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各取所需
“记书,撤区并乡这个事情,估计省里应该很快就有意向了,是不是开个会研究一下,打个报告上去?”
刘伟鸿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宋晓卫心里十分腻歪,这位,还真把自己当成市委记书了?你就再強势,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吧!难道若市的事情,就非得按照你刘伟鸿的意思理办?
不过,宋晓卫的腻歪,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马上就开始深⼊思考,刘伟鸿如此坚持,到底是何用意?听上去,理由倒是很冠冕堂皇,什么基层权政机构责权匹配,提⾼工作效率,加快经济发展,精简人员编制,节省财政支出,好处多多。不过宋晓卫⾝为市委记书,想问题绝对不可能这么简单,只看表象。
按照“官场逻辑”宋晓卫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刘伟鸿如此坚持,有什么目的?对他有什么好处?
仔细想想,真要是搞“撤区并乡”对刘伟鸿最大的好处,就是整个浩市的中层⼲部大洗牌。刘伟鸿从来都不曾隐瞒自己对“官帽子”的野心。他现在手里握着经济建设的大权,市政龘府“一统江山”宋晓卫基本揷手不进去。市政龘府的几位副长市,如今眼里几乎只有刘长市,没有宋记书。
事实证明,向宋记书靠拢,后果很严重!
周鹏举那么厉害的角⾊,说拿下就拿下了,一点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其他副长市,谁不是心中票栗。
不过刘伟鸿虽然強势掌控了市政龘府,但全市中层⼲部的调配大权,仍然还是掌握在宋晓卫手里。刘伟鸿想要⼲涉下面⼲部的调整有诸多不便。组织原则是要讲的。往往刘伟鸿想要将自己看中的⼲部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就不得不向宋晓卫妥协让宋晓卫的亲信⼲部也上到重要的岗位。相对而言宋晓卫在⼲部调整这一块,占着很大的优势。
如果一搞这个“撤区并乡”所有科级副科级⼲部重新调配,宋晓卫就不能自专了,必须要上记书办公会议和常委会上进行广泛的研究讨论,这个时候,刘伟鸿的意图就能得到更加顺利的落实。浩市委班子十一名常委,刘伟鸿、熊光荣、樊国生、龙宇轩、丁立国这五位是完全抱成团的,差不多就占了半数,在常委会上大龘规模讨论⼲部调配宋晓卫完全不占丝毫的优势。刘伟鸿可以趁这个机会名正言顺地将手伸进宋晓卫的后花园,把市委记书的人事调配大权,拿走一半。
如此一来,宋晓卫可真要成为一个挂名记书了。
但宋晓卫的思路,没有这么狭窄,他还得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刘伟鸿这个提议。那就是,刘伟鸿凭什么认为宋晓卫会同意他这么搞?
很明显,宋晓卫现在还是市委记书,这样的大事,宋晓卫如果坚持不同意刘伟鸿再強毕也没辙。难道刘伟鸿还能以市政龘府的名义,向地区和省里打这个报告?那是自动授人以柄,刘伟鸿肯定不会⼲这样的傻事。他唯一的途径就是说服宋晓卫和他一起⼲。
那么,宋晓卫的好处在哪里?
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宋晓卫没有好处,可以想见,宋晓卫是肯定不会支持的。
刘伟鸿事先应该早就将这一点考虑进去了。
宋晓卫的好处,刘伟鸿刚才已经点了一下,那就是省里可能也有这个意向。这就要好好思量一下了。省里大佬难道真的想要搞撤区并乡?李逸风向刘伟鸿透露了什么信息?
也许有这个可能。
虽然方东华暂时还没有指示,不过李逸风是长省,方东华是省委纪 记书,这样的“政治体制改⾰”省委纪 记书不太关心也是有可能的。
假如省里大佬真有此意,浩市先行一步,将报告打上去,就是“暗合上意”政治上能够获得一定的加分。证明宋晓卫肯动脑筋,怀全局嘛。而且一旦此事被省里确定下来,按照一贯的工作模式,可能会先搞试点,这个试点毫无疑问会落在浩市头上。
宋晓卫久在机关,对于试点模式的好处,十分清楚。搞好了,乃是很不错的政绩。
撤区并乡这样的大事,必定是由市委记书牵头的,政绩也主要归市委记书所有,长市只是陪衬。
刘伟鸿坚持要搞这个撤区并乡,意图渐渐明晰了:宋晓卫得面子,刘伟鸿得里子。
刘伟鸿的意思很明⽩,你宋记书放开手脚,让我在浩大展拳脚,等做出了成绩,你宋记书只管坐享其成。等时机一到,你自然就官升一级了,岂不是好?
