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巡狩大明 > 第〇九四章 六如居士唐伯虎

第〇九四章 六如居士唐伯虎

目录

  段飞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微微一笑,⾼声昑道:“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考场岁月催;

  功名利禄一场空,

  不若人生一场醉。

  提笔熬墨挥如雨,

  凤凰出轴鸟惊飞;

  尘事如嘲人如水,

  只叹朝堂几人回。”

  这首诗是段飞自电影《笑傲江湖》中一首诗修改而来,他念得抑扬顿挫,颇有电影里令狐冲昑诵时那种一诗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只听得想看他笑话的苏蓉也睁大了眼睛,傻傻地,傻傻地…

  “好个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考场岁月催;功名利禄一场空,不若人生一场醉…”斑驳的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拉开了,一个⾝材消瘦头发花白,面目清雅留有长须的老者站在门口,望着段飞道:“这首诗是你做的?扬州段飞?嗯,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听到,你是何人弟子,找我唐寅何事?”

  段飞得意地朝苏蓉一瞥,然后躬⾝向唐伯虎一拜,说道:“我是专程来请唐解元到我家做西席先生的,一千两拜师礼在此,还请老师笑纳…。。”

  唐伯虎喝道:“且慢,你家住何处?为谁所请?唐某虽然落魄,又岂是趋炎附势之徒,⻩白之物再多我也绝不会随便收‮生学‬的。”

  段飞恭谨地说道:“在下学识浅薄,读书时有很多不解之处,久慕唐解元大名,故而冒昧登门拜访,翼能延请唐解元为西席先生,以便随时可以求教…”

  唐伯虎浑浊的双眼里冒出一缕精光,他仔细看了段飞一眼,说道:“以你做那首诗的才情胸襟,唐某亦自愧不如,你还是另请⾼明吧。”

  段飞道:“唐解元此言差矣,我做些歪诗还行,肚里的墨水实在少得可怜,想当年唐解元文采风流,乡试章亦出众得令主考官也脫口惊呼,唐解元的才学岂是我能向背的?”

  唐伯虎淡淡地说道:“程翰林看上的那两篇文章都不是我写的…”

  段飞微微一笑,说道:“不论如何,唐解元是有真才实学的,唐解元若实在不肯屈就,我也不勉強,这张银票还请唐解元收下,倘若唐解元有空,可到扬州宝应县一游,在下定奉为上宾,美酒相待,来去自如犹若自家。”

  唐伯虎眉头一皱,再次推拒道:“段公子的好意我心领了,请勿再以解元称呼,唐某只是一潦倒文士,偷闲山人耳,近曰更受宁王牵累,不胜烦扰之至,不敢牵累公子…”

  段飞道:“那好吧,在下不如以唐大师称呼?唐大师自号六如居士,为何还这么看不开呢?宁王不过一跳梁小丑而已,唐大师何需为之烦恼?去到段某府上,这些俗事自有段某打理,唐大师再无需挂虑。”

  唐伯虎听得呆了一般,嘴里念叨道:“六如居士,六如居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一个六如居士,段公子是从何处听到这个名号的?”

  敢情唐伯虎没听清段飞的话,又或是听到六如居士之名而忘记了其他话,段飞暗暗抹了一把汗,笑道:“这是小可随口胡诌的,唐大师若是喜欢,不妨就以此为号?”

  唐伯虎嘴里再次念叨起那句《金刚经》里的经文,额头上愁眉一展,他仰首笑道:“有法无法,如梦如露,好,今后我便是六如居士了,多谢段公子赐号…”

  段飞连道:“不敢不敢,唐大师喜欢便好。”

  唐伯虎终于让开门扉,伸手相请道:“段公子请进,这位姑娘是…”

  苏蓉向唐伯虎敛⾝施礼道:“段府丫鬟苏蓉,见过唐大师。”

  “姑娘外柔內刚,气质⾼雅,可不像是个丫鬟啊…”唐伯虎目光如炬地道:“也请上座吧。”

  “唐大师这回看差了,她确实是我的丫鬟,她感激我的救命之恩,因此才屈⾝做了我的丫鬟,刚才又输了一年给我,现在要给我当两年的丫鬟呢。”段飞得意洋洋地笑道。

  苏蓉没好气地道:“你还没赢,唐大师还没答应你呢。”

  段飞微笑道:“肯让我进门说明唐大师已经答应了,不信你自己问去…”

  唐伯虎拿来茶具开始烧水,闻言呵呵笑道:“不错,这桃花庵我也呆腻了,宝应县是我女儿夫家的老家,风景秀美最多湖泊,每天去游游湖钓钓鱼,也好躲躲那些为宁王之事来烦扰的俗人。”

  “我也是俗人一个,希望唐大师不要厌烦才好。”段飞再次递上那张银票,说道:“唐大师,这点心意还请收下,今后唐大师在我家做西席先生,每月奉银十两,先生可以随意游冶,随时皆可离开,我遇有不懂的问题自会向先生求教…”

  唐伯虎叹了口气,环顾家徒四壁的‘桃花庵’,说道:“好吧,老夫便去公子府上叨扰一阵子吧…”

  唐伯虎看似答应得过于轻率,然而这却是段飞预料中的事,真正的唐伯虎绝没有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么潇洒快意,他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颓废了近十年,才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隔年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下狱,后得平反,却依旧被谪往浙江为小吏。

  唐伯虎聇不就任,此后绝意官场,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而归。。

  现在是正德十四年(1519年),唐伯虎开始受宁王拖累,在历史上他贫病交加孤苦一人,于1523年去世,年仅54岁,临死前绝笔遗作:“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

  如今年过五旬的唐伯虎已不复年少轻狂,穷困潦倒之下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段飞以诚待之,又表现得与一般商贾书生截然不同,唐伯虎隐然觉得与他有颇多共通点,因此才最终答应了他,或许唐伯虎的命运已经从此开始改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