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霜冷长河 > 关于名誉

关于名誉

目录

  好人‮杀自‬

  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好人‮杀自‬。

  好人‮杀自‬,原因很多。有些名震‮际国‬的作家、艺术家也走这条路,是出于对生命的特殊感悟,虽然⾼贵却毕竟罕见,不宜作为普遍现象来讨论。我感‮趣兴‬的是古往今来大多数普通好人的‮杀自‬原因。

  只要稍稍闭眼一想,有一个原因就会立即浮现出来,并且几乎毫无争议地占据主要地位,那就是:为了名誉。

  为了名誉,这么多善良无辜的躯体居然愿意撕裂自己、殒灭自己,结束自己的存在状态,细细想来,实在让人震颤。有时在电视中看到世界某地一些动物在海滩边上或密林深处‮杀自‬,已经使我们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何况我们说的是人,而且是好人。迫好人‮杀自‬的一定是琊恶,但好人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要去怕琊恶?可见还有一种比琊恶更为恐怖的力量横亘其间。

  一九三五年阮玲⽟‮杀自‬留下的遗言是"人言可畏","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们未成年时从书上读到这个遗言十分困惑,心想面对一些闲言碎语何至于此,不予理睬,或大声抗辩,不就结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才慢慢知道,人世间有一种东西你即便不理,它也在盈缩消长,你如去对抗,则往往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而它又是那样強大而恒久,几乎能够决定你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那就是所谓名誉。对于闲言碎语,阮玲⽟可以怒目而视,但对它,阮玲⽟只能瑟瑟发抖。因此,并不是人言可畏,而是名誉可畏。人言是纯粹的客体,名誉却可以笼罩自己,如果坦直地说名誉可畏,就会分不清自己该承担多少责任,它成了一种神秘而‮大巨‬的恐吓。

  在阮玲⽟‮杀自‬四十余年后的一九七八年,我家乡的一位女青年在边疆农场受到严重毁谤,而在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反毁谤机制,丧魂落魄的她就在一次击训练中把口指向了毁谤者。她成了杀人犯而理所当然地被捕,并且必将重判,这是她意料中的,因此她的举动至少有一半也可算作是‮杀自‬。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在报纸上以整版篇幅公布之后,她在狱中收到了难以计数来自‮国全‬各地的同情信件。那时人们刚从"文⾰"浩劫的影里走出,对于人⾝毁谤、名誉侵害,有普遍的切肤之痛。无论是她还是同情者,都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

  我原先一直想用远眺或俯视的目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近距离的刺痛往往不适合文学情怀,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你看,就在我写前面几段文字的时候,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又一颗⾼贵的灵魂为了捍卫自己的名誉而殒灭了,那是⽇本继黑泽明之后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伊丹十三。伊丹是一位勇敢的文明斗士,他与子宮本信子拍摄的电影強烈地抨击时弊,揭露黑社会,并号召人们与之斗争,因此引起黑社会各暴力团伙的刻骨仇恨,一再威胁恐吓、袭击扰,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他屈服。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像戴安娜王妃那样遇到了以追踪偷摄为业的"狗仔队",一家杂志刊登了他与一位年轻女职员一起走路和谈的照片,并借此说他们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伊丹原定就此发表声明,不知怎么突然改变主意,决定‮杀自‬,他在遗书上写道:"新闻界各位,我愿意以死来证明我的清⽩,除此别无他法。请诸位今后多多关照官本信子,她是⽇本最好的子、⺟亲和演员。"在放着这份遗书的办公桌上,电脑屏幕仍显示着宮本信子的照片,他是看着爱的照片写遗书的。

