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武林 > 孤儿的风流传奇 > 第六章 名师指点

第六章 名师指点

目录

  趁早的去享受生活,不要被钱所奴役,不要总是让自己后悔,没有好好的为自己活过,更不要总是在失落的生活当中,寻找那种所谓的人生感悟!——胡言语——

  小卖店生意还不错,一是小卖店靠近政府,他们的人经常到我这里来买东西,虽然有时候好赊欠,不过一开支了就都给我,没有人和我赖帐;二是那年头小卖店还不是很多,尤其是私人质的,所以他们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三是我这个好说话,为人随和,差个八七的,我从来都不计较。且说起话来诙谐幽默,风趣逗人,人们也愿意到我这来。有时候街东头的买一袋盐,都要跑我这来,为的就是和我扯一会儿蛋。

  平时店里没有生意的时候,我就去隔壁。隔壁是一个小批发质的杂,主要以器具为主,和我冲突不是很大。

  经营者是个姓李的老头,带了个很深度数的眼镜,给人很有学问的感觉。我果然没有看错,老头文革期间曾经是某大学的讲师,后来被关进了牛棚,子没有办法,只好带孩子回到了老家,也就是我们这个小镇。老头文革后就很灰心,也不愿意在城市生活了,也没有继续在那所大学任职,拿了政府的补偿后,回到了子身边,来到了我们小镇,安心过平常人的生活,从此远离尘世纠纷了。

  我愿意去他店里的原因,是他真的很有水平,他是我那些年所见到的知识最渊博的人,比我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的语文老师加起来,懂的要多的多。而且他还有数不清的书籍,对于我这个每天闲的都快出的人来说,那是很具有惑力的。

  我不白看他的书,我帮他做很多的活,他五十多了,很多体力上的活都做不来了,所以看在他是老人的面子上,我只好勉为其难了。

  最初的时候,我专找小说看,可是他那的小说实在是太少了,要不就是外国的,我只好从四大名著看起。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是《西游记》,当时老头还嘟囔了一句:“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我也没有理会他,不过决定下一本就看《三国演义》。

  《西游记》其实没有多大意思,真正精彩的就是大闹天宫以前,以后的章节于平庸了,就向起点现在的某些作者一样,一个精彩的开头后,就开始胡言语了,完全是为了凑字,骗VIP的钱。我看了不到一半,就换《三国》了。

  我还书的时候,老头很吃惊:“这么快就看完了?”

  我晃了晃脑袋说:“没有,没看完,也就前边写的好,后边太没有意思了,老吴同志这书写的有点虎头蛇尾,加了紧箍猴子连灵都没有了,神仙怕他,他却被神仙的什么坐骑呀,童子呀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简直是在气我,还看它干嘛!”

  老头的眼角有了笑意,然后说:“这回想看什么?”

  我回答:“《三国》,你上次说话的意思,不就是让我看它吗!”

  老头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就回后屋把《三国》给我拿来了。别说,还真的是比《西游记》好看,三伙人打来打去的好几十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愣是谁也灭不了谁,最后被司马家捡了个便宜。这本书我看了两星期,而且是夜奋战。

  我还书的时候,正好老头也没有生意,我们俩就闲拉上了,内容自然是《三国》了。老头问我喜欢《三国》里的那些人物,我就回答说姜为和刘蝉,他很吃惊,也很不理解,姜为他倒能接受,刘蝉他就不敢恭维了。

  我就和他解释:“刘蝉这个人物很特殊,我不知道老罗为什么要把他写成那样,可能是因为他也不能改变历史,刘氏江山必定结束的原因。他把刘蝉写成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老大,其实不是的。主要是诸葛亮的问题,作者把诸葛亮形容的象个神似的,其实他最狗了,到出惹事,到处挑拨离间,就不想让天下消停,打着什么光复汉室的旗号,其实就是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象什么七擒七纵孟或,很浪费时间,再培养个他所谓的阿斗不就完了,最愚蠢的就是七出祁连山了,就老曹当时的实力,他摸的动吗,简直就是个神经病,战争狂人,不打仗心就难受,说实话,我特烦他…我说多了,还是说阿斗同志吧,我喜欢他,是喜欢他聪明,为什么说他聪明,你想呀,他一个幼主,很难服众的,书上说他是靠刘备的荫泽,我看他不象,他是处处示弱,因为诸葛亮太能装了,他要不示弱,没准诸葛亮还真把他废了。至于乐不思蜀是他全书当中最智慧的地方了,那种情况下不说这个,难道说光复汉室,不就是为了活着吗,况且依然还是锦衣玉食,有区别吗,不就是从诸葛亮换了个司马昭吗!”

  老头象看个怪物一样看着我,他虽然觉得我是胡说八道,但又找不出我错的地方,只能愣愣的看着我,自言自语的说:“千人百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那!”他没有和我继续交流,可能他觉得和我谈这些简直是对牛谈琴,放着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不喜欢,偏去喜欢刘蝉,他还能和我说什么。

  其实他不知道,也不太清楚我的经历,我的经历决定了我对事物的看法,那就是一要占便宜,二要占便宜,三还是要占便宜,只要能有利益,我就追求它,没有利益的事,我才懒的管,就好象我喜欢刘蝉,就是喜欢他一天什么事情也不管,什么事情也不干,肥吃肥喝的,让诸葛亮瞎闹去呗!

  接着我又看了《水浒传》,就那个一心想招安的宋江领着一帮哥们由起义者,变成当朝的帮凶,镇方蜡的故事,最后他被毒死了。我认为他活该,自己找的,守着梁山做自己的山大王多好,神经病似的偏要招安,可惜了被他连累的那帮好哥们,我朋友绝对不这样的,还“及时雨”呢,简直他妈的是一场冰雹“砸”死了那么多的英雄好汉!

