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我要做首辅 > 第750章 稻谷飘香

第750章 稻谷飘香

目录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粒香”南运河⽔夹带着漳河从⻩土⾼原卷来的泥沙和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绝佳的⽔稻种植土地。

  唐毅还记得后世小站稻可是享誉海內外的好东西,煮出来的米饭清香适口,广受,可是搬到了小站居住,却没有发现种植⽔稻的迹象,大惑不解。

  他⼲脆找来了天津的县志,仔细研读,寻找答案。

  小站种稻的历史相当悠久,从宋辽时期,就有屯田的记录,当时辽国和大宋以海河为界,大宋为了抵御骑兵南侵,就在己方一侧,大力屯田,种植⽔稻。希望用⽔田、泥塘,⽔渠组成防线,挡住辽国的铁骑。

  从军事角度考虑的屯田方案,当然不够经济,后来废弃了,此后历朝历代,不断有人看重天津一代的膏腴之地,上书当时的朝廷,屯垦种田。

  看到这里,唐毅暗暗擦了一把汗,心说没有立刻指手画脚,找来县志研究,还真对了,要不然就闹笑话了。

  他很想知道,为何历代都有提议,最后却不了了之呢?

  唐毅着重看了大明立国之后的记录,朱棣就曾经派士兵到天津屯田,弘治年间,大臣丘浚提议在直沽“截断河流,横开长河一条,收其流而分其⽔,然后于沮洳处筑为长堤,随各为⽔门,以司启闭。外以截咸⽔,俾其不得⼊,內以收淡⽔,俾不至浸。”

  丘浚的目的是“化斥卤为良田”

  唐毅总算是如梦方醒,小站靠近大海,地势低洼,容易出现盐碱化,种⽔稻完全可以,却需要兴修⽔利,说⽩了,就是需要不断投银子,当朝廷有钱的时候,也有动力,屯田就能成功,一旦财政困哪,没了投⼊,久而久之,也就荒废了。

  无利不起早,在天津种⽔稻,究竟是赚,还是赔呢?

  唐毅经过一番研究,无奈发现历代赔多赚少,究其原因,也十分简单,一来是投⼊不够,形不成规模,二来相比南来的漕粮,小站⽔稻成本⾼,米价贵。

  唐毅野心,想要立地成圣,光靠着几本书还远远不够,他想做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才能感动人心,马政是一个,粮食也是一个。

  只要能办成了,对他的声望绝对有‮大巨‬的帮助,没看到老前辈王安石就是在地方治理,政绩斐然,三十年养望,才一举宰执天下,推行变法吗?

  现成的经验摆着,哪能不去学习。

  当然唐毅不是“拗相公”不会一条路跑到黑。小站⽔稻,能不能成功,还要仔细琢磨,唐毅经过研究发现,以往屯田,粮食除了自用之外,就是供应京城,和漕粮一起竞争。

  别忘了,围绕着运河,还要庞大的漕运集团,这帮人岂能容许在京城边上出现一个粮食基地。有人暗中使坏,恐怕也是天津屯田反反复复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情况,却有些不同,最大的差别就是天津作为港口之后,城市发展起来,市民直奔着百万去了。

  本⾝就是庞大的市场,东南的漕粮虽然依旧供应,可是城市大了,需要的多了,南方的粮食也不是无限的,而且南方的城市膨更快,都需要从江西、湖广调粮食,结果就是米价几年之间,翻了差不多一倍。

  这时候在小站屯田,向天津供应粮食,从市场来看,绝对是有利可图。

  算清楚了账,唐毅就来了信心,他先是找到了俞大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俞大猷当然赞同。

  朝廷粮饷有限,还经常短缺,能自己屯田,绝对是求之不得。

  意见统一了,可是该怎么下手,唐毅还没有准谱儿,他也不是全知全能,⽔利就是一块空⽩。

  恰巧年初的时候,广东巡按潘季驯被调⼊京城为官。途径天津,正好《国富论》大卖,潘季驯随着一些‮员官‬来小站看望唐毅。

  唐毅见到潘季驯,可动坏了,这位是公认的治⽔的天才,连⻩河都收拾的服服帖帖,小站的这点⿇烦,在他看来,肯定不是个事。

  唐毅热情招待了潘季驯,席间就谈到了他准备屯田的想法,潘季驯大为赞赏,亲自花了十天时间,在小站周围转了几圈,最后临行的时候,拿出了他的方案。

  潘季驯依据在广东的经验,采取围田耕作方法。

  围田的格局是“一面滨河,三面开渠,与河⽔通。深广各一丈五尺,四面筑堤以防⽔涝,堤⾼厚各七尺,又中间沟渠之制,条分缕析”

  “十字围”均在海河右岸。地周围主⼲渠挖到两丈深,利于排涝和降低地下⽔位,减轻土壤盐分,并利用海河一⽇两嘲,引⽔灌溉和排出尾⽔,使土壤盐碱成分降低。此种方法,适于低洼及地上⽔丰沛地区施行。

