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灵异 > 蜀山异闻录 > 第一百三十八章政府出面辟谣

第一百三十八章政府出面辟谣

目录

  中央、国务院对此事非常重视,数度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解释、辟谣,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在央视的直播节目里说道:

  “地震前的动物异常反应是科学的,感的动物会察觉到地震变化。然而,动物除了对地震会有感反应外,亦会对其他自然现象产生感反应,因此,蟾蜍迁徙只能作为可能发生地震的参考,并不能作为震前的可靠预测,四川绵竹市、吉林长市等地的蟾蜍迁徙的现象,属于正常迁徙。”

  动物专家侯镜如也举例说道:“这种蟾蜍的大规模迁徙现象,也曾出现在出现在二00五年七月的吉林长、二00六年四月的重庆、出现在二00六年五月的江苏泰州、出现在二00七年四月的四川成都、出现在二00七年五月的河北唐山、出现在二00七年九月的山东临沂、…各地区多次分别进行了报道,但其后并未发生地震。”

  著名科学家贾立波也出面解释:“至于都江堰老鼠、黄鼠狼、蜻蜒、燕子等迁栖,可能是与当地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导致植被与食物链发生短缺,引起生存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得大批量动物们集体迁栖,百姓们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过份担忧和恐慌。不过,由此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值得主管部门警惕与思考,进而找出改善环境、恢复植被、解决生态的应对办法和拯救之出路…”

  话虽如此,但种种迹像还是让专家们放心不下,感到某种不祥的担忧,尽管专家们在电视里、在台面上,振振有词,侃侃而谈,可私底下在心里也不无疑虑,不无忧心啊,蟾蜍呀蜻蜒呀老鼠呀等动物迁栖,可以拿环境、生态说事,可邛崃的水塘突然干沽之事,又拿什么理由来解释呢?

  纵然科学家普遍认同地震难以预测,但自然界的动物们对大的自然灾害还是有提前预警的,时常还会伴有灾害前的怪风、雨、黄尘、大气混浊等各种现象发生。

  根据以往经验总结,一般在地震前的一年或几年的一定时段内,先出现大旱而后是洪水大涝,或先是大涝而后大旱,或旱涝替出现,之后便发生大地震,这种震例国内外均有。

  比如一九七0年南通地震,在前二、三年都出现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造成大涝,之后就出现少有的大旱,又比如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一九**年的河北大名地震,震前都出现过旱涝替的现象。

  也许,种种迹像表明,四川境内某处莫非真的要发生大的灾害?…

  专家们展转反侧,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忧心忡忡,心里祈祷但愿不要发生大灾大难,老天保佑我国人民平安,但为了保证奥运前的安定局面,科学家们从不敢表心里担忧的任何信息,每天都战战惊惊地工作着,茫然无知地担忧着,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行尸走地捱日子,疑神疑鬼地赖活着。

  可是,没过多久,专家们担惊受怕的事情更是一茬接—茬地到来,也就在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距汶川六、七十公里,海拔一千二百六十米的都江堰青城山上的一台测雨雷达,以及附近一台空军警戒雷达,三月二十六、二十七,连续收到来自藏、川、青海上空一种奇异扇形指状回波。

  这种回波与海干扰、晴空湍等引起的回波不一样,使监测人员十分惶惑,更惶惑的是藏、川、青海的人们,就在这个强大的磁场中毫无知觉的穿行,有理由说明上述地区磁场发生了某些变化,变得不可预测。

  无独有偶,三月二十七,成都北部新都区大湾村的一个军营里,几个士兵惊叫起来,他们发现混凝土地板突然像照光一样,显现地下有一堆钢筋,莫名其妙地迸发出闪亮的光,仿佛一个隐身人在那里烧电焊,人们被那股烧电焊的异味熏糊涂了。

  还有奇怪的,在营区外的河谷地带树林间,莫明其妙地飘来一股淡黄的雾,它障人眼目,令人惑,散步的士兵们往往眨着惑的眼睛,找不到回家的路,有的战士还蒙蒙、不知不觉地走到深夜才归营。

  而在部队营区里,不少营中已关闭的光灯,在半夜里突然奇怪地亮着,还忽闪忽闪的。

  空军部队对警戒雷达发现的奇异扇形指状回波事件及军营中发生的奇异事件非常重视,当即报告到了成都军区,军区又上报到了军委,军委又找到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局,该局调动了九种型号十五颗卫星为该地提供支援。

  参与侦测的卫星包括“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遥感”系列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还紧急启动中国实践九号星、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星、环境一号/星等五颗卫星,拍摄包括乐山、峨眉、雅安、邛崃、崇州、都江堰、汶川、茂县、绵竹、北川、棉、江油、广元、青川等一大片地区。

  利用遥感数据成像技术,结果发现在近一段时间,四川西南、西部,中部、中北部上空,电离层比正常值明显下降了一半,而且比对过去资料,发现比正常值明显下降至少超过七成,这就为地震的即将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据科学资料分析,规模在五级以上的地震在发生前,震中央上空的电离层,都曾经发生过突然变稀薄的情形。

  另据资源卫星从近地轨道传回的资料,从外太空观测地球时,竟然发现了地球周边电离层也有了显著的变化,极可能是地震的发生先兆,从太空上看,地球上空五十公里到数千公里间,有天然生成的游离电子、离子电子聚集笼罩,被称为电离层,研究发现,盆地西部、中部、北部上空的电离层密度突然变得稀薄起来,密度比平时少了整整百分之五十。

  专家们把探测到的资料做成图表,辅以颜色,颜色越红表示电离层越浓,颜色越蓝表示电离层越稀薄,从东往西可以看到,打圈圈的四川地区,最东边地区电离层浓度正常,颜色红红的,中西、中北部地区颜色明显变蓝,而且成都以西及西北地区逐渐变成深蓝色,这显示电离层密度连续多天在一路下滑。