  《红楼梦》是打死我,我也看不进去了,看了开始的十几章,又看了后边的几章后,我就还了回去。我看不懂,也不喜欢,不知道他想告诉我什么,它离我的生活太远了,《西游》里的猴子告诉我怎么胡闹,《三国》告诉我什么叫勾心斗角,互相牵制,《水浒》告诉我友要慎重,不要误宋江那样貌似够意思,其实就打自己小算盘的人。《红楼》呢,他能告诉我什么,那个所谓的顽石宝玉泡妞都那么衰,要不是因为家里有钱,媳妇都混不来,放现在只能做“牛郎”至于它里面的荣辱兴衰的东西,我不懂,也不想懂。不过我倒羡慕他的,可以有那么多的美女等着他泡,他不泡谁,谁就生气,黛于玉还因此死了,真是让我郁闷,喜欢他干吗,不就出生的时候嘴里含块破玉吗?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就把所谓的《四大名著》研究完了,很让我纳闷的,有人竟然需要研究一生,而且只是其中的一本,我不知道他们研究那个为什么,难到是为了天下苍生吗?不象呀!

  前一段时间,我看有个XXX先生,先是在某讲坛上一顿胡《红楼》,和我一样,放着那么多人物不评价,偏说个偷人上吊的秦可卿,还赋予了她比较神奇的身世,愣是往康熙年间的废太子身上靠。然后就迅速的出了本书,在红学的众多研究者的口诛笔墨,中大卖特卖,还搞了个签售,人家可真有商业头脑,使我不得不怀疑他早有预谋!

  然后我在老头那又发现了一本带“四”的书——《四书》,没看内容就拿了回去。我拿的时候老头眼睛都直了,以为看错了,我还奇怪呢,他怎么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脸上有大鼻涕没搽净,不能呀!我早晨洗脸了。在他疑惑的目光里回了自己的店里,打开一看就明白了,原来是文言文。

  靠,老头是瞧不起我呀,怎么说我也是个初中生呀!《论语》和《孟子》还是听过的吗,不过就课本上那几句,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了。为了和他治这口气,我也不能现在就去换,放两天再说,不能让他瞧不起。

  但是我看书已经看习惯了,忽然没有了就坐立不安的,又不想送回去,就只好拿它——文言文来消磨时间。还好的是它有注解,对一些文字有现代的解释,我还能勉强看的懂。

  《大学》还没有什么,《中庸》我一看就喜欢上了,这是在教人耍滑头呀,和我小手耍的那些小聪明,为了让人觉得我傻,我蠢,我无能一样吗!原来古时候就有我这样的人呀!还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其实现在也有,象厚黑学的版本可能有几百种。你们不必觉得我无,我只不过是不虚伪,比一般人直接罢了。

  老头可能都没有想到,我看了能有两个多星期都没有还他。最初他可能以为我是在和他装,后来我就有意无意的向他炫耀,假装去求证一些东西。比如我会先说中庸是什么呀,然后不等他回答就说:“是不是不偏不倚呀,是不是告诉人做事要讲究分寸,遵守一定的规矩呀!”

  有时候我还会故意在他面前说:“要我说,孔子这人不咋的,就因为他没见过他爹,就出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谋害了几千年的中国妇女。什么三纲、五常更是狗,简直违背了发展的规律,爹死,娘死了就要丁忧三年,什么狗规矩。”

  老头被我说的一惊,一惊的,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的不仅有不屑,好象还有一点赞赏。但说实话,我也看不进去太多,就捡自己能看懂的和他显摆。终于我还是忍不住了,把书还了回去。这回老头不允许我挑了,拿了个小薄本说:“看看这个,然后咱爷俩沟通沟通…”

  我很奇怪,他怎么还替我选书了。但我这人,很少和人计较,尤其是行之将木之人了,我接过就走,回家一看原来是《老子》。这老家伙,不会真的以为我愿意看文言文吧!没有办法,我无是无,但老头已经出招了,我就得接着。

  《老子》就是个《中庸》的翻版,只不过是更直接了些。但它的很多话还是很经典的,比如什么上善若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还有什么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唯一不足的就是有些思想太消极了,简直就是想会原始社会。

  《老子》很少,就那五千来字,我两天就看差不多了,又温习了两天就还老头去了。老头正忙着呢!有人家里结婚,要租赁他的碗筷等东西,我就帮忙装车。完了我就换他的书,并表明还要看,老头没有着急领我去找书,而是搬了个凳子让我坐下。然后说:“小杨,这老子怎么样?”

  我略一沉思说:“我不知道怎么说好,我觉得他讲的大部分都对,可人要真象他说的那么活着,就太没有意思了,如果真象他说的那样,邻国相望,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那可真是很可怕!”

  老头点了点头说:“孺子可教也,以孔子为人,以老子处世,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大部分人的原则。论语的前两章是什么?是学而第一,为政第二,是让人励志,学而优则仕。老子则不然,他告诉人们,要低调,甚至是无为,什么也不做,警告人们打出头鸟。他们都没有错,任何的事物都有两个面,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样吧,小杨,以后你要有时间,我们就多来沟通一下!”

  从此,我就成了老头的学生,他还把他上高中的小女儿的课本拿来,闲下来就指导我学习,当然,理化是肯定不行的了,他也不是很精通。之后的两年,在他的教导下,我完成了高中的大部分课程,同时也学习很多的古典名著和现代文学,老头是倾囊所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