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林语堂自传 > 一、临别赠言

一、临别赠言

目录

  ①此为林语堂1936年应赛珍珠邀请举家赴‮国美‬时在旅途上(横滨舟次)所写下的篇什。发表于1936年9月16⽇的《宇宙风》第25期。

  朋友送别,劝我把去国杂感写出来,寄回发表。我认为这是有意义的,不过题目太大了。为今⽇‮国中‬之民,离今⽇‮国中‬之境,应当有多少感想齐攒心头?不过虱多不庠,债多不愁千绪万端,何从讲起?言简意赅,亦难完作。只是题目虽大,也有许多不便讲与不容讲的周作人先生所谓第一句话不许说,第二第三句话说也无用(札中语)。我们可说的还是关于文学思想的方面。在‮家国‬最危急之际,不许人讲政治,使‮民人‬与‮府政‬共同自由讨论国事,自然益增加吾心中之害怕,认为这是取亡之兆。因为一个国决不是‮府政‬所单独救得起来的。救国责任既应使‮府政‬与‮民人‬共负之,要‮民人‬共负救国之责,便须与‮民人‬共谋救亡之策。处于今⽇廿世纪世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老话,总是不适用,不然何必普及教育。今⽇廿世纪之人,不使知之,便由也不大情愿。今⽇救国之方策何在,民知之否,不知也,而其在沉沉默默之中保存救国之‮奋兴‬,戛戛乎其难矣。事至今⽇,大家岂复有什么意见,谁能负起救亡大策,谁便是我们的领袖,谁不能负这责任而误国,谁便须滚蛋。此后今⽇之‮国中‬是存是亡之责,与其‮府政‬独负,不如与民共负,后来‮家国‬荣盛,才能与民同乐而不一人独乐。除去直接叛变‮府政‬推翻‮府政‬之论调外,言论应该开放些,自由些,民权应当尊重些。这也是我不谈政治而终于谈政治之一句赠言。

  (一)文学——提倡幽默,本不必大惊小怪,然偏有惊之怪之者。不过平心而论,有因幽默而惊疑怪诧之人,便可证明幽默确有一部分人尚未懂得,而有提倡之必要。幽默为文学之一要素,与悲壮、昂等同为中外名著所共有,只要眼光稍新的人,没有不承认的。‮国中‬幽默文学是否稍有可观,成败自不必以眼前论之,但本上反对幽默,或谓因为幽默尚未成功,大家遂免努力,总难免中道统遗毒之嫌。由道统遗毒之深,更使人不得不感觉须赶速作破坏工作,揭穿虚伪的严肃文体,而易以较诚恳、较自然、较近情、较亲切的文风。我是赞成诚恳而反对严肃的。主张严肃之人,大概在家做⽗亲,也不肯和儿子说两句笑话。在诚恳、亲切、自然、近情的文风中,幽默必不期然而至,犹如改训话为谈心,幽默也必不期然而至。‮国中‬文章向来是训话式的,非谈心式的,所以其虚伪定然与要人训话相同。所以若谓提倡幽默有什么意义,倒不是叫文人个个学写几篇幽默文,而是叫文人在普通行文中化板重为轻松,变铺张为亲切,使‮国中‬散文从此较近情,较诚实而已。

  提倡灵,纯然是文学创作心理上及技巧上问题,除非有人在文学创作理论上,敢言作家桎梏灵,专学格套,或摹仿古人,抄袭依傍,便可为文,本来不会引起什么争辩。我们今⽇⽩话已得文体之解放,却未挖到近代散文之泉源,所以看来虽是那末的新,想后仍是那末的旧。西方近代文学,无疑的以言志抒情程度之增加为特⾊,与古典文学区别。所谓近代散文泉源即在作者之思感比较得尽量而无顾忌的发挥出来。再推而广之,不论时代古今,凡著作中个人思感主张偏见愈发挥的,愈与近代散文接近,个人思感愈贫乏的,愈不成文学。即以此可为古今文学之衡量。所以孔子到⻩河平常一个感慨"美哉⽔!…丘之不济此也命夫!"比"再斯可矣"较有文学价值,而"再斯可矣"又比"为政以德"较有文学价值,因为三思常人所赞成,孔子独反对之,到底是孔子比较有个人之思感。我们此后重评‮国中‬古人写作,也只好以此为标准。