而如果宋晓卫真的升官了,刘伟鸿也就有很大的机会顺序接班,正位市委记书。
仔细想想,这个事情搞好了,还真有可能是个“双赢”的格局。
前提是宋晓卫愿意与刘伟鸿分享组织人事大权。
说起来很复杂,但宋晓卫在脑海里只是转悠了几圈,马上便将此事的前前后后都考虑清楚了,微蹩的双眉舒展开来,带上了一丝笑容,说道:“既然长市认为这样办很有必要,那么我们就在这两天先开个记书办公会讨论一下吧,听听其他同志的意见。”
刘伟鸿微笑点头。
宋晓卫到底是个聪明人,只要好好一想,就能知道这个事情对他并没有害处。就算省里暂时还没有要撤区并乡的意思,但这个记书办公会议一开,宋晓卫的好处就来了。
眼下,宋晓卫在浩市的威望很糟糕,下面很多区乡⼲部都在观望着,如果宋记书还不能搞点大动静出来,那么他的威望只有更加低落,完完全全变成了陪衬长市这朵红花的绿叶了。记书办公会召开,不管撤区并乡的事情是不是能够最终落实下去,下面的⼲部心里先妇礼了,眼见得乌纱帽就要不保,还不得紧赶着给宋记书“请安”啊?
到时候,宋晓卫尽可以将此事推到刘伟鸿头上:不是我要腾折你们,是刘伟鸿要腾折你们。放心吧,只要你们好好跟着我⼲,我会为你们着想的。
如此,宋晓卫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手里握着主动权,威望自然就上来了。
既然此事对他利大于弊,宋晓卫自然不会拒绝。
而刘伟鸿想要得到的好处,自然也不会少,大家各取所需。
“长市,撤区并乡这个事,确实值得好好研究一下。不过,其他工作也不能落下…”
宋晓卫笑着说道。
这是在提醒刘伟鸿,咱们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撤区并乡暂时还只是一个设想,能不能搞成,关键还得看上面是个什么态度。眼下这个⼲部调整,也不能不进行。
宋晓卫的格,其实是很坚韧的,有那么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思。
刘伟鸿微笑说道:“有关这几位⼲部的调整,基本上,我赞成记书的意见。要不,就在记书办公会议上一起讨论一下吧?”
宋晓卫微笑颔首。
刘伟鸿也是个聪明人,宋晓卫同意讨论撤区并乡的事情,刘伟鸿自也要“识趣”不在这几个⼲部的调整上再出幺蛾子。既然要合作,那就都拿出诚意来吧。
不过刘伟鸿还是留了点后手,要求在记书办公会议上一起讨论。你宋记书如果真的同意搞撤区并乡,那就最好。不然,以后再有重要的⼲部调整,我刘长市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
从宋晓卫那里离开,刘伟鸿回到自己办公室,随即给向耘打了个电话,让他立即过来一趟。
宁浩⾼速公路浩段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市政龘府办公楼內,向耘来得极快。作为刘长市的前任通讯员,向耘也有着“特权”基本上只要刘伟鸿的办,公室没有别的⼲部在,向副指挥长就能随时觐见刘长市。
“长市!”
向耘来到刘伟鸿大巨的办公桌前,恭谨地叫了一声。
“向耘,刚才宋记书告诉我,说东团区的部分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标准有意见,准备要联合一些群众,抵制拆迁。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刘伟鸿也没有让向耘落座,直截了当地问道。
“长市,这个事情,我暂时还没有得到消风…”
看上去,向耘有点紧张。
听听,有关⾼速公路建设的问题,竟然是宋记书先知道了情况,他这个实际负责全盘工作的副指挥长,却一无所知,怎么说都是“有亏职守”
而且向耘很清楚,抵制拆迁,是一个什么质的问题。宁浩⾼速公路,市政龘府已经明确定为今年经济建设领域最重点的工作,刘伟鸿绝对不容许任何阻碍这条⾼速公路建设的惊况出现。一旦搞砸了,他向耘就是第一个被“开刀问斩”的家伙。
刘伟鸿倒也没有怎么生气,这个情况,应该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或许有个别人想要借机多弄点钱,多数群众,还是会配合市政龘府工作的。关键是后续处理措施,一定要得当。
“这样,你马上去东园区一趟,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咱们再来商量。记住,要细致一点。”
“是,长市,我马上就去东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