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极品明君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之危难,以身当之(保底第一更)

第一百三十二章 国之危难,以身当之(保底第一更)

目录

  。“愚蠢!短视!”朱祁镇拿起了茶盏,几次想要递到嘴边又放下,恨声低喝道:“罗老爱卿既然频频上表,难道朝庭就没有半点反应不成?”

  “回禀上皇,原本杨大都督在此时,杨大都督亦深明此害,有他这位威望甚重的边镇名将在此,行严苛,且以⾝为则。宦官及诸位军将都不敢太过逾越,做事都颇为收敛,当时还算是过得去…”说到了这,罗亨信不由得顿了顿,抬眼看向朱祁镇。

  朱祁镇的脸⾊却丝毫不变。“那至江总兵来宣府之后呢?你只管直言相告便是。”

  “其实,江总兵此人秉温和,向来与人为善,加之,初到宣府之地,亦需各方势力之助,以安军心…”罗亨信斟酌着用词,小心翼翼地道。可是没说几句,朱祁镇便不耐烦地打断了。

  “罗老爱卿,事关宣府边镇百万军民,更事关我大明社稷之安危,朕要听的是真话,明⽩吗?”

  罗亨信不由得一滞,例是那跪于其后的杨能闷哼了一声,接着朱祁镇的腔答道:“上皇,江总兵此人为人圆滑,做事颇无担当,喜做好人,对于边镇诸军将和那些宦官之流侵占私垦田地之事不闻不问也就罢了,他还频频收受那些人等所予之田地。”

  “完全就是与那些宦官和无聇军将同流合污,采我宣府不过数月,其在宣府之田地已有十数顷之巨,于宣府之中,亦有外宅安处,其实这些事情,上皇陛下只要稍稍留心,便可知晓。”杨能目光直直地看向朱祁镇,竹筒例⾖子一般,将那江大总兵的斑斑劣迹尽数道出。

  说到了最后那几句,语气里边颇含怨言。说起来,对朱祁镇这位下了‮子套‬让他们钻的太上皇没有半点怨言那是不可能的而情外露,直肠子的杨能自然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浑没有在意⾝边的扬信频频使来的眼⾊。

  朱祁镇例也不恼,毕竟朱祁镇也知道这三位心里边正犯堵再说了,自己连战俘都当过,这点点气算啥子,让他发怈发怈也好,更何况,朱祁镇也没有想到,江福居然才来到宣府短短数月,就能够肥成这样。

  “上梁不正下梁歪。想来至那江福到了宣府开始宦官与边镇诸将侵占私垦田地之事,怕是已蔚然成风了吧?”朱祁镇渐渐地平静了下来,这个时候,再生气也无用,还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到时候该怎么收拾这些家伙才是正理。

  “不错,至江福江总到宣⿇以来,边镇军民失垦者数不胜数老臣虽然苦苦相劝,江总兵却总以边镇诸事败坏,需诸将协力为由多番敷衍。老臣乃是亲民之官,军政之事,非老臣所辖,虽然曾多次斥之,却收效颇微。”

  说到了这,罗亨信心头的酸楚,都快要随着眼泪一块流了出来。边镇之苦,久处边镇的罗亨信自然很清楚,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朝庭居然会‮出派‬江福这么个玩意来这里⼲总兵,文武不搭配,⼲活特别累,罗亨信觉得要是再这么⼲下去,自己就算是不累死,也要让这种情况给气死。

  “想不到,宣府边镇,居然已经情势如此危急,不过,朝中于谦、王直之流,乃是国之⼲臣,难道他们不明⽩边镇不安,大明必危的道理不成?”朱祁镇的眉头紧锁着,手指有节奏地在那桌案上敲击着。

  罗亨信不由得轻叹了一声道:“王尚书与于尚书亦多次进言,不过,收效甚微,毕竟自新皇登基以来,诸事纷纷,京师与我大明北疆动不安,安抚民心,重练新军,以卫戊京师乃是首要之事务…”

  朱祁镇忍不住低叹了一声,心有不甘地苦笑道。“此事,皆因朕而起,实乃朕之过错啊。”

  “上皇切莫如此,您已经帮了咱们大明边镇军民百姓太多太多,臣等非眼花耳聋之辈,陛下自困于鞑子之手,却未尝有委屈求全之时,不顾戎狄加斧加⾝,犹记我大明军民之安危,臣等焉能视之不见?”看到朱祁镇如此意志消沉,王进昌劝道:“有些事情,陛下您不说,可臣等,还有大明的文武,百姓,皆看在眼中,焉能不知好歹?”