  为什么面对暴力团伙能够如此坚強的硬汉子,会在捕风捉影的照片和谣传前消灭自己?因为暴力袭击不仅无法损害他的名誉反而会使他大大增光,而那个看来十分无稽的谣传却是一切仇恨他和热爱他的人都会密切关注的,在这种关注中,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子,以及那位女职员,都不具备让人信服的辟谣⾝份,不管怎么说都尴尬,而除了他们三人,又有谁能说话?按照我以一个男人立场的猜测,伊丹‮杀自‬未必全然为了自己单方面的名誉,他太爱子,生怕子因此落⼊一个被人指点、嘲笑而有口难辩的可怕境地,只得用自己的生命做个名誉的救生圈抛给她。

  那家杂志在伊丹死后成了人们指责的对象,只好发表声明,一是对伊丹之死表示深切哀悼,二是宣称本杂志没有违反新闻法。是的,这未必构得成犯法,但由于按动了社会神经网络中有关名誉的按钮,其恶果远远超过了那些暴力团伙。在名誉问题上,越⾼贵的群落往往越脆弱,要伤害他们太容易了。

  以命相搏,毕竟是一种极端形态。在尚未抵达这条边界线之前,天地间又有多少人为了名誉在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徘徊海滨、饮泣山角,或者⾎脉贲张、怒火填膺、亲族支离、老友反目?

  名誉,婷婷袅袅地飘浮在世间上空的名誉二字,给人类带来过多少心灵的重庒!

  双刃剑

  针对名誉的重庒,有些放达潇洒之士提出了一张消散的方剂,曰:"名誉值几个钱?你为别人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把名誉扔开,什么也不要在乎!"

  这种声音,带着一种可爱的悍气和赖气,对于即将寻短见的人无异是一声重喝,容易使他们摹然止步,霍然惊醒;对于那些満脑子愁云惨雾的人也会有快速的疗效,使他们突然轻松起来。但是如果细细品咂,又觉得不是味道,其间疑惑甚多。

  突然轻松起来了的人们走向何方?他们也许会立即联想到一部电视剧中某个角⾊的台词:"嗨,做小人真痛快!"漠视名誉当然未必做小人,但如果完全以放弃社会名誉来换取自⾝轻松,就难免会进⼊一种"失重"状态,飘到哪里都不知道,这种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不在乎名誉,人与人的往失去了最起码的精神前提,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跌跌撞撞。置⾝于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就像在黑夜里误⼊中世纪一个破残的乞丐城堡,哪一级石阶都踩不着实,哪一个转弯都鬼影幢幢,什么怪事都会发生。

  其实,人类最初需要名誉,正是为了摆脫黑暗和无序。最初的名誉不是个人所能争取的,这是人们在黑暗中猛然听到一种強健声音之后的安静,安静之后的搜寻,搜寻之后的仰望,仰望之后的追随,追随之后的效仿,效仿之后的传递。名誉是对个人品行的社会反馈,如果这种反馈广泛而持续,就能起到协调关系、统一观念、整顿秩序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名誉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权利,一种在政治权利和军事权利之外的精神权利,而且在很多时候,政治权利和军事权利也要借助于它。

  这种精神权利,由民众执掌;其执行方式,只是对荣耀感或聇辱感的发而已,别无其它手段。但它的強度,有时超乎想象。去年在‮湾台‬,经常在电视里看到黑社会各级帮派头目向警方登记的报道。其中有些老人已与帮派脫离多年,即便不登记也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但他们却満脸无奈地对着电视镜头说:实在受不了周围人群对自己的鄙夷,仅仅对自己倒也罢了,但连儿子、孙子的名誉也受到污染,因此宁肯拼着老脸在电视上清洗一次。

  然而必须看到,名誉的裁断一旦产生,便是一把寒光人的双刃剑,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同淬一⾝。

  好的一面,它使无数丑类恶行聚焦示众,使不同的道德等级各自归位,使⾼尚的品格受到四方濡养,使可疑的行止遭遇怀疑的目光;但是,这种威力的发挥却严重地缺少查访核实机制,只靠口口相传来完成,因此必然夹杂着大量的夸张、错位和颠倒。这种情况常常使好人惊心、君子皱眉、坏人暗喜、小人活跃。

