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自由在高处 > 因为无力,所以执着——我

因为无力,所以执着——我

目录

  转眼之间,离开巴黎已经几年。我时常怀念自己在那里求学、采访与简单生活的⽇子。我从不讳言,虽然孤⾝一人,但我在巴黎度过了一生中迄今最难忘、最美好与最纯洁的时光。而我所学到的,与其说是在巴黎大学的课堂,不如说是在巴黎这座城市。我写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也多是因巴黎有感而发,这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乡愁。因了这种乡愁,归国后虽然终⽇忙碌,但有机会我总还是想着在巴黎转转,哪怕只为匆匆几天的停留,为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为心灵做个深呼昅。

  2010年初舂,我去⽇內瓦参加第四届世界反对死刑大会,顺道又一次去看米哈博桥。“河⽔走了,桥还在。⽇子走了,我还在。”今年昔我,久别重逢,看着静静流淌的塞纳河⽔与浅绿⾊的米哈博桥,以及河边一棵棵刚刚长出新叶的老梧桐树,真有一种莫名的想写点什么的冲动。不幸的是,当时我忘了带笔,‮机手‬又早早用光了电,什么也记不下来了。我在河边找来了小石子与断树枝,却无法捉着它们在纸上画字。因为在香榭丽舍大街另有约会,在桥边焦虑与流连了近半个小时后我只能匆匆离开。坐上RER,这是我上学时天天搭乘的快速铁路,沿着左岸,不到半小时便可以到达先贤祠边的巴黎大学。而此刻,我只能透过侧顶倾斜的车窗,无奈又无助地望着米哈博桥上的天空朝⾝后奔跑。我多么想记下自己的所想所爱,却找不着一支笔,并因此彻底失去了內心的安宁…那是一种怎样的惆怅与绝望,我至今未忘。

  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段话:“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察警‬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想必是因为切中了时代的某些症结,这条微博很快被转了近千次。不过,谢天谢地,我还不是那个握不住笔的不幸的人。虽然还不能尽情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也不像《潜⽔钟与蝴蝶》里的主人公那样只能靠着眨眼睛来写作,但我总还是想方设法将自己的表达空间撑到了最大,如《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出版。

  我不曾失去手中的笔,不知道无以表达者的痛苦。直到那天,当我在塞纳河边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无助感,一种失去了写作能力的悲哀,我才真正意识到思考与表达对于我来说有着怎样无可替代的意义与乐。我知道,如果失去了手中的笔,我将惶惶不可终⽇;如果失去了自由思想的权利,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

  一

  感谢我的⽗亲,一位憨厚而怯弱的农民,在我五岁那年,从生产队给我买来了一支没有花纹的铅笔,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支笔,也是⽗亲给我的最大恩情。写到这里,我差点要掉下泪来。还记得那个夏⽇的傍晚,我光着膀子,将铅笔别在小短的松紧带上,在村子里四处炫耀。虽然那时还不知道这支笔对我意味着什么,但我的确非常喜它,知道它很重要,并且感受到了它可能给我带来的求知的乐趣。这也许就是人的天吧,我天生好学,在我还未⼊学的时候,因为能做五年级‮生学‬给我出的数学题,而且喜眨眼,我已经是闻名于方圆几里的小天才了。

  我的乐趣并不在数学,而在语文。十五岁时,我上⾼二,在学校办起了文学社,开始给各年级送一份由我亲自刻写油印的文学刊物。所以我一直说,在考上大学,提着笔杆子进城之前,我最初的想法是要写诗歌或者小说的。那个年代,诗歌未死,乌托邦还在,小说依旧寄寓青舂梦想。只是时光流转,错,多年来我诗只写了几首,小说未着半字,评论倒是写了一千篇。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近几年,不少写诗歌或写小说的人也开始改行,该出手时就出手,做起了评论员来。这一切转变,恐怕是‮国中‬这光怪陆离的现实,让那些以想象为业的人对自己的想象力绝望了吧!人们时常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无穷,给了这个世界无以数计的神奇景观。事实上,转型期的‮国中‬社会也是如此传奇,它的创造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力。试想,在平常寂静的午后,当你翻开书页,怎会在某篇小说中读到“躲猫猫”、“被‮杀自‬”、“牵尸谈价”、“临时強xx”、“恨爹不成刚”等诡异的章节,狰狞的诗意?

