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洪⽔就是在短时间內积聚大⽔量一涌而出,这其中的技术指标就是单位时间內降⽔量和地表条件的关系,一小时內下了超过一百毫米的雨⽔,再加上地表排⽔不通畅就容易积⽔产生洪⽔。
而江州在秋季的降雨量占了全年的百分之六十,这可是个雨⽔很充沛的西南地区,舂季还有着名的梅雨季节和夏季的偏东雨,整个全年都比较润的江州一年半数以上的雨⽔都在这段时间,可见雨量有多大。
所以这种很容易产生特大暴洪的场面在江州各地频频发生,只是因为江河众多,建筑城镇避开,更主要是植被比较好,很少酿成对城镇威胁的泥石流,很少出大事,但把人冲走时有发生。
如果不是来自山区的人,可能不太容易清楚这中间有个小区别,山洪和普通洪⽔的区别,特别是这一带比较陡峭的山脉中,山洪通常就是一波流,第一下非常勐非常⾼,之后就恢复平顺了,譬如说现在小镇跳蹬边的河⽔还有三十厘米左右才能漫过石墩,但齐雪娇被冲走的那一刻,她站在跳蹬上起码都是齐⾼度了!
所以这种小河山洪来得快也去得快,跟外面大河因为各地雨势⽔情前后汇流进来,所以还要流几天洪⽔有很大区别,石涧仁说不出来这一带的地势是什么特点,更不知道专业术语叫做山峰林立,沟⾕切割強烈,但他知道这里的⽔势在洪峰时候跟现在相差很大!
只要到洪⽔施地区看过的人,应该都会对那种洪⽔过后到处都泥泞一片留下印象,洪⽔裹带的泥沙让洪峰头肯定是⻩⾊浑浊的,接下来褪去以后,自然就附着在植物山体岸边。
大河还没退⽔看不到,但石涧仁从小镇一路滑行下来,看见两岸在现有⽔位线之上都有明显的峰值⽔位,特别是这几天都是在出太,洪⽔冲刷过的原生态河岸全都朝着下游指向,然后都⻩澄澄一片,非常显眼。
之前搜救队的人肯定也注意到了这个,很多红布条上都有标注检查过这些痕迹是不是被齐雪娇擦过,这也许能证明遇难者摔打的可能。
但石涧仁是另一个思路,他一路看着红布条过来,没有局限在单个红布条上传递的信息,而是结合这山洪洪峰的⾼度,突然想到一种可能,这几乎有⾼出来一人多的洪峰,在那一瞬间,不光充満了河道,应该还漫过了部分山体之间的壑沟!
既然⽔位更⾼的大河在现在能倒灌进小河,小河在山洪暴发的时候也能倒灌进经过的任何一处山与山之间的低洼处,搜寻不应该只在河岸边,而是要顺着山与山之间的低⾕往里走!
甚至不应该限制深度,而是洪⽔倒灌多远,就应该走多远!
原本打算顺着大河走的石涧仁立刻摸出机手,结果发现本没信号,他也不着急沮丧,马上撑着竹筏逆流而上,虽然小河流速不大,但这么撑起来还是要把力气的,何况他还是第一回,并没掌握到太多技巧。
最主要还是有点心急!
庆幸自己一路这么静静的飘下来,可能没有同伴的好处就是能静下心观察很多细节。
洪⽔来的时候被陡然淹没的植物自然被冲刷,洪峰过后,带着泥⽔的植物就肯定顺着⽔流的方向偏过去,光是看植物就能知道⽔流的方向,从上面下来的时候,石涧仁就看见那些洪⽔线之下的植物齐刷刷的朝着下游,偏偏就是在某些山⾕口会朝着山⾕里,然后上面的红布条都写着只顺向检查上百米到三百米距离,他们觉得不可能再有任何痕迹就转向下一个检查点了。
可能没经过山洪的人真的很难想象那一瞬间山洪就是这片土地的主宰,这种倒灌甚至没有距离的限制,山洪有源源不断的供给冲进来,只要前面没有阻挡。
带着这种思路,石涧仁立刻顺流查看,两三公里之间也不过六七条山嵴,其实就有点像当年纪如青遇难的那种河边山⾕,只是这里要小巧得多,石涧仁找到的第一个山⾕只往里面走了三十多米,就被杂草丛生树枝填満了山⾕,观察洪⽔线没有漫过这片树枝,石涧仁才撤出来,而第二处在对岸的山⾕就宽大多了,石涧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发现后面又是一大片缓坡下的堰塘,当时有不少洪⽔就分流怈进这死⽔堰塘里面来,而这边石涧仁差不多走了两公里,周围没有任何脚印!
齐雪娇没有在这里,但搜救队也从来没走到过这里来,而洪⽔却实实在在的也许只有最⾼峰的一瞬间冲进来过!
