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伊势事件
和国中不同,一个想要成为世界列強的大⽇本帝国就必须拥有⾜够庞大的殖民地,特别是在中⽇经贸陷⼊前所未有的停滞期时。中⽇经贸战争从1908年一直延续至今,从东北蔓延到世界范围,除了双方各自的內部市场彼此受关税的保护外,中⽇在亚非拉市场的经贸战争则是愈加烈,这场经贸战争历经十五年的发展,对双方其实都有莫大的好处,刺双方民族工业在技术、管理、营销和产品上都有长⾜的发展,只是从最初的⽇本占据绝对优势变成了国中逐步占据着较为全面的优势。
就在现在,就在今天,就在这个时代,就在这个大⽇本帝国大正11年,就在这个华中帝国神武12年。
⾝处在⽇渐強盛到不可一世的华中帝国之旁,⽇本的危机感远远強于整个世界,帝国的疆域是⽇本的42倍,人口是⽇本的8倍,经济总量是⽇本的10倍,煤铁铜铝等主要资源总量更是其数千倍以上。
⽇本不能停止发展的步伐,一旦停止就会被华中帝国狠狠的抓在手心里碎,而此时此刻恰恰是中⽇海军差距最大的阶段。
⽇本处于华盛顿条约之后最为辉煌的阶段,而帝国海军则刚刚起步,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弥补这一差距。
恶胆陡生的⽇本开始了一次又更为惊险的冒险策略。
…
宋彪对于政治的敏锐让他又一次预测成功,与其说⽇本派遣秋山真之海军少将过来道歉。不如说是索要中属新几內亚的殖民权,⽇本方面的最低限度也是要国中以一个合适的价格出售给⽇本。
⽇本方面还提出,如果国中将原德属新几內亚转给⽇本,或者是出售给大⽇本帝国,大⽇本帝国可以満⾜华中帝国的要求在国內zhèng fǔ公文和外上噤止使用“支那”一词。
欧赓內阁在外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比唐绍仪內阁时代更強硬,內阁不仅言辞拒绝了⽇本的无理到荒唐滑稽的要求,也谴责⽇本的蛮横无礼。更不会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任何退让。
德属新几內亚是个什么地方?
每年几十万吨铜精矿和接近十吨的⻩金产量的殖民地,帝国岂能割让给外国,更怎么可能割让给⽇本。不要小看这个地方,这里的气候环境决定了它的优势,德国殖民期间已经为这里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农业基础。盛产棕榈、椰⼲、咖啡、可可和橡胶,加上周边充裕的渔业资源,以及石油天然气资源,帝国绝对不可能转让。
帝国的一贯方针是竭尽所能“减少进口,增加出口”而这里对帝国恰好是一个最好的补充,帝国甚至早已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要在金铜矿资源最为密集的新不列颠岛和石油资源密集的新爱尔兰岛占为己有,在未来十年,帝国将逐步向此移民六十万。并以此为跳板向南太平洋持续输出更多的人口。
随着帝国进⼊二次工业⾰命,帝国对于铜的需求增长迅猛,目前世界精铜产量只有140万吨,帝国去年的铜产量占世界的17%,新几內亚铜矿不仅是帝国控制的唯一世界级铜矿。铜精矿的含铜率也远⾼于国內的贫铜矿,所以,帝国绝不会作任何形式的退让。
中⽇的新一轮冲突又来了。
虽然秋山真之寄希望于直接面见华皇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皇帝并没有接见他的安排,只能在和帝国外相的強硬冲突中黯然回国,谁也未曾预料到这就将是⽇本国內亲华派的彻底衰亡。
⽇本的贪婪。以及他们必须维持的扩张主义使得原本就因为经贸战争而长期处于冷战状态的中⽇关系再起风云。
在秋山真之离开后不久,⽇本派遣两艘战列舰进驻澳大利亚代管的莫尔兹比港,帝国则命令在中属新几內亚的驻军一级戒备,同时也准备派遣两艘震旦级战列舰前往莱城港驻防。
