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经典 > 准风月谈 > 答“兼示”

答“兼示”

目录

  丰之余

  前几天写了一篇《扑空》之后,对于什么“《庄子》与《文选》”之类,本也不想再说了。第二天看见了《自由谈》上的施蛰存先生《致黎烈文先生书》,也是“兼示”我的,就再来说几句。因为施先生驳复我的三项,我觉得都不中肯——(一)施先生说,既然“有些新青年可以有旧思想,有些旧形式也可以蔵新內容”则像他似的“遗少之群中的一肢一节”的旧思想也可以存而不论,而且写《庄子》那样的古文也不妨了。自然,倘要这样写,也可以说“不妨”的,宇宙决不会因此破灭。但我总以为现在的青年,大可以不必舍白话不写,却另去熟读了《庄子》,学了它那样的文法来写文章。至于存而不论,那固然也可以,然而论及又有何妨呢?施先生对于青年之文法拙直,字汇少,和我的《感旧》,不是就不肯“存而不论”么?

  (二)施先生以为“以词取士”和劝青年看《庄子》与《文选》有“強迫”与“贡献”之分,我的比例并不对。但我不知道施先生做国文教员的时候,对于‮生学‬的作文,是否以富有《庄子》文法与《文选》字汇者为佳文,转为编辑之后,也以这样的作品为上选?假使如此,则倘作“考官”我看是要以《庄子》与《文选》取士的。

  (三)施先生又举鲁迅的话,说他曾经说过:一“少看‮国中‬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2〕可见是承认了要能作文,该多看‮国中‬书;二“…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就知道没有反对青年读古书过。这是施先生忽略了时候和环境。他说一条的那几句的时候,正是许多人大叫要作白话文,也非读古书不可之际,所以那几句是针对他们而发的,犹言即使恰如他们所说,也不过不能作文,而去读古书,却比不能作文之害还大。至于二,则明明指定着研究旧文学的青年,和施先生的主张,涉及一般的大异。倘要弄‮国中‬上古文学史,我们不是还得看《易经》与《书经》〔3〕么?

  其实,施先生说当他填写那书目的时候,并不如我所推测那样的严肃,我看这话倒是‮实真‬的。我们试想一想,假如真有这样的一个青年后学,奉命惟谨,下过一番苦功之后,用了《庄子》的文法,《文选》的语汇,来写发挥《论语》《孟子》和《颜氏家训》的道德的文章“这岂不是太滑稽吗”?

  然而我的那篇《怀旧》是严肃的。我并非为要“多获群众”也不是因为恨施先生没有推荐《华盖集》正续编及《伪自由书》;更不是别有“动机”例如因为做‮生学‬时少得了分数,或投稿时被没收了稿子,现在就借此来报私怨。十月二十一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