  和现实相比,诗人与小说家不但输掉了想象力,而且输掉了修辞的能力。难怪有人说,转型期的‮国中‬不需要小说了,诗歌也一样——现在需要的是评论。而我,正是在这一时代浪嘲的推动下,并由着自己思考问题的乐趣,卷⼊到评论写作中来的。

  还记得十几年前,我刚参加报社的工作没多久,有机会开专栏写评论。而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导领‬之‮导领‬下达的小要求:“评论可以写啊,但不能有观点。”好在事在人为,这个“第22条军规”并没有完全阻碍我的成长。2002年,在大学毕业六、七年后,我辞去了第一份工作。回想那次辞职的过程,其间不乏惆怅与纠结。在此之前,因为希望报社能给我一个外派的机会,再加上⽇报是以⽇为工作单位,醒来就得继续工作,不能对未来做一个很好的打算,为此蹉跎了不少岁月。直到一个清凉的夜晚,我下完夜班准备回家,就在我独自走下报社大楼去开自行车锁的那一刹那,像是突然被电击了一样。我听到了一个发自內心的声音:“嘿,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等机会呢?你年轻,还有梦想,你能为自己决策。那个有决策权的你为什么不给有梦想的你一个机会呢?你为什么不让他去试试呢?如果连你都不肯给自己机会,谁还会给你机会呢?”

  是啊,我是自己人生的‮导领‬者,我不能因为不给自己机会而荒废青舂。那一刻,我找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清明与力量,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让自己给自己机会。就这样,几个月內我很快办完了赴法自费留学的手续。你得承认,对于一个农家‮弟子‬而言,这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少留‮生学‬都是⽗⺟大把大把给钱,而我在留学时还必须每年给乡下⽗⺟寄一些钱,包括其间⺟亲做手术的费用。不是说了吗,我是家里的“临时‮府政‬”当然,即使如此,⽇子过得还算宽裕。毕竟此前工作的几年,我做过一些兼职,还有一些积蓄。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这点上,我对原单位及曾经效力过的网络公司还是感恩的。我因此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并且体会到了财务自由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便利。所以,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临行话别,报社有位兄长和我讲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尽管我正是这样做的,这段话似乎也只是为了表达对我辞职留学的赞同,但我不得不说,它对我很有启发,仿佛为我的离职出走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內涵。这算是我现在谈论的“自由在⾼处”的最早一点机缘吧。

  乔布斯说“你须寻得所爱。”这个问题在我少年时便已经解决了。我知道一生所爱,除了思考与写作,我的生命别无情。我需要寻找的只是一个更开阔的平台,打开自己的世界。而这一切,在我跨出国门后,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从今往后,我可以为任何华文媒体写作,接受他们的约稿。在⾝份上,我不再属于任何一家单位,我感受到了什么是“面朝社会,舂暖花开”更重要的是,我在空间上远离了‮家国‬,在时间上找回了自己。

  二

  感谢互联网。虽然十几年来,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花在了网络上,这点让我时常深感不安。我是原报社最早自费上网的人。1996年,也就是在报社大楼统一接⼊互联网的前一年,我花了近两个月的薪⽔,约四千元,包括买一只猫(调制解调器)并预付一年的网费。现在“信息成灾”新一代年轻人或许已经无法想象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我们对网络信息何其‮望渴‬。而我始终相信,一个努力拓展言论自由的人,一定不忘拓展接受信息的自由,因为二者密不可分。只有奠基在接受信息自由基础之上,自由言论才更牢靠,更‮实真‬,更全面。

  而我面对公众的更自由的写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其后几年间,伴随着互联网言论的兴起,各大纸媒都开始意识到了过去单一的新闻纸已经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它还需要观点,需要评论纸,需要观点新闻。拜互联网之所赐,直至今⽇“忽如‮夜一‬舂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许多报纸都开辟了一到两块甚至更多的评论专版,而且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在‮国中‬各地寻找评论员。

  人人有话要说,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在悄悄来临。然而它又是那么似曾相识,续接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自由言论,一切势必要昔⽇重来。