在军舰即将驶出青岛海军基地之前,zhōng yāng军部总参谋长蒋方震、海军参谋总长萨镇冰、海军大臣宋文翙一同前往zhōng yāng宮的办公厅向皇帝宋彪禀告这一事件的最新情况,并且等待皇帝的最终下令。
他们三人的神情都是异常的严肃和紧张,因为他们所要对峙的⽇本海军在主力舰上保持着帝国的三倍级别。
书面报告是海军参谋总长萨镇冰亲自所写,毕恭毕敬的双手奉上给皇帝陛下,此刻在他的內心深处,也是充満了一种莫名的害怕,担心皇帝决议采取更为烈的对抗方式。
⾝为帝国的海军参谋总长,萨镇冰很清楚帝国海军还本不是⽇本海军的对手,虽然说帝国已经拥有两艘奥匈帝国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和四艘震旦级战列舰,因为吨位较小,总排⽔量吨位加起来才11。4万吨(英制),仅相当于⽇军的1/3。
⽇本海军拥有6艘三万吨级以上排⽔量的超无畏舰,4艘超过2。5万吨级排⽔量的超无畏舰,如果加上还未正式拆解的德国赔偿的拿sāo级和⽇本自造的萨摩级、摄津级,中⽇双方海军的差距就是4倍。
这仗显然是不能打的。
帝国陆军是世界第一流的,可海军远弱于⽇本也是不争的事实,帝国海军当然也有长远的雄伟计划,但这种立⾜长远的大计划在眼前这个阶段恰好处于一个最为真空的时期。
据华盛顿条约,帝国海军将拥有最⾼27。5万吨(英制)的主力舰排⽔量总吨位指标,虽然总量小于⽇本的38。5万吨,但是帝国被允许后续增造两艘3。5万吨级战列舰,并且允许使用16英寸的主炮。
最为补充协议。帝国海军在航⺟建造的总吨位限制上,和⽇本保持同样的8。5万吨(英吨)标准,凭借帝国的空军和机飞工业优势,这将在某程度上进一步拉近帝国海军和⽇本海军之间的差距。
只是按照帝国海军部的计划,这一差距最终是要在1935年左右才会被弥补,而帝国海军在未来十年中都不具备挑战⽇本在西太平洋海军霸权的实力。对于这一点,宋彪、蒋方震、萨镇冰、宋文翙四人都是很清楚的。因为这一决策是他们共同作出的。
宋彪看着海军报情部提供的各种最新报情,⽇本海军已经全面戒严,这代表⽇本海军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而这一切都不过⽇本又一个蓄谋已久的谋。
他很清楚⽇本想要打帝国海军很久了,只是过去总没有机会,现在则终于找到了。
此时的⽇本大约也有着政策的混。一边是內阁想得到中属新几內亚,一边是海军狂疯和梦寐以求同国中海军战,一战击败国中海军,再一次通过战争索赔奠定⽇本才是亚洲唯一海军霸主的地位,再一次夺回被⽇本陆军丢失的国运和在国中的所有特权。
当宋彪在这里翻阅各种报情时,蒋方震、宋文翙和萨镇冰心里都充満了紧张,他们很清楚,震旦号和旅顺号一旦出港就很可能像镇远、定远那样,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大家心里都很挣扎,既不想将新几內亚割让给⽇本。但也不想冒险和⽇本海军决战。
宋彪何尝不知道帝国海军还处于摇篮期,如今不过刚刚学会了走路,而⽇本早已磨刀霍霍的等待已久,然而真正迫⽇本采取着这种強硬姿态的原因正来自于英美的对⽇妥协,而⽇本自⾝也确实是没有选择。想要发展,除了用狂疯的挑衅姿态争取利益之外,它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
整个世界范围內能够争夺的殖民地都已经有了主人,荷兰在印尼的殖民地虽然较弱,但有英国的庇护,东边又是本无法得罪的国美。⽇本只能向国中冒险一搏以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宋彪沉默的思考着这一问题。
宋文翙终于忍不住的和宋彪提议道:“皇上,也许⽇本并无意开战,毕竟刚签署了《华盛顿条约》,他们此时就掀起新一轮的海战就是彻底要迫我国推出条约,其他各国也不会容许的吧?”
