “得令!”几名江东军都尉立即应声离去。

  “你先起来吧!对了,太守大人有没有派人到其他地方去告急?”安排好出兵事宜后,董袭稍稍安下了心,见传信士卒仍跪立于厅下,出声招呼他起⾝后,又出声问道。

  “禀校尉大人,太守大人也派人到其他地方告急了。临出发时,有好几个弟兄是跟小人一起动⾝的,但走的道路不同!”

  “恩~~!这样就好!你稍微休息一下就立即回返秣陵,向太守大人禀报,就说我力争在四个时辰內率军赶到秣陵,请他放心!”董袭沉声对传信士兵说道。

  “是,小人告退!”…。

  与此同时,溧阳城,议事厅

  溧阳守将、副军校尉贺景(东吴名将贺齐之弟)大声对麾下众将令道:“如今军情紧急,太守大人急书求援,我等不可不往。速去点齐军马,准备赶赴秣陵!”

  “得令!”…

  二十五曰,未时,一骑快马赶至句容…

  二十五曰,申时,泾县守将领军出城,直奔秣陵而去…

  宛陵

  江乘…

  二十五曰,酉时,秣陵城东城门楼,在习习晚风的吹拂下,暗红⾊的“孙”字战旗迎风不断地招展着。一队队“江东军”士卒也在城楼上不住地来回巡逻…

  与这一切看起来很不协调的是,秣陵城內,2、3000名刘备军士卒正集结在临近城门处,静静地等候着什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