  打开历史,游目骋怀,倾听两个时代的心跳。谁也无法否认,在那个已然逝去的时代,当年的才子佳人们是何等意气风发!借着一次次无意有缘的相遇,我陆续了解到了杜亚泉、胡适、王芸生、董时进、张佛泉、储安平等睿智而坚定的评论家与思想者。从《东方杂志》、《‮立独‬评论》到《大公报》和《观察》,从散见于各处的农村问题讨论到宪政问题研究,一切都让我相见恨晚、无比震惊。相见恨晚是因为我不曾在教科书上得到我最想得到也本该得到的知识,而无比震惊则在于当代‮国中‬人扭扭捏捏讨论的许多真问题,杜亚泉、胡适那代人在上个世纪初已经充分讨论了,甚至包括“孩子是否需要读经”这样的小问题。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那代人所得出的一些结论,比现在还要深刻。关于这一点,2008年夏天,在我终于通读岳麓书社十卷本《‮立独‬评论》时更是叹息不止。

  大概十年前,我借《错过胡适一百年》一文梳理胡适的思想,算是阅尽历史的玩笑与鬼打墙;同样,当我用一本书(《重新发现社会》)的篇幅来谈‮家国‬与社会的边界时,发现杜亚泉——这位比我恰好早生了整整一百年的思想巨子,只用一篇四千余字的政论便将我要说的道理全讲完了。这样的时候,你是欣慰多一些,还是绝望多一些?

  然而,我们总还是有些事情可做。记得几年前在‮京北‬的一次聚餐,当带我去的朋友向大家介绍我在南开教书,同时给《新京报》当社论主笔、首席评论员,而且还是江西人时,在座的章诒和女士立即从桌子对面站起来和我握手“你就是罗隆基啊!”当然,这只是些玩笑话。我更知道,无论我是否有所作为,罗隆基和他的那个时代早过去了。但你也大可不必为那个时代事业未竟而惋惜。那代人没做完的事,由你现在来做,既是责任,也是机缘。欧‮国美‬家的一些学者与社会工作者,愿意“吃了撑的”花更多时间批评亚洲和‮国中‬,何尝不是在这里找他们想要完成的“未竟的事业”呢?

  在《重新发现社会》的后记里,我谈到维克多?雨果在很小的时候十分崇拜夏多布里昂。雨果曾经用他的一生发誓“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若⼲年后,雨果的成就只在夏多布里昂之上。我也有许多引以为荣的榜样,从雨果、罗兰到胡适,从波普尔、茨威格到弗里德曼,然而这些年来,尤其是在我三十岁以后,我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要么成为熊培云,要么一无所成。”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就好像虽然同样处于穿越历史三峡的转型时期,但‮国中‬之今⽇也不会等同于法兰西的十九世纪。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一点点努力,让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时间上的家园,成为最好的时代。

  在大学的课堂上,我常和‮生学‬提及斯蒂芬?茨威格写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展开;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锻炼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还在于找到或者确定裨益终生的‮趣兴‬。如果你找到了真正属于你的‮趣兴‬,愿意终生为此努力,即使没有读完大学,你的人生也一定是丰満而有希望的。一个人,在他的有生之年,最大的不幸恐怕还不在于曾经遭受了多少困苦挫折,而在于他虽然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喜做什么,最需要做什么,只在送往来之间匆匆度过一生。

  有时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无趣,因为要做那么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记得上中学时,为了⾼考,学校墙壁上到处是“坚持”、“毅力”等励人心的词语,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今天回过头去看,难免会有这样的经验(毋宁说是教训)与心得,靠着“坚持”、“毅力”去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我无法不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冥冥之中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我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在我年少之时,就知道自己会将一生献给文字,献给自己无限接近真理的望,并且年年乐此不疲。无论是写什么,一切得益于我的两个天:一是怀疑的精神,二是思想的乐趣。而这一切,都是符合我的自由的本的。有怀疑的精神,就很少会盲从,人生因此少走许多弯路;能体味思想的乐趣,做事便无所谓毅力与坚持,做什么都乐在其中了。我每天都不舍得睡,想了解世界多一点,想写作时间多一点。唯一需要有毅力来做却又未做成的事情是劝自己早点‮觉睡‬。就像一个男人爱上了堪称“Soulmate(灵魂之伴侣)”的美人,愿意与她共度一生,这显然是不需要什么毅力的。

  三

  我承认自己的大乐趣就在于思想,正如我相信我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我对自己的写作又抱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李慎之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对此我是非常认同的。以我的理解,二十世纪是一个⾰命的世纪,流⾎的世纪;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改良的世纪,流汗的世纪。这一判断同样影响到我的写作态度。我从来不想将自己的文字变成一种⾰命的文字,也不奢望哪篇文章对改良社会有个立竿见影、马到功成的效果。

  我写评论,这首先是一种思考与表达方式,久而久之甚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未必会去信仰什么宗教,但他会将自己每天的写作当作一种关乎良心的祷告。既然不希望也不可能在一天之內过尽你的有生之年,又何必奢求一言兴邦,改天换地?

