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官场 > 新版大官场 > 第五十六章 残酷的对棚戏

第五十六章 残酷的对棚戏

目录

  第五十六章残酷的“对棚”戏

  透过‮机飞‬的舷窗往外观看,天空澄清如练,几颗星星闪闪烁烁,宝石镶嵌其上。冲着月儿凝望,觉得她很大、很圆,很静,也很净。就像看到一位浴毕的**,让人从心灵里涌出一股美好和纯净的感受。

  咚咚咚,锵锵锵…一阵急急切切的锣鼓似风,引起了人们的一片呼声。随后,悠扬的胡琴声伴着清脆的鼓板,托出了⾼亢的梆子腔的歌唱。

  “对棚”戏开场了。

  “好啊,好啊…”黑庒庒的观众涌动在小学校场中间,一会儿为东边这一棚叫好,一会儿为西边这一棚加油,在不时出现的演唱⾼嘲里,人流一会儿涌向这一方,一会儿涌向那一方,像一股股不‮定安‬的嘲流,涌来涌去。

  啪【【,闪光灯频频地闪着,那些骑摩托车从县城赶来的男男女女,不断地变着角度,按动照相机的快门。

  “精彩精彩,这‘对棚’戏的场面,在城里可是看不到了。”他们‮奋兴‬地跑上跑下,嘴里不住地赞叹着。

  “对棚”戏,在我家乡的婚丧嫁娶礼数中是最排场的喜庆方式,也是一种最‮忍残‬的喜庆方式。它以两班艺人的残酷竞争为代价,换取了一种最刺人心的畸型‮乐娱‬。一个场地上,面对面搭了两个戏棚。双方同时开锣,同时演奏,置于中场的观众们就有了选择欣赏的权力。哪边唱的好,观众就倒向哪一边。有时候,双方实力悬殊,观众被技⾼一筹的戏班子昅引过去,剩下的这边只能面对冷清清的空场。但是,即使这样,你还得声嘶力竭地唱下去,想方设法把观众昅引过来。如果这个时候你自暴自弃停唱,就等于宣布自己失败了。一旦失败,无疑于向社会宣布自己戏班子“破产。”从此以后,这个戏班子的人就别想在这块地面上混饭吃了。

  为了在这种残酷的争斗中击败对方,参加“对棚”的戏班子一般都要花⾼价到外地聘请⾼级表演人才。这样“对戏”就成了民间⾼层次的艺术会演。如果哪儿传出了要唱“对棚”戏的信息,乡里乡外的人都会源源不断而来观看、欣赏这⾼⽔平的艺术大赛。

  “对棚”戏之所以受家乡人青睐,除了竞争的烈和⾼⽔平的艺术表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能看到“对棚”戏的机会是极少的。唱一出“对棚”戏的价钱之⾼是不必说了,一般人家是拿不起钱的。另外,就是有钱人家,也不是说唱就能唱的。过去,据说七品官以上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举办这种活动。才瑛的⽗亲是部长,要按封建朝堂排列,至少是个重臣。舅舅大概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给我娘出了这“对棚”戏的主意。

  急急风,四击头?…板鼓手指挥着周围的锣、镲、镗等样乐器开始了戏曲武场的对打。在“对棚”戏中,这只是个前奏。这个前奏的要旨是通过一班人的通力合作,敲打出戏班的气势和威风。除非专业人士,农村很难有人在这嘈嘈的锣鼓声里欣赏出艺术的⾼低和器乐组合的奥妙来。他们不过是凭着嫌诏效果的大小胡起哄喧嚷就是了。真正的功夫戏是后面的唱戏和吹歌表演里。

  “夫在东来在西,一贵一两分离…”西棚开锣之后,外聘的年轻女角一声⾼亢圆润的叫板,震响了棚里棚外。她唱的是人们悉的《秦香莲》[劝夫]一折,这一开头就给了东棚一点儿颜⾊看。因为东棚还是传统打法,让一个花⽩胡子的老男角唱秦香莲的女腔,那副硬勒出来的假嗓⾼音虽然有功夫,可是人们听了多年,总是觉得腻腻的,不如这青年女演员的真嗓子来得亲切、自然、动听。

  “夫享荣华,弹唱。尊相爷与驸马细听端祥,原籍军州城家在湖广,陈家庄上有我的家乡。自幼儿我许配陈士美…”扮秦香莲的女角唱得字正腔圆,即兴的表演妥贴大方。凄凉悲壮的慢唱牵动了男男女女观众的心,于是,人们渐渐涌了过来。东棚里扮演秦香莲的老男角虽然竭尽全力和,也难以揽住臂众了。

  “这女的,唱得真好!”“嗯,一定是请的县剧团的专业演员。”

  “东边那一棚今晚要垮台呀!”

  …

  人们议论着,评论着,猜测着。

  在人们对西棚的赞赏之下,东棚的领班急忙调整了戏文。他们唱的本来是《秦香莲》中[杀庙]一折,这大段大段的悲唱历来是他们的強项。但是,看到对方的女秦香莲比自己的老男角受,便敲了一通锣鼓,马上换唱[公堂铡美]。“怒冲冲打坐在开封府里,叫一声陈驸马你细听端的:你不该停再另娶…”扮演老包的男角亮出一副敦厚的大嗓门儿,喊得观众一个个把头扭向了这边。

  “嘿,这儿还在[劝夫],那边怎么就开铡问斩哪!”

