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散官制度
薄落津臧霸军前锋大营,孙观正与众将商议军机大事,忽有一小校进帐禀道:“帐外有一人,自称扬武将军満宠,说有机密之事要面见将军。”
孙观皱起眉头,道:“敌营之人来此何为?哼,不是想要煽动,就是想要反间。不见,不见。叫他赶紧滚,不然打将出去!”
那小校应道:“是。”退了出去,过不多时,又转了回来,道:“小人已叫他快走,还说迟则侍候。可他就是不肯走,还说将军如今危如累卵,只有他才能转危为安,若是他走了,将军怕是没几天好活了。小人见他说的郑重,这才又来禀告。”
孙观微微冷笑,道:“这些说客就会危言耸听。传令下去,于帐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火猛烧,待鼎热油沸,再选⾝材魁梧的武士一千人,各执大刀在手,从辕门一直摆到帐前。等这些都安排好后,你再领⽑玠进帐,我倒要看看他想要对我说什么?”
那小校也很想看看人被油炸的样子,一脸狞笑,大声答应,道:“是。”转⾝退出大帐。
过不多时,油鼎立好,下置炭火,火焰熊熊燃起,顷刻间鼎热油沸,咕嘟咕嘟的冒着气泡。孙观向那油鼎望了一眼,微微冷笑,又命武士分立左右,各执军器,跟着令那小校去召満宠⼊见。
満宠在辕门外便望见有武士两行,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帐前。満宠微微一笑,整整⾐冠,迈步直⼊,来到帐前,又见鼎中热油滚沸,咕嘟咕嘟的直响。満宠摇了头摇,长叹一声,随着那小校,走进帐来,长揖不拜。孙观然大怒,道:“为何不拜?”
満宠横了他一眼,道:“我可是堂堂扬武将军,怎能向你这样一个小小的中郞将下拜!”
孙观怒道:“我军所向披靡,已到薄落津,离邺城不到三百里,曹丕转眼便要灭亡,你这个扬武将军已没几天当头了,还是早些投降为妙。”
満宠长叹一声,也不答话。
孙观见他举动古怪,満腹疑团,问道:“你为何长吁短叹?”
満宠叹道:“可怜啊可怜,可叹啊可叹!”
孙观道:“哼,你效法郦生,掉三寸⾆来游说于我,就当像他一样⾝⼊油鼎,有什么好可怜可叹的!”
満宠道:“我来时皇上便说我将不得其死,劝我别来。我说孙观又不是傻瓜,自会看清当前形势,我到那之后,他必会善加礼遇,不会为难我的。没想到我料事不明,当真愚不可及矣,怎不可怜,不可叹?”
孙观怒道:“你居然敢骂我是傻瓜!来人哪,将这…”说到这向満宠瞧了一眼,见他面无惧⾊,心中一凛,问道:“你难道不知你将死在目前,为何不惧?”
満宠哈哈大笑,道:“我早知必死,自然不惧。倒是你死到临头,竟不自知,殊为可笑。”
孙观道:“我如何死到临头了?你且说来,若有半句虚言,不用他人动手,我亲手将你扔⼊鼎中!”
満宠向左右瞧了一眼,孙观右手一挥,左右退出大帐,放下帐帘。満宠向孙观瞧了一眼,道:“将军难道不知自己危如累卵?”
孙观哈哈大笑,道:“如今邺城指⽇可破,大功只在目前,我又怎会危如累卵?”
満宠道:“请问将军,如今子建宠任之人可是将军么?”
孙观摇了头摇,道:“不是,是丁仪、丁廙兄弟二人。”
満宠道:“原来将军也知子建宠幸的乃丁仪、丁廙二人。我素知此二人恃才傲物,不将任何人瞧在眼里。将军如今凭一己之力攻下邺城,安邦定国,功德巍巍,管仲、乐毅之流亦不过如是。试想子建又怎会不对将军另眼相看,而丁仪、丁廙二人见将军夺了他们的宠幸,又怎会心服?此二人可直⼊子建宮中,同其饮酒昑诗,称兄道弟。要说将军一句坏话,直是易如反掌。而将军远在千里之外,难见人主一面,又如何辩⽩,不危何待?”
孙观寻思丁仪、丁廙素⽇言行,心中一凛,背上冷汗涔涔而下,伸手一指边上的胡,道:“请坐。”
満宠并没有依言而坐,接着道:“将军觉得我的分析可有道理?”
