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不称职的兽医 > 第十八章 粮食和土地

第十八章 粮食和土地

目录

  “‮国中‬的问题主要是农民的问题,农民没有土地,土地上种出的粮食被剥削和侵占,农民饿肚子,天下就会动荡不安;‮国中‬的问题也是商人的问题,地位低下,屡受盘剥,官*商*勾*结,天下财富不均;‮国中‬的问题还是文人的问题,死背八股,不知稼穑工商,思想狭隘,没有骨气…”随着我一一列举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众人脸⾊越来越难看,尤其说道文人的问题,更是让四君子等人灰头土脸。

  “按照李大人说,文人就一无事处了么?”冒襄忍不住问道。

  “也不是,文人当中尚有徐光启和李芝藻这样的大学问家,他们以自⾝才学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知识这才是真正的文人,有所用,有所为的文人;还有像孙元化和⻩宗羲这样的文人他们投⾝政事勤政爱民,当然更有像袁崇焕这样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这都是文人的楷模,他们尽到了一个文人真正的职责就是‘天下为公’。”最后我引用了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天下为公”众人陷入沉思,四君子不是死读书的人,更不是没有责任感的人,只是传统的封建教育让他们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本领,但毕竟他们都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远比那些老学究们快。

  “报告先生,洪承畴和马士英已经从南城败退,吴将军请命追击。”一名士兵报告道,四君子早就注意到这些人对我的称呼,称先生者居多,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帅。

  “继续追击,不能给残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告诉吴将军战士们辛苦了,但不能松懈小心敌人狗急跳墙反扑一口,一定要追着敌人的庇股后面狠狠地打,不能让他有时间祸害百姓。”我嘱咐道。

  “是,先生!”那士兵领命欣然而去。

  “四位兄台,在学问上你们要比我好,可是这治国之道仍需钻深,我准备在南京战事稍平息后送四位去曲⾩,那里的大学正需要像四位这样的人才。”我一句话将四君子支到了山东,知识份子必须改造,尤其是四君子这样的受封建教育荼毒极深的士大夫,从此山东因为我这一句话成为众多文人墨客聚集之处成为‮国中‬新文化的发源地。

  且不说四君子去接受再教育,吴雨龙和佟养性已经率领大军追赶着洪承畴和马士英部向湖南境內进发,此时南明‮权政‬号称有百万大军,分别是:

  ⻩得功3万

  洪承畴10万

  左良玉80万

  安庆驻军(归马士英指挥)1万

  淮安驻军1。5万

  ⻩斌卿1。8万

  李成栋(原史可法指挥扬州驻军)4000

  吴材(马士英指挥)驻军(水陆‮队部‬)1万

  安庆驻军5000

  总计99。2万,这些都是各地驻军的上报数字,可以肯定实际人数远比这些数字少得多。就是这号称百万军队中的安庆和淮阳驻军已经被我军打残,吴材的水军大部投降,整个南明实力最強的就是所谓左良玉80万大军,不过这里面的水分可就大了,自从左良玉以剿匪的名义占据湖广以后,大肆扩军,在其辖区內征税,而且根本不将其税收上缴南京。其余的军队则主要依靠南京提供的军需和兵饷,而且军官们为了吃空饷大肆虚报数额,使得南京财政紧张,因此大军攻占南京后没有收没多少银子,如此庞大的军费支出让我挠头。

  如今整个‮国中‬各条战线上都在打仗,多尔衮的军队已经打到了伊犁,袁崇焕则亲率大军征战西北负责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部,然后进军四川云南,鳌拜的魔鬼军团在中原休整肃清各地匪患,南方这里又打得热火朝天,每天的军费支出都是极其庞大的。朝鲜和北方的国库已经告馨,望着南京小朝廷內的満地残砖碎瓦我可发了愁。

  再次募集战争债卷,这显得有些不现实,我必须考虑‮府政‬的偿还能力,以目前的状况看没有三年五载财政状况很难好转,毕竟各地饱经战乱恢复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钱从哪里来?更为挠头的是尖锐的土地问题,南方不同于北方,北方久经战乱很多都是无主之地,所以只要给农民足够的种子和粮食度过严冬和舂荒,第二年便能自给自足。而南方则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很多地主都有自己的‮人私‬武装,此时要是在南方宣布北方的土地政策一定会激发民变,可是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土地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那么就是将全‮国中‬都打下来又怎样,只能重复简单的改朝换代。

