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靖康志 > 第十四章 盛宴(一)

第十四章 盛宴(一)

目录

  第十四章盛宴(一)

  太上皇回銮,世祖主驾,康王参乘,京城万民欢呼赞叹!

  自此,两宮融洽,无丝毫芥蒂,家和国兴,海內共享靖康世。

  伟哉,世祖仁孝通天;圣哉,太上胸怀若海!

  …《世祖本纪》

  靖康元年三月二十曰,大宋东京汴梁城內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人人喜气扬扬,迎接回銮的道君太上皇帝。

  酉时前后,太上皇赵佶乘坐的龙舟到达汴梁城外七里的虹桥。龙舟靠岸,太上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鼓乐齐鸣,岸上自官家赵桓以下,五品以上京官千余人,接驾的噤兵、內侍、宮娥,以及上万的百姓同时跪倒,山呼万岁。

  “当当当”京城九成宮內九鼎齐鸣,上清宝篆神霄殿內的九鼎亦不甘落后,发出清越激昂的响声。

  十八座巨鼎同时欢唱,欢迎自远方归来的主人。

  京城百万民众,听到鼎声,知道太上皇到了,自发地欢呼起来“万岁”之声直冲霄汉。

  赵佶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臣民,听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仿佛如在梦中。

  皇太后郑氏轻轻牵了一下赵佶的衣角,赵佶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了,静静心神,朗声道:“皇帝皇后平⾝,众卿家、京城父老快快平⾝。”

  说着话,顺着船板,缓步上岸。

  赵桓看到父亲,心情复杂,说不清道不明是怎样的滋味。为了得之不易的皇位,他对父亲猜疑≡探、防范从来未曾停止过,有时甚至希望父亲…今天,真的看到父亲,苍老了许多的父亲,儿时那些温馨的画面一一在眼前闪过,心中一痛,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父皇⾝体可好?想死儿臣了!”赵桓说着就跪了下去。皇后朱云萝也随着跪倒在地。

  “桓儿起来,儿媳也起来吧!”赵佶与皇太后郑氏分别搀起二人,上下打量着。

  赵佶一边点头,一边说道:“祖宗江山,赖儿保全,朕的脸面,也还周全,为父倒是应该谢谢你的。瘦了,想必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短短的一句话,委屈、欣慰、骄傲、伤心种种情感交织到一处,尽上心头。赵桓一味地哭着,哪还能说出话来?

  张邦昌见机,道:“君无戏言,太上皇还真的应该奖赏官家呢!”

  一句话将哀伤的气氛冲淡不少,赵桓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

  “呵呵,你这个人啊!”赵佶指着张邦昌“赏,当然要赏。皇帝,朕该赏你些什么呢?”

  赵桓道:“儿臣怎敢?父皇只要好生将养龙体,看儿臣扫平狡虏,献俘太庙,就是对儿臣最大的奖赏了。”

  “哈哈,好!你如果能办此事,也是对朕的最大孝心了。”赵佶大笑着说道。

  赵桓、朱云萝一左一右,搀扶着赵佶和郑氏,向金辂车行来。

  太阳照在金辂车上,太阳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阳光里的金辂车,富丽堂皇,气派非凡,直令人目眩神迷。

  车辕之內,六匹膘満体肥的火龙驹,耀武扬威,气壮山河,可跨千山,可涉万水。看这些御驾神驹,⻩金面甲,头揷雕翎,锦缎包尾,脖子上挂着行状各异的十二只金铃,走动起来,发出悦耳响亮的声音。一杆⻩⾊的大旗矗立于车的左面,旗面上绣天降神龙,威临天下,彰显皇家气派;旗子上的十二根丝带,系着无暇美玉,在风儿的吹拨下,发出悦耳的声音。木制的棨戟,上绣黻文,立于车的右边,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愈发令人不敢仰视。

  朱漆的车轮,三十根车幅,以每月的曰数为法;车帮用金水浇过,上面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无不惟妙惟肖,灵气逼人。

  四根大柱撑着车厢,鲜红的绸缎覆盖在四周,上绣金龙十二。

  两名彪行武士,左主驾,右参乘,气宇宣昂、不怒而威。

  赵佶正要上车,不经意间,看到赵桓⾝边的一名将军,气势充盈而內敛,站在那里,犹如一座山一般。

  这个人是谁?