孙观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嗯,这两个卑鄙小人,整⽇价陪着皇上滥饮,醉后便胡言语。还说我和臧将军有勇无谋,不该放任在外统军,否则早晚要坏大事。我早就想将他们斩尽杀绝,以怈我心头之恨,只恨没有这个机会。”
満宠道:“我这倒有一条万安之计,想陈说于将军之前,不知将军肯听否?”
孙观道:“先生请讲。”
満宠道:“将军陈兵设鼎,又岂是待客之道?”
孙观哈哈大笑,道:“我只是想试试先生之才,并没有恶意。”说着便叱退武士,并让他们走时,顺便把油锅带走,再找两头羊扔里面,晚上好开涮。众武士眼见炸人的好戏看不成了,大失所望,唯唯诺诺,将油锅撤走。孙观道:“这下先生可以说了吧。”
満宠来到他边上坐好,从容道:“如今皇上已认识到错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礼贤下士。皇上说了,只要将军肯来投效,当即封将军为侍中、特进、伏波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领青州刺史、扶柳公。”
孙观听他叽哩嘟噜的说了一长串,愣是一个字没听懂,说道:“慢来,慢来。你刚才说曹丕想要封我什么官,我没听明⽩,你再说一遍!”心想自己连曹丕封给他什么样的官职都没搞明⽩,太也差劲之至,再说如果这些官职都是诸如弼马温之类的小辟,虽一口气加上了十来个,又有何用?自己没搞清楚便一脚迈将进去,岂不是亏大了。
原来曹丕下诏罪己之后,当即便去找了陈群。这个政治天才凭一己之力想出了九品中正制之后,不由得有些自鸣得意。可他还没⾼兴几天,便听说贾仁禄创出了科举制度,并由刘备在境內推广施行,不噤大吃一惊,忙令人赶到长安详细的打听科举制度的具体措施。由于贾仁禄十分爱显掰,本没打算瞒人,是以那人十分轻松的打听到了科举制的整个运作流程,回报陈群。陈群听完之后,面若死灰,当即向曹告了三个月假,独⼊深山,结了小小茅屋一间,一连三月⾜不出户,争取想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制度来盖过科举制度,但想到脑袋都快要炸裂开来,也只是在小处有所成就,始终不能成一套自成体系,融会贯通的用人制度来。他哪知这科举制是历经千百年,经过无数前辈⾼人补缺补漏、不断完善方始成型,贾仁禄也只不过是清宮戏看多了,被刘备问道时,为了救急,盗用前人成就,随口噴出而已。还道是他一人孤心苦诣自己想象出来的。心灰之下,对贾仁禄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风,不再钻研。
此时曹丕来找他请教如何才能尊显有才能的人,使其甘心情愿的为自己效力。陈群一听之下,好胜之念又起,心想既然在选人制度上输了一筹,在官职制定上,自己决不能输,一定要拿出一套完善的官职爵位制度出来,看贾仁禄还怎样超过自己。当下他便对曹丕说道要想让贤才乐于为己所用,就必须要对现今的官职制度加以改⾰,创造出一套更加完备的官爵制度出来。
曹丕听后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便给他三天时间,令他迅速拿出一个制度来。由于时间有限,他没法再⼊深山结庐,闭关修炼了。只好在家中找了间小黑屋把自己关将起来,一连想了三⽇三夜,终于创出一套完整职官制度出来,这⽇一早他便瞪着个熊猫眼,拄着拐杖来到皇宮中见曹丕。
曹丕只三天没见,便见他瘦得⽪包骨头,吓了一跳,忙询问原由。陈群不敢隐瞒,将自己苦思三⽇方想出一套制度之事说了,曹丕大由感动,拍拍他的肩头,称赞几句,便问他这套官职制度到底如何。陈群一一说了,曹丕听了之后十分満意,当即下旨颁行。
其实这套制度听起来十分神秘,说⽩了其实一钱不值。就是在原有的实官基础上,加了一大堆有虚名而无实权的官职。从此之后,官职便分为两类,一类具有实际行政职能,有权发号施令,打人庇股。另一类则代表官僚的品位⾼下,听上去十分拉风,其实一点庇用也没有。而这类代表品位⾼下的官职的权责规定大抵只是徒具其名,但它们却具有不容忽视的品位意义,用来增添荣耀、加重资望及赋予待遇。
秦汉官僚的头衔相当简洁,大多不过一官而已,官名加上爵位一般不会超过十个字。像刘备往见诸葛亮时对小童说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这一长串官衔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异类了,所以那小童才会感到厌烦,觉得他的官名实在太长,一时也记不清楚。好在诸葛亮生于汉末,若是他出生在魏晋,那小童听到其时大官的头衔,估计就要口噴鲜⾎,倒地而死了。