所以石涧仁现在不按照什么搜救原则,不看搜救范围,不只沿着河岸搜寻,不讲理论上是不是能把一个大活人推进⾕里这么远,他只看洪⽔线,只要还有洪⽔流过的那种泥沙⻩⾊,那就是他要继续往前走的指路牌。
午后只是在竹筏边吃了一个凉掉的糯米糍粑喝几口⽔,石涧仁拴住竹筏开始走第四条山嵴间的沟⾕。
连续三四个小时的步行,他的体力其实也到了有些瓶颈的阶段,午后的太算是最热的时候,在秋季没有多少灼热却带来的是一种疲惫的困顿。
石涧仁已经习惯的找了一树枝充当拐,这个时候他无比怀念自己的乌木,长度重量都刚刚好,该多么趁手,不像现在这么吃力,人迹罕至的沟⾕走起来有时候就是一两步都格外吃力,那种树木茂密的程度,山崖石壁上没有任何落脚地方的艰难,让没有任何工具的人很难前进,还好石涧仁在山里活了十九年。
算不上轻松写意,起码也是驾轻就,而且他知道不过于奋兴的⾼地腾挪,尽量慢悠悠的一点点移动就行,这样才长久。
脑海里不噤开始对比,这人生好像也是这样,勐打勐冲陷阱多收不住脚,慢条斯理更能有条不紊的解决问题,还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没头苍蝇似的大会战,是不是也可看做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找到方向,看起来是非常努力了,全都是⽩瞎,如果自己能找到…
其实这时候石涧仁已经有点机械的在动作,必须靠这些脑海中有的没的思索来带动自己的情绪坚持,想想那个跟自己一起在山路上坚持奔跑的伙伴吧,也许她就在这周围任何一个地方,如果自己错过了她的生命,这一辈子在魂回梦牵的时候想起她,可能都会感到懊恼!
石涧仁反复给自己強调自己是巨聪明的,找寻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来寻找,鼓⾜劲让自己又走了六个小时!
其中最长的一条山⾕让石涧仁走了三个小时,来回接近十五里地,这可是没有道路的野地,吃力程度可想而知。
看起来狭窄得只有三五米宽,也许搜救队只是走进来伸头看了看觉得不可能有人能在里面,石涧仁却有点钻牛角尖一样走了好几公里看见洪⽔痕迹消失才掉头出来。
他仿佛在用这样简单却又笨拙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一点都不像以往那个聪明的家伙。
既然拿定了主意,找到了从目标,那就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天⾊已经逐渐接近⻩昏,山⾕中的光线都开始变暗,几乎每一步石涧仁都可以告诉自己停下来往回走,差不多了,他还是在坚持,坚持一定要看见那灰⻩⾊的洪⽔线消失才回头去下一个沟⾕。
可直到接近小镇外转过那几道弯以后的第一条沟⾕,也就是他这种理论的最后一次机会中,石涧仁走了两公里多的距离,自己心中也有种绝望的感觉在开始蔓延!
特别是夜幕好像就要降临的时候,他放眼望去看见前方土⻩⾊的洪⽔痕迹消失在茂密的草丛地面时候,真的忍不住了。
这一天整整步行了差不多十多个小时,一直靠着精神力在支撑自己这种看似毫无意义行动的石涧仁终于无力的跪倒在地!
也许是周围那种越来越灰暗的光线,又或者是本没有人的孤寂山⾕中,已经远离小河边都两千多米,这里怎么都不可能有第二个人存在。
下山快第五年的小布⾐终于莫名其妙的嚎啕大哭起来!
仿佛只有在刚下山码头时候对着火苗想起山上的生活润过的眼眶,这一次完全无所顾忌的让眼泪狂飙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在人前的石涧仁从来都是一副淡定安静的模样,可实际上一路走来,这几年何尝不是浓缩起来就跟今天一般,他一直都在靠着強大的內心支撑自己,各种各样的庒力都背负在自己⾝上,甚至连一份享受安逸的感情都不敢接受,只能这样坚持着走下去!
他也是人,也需要有个这样肆无忌惮发怈自己情绪的场合,连续绷紧七八天的神经,今天又付出这么多体力消耗,终于有些精神上的崩溃!
双膝跪在地面,石涧仁抱住头狠狠的大哭起来!
好累啊!
这个世界这么大,凭什么自己就要付出一切去为了别人!
凭什么自己就不能拥有一份爱情、亲情,舒舒服服的躲在某个安乐窝过小⽇子,这个世界几十亿人,这个家国十几亿人,凭什么自己就要去为别人着想,为别人奋斗,为満世界心呢?
为什么要做个伟大的人,为什么非要有崇⾼的理想…
绝大多数人不都是在自顾自的过⽇子么,少了自己一个天又不会塌下来,况且就算是天塌下来,还有⾼个儿顶着呢,不还有那么多大人物,他们不是最牛⽪哄哄了,凭什么要自己这样一个草来承担呢?
起码自己也能像老头子那样逃到山里面当个隐居的活神仙吧?
无比沮丧以后的负面情绪就这样在石涧仁的脑海里面肆无忌惮的累积,一层层累积,內心仿佛有个声音在说这是不对的,可这个时候的石涧仁已经有些想自暴自弃一般,抗拒这种声音,只想劲使大哭一场,自己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什么,凭什么自己就不能任!
说到底他也还是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啊!
但心底那个声音也在隐隐的跟负面情绪争夺他,仿佛变成了姑娘的声音:“石涧仁…阿仁,你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石涧仁不想分辨这更像谁的声音,把自己也抱紧头再用力一些,就好像当初杨德光失恋以后痛苦的模样,无力的倒在旁边草丛中继续嚎啕大哭,可贴近地面的他却感觉那姑娘的声音越发清晰实真:“阿仁…?是你么…阿仁…石涧仁…丫的人!”
人在哭泣的时候,哭声是在脑海耳蜗里面共鸣的,不太能听见外面微弱的声音,石涧仁以为自己是不是都幻听了,艰难止住哭声撑起⾝来看周围!
四周一片死寂!
没有任何声音和影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