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军事 > 1851之远东风云 > 1851之远东风云

1851之远东风云

目录

  着南中国海的曙光,兰芳公司特使李秉坤从客舱里走上甲板,海上的刺目朝阳给巨大哗哗作响的帆墙镀上了一层金子般的光芒,在摇摆的甲板上举头上望这点缀着海鸥飞影的金色帆樯,不由自主让人产生渺小的感觉。

  他低下头,在脚下大船碾过海船尾深深陷下的空隙朝着船尾的海面望去,大海不再是一望无垠的了,身后的海面上数不清的运输船金色帆影好像散落着沙滩上的金子那样布海面,中间点缀着的6艘火轮的冲天黑烟好像给这壮阔画卷加了边框,而在他前面,海中怪兽一般的巨大战舰一艘跟在一艘后面,法国国旗、西班牙国旗、大宋国旗猎猎响着,好像连海洋也要碾碎了,一瞬间,这个习惯海上颠簸的使节,竟然有点晕眩的感觉。

  李秉坤是皇帝赵阔请来观战的特使,但意义却是明显不过:在南海诸国前,炫耀自己的实力。

  中华历史上很少跨海远征,但这个皇帝做了,而且还跟着法国人一起做了朋友,不仅请了兰芳特使,还请了荷兰领事,虽然这位先生从上船开始精神就不是很好。

  “李先生,昨晚睡的可好?”李秉坤还在沉思自己将向头领的进言,身后传来一声问候,他扭头一看,却是大宋安南特使,一个长着麻子的青年人。

  “秦连生兄弟您好啊,今天就到香江口了吧?”李秉坤用诸人皆知的事实找着话题,他称他为兄弟,是因为他也曾经是天地会的成员,不过手上还长着茧子,用词行为还带着下层人的烙印,听他自己说。前不久还做过械厂工人,只是因为自己略懂安南话,这才刚被火线提拔为特使的,这也看得出大宋并没有到强将如云、谋士如雨的地步,一个安南特使居然要一个下等人来充任。而且当然这特使头衔如果生效,得是法西宋联军打败安南。

  “是啊,今天也许能看场大战呢。”秦连生笑着指向洋面说道。

  不久后,几艘小船从前面那艘最大的“大宋海”上放下,参加作战会议地,一条小船上的罗前捷和丁玉展坐在船中间,回到了这自己30门炮的座船“中国龙”上。

  “各位先生们,你们下船去后面的火轮吧。我们的战舰,明天天可能在香江口对安南舰队开战。”独眼龙罗前捷爬上自己地船,对李秉坤、秦连生各位“乘客”笑道。

  “好好好,罗将军,明天天干安南佬。”秦连生一脸的谄媚微笑暴他对新身份还没入戏。

  “没问题,去后面看好戏吧,哥们。”罗前捷只是一笑,敞开怀的丁玉展则对他大吼,接着大声呼喝起自己的藤牌兵了。

  很快巨大地圣战舰队分成两截。运输船、火轮和小炮艇下锚停住。而充当护航地14艘最强战舰朝前继续驶去。准备在香江口和安南水师来场大战。能战胜敌方海军。获得制海权。才能继续深入攻击香江口附近地顺安炮台群。

  抛锚在香江口地战舰群顿时让岸上地安南守军作一团。

  下午安南水师驶出了港口。要和这些侵略者一绝雌雄。

  在战舰群中。较为轻便地“中国龙”升风帆驶了出去。悬挂大宋国旗地8艘大宋战舰跟着它排成纵列指向安南顺化香江口。海军上将大金牙戴维森地旗舰。也是宋方舰队中最大地“大宋海”行驶在队伍中间。“大宋海”和“中国龙”各带领三艘战舰。隐隐形成两个练成一线地作战纵列。