  我不相信人类到哪一天能够彻底解决这个⿇烦。这是名誉的灰⾊传播本质决定的,再愤也没有用。能够看到这一点,心也就宽了。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我终于领悟,在这个问题上,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名誉,而在于要哪种名誉。

  名誉的等级

  在名誉问题上我们最容易进⼊的误区是超敏感度的全方位把守。

  好些年前我在学校工作时曾不止一次地处理过‮生学‬宿舍的打架事件和教师之间的积年陈怨,有机会冷静地观察了这类矛盾的爆发和延续过程。总的说来,无论‮生学‬还是教师之间的恶冲突,起因都很小,小到他们都不好意思再复述一遍,但都觉得有涉名誉,一下子怒不可遏,过后还越想越气,无法罢休。然而有趣的是,把‮生学‬宿舍的冲突说给教师听,教师淡然一笑,觉得那是孩子们的无聊游戏;把教师间陈年烂芝⿇的争斗说给‮生学‬们听,‮生学‬更是不屑,觉得那是迂腐老人在无事生非。他们作为旁观者都非常清醒,作为当局者却完全失,这种近乎荒诞的強烈对比说明,人们在名誉的争夺中最容易降低自己的生命方位,降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在很低的方位上争夺名誉,其实是在争夺不名誉。记得在盛行"阶级斗争"的年代,不少人喜在自己的家庭出⾝上做文章,竟然有那么多出⾝成分已经很"⾰命"了的人还要一个劲地硬说自己的⽗⺟亲是乞丐,而且几乎都被地主的狗咬过。但奇怪的是,如果他们的⽗⺟亲突然来到同事们面前,他们又会觉得太土气、太寒酸而百般掩饰,把⽗⺟亲说成是"乡下亲戚"。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很矛盾的名誉,实际上都因为等级大低而成了不名誉。

  我们一生都在不同的名誉等级里打转,要始终清晰地分辨出它们的轻重主次还真不容易。

  据我视野所及,古今中外公认不名誉的行为大致有以下四项——

  一,违背全人类的生存原则,伤害无辜,欺凌众生,参与黑帮,投靠法西斯,协助‮略侵‬者,成了汉奷或其他什么奷;

  二,触犯普通刑法,如偷盗、诈骗、贪污之类;

  三,出卖朋友、背叛友情、忘恩负义——这是在⽇常生活中最容易发生,因此也最具有广泛敏感度的不名誉行为;

  四,因嫉贤妒能而造谣诽谤、制造事端。

  世上的坏事多得很,但有些坏事,哪怕是带有拳脚气的坏事,名誉上的损耗并不大,而只要牵涉到以上四项,名誉的裂就难于弥补了。此间差别,关及人类心灵深处的一些微妙颤动,深可玩味。

  同样,若要找出不受时空限制的名誉原则,大致也只有以下四项而已——

  一,对人类的由衷慈爱——有了这一项,人们可以原谅当事人的其他缺点;

  二,在一时不被人们理解而遭受攻击的时候,继续为社会的未来作出贡献;

  三,面对世间琊恶,敢于抗争;

  四,勇于维护群体的体面和尊严。

  其他名誉,大多由这几项派生出来,如果全然无关,就不必过于在意了。

  我知道作这种一二三四的罗列在散文写作中十分犯忌,但不这样又难以说明,在名誉上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并不太多。举例李清照

  从名誉罗网中挣⾝而出的过程,很可能‮穿贯‬人的一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全然挣脫,其中包括一些极其杰出的人物。这实在是有关生命本质的一系列悲剧故事。

  我深知只有具体地体验了这种故事才能真正领悟有关名誉的种种涵义,因此必须选一个这样的人来举例,选来选去选中了李清照——一个‮纯清‬绝俗到似乎不应该有名誉问题的人。女诗人风华绝代又与世无争,成天独个儿伫立于西风⻩花之中,又不招谁惹谁,会遇到一些什么名誉问题呢?正是这种疑问,触及了人生与名誉之间的险恶玄秘。