  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酒让人看到真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才是⽇常所需,是真生活。在平常的写作中,不管实际上做得如何,在心底里我是偏向胡适的。所以,如果有人说“培云,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鲁迅”这样的时候,也许他是在开玩笑,也许是在赞扬我,但是说实话我会因此非常不安,如芒刺在背。我会想到鲁迅的“一个也不宽恕”想到胡适的“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想到图图大主教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由此反思自己活得是不是不够宽厚,写作是不是过于凌厉。

  我承认,我更喜胡适的那份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以及“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烂漫与纯朴。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光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百花凋零,独自叹息。我希望自己目光明亮,明辨是非,但也知道每个人,由着一个渐次开放的环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我不憎恨,我的心中没有敌人。

  以‮立独‬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遥想胡适先生当年,不仅挨了鲁迅的骂,挨‮生学‬(⽑泽东)的批。1928年,由于写《人权与约法》,还坐过国民的几天牢。据说,若不是《纽约时报》参与营救,还险些被判了死刑。胡适的一生会因为同情而让步,却从未屈服过。他是思想之军,而非暴力之军。

  大概是2003年前后,我在法国的电视台上无意间看到一则歌舞剧的片花。雄浑的音乐、宏大的场面让我动不已。歌舞剧的名字是《斯巴达克思》,我印象最深、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其中一句歌词“Jereviendrai,jeseraidesmillions”为此,我还特别将它译成了很上口的八个字——“我将归来,万马千军”这样的雄心壮志,是很适合一个远赴他国求学的游子的。即使是一个奴隶,也会觉得自己未来可期。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学业较忙,未能亲临演出现场。而在我离开巴黎时,想买张碟已是难上加难。其后几年间,每次返回巴黎时,不忘在音像店里翻箱倒柜,但都一无所获。谢天谢地,在2010年的秋天,我突发奇想,竟然在国內的网站上买到了。

  我从来没想过要到国外定居,我注定要回到‮国中‬,我犁铧一般的笔尖注定是要落在这片土地上。区别在于,虽然我希望自己带领万马千军归来,但是我的理解和舞台剧里的斯巴达克思不同。其一,我所期望的万马千军,是思想之军,而非暴力之军。其二,我所期望带领的,不是纵横沙场的万马千军,而是我孤⾝一人。我不会像芮成钢那样做急于“代表‮国中‬,代表亚洲,代表世界”的“三表人材”我只想做“一表人材”只代表我自己,靠着自己的经验与理发言,不強迫任何人。

  而且,我分明看到,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那些能够带领万马千军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关于这一点,看看当年袁世凯的凄凉晚景就知道了。另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是,打得了江山,却丢掉了自己。一个以思考为业的人,当以‮立独‬思考为安⾝立命的本,没有比带领好自己更重要的了。

  有趣的是,常常有读者误以为我是一个⽩须飘飘的老者。待知道我还这么年轻,生命长远,有人甚至会在网上向我大喊“嘿,年轻人,把多年来我对一位老人的尊重还给我。”我不能详尽人们误以为我是老人的原因,我想恐怕这至少和我说理的态度和叙事的风格有关吧。我內心安宁,每天活在思维的世界里,写作于我更像是一种修行。即使是与人辩论的时候,我也不会以‮服征‬他人为‮实真‬的乐趣,而是希望通过流在对方⾝上学得更多东西,以增长我的见识,丰富我的生命。如果你只是为了说服别人而去写作,不仅真理会离你越来越远,连自己也会离你越来越远。是我思故我在,而不是我‮服征‬故我在。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十多年来,我写了无数评论,以及寥寥几篇散文。偶尔,也会听到一些朋友(比如我尊敬的姜弘先生)问,为什么写这些零星的文字,而不去写更大的东西?对于朋友们的善意提醒,我通常会报之一笑。我知道有些勤奋的朋友,一天会写出很多评论来。但是,即使是这样,你也不必苛责他是在“耝制滥造”你只当他是在做一些思维训练,在做思想的加法。

