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仙侠 > 守望的距离 > 1994 7 救世和自救

1994 7 救世和自救

目录

  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其主要表现是:一、信仰生活的失落。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二、情感生活的缩减。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情感体验失去个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三、文化生活的耝鄙。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滥泛‬,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困境。‮乐娱‬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不过,其中又有区别。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人具有強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或者——审判世人,以先知的口吻预言某种末⽇审判。张承志是当今最典型的代表。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相当一批人文学者正在为此竭精殚虑,摇鼓⾆。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另一类人是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立独‬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精神平庸化过程同样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类人那样有切肤之痛,如坐针毡,为之寝食不安。由于他们更多地生活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脫于他们所反感的那种外部变化了。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和蔑视。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真正于艺术的艺术家,真正于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在这样的人看来,末世论或世论似乎都有些危言耸听,这个世道和别的世道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是一个俗世罢了。时代变迁,俗的表现形式相异,或官或商,无精神则为一。所以,他们始终与俗世保持距离,而把精神上的‮立独‬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立命之本。在此意义上,他们的立场可归结为自救。

  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的,毕竟可能有一些个人和社会皆很強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场会发生重迭。我无意在这两种立场之间评优劣,以我之见,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我们之缺乏有感召力的传道士和启蒙思想家,一如缺乏埋头于自己园地的耕耘者。不过,就目前而言,说句老实话,我实在听厌了各种名目的文化讨论,从这些热闹中只听出了一种浮躁和空洞。无论是标榜为“新国学”的复古主张,还是以“后现代”名义装饰现状的学术拼贴,事实上都没有提出切实的救世良策,很可能只是成全了个人的一种功利望。至于种种关于“文化失落”、“人文精神失落”的喟叹,透出的多是一种焦躁不安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为自救的立场作一辩护,尽管真正的自救者是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的。

  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最內在的精神需要。他在精神生活的范围內几乎一定有很重大的困惑,所以对于他来说,不管世道如何,他都非自救不可,唯自救才有生路。可是,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的功利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而坚定的,不会有任何实质的困惑。张三不耐贫困,弃文经商,成了大款,李四文人无行,媚俗哗众,成了大腕,这一切与他何⼲?他自己是在做着他今生今世最想做、不能不做的一件事,只要环境还允许(事实上允许)他做下去,何失落之有?立⾜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那些面对浮躁世态而自己心态也失衡的人,他们也许救世心切也心诚,但同时我又很怀疑他们自己內心缺乏精神生活的牢固基,要不何止于如此惶惶不安。

  我确实相信,至少在精神生活领域內,自救是更为切实的救世之道。当今之世不像是一个能诞生新救世主和新信仰的时代,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热爱精神文化事业的人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从事‮立独‬的探索和创造。这样的人多了,时代的精神文化⽔准自然会提⾼。遗憾的是,我们拥有许多不甘寂寞的信仰呼唤者、精神呐喊者和文化讨论者,少的是宗教、哲学、艺术上的真信徒甚至真虚无主义者。透底地说,真正精神的东西是完全‮立独‬于时代的,它的子要深邃得多,植于人类与大地的某种永恒关系之中。唯有从这个源中才能生长出天才和精神杰作,他(它)们不属于时代,而时代将跟随他(它)们。当然,一个人是否天才,能否创造出精神杰作,这是无把握的,其实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失去与这个永恒源泉的联系,如果这样,他就一定会怀有与罗曼·罗兰同样的信念:“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或‮生新‬,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而已。”于是他就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了,因为他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未也决不会中断,而他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纪念“五四”‮国中‬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心情是复杂的,怅惘和悲怆多于振奋。

  法国人一定会怀着平静的心情纪念他们的启蒙运动,因为狄德罗们的理想已经实现,这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我们却仍然在演七十年前揭幕的同一台剧,尽管布景和演员屡变,但脚本和题目依旧。令我们惭愧的是,我们还失去了第一代主角所拥有的那种天真的自豪,在无奈的重复中感到了几分疲倦。

  传统和现代化是一个多么陈旧的热门话题,一切可能的主张都提出过了,出路依然茫。中西文化的文章做了又做,五花八门而又千篇一律。这种两难抉择本⾝似乎也成了我们无法摆脫的传统,纠着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头脑和步伐。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具备现代文明世界一员的自信,強壮得既不怕自己的传统,也不怕外来的文化,对两者都泰然处之呢?

  ‮国中‬知识分子始终在出处之间徘徊,⾝在书斋,心系庙堂。想当年,多少书生慷慨投⾝政治风云,到头来又乖乖地回到书斋,专心地做学问或潇洒地玩学问了。我们恐怕连这点安慰也没有,商嘲滚滚而来,一旦‮意失‬,冷板凳也有坐不下去之势。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具备现代‮主民‬社会公民的从容,无需愤于政局又消沉于书斋,政治不再是关注的中心,学术也不再是一种逃避,从政和治学都成为具有‮立独‬人格的公民的自由选择?

  我期待着这一天。唯有到那时“五四”这一页历史才真正翻了过去,我们的后人将会怀着平静的心情纪念“五四”当然,为了把这一页历史翻过去,我们只好坚持写完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