  “可犯了错,终究是有错。”朱祁镇站起了⾝来,将此四人一一搀起,在厅中缓缓踱步。“虽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有些错误,却实实在在不该犯,也犯不得。”

  “而今,朕终脫贼手,回到了大明。本以为,能安心静思过往之过错。例不想,我那位皇弟,不朕归。”朱祁镇自嘲地一笑道。

  四人皆尽默然,这是极其明显的道理,怕是天下间,除了瞎子,没有人看不出来,当今天子有多不朱祁镇这位太上皇回京师。

  “而今,又闻罗老爱卿之言,知边镇情势,⽇益维艰。故尔,朕意留驻于宣府之地,虽说不能亲⾝问政,但是联在此,总是能镇慑一些宵小贪婪之辈,助罗老爱卿一臂之力,复我边镇战力,使我宣府诸地,能休养生息,以御顽敌。”

  听得此言,罗亨信不由得两眼放光,心念电转,盘算着,若是天子不上皇回京,那这位心头牵挂百姓民生,知边镇疾苦的上皇居留于宣府之地,必然能够发挥效力。

  再怎么说,他乃是当过十数年天子的太上皇,余威犹在,有其在此镇慑,的的确确能起到极大的重用,只要看今⽇那些宣府文武的表现便可知道,太上皇真要恼起来,这些家伙都跟一群遇上了老猫的耗子一般。

  “对啊,上皇,既然万岁不您⼊京师,那留于我宣府有何不可?”心直口快的杨能不由得喜道。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杨信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不错,上皇若是能居留于此,实乃我宣府边镇军民之福也。”

  “我边镇之苦,非亲历者不可知。如今陛下知晓,当明边镇之安危,已然是千钧一发之机也,若是再不处置,必生大祸。”

  “长此以往,必使我边镇无兵可用,边镇势微,必使我大明疆域为外虏所侵,老臣自知人轻言微,不知何时才能阻止这等劣迹,还望陛下明查,以彰国,以平民愤,以安军心。”罗亨信咬着牙,再次深深拜下。“此军国大事,为朝庭所轻忽,而今老臣知道,唯上皇可办,若是上皇答允老臣。老臣拚却命不要,恳请上皇为我边镇百万军民,留居宣府。

  “联也的确有这个心思。

  只是,朕如今已逊位为太上皇,即便有心于此,然若是当今天子一意而行,怕如…”朱祁镇见此情形,看到这些人目光之中的殷切期盼,心中颇喜,不过,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上皇陛下,若是您真愿意久居我宣府,也不是没有办。”罗亨信眼珠子一转,清了清嗓子向着朱祁镇言道。

  “哦,罗老爱卿有何良策,尽管讲来。”朱祁镇心头一跳,看向这位在边镇呆的时间不比那杨洪短多少的老大臣,沉声问道。

  “只要陛下愿意配合,老臣可发动属僚上表朝庭,再者,杨大都督、王老尚书,皆与老夫乃是刎颈之,更是心怀社稷之臣,当可为两大助力。”

  “另外,兵部尚书于谦,为人忠耿,心怀社稷。当今天子对其甚为看重,说言听计从也不为过,若是能让其了解这其中之厉害,至少他不会在此事上阻挠。”

  罗亨信经历官场,也算得上是块‮辣火‬辣的老姜片,一肚子的坏⽔平时懒得用,今天这么一冒,例让朱祁镇愈发不敢小看这位看起来似乎耿直纯忠的老家伙。不过让朱祁镇欣慰的就是这位老家伙所为者,乃是大明的江山与社稷,所以,这样的人才,越能⼲,朱祁镇只会越欣喜自己⾝边有这样的⼲臣。

  “另外,会昌侯孙老爵爷膝下四子,皆处于京师要害,游广阔,与军中勋贵多有集,又乃是当今太皇太后之生⽗,也是陛下您的外公,若是能知会于孙老爵爷,再联宮中太皇太后,大事可有九成把握。”

  杨信也一脸赞同之⾊言道:“家⽗早知陛下英果非凡,陛下若能留居于此,以安诸边,微臣也愿修书予家⽗,想来,家⽗定然会戳力相助之。”

  朱祁镇的目光扫过厅中诸人,心怀,这些人皆是大明之精英,所思所虑,同样是为了大明的江山安危,大明能有这样的人材,方可有两百余年之安。

  朱祁镇肃容一正⾐冠,向着此三人一揖。“尔等拳拳为国为民之心,朕感铭五內,当惮心竭力相助。”

  袁彬看着眼前这一幕,不噤有些眼眶发热看着那纸张笔墨的眼睛也有些模糊子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