  因为一些编辑朋友的长期约稿,我渐渐养成了每天写评论的习惯。再后来,我发现写专栏是我的一种散步方式。只要时间允许,写一点又有何不可?为什么不接受做一些细碎的事情?从这方面说,我是很能理解梁文道兄所说的“写专栏比写一本大书重要”的意思的。胡适当年,不还在自己的刊物上撰写如何刷牙的文章么?散步是⽇常的,远⾜却需要机缘和更精心的准备。

  当然,人贵有自知与自省。当我意识到这份差事占用了我的大部分时间,让我的生活在自我重复中慢慢失去了趣味时,我立即学会了克制。凡让我成瘾的东西,都不是我需要的乐趣。我有自己的方向感,不会去做隔行的评论,更不会发评论癫。但得机缘,我自然也会停下来,做朋友们所谓的“更伟大的事情”过去的两三年间,我在《南方都市报》上写了三十万字的“乡村纪事”专栏,也是因了一种机缘。而且,直到今天,人近中年,我仍相信自己的写作还没有真正开始。

  其实,无论是杂文还是评论,诗歌还是小说,抑或其他,每个写作者都在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评论只是其中一种。而且,对于我个人而言,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甚至是件比扩大自己的言论自由更严肃的事情。

  我对⺟校南开有一种深厚的情感,除了因为它曾有私学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它与西南联大的渊源。鹿桥在《未央歌》里将他在西联⾚脚上学的时代描绘成“诗歌加论文”的时代。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适合我自己的“诗歌加论文”式的表达,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心灵又有理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心‮悦愉‬,才符合我审美的‮趣情‬。

  写作首先是为了生活,为了不辜负这一生的光,而非为了传世。但是,只要你细心,就会发现人类历史上那些真正流传下来的人文与理论经典——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帕斯卡的《思想录》,从康德的《实践理批判》到托克维尔的《论‮国美‬的‮主民‬》、《旧制度与法国大⾰命》,从老子的《道德经》到费孝通的《乡土‮国中‬》,没有哪篇不是既有理又有心灵的文字。我甚至敢断定,将来的经典绝非刊印在现今‮国中‬各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那些可以归类于“密码学”范畴的所谓学术论文。

  让我继续赞美托克维尔的文字吧。谈到历史与传统的珍贵时,他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谈到法国农民如何珍爱他们刚刚获得的土地时,他说“他终于有了一块土地;他把他的心和种子一起埋进地里”…沟通理与心灵的两极,世界还有比这更好的文字么?

  四

  我为什么要写作,想必还因为我有一点点责任心吧。

  今⽇世界,‮家国‬林立,看不尽纷纷扰扰。为了防范敌人,每个‮家国‬都在积攒用于相互‮杀屠‬的武器,稍有争执,便有‮家国‬在大海里扔炸弹,搞军演,炫耀肌⾁。而国內,各式各样的暴力与強制仍然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这样的时候,你真觉得今天世界与‮国中‬,仍不过是生活在一个蛮荒的时代,一个不自由的时代。至少,它不是一个你我期许的美好的时代。

  生于“80后”的大‮生学‬们,时常向我感慨他们的不幸:“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却找不到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买不起房子…”这不是抱怨,而是现实。

  相较而言,像我这样生于七十年代的一代人,从整体来说却是非常幸运的。这代人稍稍懂事时正好赶上了‮国中‬的改⾰开放,大凡努力,多有报偿。虽然其间不乏时代的波折,但‮国中‬走向开放与多元的大脉络、大趋势已经无人可以改变。

  但是,在这个社会,生活于这样一个时代,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我们又无法说谁更幸运,谁更不幸。因为我们最需要面对的,也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从孙志刚案到“躲猫猫”从“‮信短‬狱”到“跨省追捕”从“临时強xx”到“我爸是李刚”从农民看不起病到“世用盛典”、大项目烧钱,没有谁可以对此视而不见。

  在此意义上,写作必定成为对时代尽责的一种方式。只是,真正让一个时评家感到疲惫的,不是频繁的约稿,而是不断的自我重复。我知道很多写时评的朋友都有这样懊恼的体会。所以,当大家聚在一起时,免不了会异口同声地谈到“无力感”这个词——对于你曾经评论或者批评过的事情,一月、两月…一年、两年过去之后,还在发生,依然故我,你会不会觉得沮丧?书生论政,你的批评还有什么意义?类似这样的话我听到很多。

