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截教小妖 > 第六十二章 鸣条山之战

第六十二章 鸣条山之战

目录

  却说商国至停止上贡试探夏朝实力之后,发现夏朝还能召集起诸侯大军,所谓百⾜之虫,死而不僵。夏朝威望尚存,商汤于是偃旗息鼓,埋头发展。又做了夏桀几年忠顺臣子。

  那夏桀⽇⽇与后宮美女乐,朝中有识之士大多远遁,国政⽇渐荒废。苛捐杂税,劳役酷刑层出不穷。诸侯怨怼,百姓离心。天下不満夏桀暴政统治的人越来越多,诸侯国中暗嘲汹涌。然而却是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

  终于,东夷国因不満夏桀大举提⾼贡品数目率先举旗反叛。东夷远在东海之滨,自⾝没有四面受敌的顾虑。兼且民风彪悍尚武,人人猿臂善。对反抗夏朝却是没有什么顾虑。

  消息传来,夏桀震怒。当即命诸侯联合兴兵讨伐,因为商国背靠东夷,所以作为诸侯联军领袖的便是商汤。

  商汤见时机成,一面整军备战,一面遣使联合东夷,约定互不‮犯侵‬。于是集合诸侯大军汇聚于毫,自称天子,誓师伐夏。当下归心商国的诸侯络绎不绝,百姓翘首期盼商军打败夏朝,灭掉暴的昏君夏桀。

  夏桀闻讯大怒,奈何朝中竟无一员可用之将,一个可以参谋的文臣。夏桀大骂群臣尸位素餐,又自负勇力,遂亲领大军讨伐商朝。

  夏桀率领军队怒气冲冲地来到鸣条山,此时商汤也带着大军开到鸣条山地界。双方摆开阵势,约定战期,各自安营扎寨。

  那夏桀勇力绝伦,自⾝也颇知军事。只是一向骄横惯了,自以为以王师讨叛逆,无有不胜!本不曾在意手下士卒的军心士气问题。只一味催促兵士努力向前,军法甚为严酷。

  商汤大营,伊尹、仲虺命手下搭起芦蓬,各焚香请师门仙长下山相助。虽说巫族⾼手已经消失不见,但是此战关系重大,胜则可得天下。故而伊尹等也不敢大意。谁知道巫族会不会突然冒出几个⾼手来!没见法力⾼強、不可一世的燃灯道人都被巫族大巫⼲掉了么?于是云中子、多宝道人相继来到成汤大营。二人居住芦蓬,为商军庒阵。

  第二⽇,两军列阵相对。夏桀出马大声斥责商汤不忠不孝,乃是叛臣贼子。阵前招商军士卒投降,并表示顺我者既往不咎,从逆者千刀万剐。夏桀雄赳赳、气昂昂地说完这番话,得意洋洋骑在马上。就等着商军哭爹喊娘地爬过来匍匐在自己脚边投降。

  谁料等了许久,两军将士不发一言,尽皆仿佛看⽩痴一般看着夏桀。有些商军士兵还对着夏桀指指点点,显然是在嘲笑他异想天开。

  夏桀心下恼怒,正要下令全军出击,扫叛逆。却见商军大阵分开两边,一⾝闪亮袍铠的商汤站在六匹马拉着的车上缓缓开出。

  夏桀正要指责商汤叛逆。却见商汤对着夏军长辑一礼说道:“寡人起兵讨伐暴君,拯救百姓。实乃上承天命,下顺民心。唯让天下受战之苦,实乃寡人之罪。夏桀只知**掳掠,残害忠良,穷天下而⾜私,此独夫也。寡人起兵伐一独夫,非是伐君。尔等皆⾎⾁之躯,⽗老子受夏桀暴政之苦久矣。为何还要为这暴君效力,使天下永不安宁么?寡人也不需要你等助力,只须弃此无道昏君而去,勿阻我为天下除贼即可!言尽于此,各位将士三思。”

  夏桀闻言大怒,带头挥军冲杀,恨不得将商汤斩杀阵前。却见商军齐步上前,数百将领催马急进,商汤车驾却缓缓后退⼊大阵之中去了。夏桀冲杀一阵,只觉商军越来越多,而自己一方的抗击力量越来越薄弱,不由疑惑地转头一看,当下气的暴跳如雷。

  原来夏军听了商汤之言,自思为夏桀卖命终无前途。眼见夏桀向前冲杀,有那机灵的士兵早就脚底抹油,向后逃之夭夭了。有人领头,骨牌效应瞬间显现。夏军四散奔走之人不计其数,甚至许多是成建制的、一军一军地排着整齐的队伍离开‮场战‬。仿佛不是他们不是临阵脫逃,而是军队开拔一般。

  夏桀见了,气的浑⾝发抖,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当下手脚无力,一阵天昏地暗。被商军一员兵士刺中‮腿大‬,差点摔下马来。夏桀亲兵见状,大惊失⾊。两忙上前护住夏桀,眼见事不可为。众亲兵杀开一条⾎路,护送着夏桀向国都逃去。

  夏桀既逃,余者皆降。商军大获全胜,此战声势浩大,双方集结的大军总数不下百万,战斗却只持续了一天,就这么儿戏般地结束了。夏桀只带着数百亲兵逃跑,其余的不是奔逃就是做了商军俘虏。真正战死的倒霉鬼不到万人,其中许多都是混之中互相践踏而死。可以说商军胜得稀里糊涂,夏军败的莫名其妙。

  商汤当下清点战果,整顿军队向夏都进发。夏桀众叛亲离,已无力反抗。商汤灭夏,在伊尹、仲虺的建议下,尽毁夏朝宮室典籍。将巫教存在的一切痕迹全都抹去。由是夏朝文献尽失。

  商汤定都毫城,征讨四方不臣服的诸侯,经历十一战而天下无敌。最终被四方诸侯承认为天子。于是放逐夏桀于南巢,绵延四百七十余年的禹夏王朝灭亡了。

  商既立国,仲虺年老而仙道难成,病逝于毫城。伊尹独揽大权,商汤在位十三年。其子太乙、外丙、仲壬相继继位,皆在位不数年而亡。于是汤长孙太甲即天子位。即立三年,不明,暴,不遵汤法,德,于是伊尹告于太庙,放逐太甲于桐宮,令甲士软噤。

  伊尹自以丞相之尊处理天下大事,代行王事,百官无不慑服。后三年,太甲勤修政事,悔过自责。伊尹听说,于是考察太甲德业。果见太甲真心悔过。

  于是伊尹亲自将太甲回王宮,将军政大权还。太甲从此修德遵法,诸侯归服,商朝大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