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历史 > 诗经原文及翻译 > 黄鸟

黄鸟

目录

  ⻩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

  ⻩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

  ⻩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

  注释

  :鸟鸣声。马瑞辰《⽑传笺通释》:“,通作‘咬咬’,鸟声也。”⻩鸟:即⻩雀。

  ⑵棘: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枝上多剌,果小味酸。棘之言“急”双关语。

  ⑶从:从死,即殉葬。穆公:舂秋时秦国国君,姓嬴,名任好。

  ⑷子车:复姓。奄息:人名。下文子车仲行、子车针(zhēn)虎同此。

  ⑸特:杰出的人材。

  ⑹“临其⽳”二句:郑笺:“谓秦人哀伤其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栗。”

  ⑺彼苍者天:悲哀至极的呼号之语,犹今语“老天爷哪”

  ⑻良人:好人。

  ⑼人百其⾝:犹言用一百人赎其一命。

  ⑽桑:桑树。桑之言“丧”双关语。

  ⑾防:抵当。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

  ⑿楚:荆树。楚之言“痛楚”亦为双关。

  译文

  ⻩鸟鸣声哀,枣树枝上停下来。是谁殉葬从穆公?子车奄息命运乖。谁不赞许好奄息,百夫之中一俊才。众人悼殉临墓⽳,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赴泉台。

  ⻩鸟鸣声哀,桑树枝上歇下来。是谁殉葬伴穆公?子车仲行遭祸灾。谁不称美好仲行,百夫之中一⼲才。众人悼殉临墓⽳,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化尘埃。

  ⻩鸟鸣声哀,荆树枝上落下来。是谁殉葬陪穆公?子车针虎遭残害。谁不夸奖好针虎,百夫之中辅弼才。众人悼殉临墓⽳,胆战心惊痛活埋。苍天在上请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若可赎代他死,百人甘愿葬蒿莱。

  鉴赏

  《左传·文公六年》载:“秦伯任好卒(卒于公元前621年,即周襄王三十一年),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鸟》。”据此,不仅诗的本事有信史可征,作诗年代亦有据可考。《史记·秦本纪》亦载其事:“缪(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鸟》之诗。”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恶习,被殉的不仅是奴隶,还有统治者生前最亲近的人,秦穆公以“三良”从死,就是一例。《⻩鸟》一诗只哀悼“三良”之死而不及其余,由此可知,那174人均为奴隶。

  诗分三章。第一章悼惜奄息,分为三层来写。首二句用“⻩鸟,止于棘”起兴,以⻩鸟的悲鸣兴起子车奄息被殉之事。据马瑞辰《⽑诗传笺通释》的解释“棘”之言“急”是语音相谐的双关语,给此诗渲染出一种紧迫、悲哀、凄苦的氛围,为全诗的主旨定下了哀伤的基调。中间四句,点明要以子车奄息殉葬穆公之事,并指出当权者所殉的是一位才智超群的“百夫之特”从而表现秦人对奄息遭殉的无比悼惜。诗的后六句为第三层,写秦人为奄息临⽳送殉的悲惨惶恐的情状。“惴惴其栗”一语,就充分描写了秦人目睹活埋惨象的惶恐情景。这惨绝人寰的景象,灭绝人的行为,使目睹者发出愤怒的呼号,质问苍天为什么要“歼我良人”这是对当权者的谴责,也是对时代的质询。如果可以赎回奄息的命,即使用百人相代也是甘心情愿的啊!由此可见,秦人对“百夫之特”的奄息的悼惜之情了。第二章悼惜仲行,第三章悼惜针虎,重章叠句,结构与首章一样,只是更改数字而已。

  秦穆公用殉177人,而作者只痛悼“三良”那174个奴隶之死却只字未提,则此诗作者的⾝分地位不言而喻。殉葬的恶习,舂秋时代各国都有,相沿成习,不以为非。《墨子·节葬》篇即云:“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不过到了秦穆公的时代,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殉制度是一种极不人道的残暴行为,《⻩鸟》一诗,就是一个证据。尽管此诗作者仅为“三良”遭遇大鸣不平,但仍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上一章 诗经原文及翻译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