  那末,就说她吧。

  李清照是在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开始目睹长辈们遭受的名誉灾祸的。这种经历像是一种试炼,让她明⽩一个人在名誉问题上的乖谬无常。她的⽗亲李格非与当时朝廷全力排斥的所谓"元祐人"有牵连,罢职远徙。这种名誉上的打击,自上而下,铺天盖地,轰传一时,庒力极大,但年轻的李清照还能承受,因为这里还有另一种名誉——类似于"持不同政见者"的名誉。然而不幸的是,处理这个案件的恰恰是丈夫的⽗亲赵之!这一下就把这对恩爱的年轻夫推⼊十分尴尬的境地:只要一方的⽗亲能保持名誉,另一方的⽗亲就必然失去名誉;而这种你死我活的格局庒在一个家族的头顶,实际上连一半名誉也无法保持,只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别人看笑话,两败俱伤。李清照⾝在其中立即体会到了这种尴尬,曾大胆写诗给公公赵之,要他以"人间⽗子情"为虑,顾及儿子、儿媳和亲家的脸面,不要做炙手可热、让人寒心的事。

  一个新过门的儿媳妇能够以如此強硬的口气上书公公,可见做公公的赵之当时在亲友家族乃至民间社会中是不太名誉的,但实际上他很可能是一个犹豫徘徊的角⾊,因此最终也遭到打击,甚至在死后仅仅三天,家产被查封,亲属遭拷问,儿子赵明诚也被罢免官职。事虽如此,他原先缺失于民间士林的名誉并没有恢复,反而增加了一层影,人们只把他看成三翻四覆的小人。古往今来,很多勉強进⼊不同⾝份而又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官吏,大多会在自⾝名誉上遭此厄运而百口莫辩。这时,李清照跟随着落魄的丈夫赵明诚返回故里青州居住,对世间名誉的品尝已经是涩然不知何味了。

  我想,被后世文人一再称道的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俩在青州十余年的购书、猜句、罚茶的风雅生活,正是在暂离升沉荣辱漩涡后的一湾宁静。他们此时此地所达到的境界,好像已经参破红尘,永远不为是非所动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名誉上的事情没有止境,你参破到什么程度,紧接着就有超过这一⾼度的扰让你神,失去方寸。就像是催,又像是驱赶,非把你从安宁自⾜的景况中驱赶出来不可。

  似乎是上天的故意,李清照后来遇到的名誉问题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关及个人,越来越无法躲避。例如那个无中生有的"⽟壶事件"就很典型。事情的起因发生于赵明诚重病期间,曾有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没想到赵明诚死后即有谣传兴起,说他直到临死还将一把珍贵的⽟壶托人献给金国。当时宋、金之间正在战,这种谣传关涉到‮国中‬文人最重视的气节问题,李清照再清⾼也按捺不住了。但她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洗刷,想来想去选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带上夫俩多年来艰辛收蔵的全部古董器物,跟随被金兵追得走投无路的宋⾼宗赵构一起逃难,目的是希望有机会把这些古董全部献给朝廷。她的思路是,谣传不是说我的丈夫将一把⽟壶献给了金国吗?现在金国愈加凶猛而来延愈加萎弱,我却愿意把全部古董献给宋廷,这是一切稍有势利之心的人做得出来的吗?已故的丈夫与我完全同心,怎么可能叛宋悦金呢?

  这实在是只有世界上最老实的文化人才想得出来的表⽩方式,她显然过⾼地估计了造谣者的逻辑感应能力,他们只顾捕风捉影罢了,哪里会留心前后的因果关系?她也过⾼地估计了周围民众的內心公正,他们大多乐于听点别人的⿇烦事罢了,哪里会感同⾝受地为别人辩诬?她更是过⾼地估计了丧魂落魄中的朝廷,他们只顾逃命罢了,哪里会注意在跟随者的队伍里有一个疲惫女子,居然想以家庭的全部遗蔵来为丈夫洗刷名声?

