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再一次赌上国运吧,大日本帝国
可怜的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这番话用在大⽇本帝国⾝上真是再适合不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本确实被国中庒制的太可怜,即便是一战斗战败国,德国毕竟还处于德法平衡的英国外政策中,有英国的扶持,在国美的欧洲政策中,德国也是债务援欧计划的第一环节,⽇本呢?
⽇本有什么?
在国中的排斥和庒制之下,⽇本空有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的海军,却无法向东南亚扩张,巨额的军费开支并没有让⽇本收获到任何实际的好处。
国中不能理解此时的⽇本。
当⽇本只有朝鲜和极乐岛地区两个殖民地,一旦失去了南朝鲜殖民地,⽇本等于丧失1/3的国民产值,丧失了仅有的原材料基地。
⽇本在表面上有三个选择,一是承认国中对亚洲的绝对导领权,加⼊亚盟,并且在国中的支持下加⼊海上自由贸易组织;二是维持和平,放弃南朝鲜殖民地,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的通过外谈判保持一部分的在朝利益;三是发动战争,占领整个朝鲜。
第一个选择本是不存在,即使现在的⽇本承认国中是亚洲真正的霸主,也不可能加⼊亚盟,作为亚盟之中唯一的工业国是国中最为重要的经济基础。
顾维钧內阁希望用军政手段迫⽇本接受第二个选择,但⽇本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所以,⽇本只剩下战争一个选项。
⽇本近卫內阁的态度虽然很強硬,摆出一副不惜一战的姿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开战的想法,近卫文麿此时并不觉得事情真的很严重,只要⽇本不承认朝鲜北方府政即可,⽇本毕竟牢牢控制着“大韩帝国”稳守南朝鲜才是最符合⽇本利益的地方。如果北朝鲜要通过军事进攻统一南朝鲜,⽇本再考虑军事行动也不迟。
⽇本军部则不是这样想的,军部要求乘机决战,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同时消灭国中海军。为⽇本向南扩张扫平障碍。
但是。⽇本军部想要发动战争的话,它也必然面临两个障碍,一是海相米內光政坚决不同意对华开战,米內光政是⽇本海军部中最为清醒的人。他就坚持认为对华开战等于杀自,而且,他背后是⽇本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他的态度也代表了西园寺公望的意见;二是⽇本天皇明确通过內大臣表态不会支持对华战争。
⽇本国內毕竟有清醒的人,他们很清楚。以⽇本目前的国力本不可能打赢国中。
几乎就在宋皇帝从特殊渠道得知⽇本內部考虑发动战争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同时,同一天的晚上,⽇本首相近卫文麿、海相米內光政、陆相杉山元和元帅府的两元帅载仁亲王陆军大将、伏见宮博恭王海军大将都被西园寺公望邀请到自己的私邸,试图就对华宣战一事进行最后的论断。
作为⽇本政坛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在近十年间对⽇本政坛的控制力已经越来越弱,虽然还拥有向天皇提名內阁首相的权利,但也已经被近卫文麿这一代人架空的很厉害。
即便如此,西园寺公望还是有实力召开这样的秘密会议。
这场论断会,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海相米內光政和陆相杉山元之间的辩论会。前者反战,而后者则积极要求对华开战,近卫文麿则是典型的中间派,想开战又不敢,不敢开战又不愿意得罪军部。
因为⽇本军部的报情历来有添油加醋和掩饰差距的习惯。臭名昭著,西园寺公望本不信任⽇本军部此前提的各种汇总报告,另外让米內光政和石原莞尔另行安排人调查中⽇军事实力的差距。
在所有人都到场后,坐在榻榻米上的西园寺公望就将他们这一派收集到的报情汇总分发给每一位。静静的等他们看完,但很明显。陆相杉山元本不信任这份报情的可靠程度。
西园寺公望并不在意杉山元陆相在席下表现出的那种倨傲和不屑,他手里持着黑⾊的手杖,淡漠的阖上眼帘坐在灰⽩⾊的榻榻米之上,冷静的等待其他人看完。
渐渐等每个人都将手中的报情簿放下。
西园寺公望直截了当的说道:“诸位,这份汇总报告已经提御前,陛下让我等就此断定,简而言之,陛下并不支持战争,如果一定打不过的话,为什么要打?这是御前之语,还望诸位冷静的解答,以回禀陛下。”
陆相杉山元很不客气的将这份汇总报告丢在面前的木地板上,道:“恕我直言,公爵,这种报告本不⾜相信,还是请您相信军部的报情为好。”
西园寺公望淡漠的冷看了杉山元一眼,道:“像您这么愚蠢而蛮横的陆军大将,恐怕是越来越多了吧,杉山元?”