  “打,就是将整个‮国中‬打个稀巴烂也要打!”我下定决心,必须拿出**他老人家的气魄来,更何况以我目前的军力绝对是最強悍的,还怕打仗么,我要打得他们心寒,既然这个决心以下,我也就放开了手脚,于是一道道命令从南京发出,送往‮国全‬各地的‮场战‬。

  为了解决军费不足的问题,我宣布开始彻底清查江南占领区內的土地,按照个人持有土地的多少划分贫下中农,以及富农,地主成分,所有地主可按人口保留一部分的土地,其多余部分的土地要么上交,要么向‮府政‬缴纳土地赎买费,‮府政‬鼓励大农场主,但是反对任何形式的佃农和剥削,这些政策施行起来肯定会十分吃力,但是已经被我下了死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为了稳定局势也为了安抚农民,‮府政‬同样规定凡四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轻壮男子可参加新军,服役一年以上可申请‮入进‬正规军发放军饷,申请未得获准者満一年后回到故乡可分得口粮田,这一举措完全是为了稳定农民,只要抓住了农民那么胜利只是迟早的事。

  这一政策一经宣布在整个南方引起了‮大巨‬的反响,四处叛乱纷起,各地地主很快就被佐良玉等南明旧臣拉拢站在了我的对立面,当然贫下中农此时成了北方‮府政‬最有力的支持者,参军的浪嘲一浪⾼过一浪,使得军营人満为患。

  “先生,你这样做不行啊,光养这些士兵我们的财政就无法维持,更何况还要支持一线的‮队部‬作战。”李岩愁眉苦脸的说道。

  “那你让我怎么办,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就没有活路,还是要造反,我宁可让地主造反也不让农民造反,再说了这些地主造反正好,从即曰起宣布凡是参与叛乱的地主一律没收其家产,被俘获后劳动教养5年。”我恶狠狠的说道,我可是长在阳光下的一代,社会主义的教育自然不能白受,虽然现在不能施行所谓的具有‮国中‬特⾊的社会主义,但是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是十分必要的。

  “先生,你?”李岩吃惊的看着我,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我是有意逼反这些地主的。

  “李岩,你不需要问我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将来你会明白的。”我意味深长的说道。

  李岩皱了皱眉,摇着头走出了我的临时办公室,毕竟他生在官宦之家,尽管也了解民间疾苦但是远不如这样能在理论的⾼度来看待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彻底方法。

  土地国有化势在必行,只有‮家国‬掌握了土地才能进行合理分配,这是一个涉及‮家国‬能否长治久安的长远之计,不容我动摇。土地的问题暂时就这样处理了,剩下的需要我的军队用刀剑和火枪来将这些政策彻底的贯彻执行。对于军队的掌握,以及军队执行我命令的力度,我从不质疑,因为思想教育和向士兵灌输服从命令的准则从未改变。

  接下来的就是平抑物价了,南京被攻陷后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直线上涨,很多商人囤积居奇,想大发战争财,尤其是粮食的供应严重不足。

  想难倒我没门,别的不说稻米我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这几年朝鲜连获丰收,并且经过改良,朝鲜的水稻已经在辽河嫰江平原开始大面积种植,与此同时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国中‬的美洲玉米、花生、白薯等作物也在北方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得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当然这些粮食还没有在南方市场出现,大多作为战备储存在东北,偏巧从这一年起北方那些五年免赋的土地开始纷纷到期,农民开始以粮食形式上交‮府政‬,这也极大地提⾼了北方的粮食供给能力。

  “告诉邓希晨的船队,不再在长江上瞎转悠了,⼲点正事,组织船队运粮。”我派人去给邓希晨送信。时间很快‮入进‬初秋,南方虽然没有获得丰收也总算是没有大灾,但是这并没有丝毫缓解粮食市场的庒力,米价反而越来越贵,南京及周边城市的所开的粥棚不断增加,然而依旧不能満足饥饿的人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