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闯王李自成新传 > 第一章多尔衮争位

第一章多尔衮争位

目录

  崇祯八年元月,今年的沈比任何时候都要寒冷,地上的积雪已达数尺深,天上还在飘着的朵朵雪花,但更冷的却是人的心,多尔衮已经回来了,带回后金残败的消息,出繁六万人大军,加上两万汉军,陆陆续续回来的不到一万人,盛京家家带孝,整个新年沈都沉静在各家的痛哭声。更要命的是人上上下下都期望这次到大明打劫又能载而归,许多家庭现在都已缺衣少食,若不能得到补给,许多人恐怕难挨这个冬天

  八名和硕贝勒已证实死了四个,还有二个下落不明,六旗旗主也只回来了正蓝旗固山额真罗勒、镶红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叶臣、正白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阿山、镶白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伊尔登四人,镶蓝旗固山额真篇古、正红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叶克舒两人也下落不明,后金最重要的智囊范文程也被闯军炸了个尸骨无存,人的权力一下子成了巨大的真空,最让他们不安的还是不知皇太极是死是活。

  此时多尔衮兄弟三人的势力一下子暴涨,刚回来数天,阿济格和多铎两人已分别向其它大臣,贝勒探听口风,现后金处于困难时期,大汗又生死不明,必须要推选一个新大汗领导人重新强盛起来。

  多铎等人的游说得到了许多人大臣贝勒的支持,人本就有兄及弟的传统,硕托,阿达礼等许多人明确表示支持多尔衮。

  这可急坏了那些汉大臣,这些汉人大臣都是皇太极一手提拔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压制各个人亲贵,皇太极刚登汗位时,不但有四大贝勒和他平起平坐,下面的兵马皇太极也只撑握两个旗,事实上的权力也比各旗主大不了多少。

  笔太极为巩固自己的汗位,找到机会多次打击其他三大贝勒,又大力提升汉大臣的地位以分化人亲贵的权力,而这些汉大臣全无根据,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皇太极重用,许多人亲贵对他们意见纷纷,一旦皇太极不在,他们极有可能由大汗的家奴重被降为人大臣的家奴。

  如果皇太极当真死了还好办,他们有可能重新得到新主子的重用,万一皇太极还活着回来,立了多尔衮为汗,两人势必要争位,他们这些皇太极曾倚为干臣的心腹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

  范文程不在,他们以希福,鲍承先为首联合和硕贝勒岳托,额驸佟养,谭泰,郎球,济尔哈朗等人压制,多尔衮才没有马上称汗,额驸佟养更是在人中得高望重,努尔哈赤曾有言:“无建州便无佟半朝,无佟半朝亦无我建州。”

  佟养是开原人。原居开原佟佳,后自开原徙抚顺,归附后金,隶汉军正兰旗。努尔哈赤以宗女赐为,授三等副将。后金天命六年(1621),从军克沈、拔辽,叙功晋二等总兵官。天聪五年(1631)授昴邦章京,总理汉人官民事务。监铸红衣炮四十具,为后金火炮之始。

  佟养虽是汉人,但他在努尔哈赤早年就以经商为名迁抚顺。初屡以资款助后金,后为大明所觉,被逮下狱。才潜逃归后金。努尔哈赤赐以宗室女为,可以说若没有佟养的资助,努尔哈赤根本不可能以十三副盔甲起家,努尔哈赤才会说出“无建州便无佟半朝,无佟半朝亦无我建州”的话,所有人对佟养敬畏有加,有他在,汉人也有了主心骨。

  可此时佟养已躺在上近一月之久,听到后金大败的消息,病势更是加剧,眼看就要不行了,希福,鲍承先和岳托等人扰心仲仲的来探望佟养,佟养此时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众人顿时感到不妙,岳托向佟养询问:“额驸,大汗下落不明,多尔衮已咄咄人,要求众人立他为汗,不知此事该如何处置?”

  佟养张了张口,发出微微的声音,岳托却一点也听不清,佟养之子佟普汉连忙贴近了父亲的嘴边才听到佟养说出了一个字:“拖。”

  岳托忙问:“怎么拖?”

  佟普智连忙又贴近了佟养的嘴边,才听到佟养说出两个字:“过冬。”

  岳托明白过来,这个冬天人过冬衣物粮食都准备不足,大家都盼望能从明朝那里抢来大量的财物,好过个肥年,没想到东西抢到手了,却又被闯军击败,不但大军死伤惨重,就是所有的财物也都被丢弃,那些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更是身无长物,若不加以解决,许多从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恐怕就会被饿死,冻死,佟养就是想以此借口,让多尔衮解决这个难题,否则他就没有资格问鼎汗位。

  岳托再问道:“额驸,若他解决了呢?”