自从陈群开创了九品中正制之后,这一切就变得大为不同了,由于当时的员官不再以石数的多寡来区分⾼下,而是以品级的⾼低来区分,品位类官职便应运而生,再经历朝历代的演变,到了唐宋之时犹为突出。官僚的头衔叠架屋,诸如“使持节侍中都督南徐兖北徐南兖青冀六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南徐州刺史竟陵郡开国公”、“使持节特进侍中太尉公尚书令都督冀定沧瀛幽殷并肆云朔十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并肆汾大行台仆领六州九(大)酋长大都督散骑常侍御史中尉领领左右驸马都尉南赵郡开国公”之类官僚结衔,看得人眼花缭。
就算魏晋以后的大米品种优良,富含几百种微量元素,其时员官吃了之后脑子突然开窍了,比之秦汉时期的员官要能⼲上许多,可⾝兼十数职乃至数十职毕竟勉为其难。其实这成堆的官衔各有不同质,并不一定都对应着一份差事,许多不过是只拿俸禄不用管事的虚衔而已。例如例如“侍中”、“散骑常侍”就是加号,加之者得以佩貂珥蝉,神气多了。“特进”也是加衔,由此朝会时班次就可以进至三公之下了。加“开府仪同三司”则可开设府署、辟召掾属,享受和三公同等的礼仪。此外上述头衔中还包括兼衔、爵号等等。这时官僚的业绩未必超迈秦汉,但可资夸耀的官号却五光十⾊、琳琅満目了。
陈群对官制做了重大改⾰的同时,对爵位也做了十分重大的调整。废除秦汉所传的二十等爵,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內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这项制度的制定,对后世来说也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世的官僚明显十分懒惰,见陈群已为他们考虑好了,便不再另出机杼,别出心裁,而是依葫芦画瓢的全盘拿来,不过依着当时情况,略加增改而已。于是这套制度也就从魏时起一至传至清朝,否则咱那可敬可爱只会拍马庇而没有半分本事的韦公小宝,也就无法从通吃伯一路扶摇直上最终当上鹿鼎公矣。
人其实一种十分爱慕虚荣的动物,不然有名无实的品位类官爵也就不会应运而生了,世间怕没有一人不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不喜⾝兼数职,哪怕都只是虚衔。这样对别人提起时,那一长串官号,最起码也能起到将人吓晕的效果。
当下満宠耐着子,为孙观详加解释,这“侍中”“特进”是如何如何“开府仪同三司”又是怎样怎样,当然他不敢直言相告,说这些官爵都是虚衔,那样他怕是要脑袋搬家了。他费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方将这些有名无实的官职一一解释个遍,已有些想要口吐⽩沫了。孙观仍是一头雾⽔,着他又解释了一遍,方才明⽩个六七成,心想曹丕一口气让他兼了近十来个职位,肯定是对自己十分看重,比起曹植封他的寇中郞将,这一长串官职听起来也神气许多,哈哈大笑,道:“好极,好极。不过曹丕如今危如累卵,这才对我假以辞⾊,若是有朝一⽇他一统天下,我终不免要成为狡免、走狗。”
満宠笑了笑道:“这点将军大可放心,皇上已痛改前非,再也不会如此了。再说侍中、特进之类的官职乃是终⾝之职,既便将军不再是青州刺史,这些官职俸禄也都一直追随着将军。”
孙观沉昑良久,一言不发。
満宠道:“将军若是觉得我的话不可信,那就当我没来过,将军继续在这坐你的寇中郞将,有朝一⽇,丁仪二人排挤将军之时,将军可就不要后悔了。”
孙观心中一凛,道:“不过这事太也重大,我要好好考虑考虑。”
如今时机稍纵即逝,満宠哪容他考虑,道:“将军所恃的不过是邺城只在目前,封萌子指⽇可待。可是将军有没有想过,当年太祖武皇帝攻打邺城用了多久?”
孙观迟疑道:“这个…”
満宠道:“请问将军自认为可比得上武皇帝么?”
孙观摇了头摇道:“不能。”
満宠道:“以武皇帝之能,尚须数年才拿下邺城,而将军不及他,又如何在短期內拿下邺城,这事一旦迁延⽇久,子建必然心疑,丁仪兄弟二人再向子建进些馋言,到时将军这中郞将怕都没得做了。”
孙观连连点头,道:“你回去同皇上说,我孙观决意为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