  而法国和西班牙地6艘战舰则跟随法国海军少将地旗舰排成平行纵列。圣战海军形成两个纵列对着冲出香江口地安南水师舰队夹击而去。

  这种战术是双方理念不同引起地。戴维森带领下地大宋海军走英国理念。英国人向来要抢占上风。上风下地舰船会被海风吹得舰身朝着敌人方向倾斜。这种时候可以朝敌人击地一侧船身炮口自然倾倒。所发地炮弹弹道更低。更可能击中敌船船身。造成沉船等致命破坏----也就是说。英国战法是以摧毁敌方舰船为出发点地;

  而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军理念,则是抢占敌船的下风处,这种时候,下风处的舰船会被海风吹得向背离敌船的方向倾倒,那时候。可以面向敌船击地一侧船身炮口是朝上仰起的。弹道会较高,更可能摧毁敌人船帆桅杆。造成敌方机动力丧失---法国海军理念是以消灭敌舰机动力为出发点的。

  大金牙也许不是英国皇家海军舰长出身的,而且现在还是大宋国籍,但面对法国人,尤其是个官衔很高的家伙,在英国观察员面前,他那大不列颠自豪感又被发出来了,大金牙不喜欢自己被对方命令来命令去,他坚持要用英国人的战法,但法国少将也没有坚持,不仅是因为大宋是这次出兵的主力,而且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需要进行这种摩擦。

  用来海战地风帆战舰法西宋共有14艘,载炮接近300门,而据情报,防卫顺化门户的安南水师大约有铜船20艘,这种船本来也可以用以商用,只是装上12门炮就成了水师利器,和清水师的战船没有区别,这是远东国家的特点,没有西方那种专用的风帆战舰。

  这样以300门对抗240门舰载火炮,不仅数量占优,而且西方火炮质量和威力和远东用了几百年的老炮根本不是一个质量的。

  唯一让各位统帅感兴趣的是,安南也许会出现一艘法国造的战舰,这艘船载炮四十门,是三十年前安南抱法国大腿地时候,从法国购买地,现在叫做“顺威”号,如果它出来。它就是安南的旗舰,各国海军统帅都希望能够彻底摧毁它。

  一句话,这次是歼灭战!

  “为了副将地媳妇啊!孩儿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丁玉展大吼着,从甲板上他的小鸟手身边一直吼道甲板下地炮手身边----皇帝说了,立功就考虑罗前捷娶赛金花的事情。

  罗前捷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出现的一线敌船。他扭头吼道:“保持航向!冲上去!”

  大宋战法也不是单纯的纵列战,他们分成了两列,因为速度问题,以50门炮大宋最大的战舰“大宋海”为例,它很厉害,但载炮多速度慢,因此充当第二列地旗舰,用以作为火力输出。驶过他们这一列的敌船大约不会有好果子吃。

  而罗前捷的座船“中国龙”因为轻型而速度快捷,带着“上帝骑士”号等三艘轻型战舰,充当高速机动纵队,用来驱散安南舰队队形,或者完成尾T战术,用四艘船首尾相连隔绝敌方退路,而且尾T战术中的一字型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一侧火力,最靠近这个一字型的敌船将遭到毁灭的打击。

  这种高速封退路的战术是大宋海军最纯地,因为现在面对南中国海海盗不是作战的问题。而是封堵他们逃跑路线的问题,否则没人想和这些训练有素而且杀人不眨眼的嗜血海上宋狗子硬碰硬。

  前方安南的铜船驶出香江口的顺安要,排成一条线对着海面上的两列纵队行驶了过来,巨大的“顺威”果然出现了,但它居然排在舰队尾巴上!

  “看!决战旗语!”丁玉展指着后面一艘又一艘船上悬挂出的旗语,那是从旗舰“大宋海”上发出地,改编于英国海军之魂纳尔逊勋爵在特拉加尔海战中著名旗语:“大宋希望每一位官兵恪尽职守!”