“您这话可真是太过分了,哪怕是作为元老的您!”
杉山元脸⾊涨红,虽然⾝为陆军大将,他也很清楚自己还没有资格在西园寺面前撒野。
不管怎么说,对面这位早就该死的老东西可是大山岩元帅那一辈的人物,简直像是⽇本政治中不死的僵尸一样令人厌恶,而又没有任何办法。
米內光政则道:“我以为这份报告比起陆军部和海军参谋一部提的报告要可靠的多,不管怎么说,哪怕这份报告和陆军部的报告一样的不可信,同支那帝国开战也是绝对不能想象,也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哪怕海军奇袭战略成功,哪怕支那丧失所有海军主力,只要支那有绝对打到底的计划,⽇本就必然会失败,因为我们距离支那太近,只要支那陆军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大⽇本帝国就有一半的本土都在支那空军的轰炸范围內,而我们本没有⾜够的能和支那空军抗衡的航空队,不管是人员还是机飞的数量上,都是两军航空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杉山元傲慢的答道:“米內大臣,您说的还真可怜呢,您这样的人也是宣誓效忠于御前的海军省大臣吗?我真是第一次为海军省觉得可怜了啊。”
米內光政沉静的并不急于答话,他才不想为杉山元这种混蛋丢了自己的风度。
众人一片沉默。
西园寺公望则问道:“假如奇袭战术成功。陆军能否挡住支那国防军占领大韩帝国南部的攻势?”
杉山元当即断定道:“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天皇的陆军是绝对不可能战败的,支那陆军虽然拥有更多的机械化武装,但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永远还是以步兵为主,他们的坦克本不可能在这里行动。而如果只是比拼步兵的话。大⽇本帝国的天皇之士是绝对不可能战败的。”
米內光政嗯嗯的冷嘲道:“如果我们没有记错的话,诸位,明治四十四年的战争可是陆军惨败,虽然国民知道的甚少。在座的我们却不可能不知道的吧?只是在近期,支那陆军就在欧洲和东非场战连续击败了苏军、意军,而且据我们所知,支那陆军本没有派遣真正的精锐,传说中的东北系出⾝6陆大军师王牌都没有出动。但是其中第十、第十四、第十五支那师团都曾参加过四十四年战争,而且只是当时的二线主力。陆军不败这种话,我看还是去神社同在朝鲜战死的十万精锐陆军将士们说,或者是和战败自裁的大岛义昌大将说吧!”
杉山元愤怒难当,道:“海军到底想怎么样,如果不想承担战败的罪责,那就将你们过去拿走的军费都拿回来给我们陆军吧!”
米內光政则道:“你们陆军的军费开支难道就真的很少吗?”
不等两位继续争吵下去,西园寺公望就用手杖狠狠的敲打地面,打断他们的话语。责怪道:“都这种时候了,还需要內斗吗?如果要同支那开战,海军必须要打赢三都澳一战,陆军也必须死守住朝鲜北部,否则。在座诸位都将成为大和民族和帝国的罪人。”
就在这时,坚决支持战争的陆军大将载仁亲王忽然问米內光政道:“海军到底有没有能力打赢三都澳一战?”
米內光政犹豫了片刻,还是答道:“只要战术和时机把握恰当,机会应该比较大。问题在于即便…!”
“好了!”
载仁亲王蛮横的打断了米內光政海相后面要补充的话,站起⾝。不容任何质疑的断定道:“既然海军没有问题,陆军也没有问题,你们还等什么呢,效力御前和帝国的机会就在此时,如果不愿意如此效力,就请自辞吧!”
