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零章 西风压倒东风
第三三零章
內廷重开西厂之议也让老公爷感到很yi wài ,奉天殿外早朝之前,宋楠悄悄将此事告知张懋,张懋便立刻明⽩刘瑾此举的深意,且举一反三的剖析出数条来,而非如宋楠第一次听到zhè gè 消息的时候那般的后知后觉。
“毫无yi wèn ,刘瑾要夺你锦⾐卫的权了,西厂复开,锦⾐卫和东厂尽纳⼊其控监之下,即便你锦⾐卫未必全⼊西厂掌控之中,但也必将受其掣肘;且还有一事也将成为大患,不知你可否kǎo lu 过?”
张懋负手在阶下踱步,声音低沉的道。
“我只知道,西厂重开将会钳制我锦⾐卫手脚,削弱我在朝中地位,不知还有其他的wēi hài ,还请老爷子指教。”宋楠虚心求教。
张懋道:“也难怪你不知底细,成化年间汪直设立西厂,距今亦有二十多年,那时候你还未出生,焉能知晓此机构设立的意义;西厂的职权包揽锦⾐卫和东厂所有职权,且可自行审理犯人,设立监狱关。押人犯。你锦⾐卫若拿重要人犯还需领刑部驾贴,而西厂拿人和东厂一样本无需通禀任何衙门。更重要的是,西厂缇骑的人数编制可以为东厂数倍,若以成化年间五倍于东厂而计,重开的西厂衙门可以拥有五倍于东厂番役之数,也jiu shi 最⾼可有一万五千缇骑人手的增加。刘瑾平⽩增添一万五千人手,这件事比你锦⾐卫衙门被钳制更为致命。”
宋楠悚然而惊,一万五千编制內缇骑的增加,再加上东厂三千番役,外加上御马监所领的三千营,光是刘瑾手中攥着的力量便逾两万,而自己虽极力扩张锦⾐卫衙门的规模,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个三万五六千人的大衙门,在京畿左近其实只有万余人。
也jiu shi 説,一旦西厂建立,在京畿左近,刘瑾的实力完胜自己,甚至完全可以以西厂取代锦⾐卫的存在,因为锦⾐卫能⼲的事情,西厂照样有充⾜的人手去⼲,而且手段上比锦⾐卫甚至更加的自由和有效,因为他们不必顾忌名声和手段。
“宋楠,这件事怕是要想个万全之策了,刘瑾此举汹汹,来者不善啊。”张懋⽩眉深锁,一时之间他也没什么好bàn fǎ 。
宋楠点头,明⽩摆在面前的挑战有多大。
早朝过后,正德主动召见宋楠,宋楠隐约觉得,定是西厂重开之事正德要向自己做出解释了。
乾清宮御书房內,炭火烘烤的屋中热燥不堪,穿得像个大粽子一般的正德见宋楠进来,忙笑脸赐坐,连近来和宋楠不甚搭腔的刘瑾,也出乎意料的牵动了一下嘴角,⽪笑⾁不笑的点了下头。
“宋楠啊,朕听闻你与英国公府郡主成婚之⽇将近,是哪一天啊?”
“启禀皇上,是腊月十八,还有半个月呢。”宋楠对正德这种明知故问的寒暄感到好笑,正德像是个做错了事的小生学一般,在摊牌之前总是喜东拉西扯一番。
“哦,很好很好,到了⽇子,朕定会下旨去给你们庆贺,另外朕也会有所赏赐。”
“多谢皇上关爱,皇上对臣真是没得説。”
“那是自然,朕的⾝边就只有你和刘瑾两个人朕最信得过,你新婚,朕自然是要有所表示的;唔…此事到时候自有安排,眼下朕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商量,朕也有些拿不准,你也帮朕出出主意。”
宋楠忙道:“皇上请讲。”
正德看了一眼刘瑾,手道:“宋楠,朕前几⽇接到几份奏折,都是建议加強京畿內外的治安和报情收集之事,虽是来自于外边的员官奏折,所提也不甚完全正确,但朕觉得有些地方説的有道理的。京城乃我大明最重要之地,煌煌百万之众的大城,维护其稳定乃是首要之责,前朝历代先皇都极为重视这一点。”
宋楠皱眉道:“皇上,是否是臣的职责有所差池呢?我锦⾐卫衙门对京城的控制已经相当得力,近半年来京中案件少了两成,街市太平,无恶事件发生,难道有什么臣不知道的重大案件发生不成?”
