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拨乾坤(二)
说起来这小蔡相公,的确不为汴梁中人待见,守不必说了,向来是号称专业卖队友,其实守什么也不算大事,但在官场,节往往就是浮云了,既有能力又能守住节,都是可上史书立传的名臣,上下几千年,凤⽑麟角而已,只要有本事,也能如鱼得⽔。
可是小蔡相公偏偏是既无节,又无本事,什么事情到他手里,只有办砸的份儿,但是架不住小蔡相公就是有个好爹,本来是准备安置在枢密院中为都承旨,但现在枢密院是个敏感的地方,老爹为文臣班,权势数十年未有,小蔡相公心气也顿时就⾼起来,就盯上了政事堂大参的位置。
蔡京这点识人之明还是有的,自家这个儿子,放在⾝边为副手,只有将自家再度连累,给他其他尊荣清闲的位置,小蔡相公又不屑于⼲,只好以翰林学士名义先挂一个检正政事堂公事差遣的名义,先敷衍一下再说,到底如何检正政事堂公事,谁也不去管他。
虽然不得大参,可小蔡相公这段时⽇还是颇为滋润,多少汴梁都门中人总要钻营门路,或者保住出⾝文字,或者伸手讨要差遣,或者⼲脆就卖⾝投靠,改换门庭,这门路往往最后就走到小蔡相公这里来,诸人捧着,大笔的钱财收着,美姬俏婢伺候着,一时间蔡攸连争取大参位置的心思都丢下去不少。
他在汴梁这般呼风唤雨,一言可使人生,一言又可捺人⼊地,蔡京也不大来拘管他,要让家族百年。必须要建立起⾜够的班底,现在正是拼命招揽人的时候。蔡攸愿意出这个气力,正是为⽗分忧,至于收取了多少好处,都是小节,而且不都是蔡家的家业?而且蔡京自己本来就是巨贪,光是一个早点就是数十上百贯的花销。又有谁敢说半句话。
政事堂外当值扈卫之人,当然识得蔡攸,恭恭谨谨将他⼊,蔡京三⽇一⼊值,今⽇正逢时候,主持家国最⾼政务的公事堂中,放上一张胡,蔡京就靠在胡上闭目听着几位参知政事恭谨的回禀各项事宜,居然还有美婢在场伺候着蔡京。或者为他捏腿,或者为他捧参汤,唾壶食盒等等应用器物都一应俱全,莺莺燕燕就在一众紫袍⾼官眼前环绕。
需知参知政事也是不小的官,举个例子,前朝大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修,这位欧修是了不得的人物。宋朝许多的大家都是他教出来的生学,可谓门生弟子遍布天下。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其实也算得上他的弟子,可是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欧修官位最⾼也不过就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可以说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皇帝。地主官僚的反对,明面上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恩师欧修的反对。
那个时候是名臣辈出的时代,政治相对开放,可是自从变法失败以后,同伐异。政事堂大事都是由蔡京一言而决,而这些家国副相们就视若未见,红粉都如骷髅,守可比大德⾼僧。
几人正商议一些事宜,很是争论了一番,只不过都是给蔡京提出意见而已,蔡攸进来正听见蔡京闭着眼睛一锤定音的做结论。
在场的大参也不敢怠慢,岁数大的都颤巍巍站起来,比不得⾼屐与蔡攸的情,纷纷都道:“蔡学士少见。”
蔡攸大剌剌的还了一个礼,就趋到自家爹爹胡之前,做出一副耳语姿态,却故意让所有人都听得见(宝器就是这种人)“爹爹,有要紧事情,还请爹爹屏退诸人,儿再向爹爹细细回禀。”
这番话一出,在场诸人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装作没有听见,有的谨慎一些的,就准备先向蔡京告退,这位岁数已然不小的蔡家衙內,小人得志模样看得人郁闷,还不如避道为上。
蔡京一直都闭着眼睛,这个时候才缓缓睁眼:“在座都是朝廷⼲城,⾝份也远过于你。与为⽗托以腹心,有何事不可对诸君言?狂妄!”
蔡攸给老爹噎了一下,只能勉強挤出个笑脸,起⾝道:“河东来了军报,儿已打探明⽩,却是杨凌那神策军遣军北上,将女真大军招来了,居庸关⾎战一场,女真稍退!燕地虽然暂时稳住了,可是他的河东现在还不稳,完颜宗翰不知道对三州还有没有企图,天知道会不会给女真大军打得元气大伤,这杨凌⾝边就是晋军,神策军虽然也听调遣,可毕竟是远了,他凭仗就是他的河东军马,这如何不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番话一出,政事堂中顿时空气就绷紧了。
蔡攸打探得这消息不奇怪,此等大事本来就没什么秘密可保,蔡攸是狗肚子盛不了二两香油的,巴巴来献宝也是再正常不过,可是要紧的是这消息背后该牵连多少风雨!
汴梁朝局在蔡京的掌控下初初稳定下来,杨凌又出了此等⾜可动摇晋军本的大事,这位大宋将臣敌人可谓遍布朝野內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对他动手,可此人的獠牙也是⾜够锋利,大家都领教过的,这等时节比不得以前来,要是将他反了,天知道又会生出多少腥风⾎雨?
一但杨凌哗变,官家第一个要砍的,就是他们这群士大夫之辈的脑袋,王黼自然是首当其冲,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了蔡京脸上,看他会说什么。
蔡攸却一副兴⾼采烈的模样,拍掌大声而言:“杨凌自家的事情,自家了去,河东有变,就让他喝王黼硬拼一计,我们就这样看着,他还能说什么不成?这里还有王黼弹劾杨凌的奏章,都看爹爹定夺,总而言之…”
蔡京突然重重一拍胡:“住了!杨大人和王大人都是家国重臣,岂是你能轻易议论的?轻狂颠倒,莫此为甚!这检正公事的差遣,你也不必再任了,回府闭门思过罢,不得某的号令,不许出府一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