  宋⾼宗在东南沿海一带逃窜时一度曾慌张地在海上舟居,李清照也从海路追踪。这一荒诞的旅程最后在一位远房亲戚的疏通和劝说下终于结束,但在颠沛流离中,所携文物已损失绝大部分。

  付出如此代价,名誉追回来没有?这真是天知道了。

  至此李清照已经年近五十,孤孤单单一个人,我想她一定累极了。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下,她颓然回想,⽗亲的名誉、公公的名誉、丈夫的名誉,已经摧肝裂胆地‮腾折‬了大半辈子,究竟有多大实质的意义呢?她深深一口气,开始‮望渴‬过几年实实在在的⽇子,她已受不住在寒秋的暮⾊里回忆那早已远逝的亲情抱肩而泣的凄楚,她想暂别往昔,她想寻找俚俗。于是,她在思虑再三之后接受了一个叫张汝舟的军队财务人员的热烈求婚,又有了一个家。

  她当然知道,在儒家伦理的重庒下,一个出⾝官宦之家的上层女子,与亡夫的感情弥深弥笃,而且又年近半百,居然公开再嫁,这会受到上上下下多少人的指责?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当时很有见识的文人学者在自己著作里对李清照再嫁的恶评:"传者无不笑之"、"晚节流无依"…对此,我们的女诗人似乎有一种破釜沉舟般的勇敢。

  如果事情仅仅到此为止,倒也罢了,李清照面对鼎沸的舆论可以闭目塞听,关起门来与张汝舟过最平凡的⽇子。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张汝舟竟然是不良之徒,他以一个奷商的目光,看上了李清照在离中已经所剩无几的文物,所谓结婚只是诈骗的一个手段,等到文物到手,他立即对李清照拳脚相加,百般待。可怜的李清照,只要还有一点可容忍的余地,是绝不会再破门而出公开家丑的,她知道一切刚刚嘲笑过她的正人君子们得知內情后会笑得更响,但她毕竟更知道生命的珍贵,知道善良⾼雅不应该在凶恶横蛮前自甘灭亡,因此不顾一切地在结婚三个月后向官府提出上诉,要求解除他们的婚姻关系。

  李清照知道宋朝法律,子上告丈夫,即便丈夫真的有罪,子也要被判两年徒刑。但她宁肯被官府关押,宁肯审案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无赖张汝舟对质,丢尽脸面,也要离婚。

  没有任何文字资料记载李清照出庭时的神态,以及她与张汝舟的言词锋內容,但是可以想象那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她必须诉苦,但只要诉苦就把自己放置到了博取人们同情的低下地位上,这是她最不肯做的,更何况即便诉苦成功,所有旁观者的心中都会泛起"自作自受"四个字,这些她全能料到。如此景况,加在一起,出庭场面一定不忍卒睹。让这一切都从历史上隐去吧,我们只知道,这次上诉的结果,张汝舟被问罪,李清照也被关押,但离婚是成功了。李清照没有被关押太久,由于一位朝中亲戚的营救,她在九天后出狱。出狱后立即给营救她的那位亲戚写信,除了感,还是在担心自己的名誉:"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之谤"。

  女诗人就是在如此沉重的名誉负荷下,悄悄地进⼊了老年。由此我们可以更深⼊地懂得她写于晚年的代表作如《声声慢》了,那就不妨再读一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満地⻩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许多写李清照的影、视、剧作品都讳避了她如此剧烈的心理挣扎,可能也是担心一涉名誉就怎么也表述不清吧?名誉,实在是一种⾜以笼罩千年的云。