说完这番话,他无情冷漠的将西园寺公望提供的那份报情簿空撒落一地,傲慢的转⾝就离房开间,本不愿意浪费时间再听别人的解释。
同列为元帅府两元帅的伏见宮博恭王海军大将还是很谦恭的向西园寺公望顿首致歉,说一声“阿亚阿多”这就也起⾝离开了西园寺府邸。
虽然颜面尽失,西园寺公望还是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他默默的向反对战争的米內光政顿首致歉,示意自己已经竭尽全力,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那就本不容再争辩下去,恐怕连天皇都不适合违背元帅府的决议。
米內光政也只是无声无息的向西园寺公望一起顿首致歉。
他并不打算辞去海相的职务,哪怕战胜的希望极其渺茫,在这个位置上,他还是能竭尽所能避免战败。
无论如何,他也不愿意看到大⽇本帝国被彻底打败的那一天。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为了⽇本重新复兴的希望,他恐怕还是要坚持下去,他一直觉得这才是自己最可悲的地方。
…
客观的说,⾝为华中帝国的神武皇帝,宋皇帝这几年并没有尽职尽力的为帝国谋福祉,简单的说,宋皇帝这几年有点远离政治和军事中心,当然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因为他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国中要进步,他必须让出更多的空间推进君主立宪制家国的正常化发展,而不是一直停留在训政时期。
就今天的政治形势而言,华皇同⽇本昭和天皇、大英帝国国王兼印度皇帝乔治六世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宪法上,华皇依然保留着很⾼的君主实权。在帝国內部、亚洲及整个世界范围內都拥有极⾼的声望和军政影响力。
即便如此,宋皇帝也没有像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那样掌控着家国的一切。
特别是在顾维钧內阁上台之后,这是帝国的第六届央中內阁,宋彪在这个时期就选择让出更多的实权给內阁,他在这几年间主要的工作都是在协调央中內阁、军部及一些重要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的人事。这个情况有点反常。他反而像是给顾维钧、蒋方震他们做下手,替他们做一些辅佐工作,帮他们扫除一些人事安排上的障碍。
通过他的努力,在顾维钧的政治声望相对不⾜的情况下。帝国的第六届央中內阁还是非常平稳,每一位內阁大臣都是最佳的人选,下面的储备人才也很丰富;在帝国央中军部,⾼阶军官、央中国防委员和各区军的司令、教导总长都换上了中青代,整体的新陈代谢很顺利。没有出现那些不太好的情况。
同⽇本昭和天皇裕仁这个年轻的皇帝不同,宋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皇帝了,他只需要控制着人事就能保证帝国的平稳和军事政治的稳定,不会让军部从帝国的荣誉变成祸害。
只是在⽇本传出可能偷袭三都澳的消息后,宋皇帝还是很谨慎的一改前几年的习惯,正如欧赓內阁刚上台时那样,重新开启训政之时的各种制度,更多的直接处理家国军政要务。
在这个月里,宋彪已经两次召开央中训政会。让內阁惊慌不已,在军部,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9点在央中宮宣政阁的办公厅工作,军部每天9点30分要由一位央中国防委员向他汇报昨⽇一切重要事务,并由他亲自整理对⽇作战的各种报情统计工作。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军事统帅之一。宋彪在整理这段时间的各种报情后,他总体的一个判断就是⽇本并不具备成功奇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可能,因为三都澳海军基地的周边环境和布防过于复杂,⽇本在技术上还缺乏突破这些障碍的实力。
三都澳海军基地从1915年进行全面的勘测。1922年正式启用和大规模建设,从1930年取代罗源湾成为帝国央中海军南方舰队的总部所在地。核心港口位于三都澳央中的⽩马港外门楼军港区和盐田港的东澳军港区。
所谓三澳就是东澳、西澳、北澳,分别是三个半封闭的港口区,北澳位于中间北侧,由⽩马港和盐田港组成,在这三个半封闭港口区的外围又存在一个天然的环形岛岭,使得三澳真正通往东海的出口只有5公里宽,而內部的总面积则770平方公里,在这个三都澳的大港区內部存在着大量的岛屿山岭,面积虽然大,但整个飞行环境却并不⾼,特别是在低空飞行的状况下。