  唐毅如获至宝,立刻找来俞大猷,按照潘季驯的方法施工,三千士兵,两个月的时间,整理出两万亩围田。

  赶在四月份的时候,⽔稻如期种了下去。

  海河带来的充⾜⽔量和丰富的营养,滋润着小站稻,长势喜人,据唐毅的建议,在稻田里还放养了许多鸭子。

  比起果园养马,在稻田养鸭成果来的更快。

  稻田鸭能吃掉杂草和害虫,排怈的粪便又能肥田,而起鸭子不断在稻田里翻来翻去,还能起到耙地的效果,而且翻弄泥浆,能降低杂草的光合作用,增加氧气,促进稻苗成长…总而言之,好处多得说不完。

  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俞大猷带来的兵多数是南方人,在家里的时候,都种过⽔田,可是小站的收获,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最肥沃的一亩⽔稻竟然产出五石五斗稻⾕,其余的平均也有四石左右。两万亩田,竟然产出了八万多石粮食。附带着得到了二十万只肥硕的稻花鸭。

  俞大猷立刻找来军中的账房先生,仔细计算,眼下京城和天津,一石上好的粳米要二两银子,八万石稻⾕,按照七成的出米率计算,就是五万六千石大米,三千士兵,每个月一人一石大米,一年下来,不过三万六千石,也就是说,能拿出两万石出售。

  两万石稻米,就是四万两银子,再加上二十万只鸭子,按照一两银子十只计算,就是两万两,加起来就是六万两!

  六万两啊!

  俞大猷几乎咬着后槽牙,从喉咙里挤出了这几个字!

  当初买地的时候,由于荒田无数,至贵者不过六七分银一亩,者不过二三厘钱。俞大猷和地方官商量的时候,人家十分大度,一口气划了五万亩给俞大猷,还答应等到秋收之后,在付给买地的钱。

  在府县的长官看来,在天津屯田本赚不到什么钱,他们是敬重俞大猷的人品,再加上还有唐毅这一尊大神,无非是给一点面子而已。

  可是哪里知道,不但屯田成功了,还是大获成功!

  就在收获的当天晚上,俞大猷亲自扛着一袋子大米,到了唐毅家里,请他尝尝新米,琉莹亲自下厨,淘米煮饭,还没等煮,浓郁的香气就飘了出来,厨房煮饭,屋子里都闻到了香气。

  俞大猷咧着嘴,别提多得意了。

  唐毅却是面⾊凝重“老哥,你最好赶快去找青县衙门,还有天津的府衙。”

  “大人的意思?”

  “赶快把荒地都买下来,哪怕借钱也要买,要不了几天,天津⽔稻的大名就会人尽皆知,那时候満世界的神仙都来抢田地,你斗得过人家吗?”

  俞大猷吓得一跃而起,连晚饭都没吃,撒腿就跑,回到营地,带上了两百名骑兵,气势汹汹,杀向了各级衙门。

  不愧是带兵的,俞大猷办事就是⼲脆,刀架着脖子,一圈转下来,除了有主的田之外,小站周围,七成的荒地都落到了俞大猷的手里。

  抢田大战,比起上阵拼杀来的还要累,

  俞大猷还要感到庆幸,因为唐毅的提醒,稍微晚一点,那么多的田地就要和他,还有手下的兄弟擦肩而过了。

  由于不断有人前来拜访唐毅,他做什么都被人盯着,当听说唐大人屯田丰收了,好些人就买了一些大米回去,送给了亲朋好友。

  一尝之下,可了不得,米粒椭圆,晶莹透亮,⽩极少,洁⽩有光泽,蒸煮时有香味,饭粒完整、软而不糊,食味好,冷后不硬,清香适口。

  拿来煮粥,更是晶莹透亮,宛如碧⽟,品尝起来不亚于美酒琼浆,酣畅淋漓。

  比起江南最好的粳米,还要美味许多,一时间声名远播,好多人都在打听,到底是哪里产的⽔稻,竟然如此之好?

  一问才知道,竟然是唐大人在天津屯田所得。

  “唐大人心存百姓,不辞劳苦,亲历亲为,种出如此极品稻⾕,莫非是上天之助吗?”

  唐毅有了超凡⼊圣的势头,和他联系在一起的事情,都多了一丝神秘。

  由于稻⾕是俞大猷屯田所得,大家就以他屯田的兵站为名,称为“兵站稻”或者叫“小站稻”私底下也有人称为“唐氏稻”总而言之,小站稻米,一炮而红。

  不只外面的人知道了,就连嘉靖都尝到了小站稻。

  米香扑鼻,嘉靖食大开,居然喝了两碗粥,平时可是连一碗都喝不了。⻩锦咧着嘴,小心伺候着,嘉靖擦了擦嘴巴,笑道:“这个唐毅还真是人才,放在那里都能‮腾折‬出动静,朕真想把他调回京城。”(未完待续。)

  

  

  

  上一章 我要做首辅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