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到得第三天,乌思哈又折简相邀;曹雪芹跟着他四叔,第二次到乌思哈家做客;坐下来不久,阿元出来向主人禀告,说乌太太想看一看曹雪芹。
“去吧!”曹頫说道:“乌大婶跟你⺟亲是闺中姊妹;你本来就应该先给乌大婶去请安。”
“是!”曹雪芹照曹頫的吩咐,恭恭敬敬的给乌太太磕了头;又跟已嫁而正好归宁的乌大姐小,还有乌思哈的独子,十五岁的乌祥分别见了礼,独独未见阿元口中的“二格格”人家不说,他也不便问,不过心里却一直像有件事放不下似的。
乌太太很健谈,遇见曹雪芹,却又有一个平时无人可谈的话题,也是触动了她的“尘封”的记忆;回想三十年前与马家比邻而居,与马夫人都还待字闺中,年龄相仿、脾气也合得来,所以朝夕过从,比同胞姊妹还亲热。
她也谈彼此的家世,也正就是两家好的原因。原来乌太太娘家姓安,也是上三旗的包⾐,她家的那个佐领,与马家所属的那个佐领,跟其他包⾐佐领都不一样。马家是天方教,所属的那个佐领,成为“回子佐领”隶属正⽩旗;安家则是“朝鲜佐领”当初太宗率同多尔衮,渡鸭绿江征韩时,将降卒合编一个包⾐佐领,隶属正⻩旗。正⻩旗、正⽩旗的属地,在內城东北,东至东直门,北至定安门,就因为属地接壤,安家与马家才得以接邻。
“谈起咱们两家的世,可深着呢!”乌太太又说:“我娘家七爷爷,跟你们祖太爷爷的情极厚;你们祖老太爷喜买书,每得了一部古书,总要带到扬州、或是天津来给我七爷看。你不信你回去看看那些古书,上面都有我七爷爷的图章,或是题的字。”
听到最后两句,曹雪芹想起来了;乌太太口中的“七爷爷”便是安岐,字仪舟,号麓村,字署松泉老人,行七。
他本是康熙初年权相明珠的家仆,长于贸迁,领了主人家的本钱,又借主人家的势力,现在天津经营长芦盐;后来成为扬州名气不算顶想、而实力相当雄厚的大盐商,替明珠获致巨利,自己也发了大财,与据说因为获得李自成逃窜时遗落山⾕间的辎重而成巨富的山西亢家,合称“北安西亢”
这安岐是读过书的,而且精于鉴赏,收蔵极丰。但他是少年得志,虽有“松泉老人”之号,算年纪不过五十出头,乌太太最多小他十岁,何以称之为“七爷爷”?这样转着念头,心里便有多了一件放不下的事;很想探问一下,却不知如何措词,而且似乎也不容他有发问的机会,因为乌大姐小也跟她⺟亲一样善于辞令,不时也揷进来发话,谈得却都是关于曹雪芹个人的事,跟谁读过书,如今在何处当差?因何来到热河?又问娶了亲没有,尚未娶亲的缘故何在?
“大概缘分未到。”曹雪芹只好这样回答。
“你⺟亲倒不着急?”乌太太问“你们祖老太爷,嫡传的就是你这个孙子,换了别家,早就娶了亲,有孩子了。”
这使得曹雪芹想起他祖⺟,不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歉疚。乌大姐小看她无以为答,便既说道:“想来你是眼光太⾼?”
“也不敢这么说,”曹雪芹又说:“不过家⺟倒是很开通,总说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勉強不得。所以也不大催我办这件大事。”
“老太太表面不急暗地里急。二弟弟,你总要仰体亲心才是!”“大姐说的是。”曹雪芹郑重其事的:“我一定记在心里。”
这时乌思哈已派阿元进来催请,要开饭了。曹雪芹便起⾝告辞,特别声明,回头不再近来拜别了。
“常来玩!”乌太太看了她的独子一眼,笑着说道:“你祥弟弟也不知道从哪儿打听到的,说你画得好,还想跟你学画呢!”
乌祥面⽪嫰,提到他的事,先就溜掉了,曹雪芹便谦虚着说:“祥弟弟一定打听错了,我的画哪里就敢教人了。”
“这么说,是会画的。”乌大姐小接口“小弟弟野得很,能跟你学画,把他的心收一收,倒是好事,你就别见外了,得空就来;我家也还有几幅好画,可以让你看看。”
这就不宜于在推辞了“是!”他说:“我应该常来给大婶请安。”
“好说,好说!”乌太太亲自在前领路“你上前面喝酒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