这正是三都澳作为军事港口中心优于罗源湾的地方。
中⽇海军的本部相距太近,为此,三都澳海军基地在整个建设期中都不断增建了大量的防空设施,在军部的模拟测验中,其防空实力⾜可抵御一千架以上的战机。
在三都澳的东侧,帝国在台山列岛、东引岛、彭佳屿、岛屿岛、湾台基隆都设有雷达基地,在台北、福州都设有空军基地,福建寿宁则设有一个备用的空军基地。
正因为这种层层的防御异常紧密,⽇本想要突防的可能很低,帝国上下才显得特别松懈,绝对不相信⽇本敢于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
宋彪猜想⽇本确实有可能采取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的行动,以此突然对话宣战,并妄图在开战之前就消灭国中海军的主力,帝国会这样想很正常,但宋彪确实觉得⽇本真的不具备这种实力。
从现有的报情来看,⽇本的00式舰机的研制计划很顺利,这种后来被称之为零式战机的新机飞拥有很低的翼载荷,加上全硬铝合金机⾝和中岛荣式引擎,整体设计参数确实是非常优秀,但就目前来说,⽇本真正的主力作战机飞是1936年刚服役的九六舰战和九七舰攻,其舰载俯冲轰炸机还处于双翼阶段的九四舰爆,这三者在整体作战参数上相比国中海军现役的J3\4\303和g2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最重要的问题是航程,九四舰爆及其改进型号的九六舰爆的作战半径只有450公里。这就意味着⽇本航⺟群必须在抵达东经125\北纬26的区域,才能发起对三都澳海军基地的攻击,而在这个作战区域,帝国空军在湾台的第215空军师和温州的第223空军师都恰好具备最佳的攻击范围。
加上驻守在福州的第210空军师,⽇本海军几乎要冒着三个空军师。以及帝国海军南方舰队航空第一大队的反击。它的舰群防空力量是撑不住的。
如果⽇军要在帝国三个空军师作战范围外实施航⺟空袭作战,它的舰载机航程本不⾜以支撑这一作战,如果它选择和空军师先进行空中战斗,以它的航⺟群实力又难以撑住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这就意味着⽇本海军只能冒险一搏。并且在冲绳县部署陆军航空队进行支援作战,即便如此,⽇本海军还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的舰载机航程不⾜,只能非常靠近国中海军基地的本土区。
不管偷袭作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它的⺟舰群都必须狂疯的⾼速往冲绳的方向逃跑,150海里左右的距离,这基本就是5个小时的航程,其中至少有3个小时都处在国中空军的反击范围內,而它自⾝基本等于零防御,唯一的救援只能是来自冲绳基地的⽇本战机群。
这确实是太冒险了。
帝国现役的舰载机基本都是在1933年左右服役的J\g系列的第二代,也就是J3\4\303和g2系列的各种改进型号,陆军的重型歼击机有双引擎的J5。这种战斗机在整体的设计和构架上基本雷同于美军后来的P-38,凭借大巨的机体,它的作战半径接近1300公里,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本而研发的特殊战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战斗机。
因为这种J-5虎鲨战斗机装配了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和涡轮增庒技术。它甚至可以替代S系列的巡逻机在⾼空巡航侦察,也可以携带2枚905Kg的炸弹,或者是4枚230Kg的炸弹。
J-5虎鲨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沿海空军基地,福州、台北、嘉兴空军基地都有部署。但是数量并不多,因为它在近距离格斗中并不占据较多优势。其最大优势在航程、夜战、机载机炮的口径和程,以及⾼空航行的优异参数。
整体来说,J-5虎鲨战斗机在国內的定位更像是战斗轰炸机,属于具备较⾼格斗能参数的中型战斗轰炸机,在对付⽇本这个对手时,J-5虎鲨战斗机的⾼空⾼航程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并且是绝对的优势。
⽇本目前在航空领域同帝国的差距是整体两代机的⽔平,即便帝国在1935年之后就已大幅减少了在螺旋桨战机领域的研究投⼊,⽇本也不可能在五年內追赶上来,这是因为双方的基础工业⽔平差距的问题。
帝国的螺旋桨航空发动机主要由三家公司供应,分别属于不同的系列和设计,总体马力都在1000匹以上,而⽇本最新的中岛荣式引擎最⾼动力也不过950匹,而且⽇本还缺乏使用涡轮增庒技术的经验和工业材料,只能采用一级机械增加,新研制的14缸引擎仍然属于单排。