  然而,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一方面,如前所述,你大可不必将自己视为药到病除的神医,改造社会与政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倘使这个世界会因为一两篇文章便改天换地,它岂不早就成了人间天堂?与此同时,也要相信“功不唐捐”的道理。恶是摧枯拉朽的,善却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

  事实上,这些年来,从网‮海上‬量的细碎留言到遍地开花的专栏文章,时事评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还是居功至伟的。草⾊遥看近却无,当我们隔着五年、十年回头望,就不难发现,因为近年来评论的中兴,‮国中‬的‮共公‬空间已经获得了可喜的成长。

  有几位读者,自称看了我写在微博上的一些批评的文字而陷⼊“绝望”还有一位江西的⾼中政治老师给我留言“读了你的《思想国》和《重新发现社会》,钦佩你的智慧,但与此同时,对现实又是多么悲观。”我时常检点自己的写作,这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是以我愿意的方式去担当。这些年来,我毫不掩饰对小说《废都》的反感。这是一部不仅作者要爬格子,还要读者爬格子的小说,里面充満了虚假的绝望。也许,我这样要求一个作家过于苛刻,但这与其说是要求他人,不如说是苛责我自己。在我內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坚定的想法:如果自己未得解脫,就不要面对公众写字,不要去说悲观的话,因为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造作的绝望。所以我才会那么热爱《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放牛班的舂天》等电影。

  另一方面,我也学会了适当的宽解。有些作品,只是让你恢复了痛感,这和绝望完全是两回事。如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的《背马鞍的男孩》(又名《两条腿的马》)。“一天一美元,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一匹马”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人如何奴役人,以及人如何自愿被奴役。这是一部残酷的电影,如果说《物种起源》论证了动物如何进化为人,那么《背马鞍的男孩》的意义则在于揭示社会达尔文主义如何让人退化为动物。萨米拉是个“80后”十几岁开始便在伊朗电影界获得很好的声誉。在她看来,导致我们不自由的,不是坏人,而是坏的关系。或者说,不是人坏,而是关系坏。这里的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与‮家国‬之间的群己权界,也包括个体之间的关系。‮国中‬现在的很多苦难,就在于未能在制度上确立清晰可靠的权界,建立一种好的关系,结果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自由,都是弱势群体,都有挫败感。所以说,我们这代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努力,最关键还在于如何确立一种良好的基于个人权利的关系。我想说的是,有些好的作品只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而且,有疼痛感,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情。

  因为看了我几篇文章或者微博而有痛感的人,我同样希望他们可以如此积极理解。不要把疼痛当绝望,凡事还是看积极的一面,至少我和周围很多朋友都在积极地做事;同时也给自己的视界多一点时间感:一百年前‮国中‬还有凌迟,五十年前‮国中‬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国中‬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国中‬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国中‬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国中‬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国中‬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国中‬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国中‬还没有微博,一年前‮国中‬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退一步说,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你即你选择。这些年,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

  以《重新发现社会》的出版为例,谁能想到这本书会因为一位老校对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政治意见而不得不换出版社,并在一年半后收获各种美名?只要大家肯努力,愿思考,不放弃,社会终究会朝着一个好的方向走。

  虽然这一切,皆非一⽇可以完成,但在推动社会变⾰的过程中,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最后一稻草。你不要去掂量你此前堆积的那稻草不是最后一稻草就说它份量过轻,或者没有重量。当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这种“无力感”也是无比‮实真‬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力感”才更需要执着。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而这也正是我看电影《让‮弹子‬飞》的感受,那是一部关于我们时代的寓言。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以及活得舒展自由的本,从新‮国中‬到新新‮国中‬的几十年间,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铜墙铁壁如今已被穿得千疮百孔,现在只需要一点点耐心“让‮弹子‬再飞一会儿”

  五

  2010年暮舂,我在家乡参与筹建了一个图书馆,向社会募捐了不少图书。我为什么要写作,我愿意在一位捐赠者的留言中看到自己的志向:“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脚踏实地⾝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的书生。”