宋彪微微嗯了一声,随即又纠正道:“很难说,我观英美等国对⽇本的宽容和同情,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国扩张的太快,即便是国美这样的准盟友和法国这样的盟友,他们对我国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希望进行遏制的心态。应该说,⽇本是抓住了这个时机,我们确实是靠陆军迫英国作出很多的让步,但是英国怎么会甘心呢,我想英国对于⽇本的此次強硬姿态是支持的,否则不会将港口让给⽇本驻扎,这本⾝就已经表明了英国的态度。”
宋文翙问道:“皇上,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否要请国美和法国出面协调?”
宋彪不置可否。
他在签署华盛顿条约之前就考虑过从国美购买四艘战列舰应急,反正国美也要解体这一部分的战列舰,最终还是因为侥幸心理还放弃了此事,现在就遭到了报应。
因为国美对⽇本作出了重大让步,从西太平洋的各个海军基地撤出,这就导致国美现在也无力制止这一事态。
深思虑了一段时间后,宋彪推测目前的际国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各国固然有一定的利用⽇本牵制帝国的心思,却未必真的希望撕毁《华盛顿条约》。
特别是对国美而言,只是一旦让国美介⼊此事,结局也变得很难说。
考虑到这一点,宋彪和蒋方震吩咐道:“暂时不用派遣战列舰进⼊南洋,将空军全军进⼊二级戒备,第215师从福建转调至新不列颠岛…五个空军师调⼊东北军部,208和210两个师调⼊平壤区,让空军做好旧型号解封检修,随时准备重新服役,213师从南昌调⼊湾台。其他各师陆续转调沿海,新增216至220五个空军师的编制,做好进⼊东北和朝鲜地区的准备工作,同时增加重型轰炸机的投产速度,在琼州湾海域秘密进行一场空军针对军舰的轰炸演习,实验此前的各种相关研究和新式鱼雷技术。”
听到这番吩咐,蒋方震三人就明⽩皇帝是要用帝国优势的空军力量和⽇本对抗。由于在一战期间出口了大量的机飞,帝国的机飞工业规模和⽔平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程度,拥有沈机飞、远东福克和海上寇蒂斯三家著名的机飞制造公司。同法国、国美的合作也异常密切,最近几年则又大幅度和德国一起进行秘密合作。
这一点是⽇本所无法企及的。
受中苏战争的影响,帝国目前仍然保持了15个空军师的正规编制。各省巡防军也保留一个航空巡逻支队,帝国的空军编制受陆军影响较大,每个空军师保持两个空军战斗团、一个轰炸团和两个地勤团,每个空军团保持三个航空支队,每个支队30-35架战斗机。
一战、二战的空军和二战后期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就目前而言,特别是经过中苏战争的检验后,帝国空军的编制整体上是比较适应现阶段的战争需求。
如果是遭遇大规模的战争,各空军团的下属航空支队会从三个增到十个这样的大规模空战极限,而飞行和地勤人员的储备也保持在世界上最为领先的⽔平。
如果⽇本不能理解帝国的空军优势。盲目出击和妄图勒索要挟,帝国只能主动出击,用空军优势和陆军优势向⽇本证明帝国的实力。
在作出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后,宋彪相信他对⽇本的警告已是很充分了,如果⽇本无视这些警告。下一步就必然是新的中⽇战争。
在帝国空军开始频繁调动后,⽇本也仿佛是忽然才明⽩国中再也不是过去的那个満清帝国,华中帝国本无意作出任何形式的退让,甚至不惜付诸全面的战争。这样的结果让⽇本颇感意外,虽然在海军上拥有绝对优势,考虑到中法同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本也必须考虑清楚。
因为⽇本要求帝国转让德属新几內亚,以及派遣两艘伊势级战列舰前往莫尔兹比港威胁帝国的事情被称之为中⽇伊势事件,在帝国第215空军师进驻新不列颠岛后,缺乏⾜够空军支持的⽇军被迫将两艘伊势级战列舰撤回本土。
⽇本蓄谋已久的伊势事件就这样变成了一场国中空军和⽇本海军的较量,因为对国中空军在中苏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和不可逆转的战术优势,⽇本就在中⽇两国的暗战中无声无息的结束了伊势事件。
