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殿下的较量
明明是很简单的误会,没想到在周府居然也三人市虎。
周子瑜的嘴抿成一条线,冷冷的不发一言。
若不是周子瑁的解释,让他来说的话,⺟亲能相信他的说词吗?
本想拉着小儿子来壮声势的周夫人,还没开始借题发挥,事情就结束了,一时间颇感下不来台,悻悻的一甩手:“老爷,我头疼,先去歇着了!子瑁,瑶瑶,你们随我来。”
顺便把小儿子和女儿也带走,省得他们联络感情把她这亲娘给孤立了。
周正义松了一口气,只要锦儿没出什么差错就好,至于外面的流言,可以想办法解决。他挥手把不情不愿的小儿子和女儿轰出去:“去吧,好好照顾⺟亲,要是实在不舒服,就去请太医。”
周子瑶难得见到大哥,更惦记杏林馆的吃食和锦儿的美容膳食,不顾⺟亲的眼⾊,冲过去抱着周子瑜的胳膊,笑道:“长兄,你什么时候还去杏林馆,带上我呗!”
周子瑁道:“还有我!”
周子瑶道:“对呀,⽗亲,不如趁长兄在家,再去杏林馆吃一餐团圆宴。”
书房里气氛突变,预计的质问场面,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周夫人脸上挂不住了,声音严厉起来:“子瑁!瑶瑶!不要耽误你⽗亲商议正事!”
儿子和女儿简直就是叛徒,一碗汤两碗菜就给收买走了。
周正义只好打圆场:“你们两个先送⺟亲回房休息,等我与你长兄议事完毕再说。”
一句承诺总算把唧唧喳喳的儿女都赶跑了,书房里只剩下周正义和周子瑜,⽗子俩对望一眼,颇觉尴尬。
“子瑜,你⺟亲道听途说,固然不对,”周正义作为⽗亲还是很有肚量,知道要如何安抚长子:“为⽗也让罗庆去打听过,杏林馆如今生意冷清,久无客至,
因此,为⽗也有不严谨之处,草率的听信了你⺟亲的话。此事若是我亲自上门去问过章小娘子,就不会闹出这么大误会了。
就照瑶儿所言,你若是这几⽇都在京城,咱们阖府再订一席团圆宴。顺便商议你们的亲事。”
这是⽗亲委婉的在向儿子道歉,在做最大的让步。
周子瑜思及锦儿所受的委屈,心里的不快还是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不愿意和⽗亲起冲突,就转移了话题:“⽗亲,我今天在杏林馆遇到了京兆尹季大人的公子。”
周正义很満意长子的宽厚反应,顺势接下了话头:“奇怪,照理说,季公子一回京城,季大人就知道这件事的。怎么季大人早不去致谢,晚不去致谢,偏偏这个时候才去。难道,是想去平息流言的?”
周子瑜摇头摇:“⽗亲,按理说,去杏林馆吃饭的都是达官贵人,并不是轻信市井流言之辈,为何杏林馆的生意会一落千丈?”
周正义道:“这就有意思了,流言在市井之中夸大其词倒也不⾜为奇,你说的很对,杏林馆的客人,又是凭什么就相信了这类传言而止步不前呢?”
谣言传一阵都能停歇,为何杏林馆的流言就影响这么大?
只有得罪了人,得罪了贵人,才会遇到这种故意混淆视听的谣言。
又或者说,是有人故意在官贵的圈子里制造了这样的流言。
一个⾖蔻年华的女子,遇到这样的谣言,⾜见传谣的人急将章锦婳置之死地。
周正义沉思了一阵:“锦儿的利益背后就是周家,咱们背后的利益就是秦王殿下。难道说,是有人想借刀杀牛?”
周子瑜闷声道:“唐侍郞夫人在锦儿那里医治寒症,不知道季大人是否想去探听虚实。”
“唐侍郞夫人?唐侍郞前去太原做说客,听说被关押在黑牢里。朝中已经有人在说唐侍郞只怕已经不在人世了。”
“⽗亲,唐侍郞深得皇上信任,在朝中无人能出其右,被派去做说客,这背后可有什么原因?”
周正义半握着拳头,轻轻敲着自己的额头:“皇上前几⽇居然派了齐王前去太原。齐王年少,没带过兵,胆量谋略均不及太子与秦王,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太轻敌,还是想放弃太原。”
“⽗亲,皇上又怎么会放弃太原?那里是皇上起家的地方,有许多皇上的故旧识。若是太原被刘武周所破,长安城也岌岌可危啊!”
“子瑜,现在太子在朝中并不算得人心,皇上又有些优柔寡断,朝中各人都唯皇上马首是瞻,去太原的事,谁也不愿意出这个头。是生是死都不讨好。”
周子瑜问道:“⽗亲,朝中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周正义道:“大的动静没有,就是太子去西凉接受了归降,回来之后,皇上大赏,宮中还庆贺了三⽇。”
“⽗亲,杏林馆的流言,是否就是那段时间起来的?”
“咦?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那个时间差不多。怎么,你怀疑是太子让人去做的?”
“太子与秦王表面和气,暗地里总是要挣个⾼下。若真是太子派人做的,锦儿只怕就只是太子与秦王争斗的一颗棋子而已。”
“太子素来光明磊落,这种制造流言的事,不像是太子的手笔。”
“⽗亲,若真是光明磊落,秦王还替儿子求了皇太后许婚,到现在也没有一点动静。若是锦儿为了此事而毁了名声,秦王殿下就算不会下不来台,太子殿下却是赢了一局。”
周正义顿了一下,安慰长子道:“子瑜,至少,现在秦王麾下有几个好的谋士,若是好好经营,还是有机会把太子!”他抬起手,在脖子处做了个咔嚓的手势:“唉,他们二人手⾜相争,总有人会被推出来当替死鬼挡箭牌。”
周子瑜的眼神变得幽深,面容越发冷峻:“⽗亲,若是太子要拿我开刀,我是不会允许的。”
周正义有些意外,随即露出赞赏的笑容:“对!宁可死在保家卫国的场战上,也不能无端被个人私怨所殃及。”
⽗子二人的意见,又达成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