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杨天王、朱夫子(四)
正当晌午时分,光透树而下,洒落地面,形成点点光斑。?? ?.微风吹来,树摇枝动,地面上光斑随之而动,渐渐的由地面转移到了树下士子⾝上。
树下众多学子静静站立,看着前面这位⾼大的锦⾐狂生驳斥理学大儒真德秀。他们本是前来求学之人,不曾想还没有听真德秀讲完理学经义,便有人对真德秀进行驳斥,甚至对已故先贤朱老夫子也大肆抨击。若此人是胡攀咬也就罢了,也只是博众人一笑而已,然而听他所言,此人所说之事,件件都有来由,证据确凿,可谓的铁证如山,即便是真德秀是学大儒,学贯古今,也难以为朱熹自辩。
众人眼见锦⾐狂生对真德秀狂追猛打,言辞犀利,字字诛心,都为真德秀捏了一把汗。虽然这狂生说的是真德秀,但围观士子听了都觉得心惊⾁跳,额头出汗。有人就想:“若我是真德秀,我当如何自辩?我又当如何脫⾝?”思衬半响,现除了认输之外,别无他法。
旁边几个老教授听得如痴如醉“好犀利!好口才!便是骆宾王骂武周,也未必能有如此言语!”
忽然有人想起一事:“此人言辞如刀,刀刀要命,老夫子年事已⾼,可别让他给说死了!”
此时杨易接连问了几句话之后,笑道:“真老先生,所谓真理不辩不明,事不说不透。台下众学子乃是天下之大才,几地之精英,当着他们之面,若是我所言有误,还请老先生指正。”
杨易说了几句,见真德秀双目圆睁,⾝子直,不一言,笑道:“老先生为何默不作声?”
“咦?”
杨易看了僵立不动的真德秀几眼“这情况有点不对!”
此时几个老教授也已走到真德秀面前,有两个人一边搀扶他一个胳膊,有一个老教授对杨易道:“这位公子,老先生年事已⾼,受不得打击,看在他如此老迈的份上,你还是饶了他吧。”
杨易凝目观瞧真德秀,见他双目瞳孔已散,面⽪变⾊,⾝子僵立,竟是已经断了气。头摇叹道:“晚了。此时我便是想要饶了他,也为时已晚。”
老教授听了,不明其意,问道:“什么叫晚了?”
杨易头摇道:“你一会就知道了。”
此时两个老教授也觉察出不对劲来,真德秀⾝子僵直,肌肤冰冷,两人喊了几声他也不答应,旁边两个老教授都是过来人,经历过不少死人,见此情形,心中都是一凉,互相看了几眼。其中一个说道:“文德兄,你深通医理,你来试试鼻息脉搏罢!”
另一个老教授看了真德秀几眼,点头道:“我来看看罢。”摸了摸真德秀的脉搏,又试了试鼻息,再翻开眼⽪看了看,头摇道:“已经摸不着脉,瞳孔已散,魂魄离体,老先生已经驾鹤西去了!”
旁边的老教授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这…这可如何是好?”这真德秀在士子间有着极大的名声和威望,门下弟子成群,隐然半边江山的文坛领袖。此刻亡于⽩鹿洞中,可谓是惊天大事。
此人若是病死老死也还说的过去,但今天却是被人当众责问之下,愧羞气愤而死,这样一来,理学的名声一落千丈不说,单单是当世理学势力对⽩鹿洞师生的责难这一关,他们便招架不住,由不得他们不惊。
两人说话,并没有瞒着众人,加之心中震惊,声音自然就大了起来,台下众学子都听得清清楚楚,闻言大哗。
“老夫子死啦!”
“怎么就死了呢?”
“定然是被台上狂徒给气死的!”
“你怎知道是被气死的,而不是愧羞而死的?”
“即便是愧羞而死,那也是锦⾐狂生言语太绝,不给人息之机,不说是老夫子,即便是我等处于他的位置,被这狂生一说,恐怕也得生上一场大病!”
台下众士子议论纷纷,各持一词,但有一个观点却是一致,真德秀之死与台上锦⾐狂生脫不了⼲系,八成年老体弱,被台上狂生这么一,愧羞満面,怒气攻心,生生的给气死了!
杨易见真德秀已死,颇感无趣:“我还以为他能被书院教授请来传道,定然是心念坚定的学之士,不曾想这么不经问!这老头心理他脆弱了!”
“我为驳倒他,昨夜夜一未睡,准备了诸多问题,想对他连环追打,务必使他焦头烂额,左右招架不住,这样方才显得出我的手段来!可他就这么死了,我准备这些问题岂不是⽩⽩耗费精神?”一时间杨易颇有点一拳打空的感觉,原以为对方是一个闹海龙,没想到却是一个纸老虎,自己这边没说几句,就这么被气死了。
杨易为驳倒真德秀,当真是下了好大一番功夫。他在桃花岛上曾与⻩药师谈诗论词,评价天下英雄。⻩药师非周礼,薄孔汤,平⽇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礼法岂是为吾辈而设?”他对周公之礼孔汤之行都看不起,朱熹这一套“存天理,灭人”的理学观点就更被他嗤之以鼻,平素没少拿理学说事。
杨易听的多了,自然记得不少,如此他结合后世一些驳斥理学的言论,再加上自己的观点,统成一家之言,此刻评价起理学来,当真是字字见⾎,一鞭一道⾎印子,若是朱熹在世或许还能招架的住,但真德秀此人师从前人,毫无建树,呆板而不知变动,墨守成规,平⽇里做学问绝不敢违背师承半步,守成有余而创新不⾜。因此被杨易几句诛心之言说的心头懵,愧羞之下不知如何应对。估计年纪也大了,气⾎不⾜,平⽇里或有隐疾在⾝。此时又羞又怒,竟然死了。
眼见真德秀被自己口诛而死,杨易此番⼲翻理学的目的也已经达成一半。
当世理学大师被人说的理屈词穷羞惭而死,那么其门下弟子又有何面目传扬朱子学说?
杨易此次可谓是把理学这棵大树连刨起,使其枝枯叶烂,腐朽臭,再无人敢于问津,从而从大面上绝了理学传播之途,扬之路,此行也可说是功德圆満。
当下起⾝下台,对台上呆的几个老教授道:“这种假道学,伪君子的经义之说,不听也罢,听了反而误人弟子,于国于民都是无益。”转⾝就要离去。
台上众人见他⾆剑说死了人,现在却是菗⾝要走,一个个怎能答应?一个⽩苍苍的老教授叫道:“你不能走!虽然理学答辩,道义之争实属寻常,但争辩中出了人命之事还是尚属见,这已不仅仅是道理之争,还涉及了人命官司,你若一走了之,谁来担当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