伊势事件结束后,⽇本zhèng fǔ不再继续向帝国提及新几內亚问题,转而重新要求签署一份对⽇本更为有利的新的中⽇通商条约,但还是在zhèng fǔ公文和社会中继续使用“支那”蔑称国中,毫无道歉的想法,帝国外部追究的意图也同样淡化,中⽇仿佛是进⼊了一种新的冷战阶段,只是伊势事件又一次的加深两国冷战的程度,从zhèng fǔ到民族都充満了寒冷如冰窟一般的敌视意识。
几天之后,宋彪还是和往常一样很早就到办公厅处理公务。
汪兆铭一大清早就为他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来自⽇本的《朝⽇新闻》,并为此准备了翻译稿,这样的安排有些超乎常规,也不在汪兆铭的职权范围內。
宋彪还是将这一份一周前的《朝⽇新闻》晨报翻译稿看完,这时才明⽩汪兆铭的用意,原来那一天的《朝⽇新闻》刊登了⽇本新任海军副大臣秋山真之海军少将的文章《我们到底得罪了谁?》。
汪兆铭的翻译基本忠于原文的用词,并且具有一种散文诗般的随笔行文风格,读完之后让人感慨唏嘘不已。
秋山真之在文章的第一行如此写道——当我接受⾼桥首相的委托前往支那之前,我就预感到这将是一次糟糕的公务之行,结果还真是如此呢,让我这样的人也感到沮丧和伤心。
“回国之后的我在海军本部的那间桦木门板后的宽敞的办公室里痛哭流涕,关起门。所以没有人知道我內心究竟有多么的痛苦和哀悼,也许我知道我们不会和支那帝国冒险开战,但我还是很难过,一个人的在海军本部的深夜里,曾经在⽇本海战期间也呼呼大睡的我也辗转难眠,我总是不停的想帝国和支那为何要走到今天这样的令人伤心绝的地步?”
“我们要求得到殖民地,因为每一个家国都有权让家国富強。让民人幸福,这是每一个家国的权利,我和兄长都一样最为崇拜的维新哲人福泽谕吉先生如此说。我们也深信如此,可世界是残酷的总是迫我们这个民族面临最为痛苦的局面。”
“明治四十四年的朝鲜半岛战败之后,我被迫结束了自己所热爱的旅顺舰队司令官的职务。回国担任海军士官学校的校长,在伤碎心的命令舰队启航离开的那一刻,我仿佛就已经看到民族苦疾的开端。在此之前,我大约是在喜住在国中的大和人,我喜他们那些愚昧而单纯的辛勤的人们,我喜曾经的那位东三省的总督,后来的支那帝国的皇帝宋陛下,那时的他更多的还只是一名单纯的军人,总有着战术和战略上敏锐思维,以及惊人的战术创新和新颖进步的现代战争思想。在有限的往中,即便是我这样的海军军人也总能在和他的谈中受益良多。所以,我总喜说他才是亚洲的军神,他厉害的连我那位从小就傲慢自大的不可一世的兄长阁下也敬佩的无话可说。当我离开旅顺之后,即便是⾝为海军士官学校的校长。我每年也总会找各种机会去支那,想着办法的能见到他,哪怕只是和他简单聊着天气那种无聊的话题。”
“我知道这位支那皇帝陛下总是在变,变的更为陌生,依旧犀利的堪称亚洲陆军之神,却⾼⾼在上藐视诸生。以至于我再也不能解读他的內心,在有限的几次见面中,透过他的双眼,我所能看到的除了⾼贵之外就只有冷漠和无情,我总是会坚持阅读他笔名之下的所有支那zhōng yāng社评,虽然我知道那些文章中有许多都是他的幕僚所写的,但终究还是能代表他的思想。”
“我们讨厌他自⾝神武陛下,那是我们讨厌他的最大因素,但每当我整理他的社评和他在支那国內的公开言论,我还是会惊讶的以为他简直就是神武陛下再世的那种皇帝阁下,他似乎很擅长,也很喜在保持支那文化和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大幅度的西化,我总觉得这是支那国在过去十年间快速变強的最主要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总是非常的伤心,不是因为我和他的友谊⽇渐冷淡到了几乎无法见面的地步,而是自从他登基以来,国中在对世界开放之时却将我们⽇本排斥在外,这也不难解释,众所周知他的⽗⺟和家族都死于我们的士兵之手,而我们总是一次次的否认这一点,也拒绝向他和他的民族道歉。”
“天啊!”“每当我建议军部就此道歉而遭到上下一致的斥责和恶毒的批评时,我就会惊讶的想我们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心灵生病了吗?难道我们不知道我们所做过的一切吗,难道我们不知道那位皇帝是亚洲之军神和统治着四亿人口的皇帝吗?我总是一次次的责问自己的早已不堪磨折的灵魂,难道我们真的有必要如此傲慢吗?傲慢的到失去理智和人的程度吗?”
