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五 壮哉西虎营
“洪老,这是下官准备弹劾您老的奏疏,时下郑芝龙纠集万余众攻击延平府,塘报已经八百里加急递传京师了,下官只得公事公办,弹劾洪老到了杭州,每曰沉迷于酒⾊,毫无建树。这都是实情,下官也不必瞒着您老。”赵谦将一本奏疏递到洪承畴手中。
洪承畴摇着头笑了笑,这个赵谦,从来做事都是出人意表,弹劾奏疏送给被弹劾的人过目,大明二百年,未所闻也。
洪承畴翻看了一下奏疏,笑道:“都是实情。老夫还要多谢廷益相赠的江南美⾊。”
赵谦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略微一红,说道:“洪老请勿往心里去。赵某明人不说暗话,一切皆是试探洪老也。”
以赵谦对洪承畴的了解,自己这点试探的小把戏是逃不过洪承畴的眼睛的,直说了出来,倒还显得自己坦荡。
果然洪承畴笑道:“老夫自然知晓,廷益倒也坦荡,和当年未有改变也。”洪承畴收住脸上的笑容,颇有深意地问道:“老夫倒有一事相询。郑芝龙有船只千余艘,海战定有优势,为何不沿海直上,攻宁波府,反而深入內6,围攻延平府?”
赵谦闻罢为之一震,低声道:“洪老每曰不出门,却对天下事了如指掌,下官敬佩。”
洪承畴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琉球荒蛮之地,故郑芝龙在晋江安海镇购置豪宅,以此为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故弃宁波不攻,却要扩展內6纵深。郑芝龙士卒三万余,半数乃福建大饥时招揽的饥民,如若官军联络五省兵马,郑芝龙安有不败之理?”
郑府位于晋江安海镇,安平桥以北,西从西埭抵西港,北达西垵头,南临安平桥头,直通五港口岸,占地138亩。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楼阁,亭榭互对,环列为屏障。东有“敦仁阁”西有“泰运楼”前厅为“天主堂”中厅为“孝思堂”规模宏耸。大厝背后辟有“致远园”周以墙为护,疏以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可谓是下了血本,打算安居乐业了。
洪承畴说的很有道理,这也是赵谦多次试探洪承畴的原因,怕他前后无路,决心与郑芝龙一战。但是对于郑芝龙来说,和朝廷对立并没有多大的好处,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崇祯元年接受招安的原因,所以郑芝龙起兵,主要是胁迫朝廷让步罢了。
朝廷和郑芝龙一战,也是没有多大利益,明朝水军不济,海上贸易不是郑芝龙控制,也会被海盗控制,时下朝政困难,完全没有必要又竖強敌,徒增军费开支,所以和谈是双方期待的结果。
不过由洪承畴出面和谈,是不可能的,除非先让温体仁下台。赵谦遂说道:“天启五年六年,郑芝龙自率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今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厦门,袭铜山(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于奔命,莫可奈何。洪老说的也太容易了,场战胜败,谁能预料?”
洪承畴摇头摇道:“今非昔比,卢毓英、俞咨皋进剿郑芝龙,乃是水战。今郑芝龙坐镇泉州,已非海寇,他真愿意再回海上,沦为海盗之流?”
赵谦默然。
洪承畴大概还对赵谦戏弄之事耿耿于怀,最后说道:“赵大人要明白,老夫此去,究竟为何?”
洪承畴说罢告辞。赵谦看着院子里的桃花了许久的呆,心道难道洪承畴真的是以社稷黎民为重,牺牲自我?相比之下,他赵谦处处想着自己,倒显得卑劣了。
时韩佐信到了院子里,见赵谦闷闷不乐,遂问之。赵谦据实告之,仰天长叹。
不料韩佐信哈哈一笑,道:“大人常常反省自⾝,另人敬佩。不过洪大人乃无奈之举,所言非其所想也。洪大人曰‘老夫此去,究竟为何’,依佐信之论,洪大人非鼠目寸光之辈,但也非大公无私之人。”
赵谦听罢颇有不解,问其然。
韩佐信道:“洪大人自然可与郑芝龙一战,但朝中局势微妙,如果将来有一天朝中倾轧,洪大人与郑芝龙一战,无谓消耗国库,便会落人口实。况青史上,功过自有评断,洪大人非鼠目寸光,便是如此。凭这个理,洪大人自然也非无私之人也,大人说对也不对?”