  好一名威武的将军!

  赵佶指着白甲将军,问道:“汝叫何名?”

  那人听到问询,跪倒奏道:“微臣岳飞。”

  “哦?”赵佶眉⽑一挑“难道就是金明池畔大战金国第一勇士的岳飞?”

  岳飞再道:“臣惭愧,不能战而胜之!”

  赵佶点头道:“嗯,有点带兵人的样子!‮家国‬如此,何以为治?”

  赵桓听着,心里紧张得要命,却丝毫不能表现出来。初见岳飞,将十妹柔福帝姬许配给他,赵桓不但不后悔,反而一直认为那是神来之笔。只是,其中有一个问题:太上皇健在,按理说,妹妹的婚事不能由他这个当哥哥的来作主。现在,父亲看到了岳飞,又出了一个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考较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岳飞,该如何做答呢?

  岳飞不加思索,道:“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可也!”

  一言既出,満场皆惊!

  岳飞的回答,正中要害,不啻为一剂治病的良药,再好不过了。

  在场的人,除了赵桓一人,没有不吃惊的。

  岳飞的武艺大家都见识过,以今天的情形来看,岳飞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这就更为难得了。

  赵佶不动声⾊,突然喊道:“嬛嬛,快到父皇⾝边来!”

  柔福帝姬名叫赵嬛嬛,人们自发地让出一条道儿,赵嬛嬛大方地走上前,轻轻一礼,道:“嬛儿来了!”

  赵嬛嬛今年十七岁,正在花信年华。只见她,一头墨染的青丝梳成⾼髻,以一根鎏金顶部空心雕凤金钗别住发髻;鹅蛋脸,柳叶弯眉,凤目瑶鼻,嘴角微翘,一笑起来,不知有多‮媚妩‬。饱満的双耳上各勾挂着一对‮白雪‬明珠耳坠,肌肤如雪,而今却是嫰脸泛起诱人的桃红,一副小女儿的情态。

  穿月白⾊广袖衫,外披对襟锦半臂,紫⾊拂地长裙。

  到底是金枝玉叶,衣美人更美。

  赵佶微笑着,道:“嬛嬛,这位就是你皇兄给你选的夫婿,你觉得怎样?”

  赵嬛嬛轻轻瞟一眼岳飞,立即低下头,脸儿红得不行,低声道:“全凭父皇做主!”

  赵佶不依不饶:“朕在问你呀?”

  这时,最紧张的就是岳飞和赵桓。不动如山的岳飞岳大将军,⾝子还是山,満脸可都是水了。赵桓担心十妹一口否决,事情就不好办了。

  嬛嬛看看父皇,看看皇兄,大羞道:“父皇真是的,嬛儿不来了。”

  话还没说完,人儿已经跑远了。

  “哈哈,”赵佶开怀大笑“朕的女儿没意见,朕自然也不能说什么了,众卿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大臣们随声附和,赵桓这才放心。

  伺候赵佶登车,赵桓扫过随行诸王,灵机一动,问:“朕想为父皇驾车,九弟可愿参乘?”

  十九岁的康王赵构,挺⾝而出,振声道:“臣弟遵旨!”

  赵佶三十一个皇子,六子早亡,如今剩下二十五人。这些弟弟中,赵桓最喜欢九弟赵构。赵构名书知礼,为人慷慨豁达,更为难得是有一⾝好武艺,可挽強弓,可乘烈马。

  从宋強那里,知道了许多靖康之后的事情,赵桓不能不说,对赵构有些看法,但是,从现在看来,金兵已退,历史已经完全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现在的康王又有何过错?所以,赵桓想开了,还是喜欢这个弟弟。

  于是,大宋官家赵桓主驾,康王赵构参乘,诸王、宰执、众臣随后而进。前后左右都是护驾的噤兵,围观的群众只能在围子外面看热闹。

  赵桓的一个率性之举,竟赢得了満城的赞叹。这一刻,在京城军民的心目中,他不再是一个⾼⾼在上的官家,而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大队人马,自外城南三门之一的宣化门而入,绕行至御街,穿內城保康门,一路北上,横穿內城,经皇城大內而不入,由景龙门出,抵达景龙江北面的龙德宮。

  稍事休息,赵桓陪同赵佶升正殿,为太上皇回銮而专门举办的宴会正式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