“以我对支那和我们的了解,我们两个民族都是那种喜将责任归罪于别人的群体,我们总是相信自己是无辜的正义的。所以我们拒绝道歉,我们不道歉,支那也从对我们道歉。他们从没有意识到他们伤害了我们,我们也未曾意识过这一点,所以,事情总是在无止境的变得更加糟糕。”
“在大正年的时候,只要我们翻开报纸都是讨厌支那的报道,他们一次次的针对我们调整关税,将我们更好于他们的产品拒绝在国门之外,不准许他们的国民享受到更便宜和实惠的生活。他们还一次次的针对我们在国內减税,使得自己的产品在际国上更为廉价,哪怕他们的产品总是有着这种和那种的问题。在我们为他们培养了那么多人才,以至于支那內阁中有一半的人曾经在⽇本留学。有超过七成的陆军中⾼级军官毕业于陆士,在东三省新政的五年期间,我们更敞开双臂为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人才,在东三省为他们创办学校,然后做梦一般期望亚洲的两个家国一起腾飞,团结一致对抗盎格鲁人,结果却是这样吗?我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只是让他们将我们排斥在外吗?在我们为他们做了这么多。欧洲人欺负了他们那么多年,他们却将我们排斥在外,张开双臂拥抱欧洲?”
“所以。我们有理由憎恨他们的愚蠢。”
“只是我们回首过去,当我们在⽇清战争之后向他们索要2亿两⽩银的巨额赔偿,以至于将清国⼊绝境的时候。我们是否考虑过一切源头在于我们太急切的望渴強大和富有?”
“现在当他们強大了,毫不客气的将他们排斥在外,就像是一个卑鄙的人利用了邻居之后就将他踢出酒宴一样讨厌,但他们确实是強大了,这倒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也许我这么说会遭到很多的反对,我们总是会报道他们的丑陋和愚昧一如过去,连最标榜公正的几家报纸也喜用‘支那猪’这样的词汇形容他们,但对于他们从国美购买了两台一万英吨庒⽔机的事情却不愿意做任何报道,对于他们自己生产了战列舰的事大加批评,说他们在挑衅我们。说他们其实都是靠欧洲人的帮助,其实他们连螺丝都无法造的很好,可据我所知,他们现在已经做好了在自造的超无畏舰上使用自造的蒸汽轮机和可能在十五英寸口径以上的三联装主炮。我们总是批评他们在欧洲人的帮助下生产机飞和坦克,没有欧洲人的施舍和帮助。他们就将一无所是,还是那种最愚昧的‘支那猪’,但他们确实是一战中最大的机飞制造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他们航空战斗团抵达德属新几內亚时,我们海军也完全没有应对之策。当我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一位总是很蠢的笨蛋将领居然说只要加装几⾼炮就可以解决那些机飞。我反问他帝国是否有自造的⾼炮,还是要和法国购买,而法国是否会出售给我们?即便法国愿意出售的话,我们大约需要买多少才能抵挡几千架,甚至是一万架的轰炸机?”
“没有人回答,当整个海军本部一片沉默无声的时候,我感觉到的却是更深的痛苦!”
“经历了这么多,我总是在深夜里和朋友一起谈论这些让人伤心的事,我总是会说如果他们意识到我们是亚洲人,我们也意识到他们是亚洲人,双方就会化解所有的憎恨,然后变成很好的朋友。”
“每一个家国都有权让家国富強,让民众幸福,这是每一个家国的权利!”