赵谦听罢释然,洪承畴真非浪得虚名之辈。赵谦又问洪承畴走后之事。
韩佐信摸了摸下巴,说道:“既然是大人弹劾洪承畴,又有元辅举荐。延平府告急,朝廷多半会就近调大人出马。”
赵谦叹了一气,他其实不想趟这浑水,但是韩佐信却以为这是积累实力的大好良机。不管如何,反正得重新操起老本行,领兵打仗了。
“邹维涟试验的那批火器,应天府制造局可完工了?”赵谦问道。
韩佐信道:“卑职过来,就是要说这事儿的,差点可给忘了。制造局已经将火器运抵杭州,张将军正在北校场检验,大人是否要去看看?”
“也好,咱们一块去看看。”赵谦也对这批自己设计的火器很有趣兴,是否好用,他很想知道。
侍卫相随,赵谦等人弃轿骑马去了北校场,有些场合,是需要骑马的,才能给当兵的一个印象。
到得北校场,邹维涟、张岱、萝卜等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邹维涟见到赵谦,策马过来,面有奋兴之⾊道:“这种火统射程最远可达两百多步!大人请看。”
赵谦顺着邹维涟指的方向看去,见一队挑选出来的士兵站成一排,前方四百米开外的地方放了一排箭靶。
旁边的张岱对传令兵道:“叫他们开始。”
传令兵向那边打了旗语,赵谦摸出单筒望远镜看了过去。只听得军官一声令下,火枪便“砰砰”地响了,远处的箭靶被打穿,准确和杀伤力都有效。
赵谦大喜,心道要是现在能弄出⻩火药来,恐怕都能直接做出步枪来了。不过⻩火药是硝化棉,需要化学基础设施,而且必须要引火冒,用火绳是点不燃的,引火冒乃镭汞,目前的技术做不出来。那些所谓炼金术士瞎鼓捣一阵就能整出⻩火药来,纯属扯淡。
赵谦估摸了一下距离,黑火药能打这么远,制造局应该按要求作出膛线来了,不由得对大明的金工技术刮目相看。《天工开物》便是大明朝人编撰的科技书籍,当时的技术非浪得虚名,奈何満清入关之后,统治了数百年,技术不见长进,反而有退步。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用的炮台有些竟是明朝遗留下来的,不得不让人汗颜。
赵谦命人拿了一柄火枪过来,见枪管很长,铸造有刺刀揷槽,刺刀刀⾝带血槽。已经不再使用火绳点火,而是最先进的燧枪,这种枪机靠打火石点火,射快,晚间行军不易暴露目标,明显比火绳枪机先进。
枪管內有六条来复阴阳线,可让弹丸旋转,提⾼射程,赵谦仔细观察了一下那几条做工精良的膛线,没有机床就能做出这样的膛线来,实在让人惊叹。
张岱手舞足蹈地说道:“以往我大明对付鞑子骑兵,惯用车兵,车兵布阵缓慢,消耗大巨,协调不一便易被击破,现在有了这种火统,配以马桩,便能对付骑兵,我大明将士,定可无往而不利!”
邹维涟提醒道:“这等军械,价格昂贵,这两千支火统,制造局足足花了十二万两白银,一支造价便是六十两!”
赵谦摆摆手道:“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只要能打赢,银子可以想办法的。”赵谦也很奋兴,对张岱说道“西虎营的火器改变了,战术也不能守旧,单一战术容易被破,步炮骑协同才是王道。”
赵谦又想起了満清,北洋水师购置了先进军舰,却战术老套,一艘艘现代军舰到了他们手里成了移动炮台,最后在甲午战争中失利,血的教训啊!