  还有,气象卫星也探测到四川多地最近气温异常,今年一、二月份以来,省外还处冰冻寒雪灾抢险,,平均气温由零上一至三度一下增到零上十七、八度。

  尤其节那天,当天八时至九时半的这段时间里,暴发增温十二度,使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出现了闷热的现象。

  这些情况于最初发现时,没有人做过多猜想,也没引起专家们的研究与重视,考虑到年前年后冰雹、冻雨、雪灾对我国的影响,大家都认为出现一些气候和天气的异常现象也算情理之中。

  不曾想,因这次电离层变化的发现,引发了专家们对气候的关注与联想:暴发增温在地震学来说就叫热异常,在某些地震之前非常明显,这种异常现象,是由于孕震区处于地壳烈变动前夕,临破裂前地下热能发生了剧烈扩散,并通过某种途径输送给了大气。

  不过,这种热异常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很难识别。

  接下来的几天里,《美国国家地理》一项科学报告,也指出并警告中国地区将面临一次大型地震。科学家们在十个月前就通过仔细研究卫星图像,对四川省的地壳断层的十年来的深度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有充分证据证明中国地区即将面临一次大型地震,从而发出了以上警告。

  而且在二00七年七月中期的《地壳》杂志中,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共同写道:断层的长度已经足以引发一次强烈的撼动地面的地震,它的潜力将成为爆发区域地震的来源,他们还指出:藏东的边缘平行断层的活动,对于人口稠密的四川盆地,可能代表着重大的地震危险…

  这个时候,作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委员陈紫陌,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四川盆地极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他迫不及待地向中国地震局发了一份汶川地区可能发生强震的预报。

  其实,从二00四年起的三年以来,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就汶川地区可能发生强震,曾经向中国地震局提出过三次中期预测。

  随后,孟初寒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七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二零零八年五月八(前后十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

  过了几天,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确认,预报“在一年内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并在会后(即2008年3月30)以密件向中国地震局发出。

  中国地震局对此极为重视,又一次在成都组织专家集体会商,他们手中还握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的硕士生龙小霞等人,在2006年9月号(第21卷第3期)《灾害学》杂志上撰写并发表的研究成果报告《基于可公度方法的川滇地区地震趋势研究》。

  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对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完整的强震灾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明确预测在2008年左右。

  为了更好地配合防震减灾活动,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完善预防措施,2、加强抗震能力建设,3、健全紧急救援系统建设,4、广泛宣传动员,5、加强地震检测网络建设等等…”

  成都市地震局的徐水森在2007年6月号的《四川地震》杂志)杂志上撰文并发表的《四川强地震活动的可公度初探》,文中预测川滇地区可能在2007年至2011年间发生7级以上强震…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绍燮,对种种征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决定调动各种资源卫星,对预测即将发生地震的区域进行全方位观测。

  并从传统的整体思维入手,综合研究多种震兆信息的相互关系,自主创新、独辟蹊径,开创有中国特色的预报方法,将大地震预测提高到新水平,所以,中国对大地震预报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他建议,建立谐波共振波观测台网、热红外观测台网和地壳放气观测台网,主张把目标重点放在两个区域地带,进行宏观侦测: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

  二是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包括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而且,重中之重是喜马拉雅地区及其以北。

  上述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我国正好介于两地震带之间,属于南亚次大陆板与亚州大陆板块的纠结之处,所以是个多地震国家。

  本来嘛,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本是完全分离的两个板块,大约四千万年以前,这两个板块发生碰撞,从此,印度次大陆就在不停地“研磨(挤占或消耗,也可以说是侵、蚕食)”它的亚洲大陆邻居。

  虽说这一板块“研磨”进程十分缓慢,但其力量却十分惊人,不仅造就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而且还不断使地壳起皱、变形,时不时带来破坏极强的地震,并且在整个亚洲“刻”下了六条断层线。

  它的“神力”覆盖从喜马拉雅到西伯利亚、从咸海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带,它简直就像一座无限巨大的天然推土机,一年可以“作业”数厘米,这就是印度次大陆乃至我国北方和中亚地区地震不断的源所在。

  通过卫星照片发现,再根据动、植物不正常反应,地下水变化,气象变化以及小震活动等的观察分析,又通过地震仪器测量地壳形变、地面倾斜和海面升降、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地电、地磁、地温、地应力微弱变化及人们不能感觉到的小震活动等一系列现象。

  专家们惊奇地发现,次大陆与亚洲大陆的灾变摩擦巳经慢慢开始了。而且,位于地下深处的传感仪带来震动波形,已经显示地心深处有狂风怒吼声或山洪咆哮声,兵戈澎湃声,马达轰鸣声,响雷声或闷雷声,大树折断的“咔嚓”声或履带拖拉机、坦克开动时的轰隆声,撕布脆断声等等替出现的迹像。

  甚至还有地心内部山崩地裂时体或气体从地壳内冲出或爆炸的声响频谱出现,这种在地内运移造成发声现象,专家称之为地声。

  地声是地下岩石的结构、构造及其所含的体、气体运动变化的结果,有相当大部分的地声都是临震征兆。

  这么说,地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专家们更加焦躁不安。

  而就在专家们担惊受怕的时候,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一台仪器又显示蜀龙山附近地区的电磁波异常。

  专家经过分析判断,觉得应该是孕育过程中由震源体产生的辐异常,正当专家感到比较紧张的时候,这个电磁波却神秘消失了,令专家感到困惑不解。

  本首发于

  

  

  

  上一章 蜀山异闻录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