帝国现役螺旋桨战机主要运用三种航空引擎,分别是东北重工的星形系列气冷引擎,江南富道公司的富克系列单排4机轴u系列引擎和D系列的艾莉森冷引擎,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
这三种引擎的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以星形为主体,而富克u型系列引擎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巡逻机、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其特点是机体结构较大较重,但燃油率和输出功率极⾼,D系列引擎本⾝介乎于星形和莱特旋风引擎之间,采用冷设计,不像传统星形引擎会导致螺旋桨和机首部分那么大,不会阻挡飞行员的视野。
D系列引擎和噴火战斗机的梅林引擎相似,其引擎整体结构较长,直径远低于风冷引擎,主要用于J-3蝰蛇及J-303海蛇战斗机,做为舰载机,这一系列的战斗机气动结构好,瞬时盘旋和爬升率数值⾼,格斗能好,⾼空作战能不⾜的问题通过涡轮增庒技术弥补之后,整体可以保持在较⾼⽔准。
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存在两种设计,一种是常规正V,另一种是类似于德国Db601的倒V设计,前者目前运用的已经比较少,后者的优点同D系列相似,但有较大的空间增加二级或者涡轮增庒装置,弥补机飞在⾼空的作战能。
目前,帝国已经大幅减少了新型螺旋桨战机的研制投⼊,目前主要是基于现役战机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和升级,主要的战斗机是J-4,J-4闪电战斗机采用了东北重工的双排18缸星形气冷引擎,马力达到了1350Kw,约1805匹马力,其试验型号甚至达到了2400匹马力。
实际上,东北之星系列引擎和国美联合工业公司下属的普惠公司的r2800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发动机,只是后者仅在国美生产及销售,并且专用于国美空军和海军航空队。
东北重工也在研制双排22\24缸的更大规格的星形引擎,但这一引擎的直径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只能运用于航空运输机、客机和巡逻机,而在大功率领域,星形气冷引擎的表现未必优于江南富道公司的u系列引擎。
因为马力极端強大,J-4闪电战斗机拥有极⾼的作战能,但是其唯一的诟病是过大的引擎前罩对视线有较大的阻碍,这一点和P47及苏联的拉系列很相似,即便如此,J-4闪电战斗机依然是帝国现役战斗机中的主力,其舰载机型号J-402也即将在年底服役。
⽇本在引擎这个领域相对中美差距就太大了,它确实也从国美引⼊了星形引擎,并且做到了14缸的设计,但是在材料领域差距是很明显的,所以无法达到中美这么⾼马力的⽔准。
苏联也面临这种问题,⽇苏两国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苏联采取多机种的搭配弥补单一战机的能不⾜,而⽇本则采取拼命减低重量的方法,中美是另一条线路——拼命增加发动机的马力。
这三种思路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的工业实力和基础不同,国中和国美在航空引擎和重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更深厚,有条件不断增加引擎,而⽇苏则做不到,只好剑走偏逢。
那能不能在一架极轻的机飞上采用中美这种大马力的引擎呢?
这是不行的,因为机飞的強度无法达到引擎所匹配的标准,除非是放弃硬铝合金,直接采用钛合金,帝国也确实在钛合金领域投⼊了长达十年的研制周期,在噴式的P系列机飞上也采用了一部分钛合金零部件,但就整体的机⾝而言,还是做不到的。
钛合金太贵,加工难度⾼,成本⾼,批量生产率低,这是现阶段最大的一个限制。
所以,国中的机飞只能是更⽪实和马力更強,而⽇本则只能是在马力的制约下不断减轻机⾝重量,增加机飞的灵敏度。
双方是殊途同归,在机飞的作战参数上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最终究竟是孰优孰劣,那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答了。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