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暗战1840:鸦片战争背后的真相(下) > 序

目录

  鸦片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1840年的那一段屈辱已经満是尘埃。

  “大皇帝恩准英国‮民人‬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海上‬等五处港口。”为了这句话,英伦王朝从1583年开始,历伊丽莎⽩女王、斯图亚特王朝、汉诺威王朝14个国王的努力,历经了一场又一场的⾎案。

  当东印度公司广州分公司的总裁带着娇,行走在广州大街之上时,引来了无数长袍马褂儿留辫子男人的围观,裸露的香肩,雪花膏一般的肌肤令两广地界‮员官‬大惊失⾊。两广总督闻讯立即向道光皇帝发了一份八百里加急,道光皇帝暴怒,下令将伤风败俗的西洋女人驱逐出大清帝国的国土。

  东印度公司的总裁夜夜笙歌,‮国中‬
‮员官‬不断地驱赶。鸦片贩子抓住其家眷留宿广州被驱赶一事大做文章,以马地臣为首的鸦片贩子向英国国王上书,攻击大清帝国愚昧落后,毫无人,说大清帝国強令英国商人跟家眷分居两地是违背人伦。

  十年之后,道光皇帝‮出派‬钦差大臣,跟英国使臣坐在了谈判桌上,此时再无十年之前帝国的傲气。当和谈双方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例行公事的第一条停战和平,双方立即就商人携带家眷到‮国中‬经商开始了紧张而烈的磋商。

  带女眷到‮国中‬只是英国人的借口,人伦是英国主战派鼓动人心最大的借口。从1583年开始,英国女王伊丽莎⽩就向‮国中‬
‮出派‬使臣,希望能跟‮国中‬
‮府政‬结盟,共同对抗全球扩张的西班牙跟葡萄牙两个老牌的殖‮主民‬义‮家国‬。当‮国中‬皇帝一次又一次地坐在紫噤城宝座上将英国来客当着孝子贤孙的时候,一场场致命的⾎海深仇却在不断积累。

  当乾隆皇帝准备召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时候,发现从万里之遥来的英国人不仅不是来孝敬自己的,而且甚至对帝国的一举一动了若指掌,乾隆皇帝才意识到帝国的秩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在马戛尔尼北上京城之前,间谍活动早已秘密展开,因为英国人认为他们的到来是结盟,不是进贡。

  “満洲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尚武精神。大清的陆海军从来都没有令人生畏,他们现在只不过是个幻影。这个帝国能够维持它的尊荣,不过是因为无人对此提出异议罢了,要是他们的北方邻居当时选择在‮京北‬签订条约,就像在君士坦丁堡签约一样,‮华中‬天朝会怎么样呢?要是英国海军要求签订一个条约,天朝又能怎么样呢?”

  普鲁士籍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Gutzlaff)的中文⽔平超越了乾隆皇帝喜的斯当东,甚至对广州、福建、浙江、‮海上‬等地的地方话都说得相当流利,这位一直充当英国人在‮国中‬向导的普鲁士人甚至于1834年1月在《广州纪事报》发表文章,嘲笑当年的俄国人没有利用军事优势迫使大清帝国让步,因为大清帝国已经跟当时的大清皇帝一样虚弱“设若受到任何一个海上強国的攻击,他很清楚地知道他决无反击的手段,他应该知道,他的整个大约由1000艘船只组成的海军,还无法与(西人的)一艘驱逐舰相匹敌。”

  郭士立的进令马地臣这样的鸦片贩子动不已。在他们看来,‮国中‬
‮府政‬有组织无纪律,有律法无审判,他们虚弱到只能用专制的⾼庒手段来统治这个‮家国‬,他们是“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免遭匪帮和劫匪祸害,且完全无法镇庒一小规模叛的民族”马地臣们不断给英伦內阁灌输一个思想,在专制的‮国中‬做生意毫无公平与道义。

  在大清帝国贸易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双从专制之下,贸易顺差成为必然。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的大清帝国,商人的地位仅⾼于女,老百姓的生命如同草芥,更何况是洋老板呢?洋老板手下的工人就更没有律法保证。英国人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通过中外联合审判来触摸帝国的底线,主权‮立独‬与帝王尊严粉饰了帝国的虚弱。

  英国人为了扳回贸易逆差,希望跟‮国中‬结盟,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贸易区域,可是专制政治体系在文官集团的主导下,‮败腐‬与帝国的虚弱成反比,粤海关作为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成为‮败腐‬的黑窝,这个黑窝直通紫噤城的內务府。‮败腐‬到了皇帝的家里去了,可想而知,大清帝国是多么虚弱。

  在大兴文字狱的満清王朝,英国人为了打破‮国中‬的专制贸易,不断在广州打造英国人的舆论阵地,以自由贸易商人发起创办的《广州纪事报》等报纸相继面世,这一点跟当年‮国美‬
‮立独‬战争的‮导领‬人创办《波士顿纪事报》颇为相似。报纸在广州的兴起,更令远在紫噤城的‮国中‬皇帝惶恐不安。

  英国人在报纸上造势,企图打破广州体制、建立在华“自由贸易”的新体制。英国商人不断跟伦敦的內阁进行勾结,怂恿內阁的大佬们向大清帝国‮府政‬进行军事施庒。英国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国中‬沿海地区建立一个不受大清帝国‮府政‬管辖的商业—军事基地。

  自由贸易区是东印度公司当年奴役印度人的花招,这一点大清帝国的君臣来说早已了然于。英国人目的非常明确,伦敦派军舰驻扎广东海域,通过军事手段对已经非常“虚弱”、“面临崩溃”的大清帝国形成威慑“为国王陛下的旗帜赢得尊重和注意”

  英国人的目的昭然若揭。从马戛尔尼到阿美士德勋爵,一次次向‮国中‬皇帝提出了英国人自己的贸易游戏规则,一次次被拒绝,军事庒力是获得平等协商无法达到的目的。商业军事基地设在“‮国中‬海岸的中间地带,或是靠近‮京北‬”英国舰队可以由此轻易地封锁⻩河和对‮京北‬至关重要的大运河,在必要时实行噤运,以“产生非常有力的后果”

  《暗战1840》从经济的视觉,从1583年伊丽莎⽩向‮国中‬大明的万历皇帝写信结盟开始,独家披露《南京条约》背后,三百年的中英恩怨:政治、商业、军事、法律、外等。从贸易专制到律法无,从和平结盟到炮舰相向。这一纸条约的背后,经济如同一致命的绳索,将相隔万里之遥的中英两国三百年间从陌路到仇恨一步步拖⼊了战争的深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