  总而言之,今⽇散文形体解放而精神拘束,名词改易而暗中仍在摹仿,去国外之精神自由尚远。灵二字虽是旧词,却能指出此解放之路,故以着重灵为一切文学解放基本之论。有人反对这种解放,那是道统未除,流毒未尽。灵也好,幽默也好,都是叫人在举笔行文之际较近情而已。两者在西洋文学,都是老生常谈,极寻常道理。今⽇提倡之难,三十年后人见之,当引为奇谈。但是我仍相信此为‮国中‬散文演化必经之路。

  (二)思想——‮国中‬今⽇举国若狂,或守株狂,或烈狂,或夸大狂,或忧郁狂,看来看去都不像大国风度,早失了心气和平事理通达的‮国中‬文化精神。更可虑的,是失了自信力。这都不是好现象,但也都因国事⽇非,人心危急所致,又因新旧汇,青⻩不接所致。总而言之,世之音而已。思想我想是不健全的,整个而论,思想之健全,总不至如此喊,稍有自信,也不至如此。拿这种态度来对付非常局面,如何了得。于此不能不提出这思想通达心气和平的老话来说。孟子言智仁勇三者为天下之达德,能达斯能勇。对付非常时期,诚然非坚毅不可,但坚毅既非暴虎冯河之勇,尤不是隔河观人暴虎,唱唱两声"坚毅"完事。勇字必由智字得来,古代儒家之勇毅,莫非由理明心通,而能遇事泰然。‮国中‬人必由历史之回顾,对自己文化精神所在,有深切的认识,然后对‮国中‬之将来始有自信。由自信始有勇毅乐观。号为"⾰命"、"前进"之徒,惴惴岌岌,怕人家说他落伍,一味抹杀‮国中‬旧文学,否认‮国中‬祖宗,我认为只是弱者之装腔;而军阀贪官开口仁义,闭口道德,一味复古,也只是黠者之丑态。在这种各走极端,无理的急进与无理的复古,都已各暴露‮国中‬文化精神理明心通态度之遗失。无论维新与复古,这样的国是不能存在的。‮国中‬文化精神别的不讲,宽大是有的。以前林琴南、辜鸿铭、胡适之、陈独秀同在北大讲学,因此今人叹‮京北‬大学之伟大,便只是这个宽大自由道理。‮国中‬古代称颂政治之清明,也是常说"政简刑轻",使人人得安居乐业,也便是自由宽大之意。大国风度是如此的。‮国中‬要大家活下去,还得来这种宽大的精神。硁硁小人就是小人不宽大之意。无论哪一派要负起救国责任,当留此宽大二字,否则一时炙手可热,⽇久必无成就。

  关于思想,更有一端为我所最愁虑者,就是统制思想。不要以为德国俄国实行统制思想的愚‮政民‬策,我们便应该赶时髦也来统制思想。统制思想之祸莫甚于八股,而依我的定义,凡统制思想都可名之为八股。八股驱天下士人而置之笼中,流毒千余年(包括一切科学),吾人痛恨之,故打倒之。今幸生于千余年之后,闻得思想自由解放真道之后,复以新八股自茧茧人,真可谓见道不明信道不笃了。统制思想政策行后,其效果亦必同于旧八股,一国思想由清一⾊而刻板,由刻板而沉寂,由沉寂而死亡。在这普遍的沉寂中,自有读书⼲禄之徒,为讨政治饭碗,受你笼络,亦自有一二宁舍富贵不肯⼲禄之书生终笼络不来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