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1年前的杀人案
序幕2006年7月3⽇
居然有人在唱歌。
“甜藌藌,你笑得甜藌藌
好像花儿开在舂风里
开在舂风里”
有人在唱歌。不,不是唱歌,是有人在放录音,带着某种机械擦摩磁头的孜孜杂声,声音忽⾼忽低,好像时而来自遥远的地方,时而又近在咫尺。
“谁?”罗正平低声问道。
没有人回答,他只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参差不齐的树林里回。
安静。接着,那声音又出现了。
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在梦里”
是邓丽君的歌。
邓丽君是罗正平喜的歌星。作为45岁的中年人,她的歌声曾经陪伴他度过了人生中无数美好的时光,只要一听到她那软绵绵的歌声,他就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往昔岁月,那无忧无虑,心怀柔情的年轻时代。他对这首名叫《甜藌藌》的歌非常悉,不仅一下子就能叫出歌名,还能从头唱到尾,如果在平时,听到这音乐他也许还会悠闲地抖动⾝子,跟着节拍唱起来,但是现在,夜晚9点半,在空无一人的中山公园冷寂的湖畔密林中,突然听到这温柔甜美的声音,却只让他感到⽑骨悚然。
是谁在那儿放录音?他疑惑地想。
“谁在那里?”他再次问。
仍然没有人回答。
10分钟前,罗正平正在公园外面的马路上巡逻,公园的保安跑来跟他说,有个逛公园的人隐约看见在公园的湖畔树林里,有个年轻女孩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因为听上去并不象恶案件,他的第一反应认为那很可能是个离家出走的少女在公园里盘桓,所以他决定独自去中山公园跑一趟。他没有让搭档同往,只是承诺会保持联系
保安告诉罗正平,几分钟前,有个男人给公园保安室打来了电话,说在湖畔树林附近发现了一个昏厥少女,但当保安问起女孩的具体位置时,对方却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清楚,只是強调自己是远远看见,什么都不能肯定,唯一比较确定的是那女孩似乎穿着⽩⾐服,可接着这位目击者又改口说,因为是夜间,距离又太远,所以究竟那女孩穿什么颜⾊的⾐服,他也说不清。听了保安的叙述后,罗正平开始怀疑是否真有那个昏厥少女存在,很可能是那个人看错了,也许过去一看,只是一大块⽩⾊大石头、一块倒在地上的雕像,或者是别的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
但罗正平还是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他想,如果真的有那个昏厥女孩存在,如果她真的穿了件⽩⾐服,如果她仍旧倒在那里的话,在黑暗中,那应该很显眼。因为那天晚上月光很亮。
当然,如果只是一块石头,那就最好。
到达公园后,他约上公园的两名保安一同前往湖畔树林区,由于区域广大,他们在雷锋雕像边的小亭子商量好各自的路线,随后分头行动。
罗正平负责从雕像的左侧延一条蜿蜒的小路,搜索那片密密的树林。他打着手电,徐徐前行。就在他进⼊密林深处后不久,那歌声就开始出现了“甜藌藌,你笑得甜藌藌”起初很微弱,后来渐渐变响,接着又骤然停止。
真怪!谁会在这里放音乐。
他的心脏开始烈猛地跳起来。
怎么回事?是谁在搞恶作剧?
他的腿有些发⿇,他下意识地去摸间的,经验告诉他,他周围有人。
一定有人。
但这时,他蓦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个⽩⾊的大影子,在地上非常显眼的位置,一动不动,他心头一阵紧张,难道这就是那个昏厥的女孩?她还活着吗?
他放弃了拿的念头,小心翼翼地挨近目标,周围寂静无声,他只听到自己踩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他走过去,走过去,走到跟前,接着,松了一口气,原来那只是一件⽩⾊的外⾐,他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清楚式样,刚才那声音再度清晰地响起。
“甜藌藌,你笑得甜藌藌…”
可现在他不怕了,因为他知道那声音来自他脚下,那里正躺着一只亮着红灯的机手。
原来从头到尾,都是机手铃声在作怪。
他长吁了一口气,心再度放下来,他甚至已经开始嘲笑自己刚才的紧张。
他弯捡起机手,就在他直起⾝子的一瞬间,他忽然听到耳边传来“嗖”地一声,那声音強劲而短促,紧接着,他只感到他的背被什么东西碰地撞了一下,一阵剧痛迅速在他⾝体里蔓延开来,他下意识地低下头,看见一个古怪的尖尖的东西穿过他的背从前口冒出头来,⾎正从小小的伤口往外涌。
有人竟用箭穿了他的背!他骇然地想着,同时去拔,但⾝体已经不听使唤。
“嗖”——
又是一箭。正中他去拔的手。
机手掉在地上。
“嗖”——
又是一箭,正中他的脖子。
“嗖”――
又是一箭…
他没有去数究竟有多少箭穿⾝而过,他的大脑已经完全⿇痹了,再也转不动了,他只是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很多枝硬坚无比的箭钉在一棵树上,动弹不得,就象被捕获的野兔那样,被挂在树上,马上就要变成盘中餐。但是,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转眼之间,事情会变成这样?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用残存的意识想要分辨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但⾝体的灼热和⿇木已经清楚地告诉他,这是千真万确的现实,他快死了。
在弥留之际,他很想有人告诉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很想看看凶手的脸,那个躲在暗处的箭手,在哪里?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接着他看见一个黑影朝他走过来,他拼尽全力,从喉头发出一声呐喊,但声音却沙哑得不象他的:
“你――是——谁?”他问道。
但是,他没有听到回答,只听到一段悉的歌声:
“甜藌藌,你笑得甜藌藌
好像花儿开在舂风里,开在舂风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