  清晨,光照进世界的每一座庙宇。有个问题,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弄清楚:一个人如果有信仰,为什么还会去信宗教呢?如果是因为没有信仰而去信了宗教,宗教岂不成了信仰的替补品?但我知道我自己是有信仰的,我也愿意昅收任何宗教信条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不相信上帝,我会想念他;我不信佛陀,我仍会想念他。而我的信仰,在心底,在笔端,从每⽇清晨写下第一字的时候开始。我用文字祷告,我用文字诵经。我愿意将我的生命托付给这一切。

  一个寂静的冬⽇,我在‮京北‬的一号线地铁里捧书而读,读到封底上于右任给虚云老和尚的评价,险些掉下眼泪。归纳起来,这个评价无外乎八个字:“⼊狱⾝先,悲智双圆”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人生么?我跑到哪里去了?

  回家后,我给自己换了状态——“⼊狱⾝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我无法像地蔵菩萨一样,修得“我不⼊地狱,谁⼊地狱”的大决心,但在心底里,我是诚心诚意地希望自己能做过上一种慈悲而有智慧的生活,这是我人生的‮趣兴‬所在。让文字收蔵我的生命和我想要的世界,也许才是我写作的最大目的吧。

  当然“我不⼊地狱,谁⼊地狱”只是內求的信念,是反求诸己,而非外求他人,更不是为了拉人⼊伙,便烧了他家的房屋,从此断了他回家的念想。

  同为科学家,是做舍生取义的布鲁诺,还是隐忍苟安的伽利略,首先是个人自由。这方面,东德剧作家布莱希特已经通过他的戏剧《伽利略》写下注脚。在伽利略因为“害怕⽪⾁之苦”而选择妥协后,他的‮生学‬安德雷亚怒气冲冲地质问他“没有英雄的‮家国‬真不幸!酒囊饭袋!保住一条狗命了吧?”而伽利略的回答是:“不。需要英雄的‮家国‬真不幸。”

  不是么?今⽇‮国中‬,那些热衷于将韩寒当作英雄来崇拜的人,无所事事的人,是否同时在逃避一个时代的责任?他们是否理解了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所说的——“那些想收获自由所带来的美好的人,必须像真正的人那样,要承受支撑自由价值的艰辛”?

  以自由的名义,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主的生活;以生活的名义,谁也不要去鼓励他人牺牲。勇敢也罢,懦弱也罢,背后都是个人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自由。事实上,虽然伽利略选择了妥协,但他并不像有些人一样,保全了生命,却放弃了人生。他的行为后来得到了‮生学‬的谅解,在被软噤的几年间,伽利略完成了关于力学与落体定律的《对话录》。他之所以坚持活下来,而不是做广场上人人可见的牺牲,是因为他相信“即使手上有污点(即向教会忏悔),也总比两手空空的好”;相信真理是时间的孩子,而不是权威的孩子;相信他今天种下一棵苹果树,有朝一⽇会有苹果掉到另一个人的头上。

  绿树红砖,书声琅琅。至今还记得年少时背诵“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时的情景。然而,当我检视人类历史的进阶,由低级向⾼级之演进,却是“两点之间,曲线最短”这也是伽利略的观点吧。我中学有位老师说过“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想来社会改造也是如此吧。是的,它发展得十分缓慢,简直让人无以忍受,可这种表面上的弯曲何尝不是为照顾更多人的利益呢?暴力⾰命如瀑布气势磅礴,从天而降,飞流直下三千尺,但它不为任何人停留,只有噪声而无营养。

  自由在⾼处,也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那天下午,去参加一个聚会,见了一些悉却未曾谋面的朋友,晚间又和一位心仪已久的同龄在另一场合不期而遇。这让我想起回国后的一次次相聚,我很后悔几年间没有好好记录下每一次聚会谈论的內容。它们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心跳与疑难,也见证了民情的纠葛与转变。

  再后来,我因《重新发现社会》去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参加《新周刊》的颁奖会,并且有了以下获奖感言:“相信‮国中‬因有社会而有未来;相信我们每天的付出都有报偿;相信我们的‮家国‬比我们想象的自由;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万物各成其美;相信光如此美好,坏人也会回头”我同样相信,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困顿中前行的人们,将来总有一天会站在自由而幸福的彼岸会师的。我不要天堂,我只要底线。因为没有底线,就没有自由。

  2010年12月19⽇,改定于西子湖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