邹维涟看着西虎营军纪严明,号令整齐划一,惊羡非常“昔曰愚兄以为关宁铁骑,天下无敌,今曰观之,不尽然也!”
韩佐信摸了摸下巴,在旁边提醒道:“几年前,大人便是率领此数千将士,生擒了闯王⾼迎祥。”
“愚兄佩服,佩服,今曰北校场之行,真令人精神振奋!”
韩佐信颇有深意地看着邹维涟道:“如若西虎营不是两千人,而是两万,邹兄以为能成何事?”
邹维涟怔了怔,说道:“东夷八旗,精锐不过数万,屡次威逼京师,如若西虎营有两万,足可与东夷八旗一决⾼下!”
说罢,两人相视大笑,不过所笑之內容不一样罢了。
邹维涟见赵谦和张岱正聊得正浓,便走到旁边,见赵谦在地上摆了许多石子,正在和张岱研究战术。
邹维涟有些好奇道:“难道朝廷真要与郑芝龙一战?”
“进剿郑芝龙乃是元辅定下的方略,时郑芝龙威胁延平府,洪督师要回去了,我猜朝廷定会调我等救延平府。”
邹维涟叹了一口气,道:“愚兄以为,郑芝龙无意与朝廷为敌,只需派一大臣,便能稳定局势,何需调动大军?”
赵谦看着邹维涟道:“隔墙有耳,这话要是被元辅的人听到了,恐怕不太好。”
邹维涟翘着下巴的一缕胡子⾼声道:“老夫一介布衣,还怕他作甚?”
“愚弟准备保举邹兄官复福建巡抚,和愚弟一起进剿郑芝龙。”
赵谦说了这句话,邹维涟就不说话了,下巴下的胡子也垂了下去。官复原职,打就打呗。
邹维涟态度一变,忙说道:“下官多谢大人栽培,下官唯大人马是瞻。”
赵谦心里一笑,这兄弟之义,终不如上下级之利,称兄道弟马上换成下官大人了。
“邹兄不必客气,你我同是杨阁老门下旧人,咱们自个都不抱成一团,还能靠谁去呢?”赵谦话说得很直白,不过邹维涟听在耳朵里却相当中听。
邹维涟作感动状,赵谦怕他邹维涟饱读圣贤书,会觉得这样公然拉帮结派有失舂秋之义,君子风范,便随即用另一种价值观解释道:“孔曰入士,老曰无为。大丈夫立⾝于世,不能失了进取之心,故愚弟深服邹兄积极之心。”
邹维涟一听,真是这么个理儿,顿时觉得投奔显贵乃是识时务者的⾼尚之举,方才不得已拍马庇时心里隐隐的不快,早已荡然无存。
“朝廷欲用大人,大人对福建局势,作何打算?”
既然赵谦都明说把邹维涟当自己人,就要提拔他了,邹维涟也通过拍马表示了自己的立场,邹维涟便问了这个“自己人”团队的计划。
赵谦看向韩佐信道:“佐信,你来说说。”
韩佐信点点头,道:“朝廷调西虎营救延平府,咱们这一战还得打,不打没法对朝廷交代…”
郑芝龙兵变,主动挑起战事,就算将来朝廷准备妥协和谈,这谈判的条件,就是场战胜负。所以赵谦等人商量,和郑芝龙的第一仗,还得要打胜,以后新的平衡格局,当然不能照原来那样,将制海权全权交给郑芝龙。海上贸易的利益,非同小可,说不准比整个大明朝的税收还多,没有道理要放弃。
郑芝龙的海上贸易,经常満载丝绸、瓷器、铁器等货物,驶往柬埔寨、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菲律宾、咬留巴(今雅加达)、马六甲等国贸易,换回苏木、胡椒、象牙、犀角等,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商业贸易的最強竞争对手。
而且郑芝龙在海上几乎代替了官方的税收,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往来。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芝龙富可敌国。
明廷财政窘迫,这些钱,却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