正德忙摆手道:“那倒不是,朕不是説你办事不力,事实上锦⾐卫衙门到了你手中焕然一新,bǎi xing 们对锦⾐卫的口碑也有所改观,这些朕都是知道的,朕只是希望变得更好而已。”
宋楠笑道:“原来如此,看来臣是有点让皇上失望了。”
正德忙道:“莫要这么説,你接手时⽇尚短,有些事本就不该由你来承担。朕前几⽇听了刘瑾的一席话,觉得有些道理,刘瑾説要进行一番改⾰,特别是厂卫之间的改⾰,也许会发出你们两个衙门的动力,宋楠你不妨听听刘瑾的话。”
宋楠微笑道:“好啊,刘公公若有⾼见,我自然是洗耳恭听。”
正德gāo xing的道:“好,刘瑾啊,将你的建议説一説,在朕面前,你们厂卫之间都是一家人,有好点子本就要相互的沟通,又不是外人。”
刘瑾磕头行礼道:“奴婢遵旨。”
宋楠的心头已经如明镜⾼悬一般,他最关心的其实是正德的态度,现在看来,正德已经完全站到了刘瑾一方,虽不知刘瑾説了些什么话让正德同意他的建议,但显然,今⽇想阻止刘瑾重开西厂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若自己fǎn ying 烈,却又无理由反驳,则恐怕会正好落⼊刘瑾的计策之中,反而会招致正德的反感。
刘瑾起⾝来到宋楠面前施礼道:“宋大人,咱家奉皇上之命説些自己的看法,若有不对的地方还请不要见笑,一家之言而已。”
宋楠拱手道:“公公客气了,公公的ti yi 定是字字珠玑的,洗耳恭听。”
刘瑾一笑,缓缓道:“皇上刚才説的话咱们都听到了,其实皇上并非对京城治安和咱们厂卫的稽核公务不満,皇上是给咱们留了面子;但我等做臣子的便要勇于剖析自⾝之丑恶,不惮于将弊端暴露出来。皇上説的对,咱们是关起门来一家子自己説话,也不会为外人所知,不知宋大人以为然否?”
宋楠道:“刘公公要説什么便説。”
刘瑾点头道:“好,宋大人,皇上⽇理万机政务繁忙,你我⾝为皇上近臣,掌着锦⾐卫和东厂衙门,按照职责理应为皇上分忧,而非给皇上添添堵是么?”
宋楠肃容道:“这还用説?”
刘瑾道:“虽你我都有zhè gè 意愿,但实话实説,你我两家衙门没有做到这一点。当然这也不是你我之过,历来厂卫之间素有芥蒂,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盖因各自权利职责重叠,相互都不fu qi ,差事上有时候非但不能相助,反而相互拖后腿。报情不能共享,人手不能统一调派,往往错过很多的办案时机,效率低下,多费人力物力。”
宋楠不语,刘瑾説的是实情,但刘瑾这么勇于剖析自己,显然不是为了做自我批评,而是为了引出后面要提出重建西厂的建议。当着皇上的面,他越是biǎo xiàn 的诚恳,皇上对他的建议便越是会打上⾼分,自己若无理由的反对,那既不会成功,也在正德的心目中失分。
“咱家也不讳言,东厂和锦⾐卫衙门报给皇上的一些报情,不仅完整不够,证据不⾜,往往还相互矛盾,若非皇上仁厚,你我都该受到责罚才是。厂卫均可刺探京內外各类消息,但同一消息自相矛盾,传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么?诚然我等有风闻之权,但消息未经整合和相互的沟通印证便上报,浪费皇上精力不説,还让皇上不知该信谁的报情,这显然是不hé shi 的。”
宋楠点头道:“公公説的对,此类事件虽凤⽑麟角,但确实发生过,然则公公的建议是…”
刘瑾一笑道:“我的灵感还是来自于宋大人,还记得当⽇在朝上分析新平堡一战的得失时,宋大人提及边陲各镇之间消息不畅、各自为阵、相互不协作、乃至遇到鞑子袭扰便胜少败多的弊端么?咱家觉得,我们厂卫之间似乎也缺少了沟通和信任。当⽇宋大人和英国公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复设三边总制官,统一协调西北三边军务,可谓是英明的建议,皇上也从善如流允了此议。”
宋楠微张嘴巴,暗自郁闷,刘瑾还真不是盖的,懂得以彼之矛刺彼之盾,设立比三边总兵府更⾼一级的三边总制衙门来统一协调管理正是自己的建议,现在被刘瑾拿来dui fu 自己了,真是报应的飞快。
刘瑾看着宋楠难看的脸⾊,得意的ji xu 道:“鉴于目前的现状,咱家也想照猫画虎的献丑一番,若在东厂和锦⾐卫衙门之上设立一个协调总理两衙门事务的衙门,今后咱们只需将侦缉的报情和公文上缴该衙门汇总,并统一协调印证补全之后上报皇上知晓,岂非也能起到如同三边总制那般的作用么?宋大人,你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