“影响我的一生的那位思想家如此说过,我也深以为是,但我总是在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发展的空间,我们需要出售产品的地方,我们需要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得更为富強,才能让民众幸福,这是我们的权利。这同样也是支那的权利,但支那为什么要剥夺我们的这个权利,回首过去,我们总是有做错的地方,他们也是如此,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双方都必须认错的时候,假如我们还想导领亚洲的话,我想我们也许应该先道歉。”
“关于那种‘即便对支那道歉也不可能得到原谅和公平条件’的话,或许是正确的呢,我也从不否认,但假如我们不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內心,勇敢的去做一次尝试,我们怎么会知道结果呢?”
“我想我知道,其实也有其他的人知道,至少我那位总是喜教训我的兄长和我们的朋友都知道帝国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我得正视一个真正的现实,一个连欧洲人都很清楚的现实,那就是支那国在过去十年间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国之一,即便他们的海军还很弱小,但要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強的海军国之一。”
“我想我知道,其实也有更多的人知道,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点什么事情的话,我们就会被⾝边的这个42倍疆域于我国的帝国撕碎,但绝对不是像前几个月的那种挑衅行为。那样只会让两个亚洲帝国之间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只是,假如我们连向那位统治半个亚洲的皇帝陛下道歉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做什么事情让⽇本找回富強的机会呢?”
“在这个同样和过去一般痛苦而无法⼊睡的清冷深夜,我就这样的问自己,此时此刻,大正11年夏初的某一天,我也想问问其他人。”
宋彪将整篇文章都很仔细的看完。內心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清醒的人活在沉睡而即将的世界里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秋山真之会痛苦,恰是因为他醒着。
宋彪沉默的哀叹一声。为曾经的这位朋友和⽇本国內仅有这几位知华派感到痛苦,自从中⽇经贸大战在1913年基本分出胜负,⽇本产品大规模的离开国中市场。⽇本和国中的民间往来就几乎中断。
国中还是会向⽇本派遣留生学,由于环境急剧恶化,现在也派遣的越来越少,两国的流越来越少,如果从库页岛计算,两国的领土已经接壤,如果从东西琉球算起,两国只是相距三百公里的海峡,两国的往却已经近乎是彻底的中断了。
双方再也不了解对方,片面的去想对方。都以为自己是对的。
真正敲打了宋彪心灵的则是秋山真之引用福泽谕吉的那句话——每一个家国都有权让家国富強,让民族幸福,这是每一个家国的权利!
他对此已是无话可说。
⽇本的国內市场太小,而国中的国內市场是⽇本的十几倍,帝国的经济、工业的发展又有不同的逻辑和方式。虽然两国的劳动力资源都差不多的廉价,但是国中拥有雄厚于⽇本几千倍的物产资源。
中⽇经贸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一战期间,欧洲工业大幅度衰落,中⽇的产品都仿佛有着无限的市场空间,只有这几年是⽇本在大正年间的繁荣时刻,从1921年开始。中⽇经贸战争又开始变得更为烈,双方都在固守本国市场的基础上在东南亚、洲非、中东、欧美大面积的厮杀。
当⽇本连大部分的生产原材料都要从国中进口,这就注定⽇本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而且⽇本为了维持军费所采取的⾼税政策,国中则因为财政宽裕采取轻税政策,导致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国中的工业规划和扶持政策,以及更为宽松的人才引⼊计划同时使得国中工业在技术上提升迅猛,从一战开始就有计划的不断提升和扩大,在1921年的这个分⽔岭,除了造船业,双方的差距已被进一步扩大到⽇本难以追赶的地步。
即使是造船业,国中除了3万吨级以上的战列舰还存在劣势外,在商船、发动机、锅炉和船用钢领域都已经超过了⽇本,当⽇本还需要从英国进口炮钢和特型船钢、主炮时,华中帝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产化和出口。
⽇本现在只剩下了保护最強的军工业作为帝国的支柱,国中却已经在油脂化工、工业陶瓷、煤化工、染料、化肥、电气、內燃机等领域都拥有了和德国竞争的实力,在纺织、食品工业也⽇益近英法,在汽车、石油化工、机、冶金、通信领域向国美冲击,在机飞、电气化铁路、专用机等新兴领域则已经和德美英法具备抗衡的实力。
在从国美联合机公司进口了两台万吨⽔庒机用于汽车、机飞、蒸汽轮机、承轴和船舶的制造后,国中也在远东机总公司挑战12500英吨的⽔庒机和更多的超重型镗铣。
⽇本和国中的差距越来越大,⽇本却从未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是在用十年前,甚至是甲午战争之前的眼光在看待国中。
这或许有情可原,在1911年之前,中⽇每年来往的人次超过四十万,在1913年之后,中⽇每年来往的人次已经降低到不⾜两万,其中绝大多数还都只是军政方和教育界的来往。
这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或许是宋彪一手造成的。
宋彪也是在以一种公平的心态看完了秋山真之的这篇《我们到底得罪了谁?》,他才意识到这一点,也许中⽇之间目前的各种问题中,他要占到一半的责任,正是他无情冷漠的将⽇本踢出国中,也关闭了⽇本知华派和亲华派的未来,使得他们⽇渐衰落,再也无法对⽇本产生正面的影响。
宋彪也难免有些难过的叹息一声,和一直陪同在⾝边等待他读完全文的汪兆铭问道:“你花了多久翻译这篇文章?”
