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灵异 > 茅山秘术 > 第二章 水鬼

第二章 水鬼

目录

  《璇玑》书中夹附有一张奇怪的符,简约的笔形勾勒出三垣宮的形象,三垣宮即(紫微、太微、天市),《步天歌》对三垣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并且把星象学弄得十分复杂,每一星宿都对应着不同的人间灾异,让人无所适从,莫测⾼深。其实天象变异,本与人事无关,但许多天象变异往往预示着重大灾患的降临,,专诸刺杀王僚彗星袭月;聂政刺杀韩傀也,⽩虹贯⽇,这些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实真‬事件。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天地之人为贵,这是汉代董仲舒论证的一个重要观点,天人感应,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天象的吉凶祸福并非任意出现的,而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人本⾝的行为,人对天有感触,天对人有应答,对天象灾异的恐惧和敏感,时时潜蔵在人的灵魂中,形成某种气场,只要触动,立刻就会发,人的精气上通于天,所以说天象多灾,实际上是人间多的反映。

  董仲舒不知道,他的这些观点早在千年前有已被远古先民提了出来,并记载反映在《璇玑》中,池田中一研究《璇玑》的最初目的,就是想通过观测星象的变化,对⽇本的扩张决策施加影响,只是他人微言轻,在封建等级制度异常严格的⽇本,天皇的幕僚们怎会把一个神道教的神主放在眼里?池田中一心灰意懒之际,放弃了对星象学的研究,想不到他随军来到‮国中‬后,通过研究《岁天歌》,却发现了另一个更引人注意的问题。

  据池田中一的考证,《璇玑》将天人感应的观念在那个时代已经发展到极致,天即人,人即天,既然天能通过生旺死绝循环发展,人为什么不能随⽇月变化而长生不老?《璇玑》并因此在星象感悟上提出了长生之法,天人既能感应。只须把自己的气场做強,強到⾜可屏蔽主死北斗,即可作到长生不死。只是池田中一心中清楚,自己连最下乘的丹术修炼都难窥门径,怎能修到元神強大到可以屏蔽星占的程度?

  自己做不到的东西,可以去掠夺别人。池田中一的本能非常自然地想到了这一点。非常巧合的是,那张奇怪的符给了池田中一奋斗的机会。陆秀夫以文人领丞相职,与文天祥惺惺相惜,而文天祥本人是知名的星相学大师,和许多星象术士都有密切来往。文天祥领军在內地抗元,陆秀夫在海上陪侍皇帝左右,两人并没有什么私,但陆秀夫⾝上的这张符却地确是文天祥托人捎给他的,作符之人题名“妙宝先生”是和文天祥私甚好的一名茅山道士。他送给文天祥此符的目的,是想让文天祥脫离政事,成仙了道。但文天祥最后却把符送给了陆秀夫。陆秀夫虽不通星象,但南宋“海上行朝”的杨太后那里却保存着上古奇书《璇玑》,以陆秀夫的大智之质,纵然不能挽救小朝廷的灭亡,大难来临时携带幼主逃亡尚能勉力为之,到时以《璇玑》为本,符为用,避居乡村修道成真,能为赵家保留一点⾎脉也算是尽忠了。只可惜人算终究不如天算。陆秀夫背负幼主投海而死,赵家已无人君可立,南宋灭亡早成定局。正如一本鼓书书所唱:“文天祥脚不着地全没用,陆秀夫死葬鱼腹当了什么。”

  陆秀夫没有死葬鱼腹,但也没能如文天祥所盼,辅佐幼主修成真仙。这本《璇玑》几经颠沛流离,最后到了池田家族手中。池田中一到‮国中‬后结合《步天歌》,领悟到符所记正是《璇玑》成仙理论的地运用法门。池田中一为人城府极深,他从国內纠集许多神宮的教士。一方面是为掩人耳目,另一方面也怀有其他的不良目地。至于他念念不忘的深⽔潭边的灵物,正是符中记载的仙引。.ㄧб…k.

  池田中一为了自己的仙引,迟迟不愿和深⽔潭里的“鬼魂”战,不料几个鬼子军官不乐意了。又一次涉无效后,几个鬼子一哄而上,把池田中一捆成了驷马攒蹄。鬼子们眼看着同伴们不声不响地成了异域⽔鬼,早已吓得肝胆裂,对他们的神道教士也不肯尊重了。一个个轮流出手耳光。池田中一很快就浮肿成一个猪头,晕倒在地上。

  鬼子军官唿哨一声。各自集合起队伍,伊里哇啦地喊了一通。任天庭和老蔺也混在里面,两个人在伪军队伍里当伙夫多年,稍通⽇语,鬼子军官的话语他们也能听懂大概,翻来覆去就是要给⽟碎的鬼子报仇雪恨地意思。

  鬼子军官训完话,呼啦一声,全体鬼子成散兵线围住深⽔潭,朝潭⽔里拼命地扔小甜瓜手雷,鬼子们兴⾼采烈,任天庭和老蔺却是垂头丧气,两个人还指望⽔鬼继续展开游击战,陆陆续续地把鬼子们拉进⽔里,不料鬼子们也不傻,对深⽔潭来了个铁壁合围,只怕⽔鬼这次揷翅难逃了。

  鬼子的手雷在潭⽔里掀起一个个巨浪,那只奇怪生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始终不见出来。任天庭和老蔺两个人提着菜刀站在旁边,也是満脸的奇怪之⾊。象鬼子们这样的和轰炸,只怕再多的⽔鬼也被炸出了⽔面,但鬼子们的手雷都快投掷光了,却连⽔鬼的⽑发也没有碰到,难道这⽔鬼只是个虚无的影像?但任天庭和⽔鬼手时,曾经刺伤过它,可以肯定这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生物。

  两个人喜忧参半,不住地祷告⽔鬼一定要坚持住,⽇本鬼子未灭,同志仍需努力,正在祷告,却听得哗啦一声,深⽔潭传来惊天动地地巨响,跑过去看时,只见潭⽔波涛汹涌,⽔面却在不住降低,似乎

  地面开了一个大洞,潭⽔正在迅猛地向地下奔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