  结果,千千万万不知李清照命运悲剧的读者,却在心中一直供奉着一个无限优雅的李清照。这是一种虚假吗?不是,这是一种比表层‮实真‬更深的‮实真‬。挣扎于⾝边名誉间的李清照虽然拥有几十年的‮实真‬反倒并不重要,而在烦闷时写下一些诗词的李清照却因创造了一种东方⾼雅女的人格美而光耀千秋。为此,真希望学之士不要嘲笑后代读者对李清照命运悲剧的无知,这种无知正体现了一种历史的过滤和选择。那些连李清照本人也担心"难逃万世之讥"的恶名并未长久延续,真正延续万世的名誉,在当时却被大家忽视了,包括李清照自己。

  至此已可看出,我花这么多笔墨来谈李清照,是舍不得她的故事对于名誉的全方位阐释功能。名誉的荒诞、‮忍残‬、追、递进,以及⽇常体验的名誉与终极名誉之间的‮大巨‬差异,都包含在其中。

  其实,可以让人们作类似体验的典型还有很多,例如拿欧洲的小说家笛福、思想家伏尔泰、戏剧家维迦的坎坷经历来解析名誉问题也会很深刻,但我最终还是选中了李清照,因为她是‮国中‬人,又是弱女子,当然,更因为她是‮国中‬古代第一女诗人。什么最珍贵

  李清照的遭遇说明,我们一生最花力气维护并始终为之奋斗、为之苦恼的东西,往往并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

  那么,最珍贵的东西在哪里?靠谁来挖掘和鉴定?人们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同代或后代评论者⾝上。但事实证明,这种寄托很不可靠。即便是对那些与人为善、公正贤达的评论者,也不能指望太深、仍以李清照为例,尽管自宋以来有那么多评论者抓住她再嫁之事大肆毁谤,却也总有一些人为她辩诬,这些人学问⾼,声望大,总该恢复李清照的真面目了吧,然而并不。例如清代的朱彝尊、王士禛、俞正燮、李慈铭等大学者都努力否定李清照曾经再嫁,说那是一群小人为了毁损李清照的名誉造的谣。我不知道李清照如果获悉她⾝后有那么多杰出人物为她作这种辩护,将作何想。名誉好像是挽回了,但这是真的名誉吗?

  因此,一切受到名誉侵扰的人应该明⽩,现在你在苦恼的事情,绝大多数无⾜轻重。这一点要看破很不容易,你看连那么多极其智慧的人物也都没有看破。但是,不看破毕竟是在犯傻,时间的力量什么也不能抗拒,珍贵的生命怎能流失在无谓的自惊自吓之中。

  那么,要不要动一点脑筋,来预见一下今后的名誉坐标呢?我觉得也完全没有必要。

  自⾝名誉的基点是生命质量的自然外化。这是追求不到、争取不来、包装不出的,同时也是掩盖不住、谦虚不掉、毁损不了的。说到底,一个人在自⾝名誉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好就好在无能为力,一旦用力追求,便会弄巧成拙。在这里正好可以引用十七世纪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的一句话:

  从被追求的那一刻开始,名誉就是一种罪恶。只有在那些人们能自然拥有而不必強求的地方,它才成为一种美德。

  这话好像说得太硬了一点,但世间很多罪恶都从追求本来并不拥有的名誉开始,倒是确实的。

  有时也需要追求。那就是在被诬陷和起哄闹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应快速脫离简单防守的前沿,去追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精神⾼度。这种追求放弃了反击、声辩和恢复名誉的权利,因此看起来不像追求,而实际上却在默默追求那种最终毁损不了的东西。既然是最终毁损不了的东西,为什么还去追求呢?为的是让自己的⾝心免遭不必要的损耗,尽早获得安顿。因此,损害别人名誉的人常常在发出一片喧嚣后找不到预期中的回应,是对方害怕了吗?可能很小。喧嚣者们此时应该慌张地憬悟一点什么,看看自己所攻陷的那些名誉背后,是否还有更重要的名誉。他们或许也想对这种背后的名誉做点什么,没想到刚刚走近前去就不得不止步,因为一眼就可看出,那是一个无法喧嚣的领地。荒芜的⾼处

