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高衙内新传 > 第二十四章 理财(上)

第二十四章 理财(上)

目录

  宋朝的坑冶有一个特点,开矿和铸造基本上都是合一的,在铜矿方面尤其是如此。不过如果开了铜噤,冶炼出来的铜不拿来铸钱,而要打造别的器具的话,坑冶务的铸造力量就不⾜以应付了…他们只懂得铸钱而已。

  于是乎,要开铜噤的话,首先就需要把铜矿生产管理的制度作一个变更,把原先按照铸钱额向开矿丁户征收和赎买铜钱,转为像管理金银矿那样,直接以一个官方价格用钱购买成铜。当然了,出于封建官府的強制力,这个官方价格多半是要低于市价的,但不拘多少,各处都需要准备相当数量的钱财作为本钱才行。

  而一说到这个问题,梁士杰就有点挠头了,由于朝廷历年来铸钱亏本,各处坑冶的铜本连年亏损严重,恐怕无法适应收铜的需要,而冶炼出来的铜无法全部由官府收购的话,就很有可能出现多余的铜被坑冶丁户偷偷卖到民间的状况,一旦私铸铜钱大量出现,就算蔡京权倾朝野,提议开放铜噤的⾼強多半也要一⾝⿇烦。

  不过⾼強却并不担心,这些坑冶的所在,都是铜钱流出的地方,自然也是大通钱庄重点设置分支机构的地方,因此⾼強的提议就是:由邻近的钱庄派员进驻矿山,与当地官吏一同经手成铜收购的工作,然后直接由应奉局打造铜器,既不需要当地坑冶务负担铜本,也不必增加坑冶务的工作量,一举两得。

  事情议定。⾼強长长舒了口气,想到铜器铸造又将为他的钱庄增加一个财源,心中不由暗喜。事实上,他的好处绝对不止这么一点,大通钱庄既然取得了成铜的收购权,他就大把手段将从⽇本运来的成铜混在其中,轻易地将这些不大能见光的货物洗⽩。同时,也为应奉局手中的庞大商品体系再增加一个经济增长点。

  他暗自窃喜,梁士杰可是満面欣然,这么三言两语,就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如此施为下去,要在几年之中初步扭转大宋积贫的局面。竟是大有希望,⾝为当朝参政。哪能不心中感怀?

  而蔡京的眼神就复杂许多,⾼強这些想法说来奇妙,却也大多都是前朝大臣想到过的,即便是发行钱引以替代铜钱,神宗皇帝也曾同王安石、吕惠卿等人商议过,当时神宗就曾提出“只需百姓万民习用,长久之后,自不需许多铜钱作本”然而种种良法,到了执行阶段却每每不能成功,甚至取得与初衷完全相反的效果。令人扼腕不已。

  他人的失败,愈发映衬出⾼強眼下成功的可贵,而能够轻易超越前朝名臣的此人,却仅仅只有二十三岁…年过六旬的蔡京,忽然觉得自己的背脊有点不那么拔起来…

  对于蔡京的心思,⾼強向来是不大看地透的。纵然有些聪明,但他的自知之明,绝对不会认为自己有能力看出蔡京这样老油条的神情中,会有什么“一道精光”“一层影”甚至于“満意中带着些许怅惘”这等⾼难度的情绪来…对于YY小说中的这种描写,⾼強只能认为不是他们的眼睛已经达到了计算机精密扫描的程度,就是对方的表现力远远超越奥斯卡获奖的级别。

  正说地⾼兴,⾼強忽然想起昨⽇杨戬所说的那个括田所来,此事隐蔵着一些危机。而面前这两个则是超越老爹⾼俅的政坛老手,既然在⾼俅那里得不到什么建设的意见。⾼強便趁此机会问计。

  他只略略说了几句,梁士杰便知其意:“世侄,此事我已知晓,实则这括田之法,乃是起于汝州胥吏杜公才。他习农事,查知汝州有无主之地,堪种禾稻,便经由一个亲眷,向杨戬那厮进言,可由內省将此类田地收为公田,再招募流民居住。主意是好的,不过到杨戬这等寺人手中,此辈哪里有什么恤民之心?定是要曲意科敛,务要多括公田的,贤侄一眼看破,⾜见其明。”

  蔡京瞥了⾼強一眼,淡淡道:“此乃小事,強儿理他作甚?杨戬纵然要兴什么风浪,手下不过一些內侍小吏,没有各方官吏参与其中的话,所括公田有限,闹不出多大子来。”

  ⾼強心里一凉,蔡京这说法,和自己老爹⾼俅是大同小异,本没把黎民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完全是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姿态,想要从他们这里得到什么支持,无异于痴人说梦,看来这件事,只能是自己暗中留心了。

  又说了会话,蔡京究竟年事渐⾼,现在又是舂寒时节,有些疲乏起来,梁士杰当即拉着⾼強请辞出来。到得蔡京府外,梁士杰拉着⾼強笑道:“世侄,你这博览会的法子,大的理路是清楚了,细处可还有的商议,今⽇天⾊尚早,何不就去我那府上,细细说个通透?”

  ⾼強原有此意,梁士杰⾝为中书侍郞,中书省统管六部,他要趁着郊祭开博览会,那是牵扯到全天下官吏的大事,正需要中书省的全力配合,当即満口答允。

  二马并行,沿着汴河而行,梁士杰望着汴河两岸的垂柳,口中昑道:“舂江⽔暖鸭先知~贤侄,你乘船回京,那大河⽔可暖了?”

  ⾼強不明其意,随口答道:“⽔暖不暖,小侄不比鸭儿,不懂得地,不过两岸已经开始修筑堤坝,想来是该暖了吧?”

  梁士杰点头,转向⾼強道:“贤侄倒是有心人,不⽇将要前往大名府任上,公车到任,头等大事多半便是那御河与大河的河工,处处留心,乃是要务。”

  ⾼強这才听出点苗头来,晓得梁士杰话里有话,忙谦虚几句,向他请教河工之事。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中书府门,到了梁士杰地书房坐定,这位大宋中书才缓缓道:“大旱之后,多半大汛,大河两年不曾决口,并非河工得力,还是天时所致。今舂河东来报,上游凌汛甚早,已经比往年为大,看来,今年大河又有大汛,贤侄到任之后,须得小心应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