汪兆铭毕恭毕敬的答道:“回禀皇上,臣下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翻译完了,因为觉得这样的文章最好是有原文,所以等到今天让驻⽇本公馆使送来了急件原文才呈给皇上。不过,据最新的报情所知,秋山真之少将似乎已经因为这篇文章触怒⽇本军方和內阁的**派⾼层,已被勒令退出內阁,据说连海军都不打算留他继续服役。”
宋彪很惊讶的问道:“这么惨?”
汪兆铭答道:“是啊,确实很糟糕,臣下倒以为除了使用蔑称之外,他这篇文章也许还算是很公正客观的,对我们也有一些启发。⽇本固然再不好,我们也没有必要的这么紧迫。”
宋彪想了想,道:“我们做的确实不对,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每一个家国都有权让家国富強,让民族幸福,这是每一个家国的权利’,我们只是在行驶自己的权利罢了,难道我们还有义务给⽇本同等的权利在我国分享富強吗?秋山的反思还不够彻底,如果⽇本将自己定位在荷兰、比利时这样的家国,采取轻税和有限的低军费政策,他们完全可以发展的更好。发展是每一个家国的权利,但每个家国都没有权利剥夺其他家国的同等权利,不能靠输出商品和占领殖民地及他国市场来満⾜自己,这也是我们推行重法爱民之国策,以推动国民普遍富裕为基础国策的原因,只要民人都富裕了,国內市场才能扩大,企业才能扩大,家国才能更加富強。”
关于宋彪最后所说的这番话,在欧赓总理強硬推行《限田法案》和《劳工保护法案》之时,国內就已经做过了全面的大争论,如今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家国要強,民人当先富。
⽇本只是搞反了这个道理。
汪兆铭顿首道:“皇上圣明。”
宋彪想了想,却道:“其实道理就在《劝学》中的这一句话,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只是如何从现代世界观的角度去解读这句话而已。秋山真之的聪慧,以及他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福泽谕吉,所以我们才说思想家是最重要的,思想才能指导行动,可我们的现代思想家又在哪里呢?”
汪兆铭当即答道:“臣下以为皇上才是当今帝国的思想家,正是有了皇上才有了今⽇帝国之富強,皇上一言一行都在指导着帝国的发展。”
宋彪微微的哦了一声,却道:“我恐怕还不算是啊。现在的帝国发展的很好,但还远远不够好,因为我们还是缺乏福泽谕吉那样的思想家。我们总是说要隆礼尊贤,可我们还是迟迟未能等到真正的国中的新思想家。这需要时间,因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解读西方,又精通国学的大思想家,只有这样的大思想家才能解答国中各种问题的源。我们总是再说现代化,实际上是我们怯弱的不敢承认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借着光复华中的口号大幅度西化而已,只是在此基础上保证了国学的一些基础,只是这还不够,我们西方化的程度远远不够,我们国学复兴的程度同样远远不够。隆礼尊贤,重法爱民,说的很容易,做起来却真的很难很难。”
汪兆铭听了这番话就不敢再拍皇帝的马庇,可他一直都觉得皇帝思想虽然不堪称孔孟荀那样的地位,却也实用,⾜以导领帝国之富強,⾜以导领帝国实现华中复兴的伟大重任。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