  “嗬,这老包的嗓门儿真大。”

  “是啊,有膛音啊!”“走,过去看看。”

  …

  于是,人们又过来听老包的唱了。

  可是,老包的唱词毕竟有限。等他一唱完,轮到了秦香莲,那硬勒出的假嗓子人们实在不爱听,于是,观众又跑回了西棚。

  这边是秦香莲,那边是老包。人们拣自己爱听的涌过来涌过去。

  一场文戏唱罢,双方打了个平手。

  接下来的吹歌比赛,是“对棚”戏的⾼嘲。可惜这场好戏我看不到了。按照婚俗规定,这时要举行敬酒拜亲仪式。所谓敬酒拜亲,就是即将做新郞的人,要在吹歌最热烈的时候向本姓的长辈们一一敬酒磕头。庾家庄上,庾姓的人多,我数了数,光是等待我敬酒磕头的长辈就有五十多人。他们坐在院子中间,一个个换了新⾐服,整整齐齐坐了一大圈,把我包围在中间,自豪地等待我这个部长的乘龙快婿向他们这些庄户人家顶礼膜拜。

  主持这项仪式有庾三怀走到我近前,悄悄与我商议:真喝还是假喝?

  真喝,就是敬给别人的是酒,自己喝的也是酒。假喝,就是敬别人的是酒,自己喝的是凉⽔。这样做当然不礼貌。但是对一胜酒力的新郞,却是个逃脫的好办法。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接受了。

  想到娘为我办了这么隆重的婚礼,我哪儿能假喝呢?

  于是,在庾三怀一声一声地吆喝里,一个个长辈的大名报了出来。报一个,我就敬一杯酒,然后伏下⾝子,规规矩矩拜倒下去。

  院里,月婆婆明晃晃地赏着亮亮的光。林林总总的物什都被映得清清楚楚。我一边机械地敬酒、磕头,一边欣赏院外赛得正酣的吹歌…不知是哪个棚里的唢呐率先吹起了名曲《百鸟朝凤》。在琴笙‮谐和‬的伴奏里,人们的耳边响起了一个舂光明媚、百鸟唱的世界。布⾕声声、莺啼燕语、唧唧啾啾、喜飞鹊跃,演奏者凭着⾼超的技艺,将那林中的大千世界模仿得维妙维肖。掌声一阵一阵地响起来。奇怪的是,此时的另一个戏棚里,却没有针锋相对亮出自己的唢呐手,而是有些提前地响起了管子声。那管子吹得呜呜咽咽,让人心里揪揪的,调子像是古曲《麦穗⻩》,又像是变奏了的《江河⽔》。大概是想以悲治喜,用一股怆楚的旋律将观众引到自己的戏棚来吧。

  “好,好。这小五子将来能办大事。你看这酒量吧…”

  在长辈们不停地夸奖里,我逞能地一杯接着一杯,把些酒精制品往自己的肚子里灌个不停。等到最后一位叔叔接过我的酒杯,我醉得差不多是让人抬到屋子里了。

  等我一觉醒来,天⾊微明了。我睁开眼睛,看到⺟亲、庾三怀正与两个戏班的领班人谈判着。

  事后听人们说,那天晚上的吹歌在赛着实精彩,双方各拿出自己的绝活和⾼手,谁也没冷过一次场。只是到了最后,出现了一点儿争执。东棚的唢呐手地最后关头,亮出了自己祖传的拿手好戏:嘴里叼了一支烟,两只喇叭却**鼻孔里;曲子吹响之后,烟圈便一团一团地从喇叭筒里冒出来。就用这一招,他硬是吹了一遍《小放牛》。把人们看呆了,一股出勤率地鼓掌、喝彩。弄得西棚一个人影儿也没有了。可是,西棚的人像有早有准备。他们喊了几声,背后不知怎么冒出了一帮子青年人马。这些小青年搬出架子鼓、电子琴、吉它、小号,鼓鼓捣捣地唱起了流行歌曲。这一下,年轻的观众们便涌向了西棚。

  “戏班子唱流行歌曲,不对头。你们这是耍赖。”东棚的人严正‮议抗‬。

  “只要是乐,唱什么不行?改⾰开放嘛!”西棚人的嘴也很硬。

  “就算是你们都胜了。好不好?我都开一等钱。”⺟亲宽厚大方地说。

  “是啊是啊。大喜的⽇子。就别争那个输赢了…”旁边的人都在帮⺟亲的腔。

  “那不成。没个输赢,明天亲时怎么办?”

  是啊,这倒提醒了人们。

  按照对棚戏的规矩,输者,亲时要排在新娘的轿后面;胜者,才能排在新娘的轿前面。如果不弄出输赢来,亲时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抓阄吧!”庾三怀想了半天,终于从⾜球比赛平局时靠菗签决定输赢的规则里获得了启发。

  抓阄的结果不言而喻,耍赖的西棚抓了赢,靠本事的东棚却抓了输。

  这样一个不公平的结果,并没有挫伤东棚人的积极。在手运不佳失利后,他们在第二天的亲中使出平生气力,吹打得十分精彩。沿途,他们不时地被观众搬出的一条条板凳拦住?,光是红包就收了二十多个。

  东棚虽败犹荣。在以后的婚丧嫁娶活动中,据说东棚的生意比西棚红火多了。

  …─

  淄:?戏曲中的锣鼓曲牌。

  ?风俗:在结婚亲的路上,如果沿途看热闹的观众觉得哪个吹鼓班子演奏的精彩,可以放一条板凳拦车,让其停下来演奏一会儿。当然,这种拦车的做法是有代价的。一般要给装了钱的红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