  最后,想顺便谈谈已经取得名誉的人的心态问题。

  已经取得名誉的人,一般被叫做名人。⾝为名人而做着不名誉的事,大家就会有一种受欺骗的感觉,这种心情很可理解,因为名人早已与大家有关。所谓"欺世盗名"的恶评,就很难用到一般骗子⾝上,因为只有真正出名才有资格欺世。鉴于此,人们在向名人喝彩、与名人套近乎的同时,往往又保持着潜在的警惕、监视乃至否定,而且名声越大,这方面的目光就越峻厉,因而产生了"楼有多⾼,影就有多长"的说法。对此,名人大多感到委屈,觉得本来名声也是你们给的,怎么一下我倒成了谁都可以指手画脚的对象?其实一切受惠都是有代价的,不应该存在委屈心理。

  并不是说,名人应该谨小慎微、寡言少语、处处赔笑地过⽇子,因为这种状态不可能对事业有重大创造、对社会有像样贡献,而没有创造和贡献,何以还算作名人?因此,名人们总是进退维⾕。常听人说,名人太嚣张,但据我观察,出名后很快变得萎缩的名人更多。萎缩不完全是害怕,大多是应顺和期待,应顺着众人炯炯视的眼,期待着众人说未说的嘴。贝多芬在一篇书简中说:"获得名声的艺术家常受名声之苦,使得他们的处女作往往是最⾼峰。"这就说明了成名之后萎缩的普遍

  不管是萎缩还是嚣张,都是病态。要克服这种"名人症候",唯一的办法是在名誉上"脫敏、消炎",平平稳稳地找回自己。我们原本是寻常的从业人员,周围突然响起了喝彩声,抬头一看居然是针对自己的,不免有点惊慌,那就定定神,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继续低头做自己的事吧。如果觉得要为喝彩声负责,那么今后的劳作也就成了表演。但是,万万不可为追求喝彩而表演,因为一旦进⼊这种状态,你就成了取悦于人、受制于人的角⾊,而哗众取宠从来就没有好结果。按一般规律,喝彩声刚刚过去,往往又会传来起哄声和叫骂声,仍然不要抬头坚耳,神定气闲地把持住自己,好在未曾进⼊过表演状态,你就没有义务要去关注这种声音。不想在喝彩中的获益,就不必为叫骂去支付。

  但是,尽管你不加理会,一阵阵声浪使你渐渐孤独。即便全是喝彩声,这声音也成了一道影影绰绰的围墙,一种若有若无的距离,使你难于像以前那样融⼊四周。这种孤独并不是自闭,因为你心中还有终极原则,还有茫茫众生,但终极原则无形无貌,茫茫众生也不发出什么声音,更不会向你走近,因此你所把握的仍然是寂寞。一个人,如果能够领悟名誉和寂寞之间的关系,两相淡然,他也就走出了病态,既不会萎缩,也不会嚣张了。泰戈尔说:

  "我攀登上⾼峰,发现在名誉的荒芜不⽑的⾼处,简直找不到一个遍⾝之地。"

  名誉的⾼处找不到遮⾝之地,这种说法真好。人们常常误会,以为那里也像平地一样,总会有一些草树和别人的⾝躯可以为自己阻挡一点什么的,其实正是⾼度把这些遮盖物全都舍弃了。因此,要求接受⾼度就要准备接受难堪。但是难堪也只是心理感受罢了,如果你自知脚下的⾼度不是勉強堆垒而成,为何要躲避别人的目光?为何要掩饰自己的缺点?不把难堪当难堪,难堪也就不成其为难堪。

  ——如果实在消受不了名誉的重庒,那还不如悄然从山峦爬下,安顿于人间万象的浓荫里。⾼峰对大地而言是一种景观,对自己而言却是一种牺牲。何必人人都去参加登山运动呢,你看连银髯飘飘的泰戈尔都有点懊悔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