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匹马西风听大潮
这本新书,多为旧作。面世艰难,泪眼婆娑。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恨自家瓦釜,枉费喧哗。海东二载,受不少黑煞气;归国四年,添几许⽩头发。想老夫一生时乖运蹇,回回坐的是末班车,倒霉事从来落不下,真个是吃草挤,种瓜收⾖。中学时到火车站学雷锋,帮旅客提篮扛包,竟被疑为抢劫犯。某⽇拣到一袋大米,跟同学抬到出派所,结果是泥牛空⼊海,邻居们一片大嘴都笑歪。要考分数最⾼之北大中文系,黑龙江只有俩名额,必须在全省占据绝对优势才敢问鼎。读硕读博,临深履薄,伤痕累累,一路坎坷。好容易留校任教充学者,生学看我举止是进修教师,穿戴像勤杂工,每每出言不逊,以为走错教室。教儿子布⾐蔬食背论语,被认为待骨⾁,心理态变,终朝恶吵,卒致分灶。让生学自由发展,鸢飞鱼跃,愚者谓不负责任,师道罔存。当人大代表沉不住气,会上会下提意见,那⾁食者眼中来两道利箭:“让你当个破代表,你还当真了!”当选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走过某一人群,立刻如鲁迅所道:“天气愈寒了…洋铁碗不知收到没有。”
呜呼,马俊仁同志说:“我比那那窦娥还冤哪!”柯湘同志说:“吐不尽満腹苦⽔,一腔冤仇。”杨过同志说:“我一生被人冤枉还少吗?”十五年前,俺写下一首悲怆的七律《过桥》:“竟⽇游仙乐九霄,此⾝忽到奈何桥。丰都城里千朋唤,伊甸园中群鬼招。挑尽滑车不觉累,望穿铁壁叹徒劳。蔵冰埋火销神剑,匹马西风听大嘲。”那最后一句颇有傻英雄自以为是的架势。十五年过去了,二十五年、三十五年也很快就会过去,我知道那大嘲或许不来了,或者说已经来过了。老尼姑不就对阿Q说“已经⾰过了”么?我似乎也应学学阿Q哥,赶紧抱个萝卜回土⾕祠为妙。周公恐惧流言⽇,正是河豚上时啊。
当年老蔡京发配路上,所有的饭馆酒馆咖啡馆都不卖给他东西。到了潭州(长沙),作词一首曰:“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骨⾁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堂十度宣⿇,追思往⽇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不过蔡京毕竟算不得什么好人,下场虽惨也不大值得同情。倒是苏东坡《答李端书》于平淡中发人警醒:“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我虽然常向生学宣扬孔子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但眼见世人愈来愈走向“慭慭然莫相知”也不免兀自卖呆。近年因涉猎通俗文学研究,颇遭贤达诟詈,并坊间牛二亦痛斥曰:下流如金庸小说者,其中能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吗?--遂举世皆知孔庆东最起码之文学历史常识亦不具备。国中政法大学一名生学⼲部在邀请我讲座未果后,义正辞严教训我要“学点哲学”不噤又想起东坡《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诗云:“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苏东坡是古往今来最通达者,尚且说“谁能识其全”或许正因为此,才成就其通达吧。他随口一说的“远近⾼低各不同”那是何等耐人寻味的深邃哲理啊。然而倘与今⽇北大清华社科院的学术小贩们攀谈,定会掩口胡卢而笑曰:“如此浅薄的道理,谁不懂啊!”在他们看来“前明月光”也算诗吗?“青海长云暗雪山”也算诗吗?只有“蓝田⽇暖⽟生烟”才算诗,只有“理发店的胰子沫同宇宙不相⼲”才算诗。
所以还是匹马,还是西风。《飞狐外传》结尾的最后一句写道:“他⾝旁那匹⽩马望着圆渐行渐远,不由得纵声悲嘶,不明⽩这位旧主人为什么竟不转过头来。”灵的⽩马尚如此,人大约也就无须指望了。还是浊酒一杯家万里,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