  顿时欢呼声从大宋海上朝着前后两侧的战舰传递着,海洋***了,冲在两个纵列最前段的罗前捷发布了作战命令“中国龙”静静的很第一艘铜船擦肩而过。猛然间这艘被海风吹得侧向敌船的战舰舰身吐出火舌,好像一条火龙从船前朝着船后怒奔而去,伸出炮窗咆哮后又快速被后坐力推进船体的铁炮口如同着死亡的撒旦舌头,怒吼声中海面硝烟如云般升起,实心炮弹呼啸着砸向那方形船帆的敌船。

  大宋第一次海外作战的硝烟由“中国龙”号点响!

  不过一会时间,炮声隆隆中,站在火轮防弹板空隙间的李秉坤就看到香江口方向升起了一块又一块地黑云。好像几十条龙在哪里争斗着,他身边站上一个人,喃喃道:“打起来了,我不想再坐海船了。”

  李秉坤扭头一看却是锐矛团一个营长刘定强,他手里拿着一本翻开的圣经,站在自己身边凝望着远方的战争乌云。

  “您现在还看《圣经》?”李秉坤笑着问道。

  “是啊,识字。我字全是从圣经里学的,不过也太厚了。”刘定强苦笑着,这时他突然转过身指着一个士兵打扮的人大吼起来:“你妈的。吐就吐船外去。别吐到甲板上!这是雇来的船!”

  那边海战正酣,宋军和法西联军两个纵列把安南铜船队夹在了中间。双方疯狂地开炮,但安南的炮弹很少能打到敌人船上,只是落在了海里,而他们的船面临的却是向宋军的一面,舰身木屑横飞,就好像啄木鸟嘴下的枯木,一个又一个的大被凿开,而让他们桅杆飞,帆樯开击全是来自于另一侧的法军。

  “打啊打啊!够到了!”丁玉展站在甲板上,胳膊下夹着他最爱地大刀,一边命令程较远地夏普斯手狙击安南士兵,一边从袋里掏出一雪茄,捏在手里,现在他们“中国龙”已经行进到安南水师中段,身后掠过的10多艘安南战船已经全被笼罩着两侧炮击乌云之内,但他们在风力地作用下,也和长长的安南舰队越靠越近,而且中国“龙纵列”已经和身后较慢的“大宋海”纵列之间拉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但没人感到担忧。

  任何战术都是不可能完全执行的,尤其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和靠着船术的海军这里,陆军是人玩,他们是(船)玩人,在不停作战中前进,谁能保证完美的队列和队形。

  就在丁玉展用另一只手摸出火柴的时候,他身边正操作“杀人犯”小臼炮朝敌船击的炮手突然扭头朝他大吼道:“团长小

  丁玉展抬起头,耳边已经传来尖利的呼啸,他头才朝声音方向扭了一点,一团黑影带着一股劲风唰的一下掠过他身前,接着一声闷响。

  丁玉展朝船身扭过头,只见身侧甲板上一个多了一个凹坑,在那凹坑一边,一颗炮弹正慢悠悠的弹起来跃出船舷,掉进了海里。

  那是安南人打过来的炮弹!

  丁玉展哆嗦了一下,慌不迭的后退一步,低头查看自己少了什么零件没有。

  看了好久,还是好好的,丁玉展舒了口气,突然发现自己左手夹着的雪茄不见了,他张着嘴看了看,大骂起来:“该死的安南佬!玛勒格碧的,把老子雪茄打飞了!”

  而指挥的罗前捷却发现了后半段的安南舰队不寻常的举动,他们在甲板上作一团,调整着帆绳。

  “他们要掉头跑!”罗前捷一把甩开手里的望远镜,大吼道:“转向90!纵列进去!”

  马上旗语升起,以“中国海”为首的高速纵列中的四艘战舰,纷纷掉头九十度,再次在运动中排成纵列,船帆兜了顺风,如同一把尖刀般从中间切入了安南舰队,四艘战舰两侧所有炮门大开,所有火炮疯狂的朝左右两边的敌船击!

  这就是纳尔逊突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