  佟养闭目不答,岳托明白了他的意思,若多尔衮解决了这个难题,皇太极还没有消息,只能说明大汗真的遇难了,立多尔衮做汗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大汗和大汗的长子都下落不明,在后金这个困难时候,又不能立大汗的幼子继承汗位,除了多尔衮深得人望外,没有其它选择。

  众人明白了他的意思,退出了佟养的病房,当晚佟养就登腿而归,佟家在此全城哀痛的时刻,本想丧事从简,但得到消息的人,汉人大臣都来凭吊,佟养的丧事反而办得隆重万分,大家对后金现在的境况都担心不已,借着这个机会纷纷换自己的看法。

  佟养一死,多尔衮更是大喜过望,汉人没有了他,等于没有头,支持他的人亲贵势力大涨,虽然也还有许多人要求等得到皇太极确切的死讯再立汗位,但那些人都是一盘散沙,并不足惧,在凭吊完佟养之后,多尔衮就招聚众人议事。

  一时之间,后金的大殿上在皇太极率军征明后首次又站了后金的大臣,众人望着许多空置的位置,想起半年前,大汗带领大家共议攻明时是多么意气风发,短短数月,许多人已生死不知,后金更是到了艰难困苦的地步,现在还有分裂的危险,众人心情都沉重已极。

  多铎首先发言:“诸位,此次征明,本已功成,但大汗不听劝阻,胜后不及时撤军,还要和不明底细的闯军战,不但所有的财物被丢失,致使我辽东陷入挨饿受冻的惨景,而且致使我后金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后金的数万兵也埋骨于荒野,使我后金实力大损,如此重大的损失,皇太极必负其责,此刻他虽然生死不明,但我想无论大汗是死是活,他都不配再做我后金的大汗了,我后金的大汗须更换一位贤者,才能重新领导大家摆困境。”

  众人哗然,虽然许多人都知道多尔衮的目的是什么,但一开头就由多铎提出要废汗重立,大出众人所料,岳托首先反对:“大汗于我后金功绩巨大,此次无论征明,还是对闯军战,大汗并无独断,仍与众人商议成行,闯军犯我盟友,我后金是不得不与战,失败仍是不了解敌军实力所到,若要论罪,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你们三人不顾大汗安危,率军先逃,更有罪责。”

  众人又都嚷了起来,若要追究责任,逃回来的各旗旗主也难免,杜度打圆场道:“好了,此次兵败,实仍闯军太过狡猾,若要论罪,众人皆不能免,暂不议罢了,现要相商的仍是今后我后金该如何发展,而不是互相指责。”

  岳托是代善长子,许多人这次能逃出来,都靠代善拼死挡住闯军,众人都很是承情,杜度之父褚忧代善同母之兄,曾被努尔哈赤立为嗣子,因争权被处死,杜度从小就和代善一家生活在一起,见两人如此说,多铎再也不能把此次战败的责任推到皇太极身上。

  阿济格道:“既如此,暂可不必改选大汗,但此非常之期,无人领头却不可行,大家可以选一人暂时统摄众大臣,贝勒,称为摄政大臣,等大汗归来再还政。”

  阿济格的话合情合理,岳托也不便反对,至于希福,鲍承先等汉人,人如此重要的议事,他们现在已没有资格参与,岳托只好道:“如此,可暂选一人摄政,但选出的人必须能解决我族目前缺衣少食的困境,否则就没有必要设此一人。”

  阿巴泰,济尔哈朗等人都同意如此办理,多尔衮见不能说服众人选肮,只能退而求次,也同意众人只是暂选一人摄政,等大汗归来再还政,或者有了皇太极已逝的确切消息,再另选大汗。

  多尔衮本以为要选人摄政,自己必会当选,没想到他和岳托两人的支持者旗鼓相当,双方互不相让,眼看为了一个临时摄政之位后金又要吵成一团,岳托只好主动相让,多尔衮才得偿所愿,当上了临时摄政。

  众人选出了领头之人,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要马上解决人的过冬问题,一条路是冒着大雪到深山里猎取镑种野兽,打猎的可以食用,皮可以做衣服,由于人的大军出征,已有好久没有大规模狩猎,山上的野物还很多,在冬天虽然难寻,但多少可以应急。

  但多尔衮急于立威,并没有选择这个方法,后金以前缺衣少物,都是派大军到大明内地抢掠,但此时后金实力大减,此时人除两黄旗留守,没有受到损伤,其余各旗都十去七八,暂时丧失了战力,没有能力去侵犯大明,他把目光对准了一江之隔的朝鲜。

  多尔衮提出征朝,众贝勒马上就提起了兴趣,许多人勾起了上次征朝的美好记忆,1627年丁卯(明天启七年)正月初八,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

  笔太极命阿、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文龙驻扎的铁山。文龙退居皮岛。阿认为皮岛隔海相望,没有水师,无法进攻,而义州则被后金轻易攻取,说明朝鲜防御力量很弱,足以取胜。因此,后金把进攻目标转为朝鲜。

  阿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朝鲜国王李棕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阿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

  此时李棕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

  最后阿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三月初三,李棕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

  绑金虽然实力大减,但前次的轻易成功,众人都有把握对朝鲜取胜,何况朝鲜虽然与后金有盟约,但并不真正诚服后金,上次在大军迫下都不肯答应永绝明朝,现在还经常和大明来往,若此次后金大败传到了朝鲜,朝鲜必定又会蠢蠢俗动,不如先教训他一顿,再索取人所需的财物。

  此时已是冬天,不利于出兵,而且多尔衮的目的也只是财物,不需要朝鲜的再次臣服,为了防止明朝得到消息,多尔衮决定速战整决,只带二旗人马,在崇祯八年的元月,冒着大雪再次入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