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蜀龙城之战
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给蒙哥汗精神上以很大打击,蜀龙国王城久攻不下,使蒙哥汗不胜其忿。
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蜀龙国王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蜀龙国王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蜀龙国王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
一,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蜀龙国王城,气得蒙哥汗差点就要狗急跳墙,要亲自披挂上阵拼个你死我活。
不过,城外蒙军的境况确实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疾、霍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就连蒙哥汗于六月负的伤口,也受到感染并患上了痢疫。
蒙哥再也不能坚持攻城了,蒙军于七月自蜀龙国王城撤退后不久,蒙哥就在半道死亡,不少随蒙哥出征的将领,早就战死于蜀龙国王城下,由此可以想见蜀龙国王城之战之酷烈及蒙军损失之严重,蜀龙王城保卫战就此结束。
专家们看完岩石上的影像后,余味无穷,真可谓“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们与身边的战士的余兴未尽,还在为当年的战事烈地讨论着。
历史学家竺一桢评论道:“蒙哥汗在蜀龙国王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使宋祚得以苟延残达20年之久,进攻四川的蒙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汗灵柩北还,而当时率东路军突破长江天险、包围了鄂州的忽必烈,为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不得不撤军北返。
从云南经广西北上的兀良合台一军,本来一路所向披糜,捷报平传,并已经进至潭州(今长沙)城下,忽闻蒙哥病死,该军在忽必烈派来的一支部队的接应下,也渡过长江北返,唉,蒙古的南北两支军队基本上是按预定计划进军的,只因西边主攻战场的失败而功亏一篑,失败而返…”
军事专家徐光荣补充道:“更重要的是,这场蜀龙城保卫战,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势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
因为在进攻蜀龙城的同时,于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
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至此,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
所以说,蜀龙国王城之战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考古学家殷正罡兴奋地说道:“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蜀龙国王城之战导致蒙哥汗死去,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
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任掌理漠南汉地,他大力延揽汉族儒士,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取得很大成效,但却引起蒙哥汗及其保守臣僚的疑忌,忽必烈因而被罢了官,其推行的汉化政策也被迫取消。
多亏这以后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才得以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蒙哥汗病死前曾留下临终遗言,后攻下蜀龙国王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蜀龙国王城于1279年,在守将王立主动开城归顺元朝政府时,忽必烈没有听信遗言而烂杀无辜,反而是赦免、甚至优抚了其军民,正是由于忽必烈的当政,使蒙古汗国这个边疆政权转变为一统中国的封建大王朝—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专家们忙不迭地讨论历史问题,可身旁的解放军官兵看完石壁上的影像画面后,激动澎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急于想知道这影像是如何录存并播放的,便打断专家们的历史讨论,问道:“竺院士,我们想知道刚才石壁上播放的影像是怎么回事?说它是放电影吧,又没见到放映机,也没见电影考钡,难道真是鬼影?”
竺一桢答道:“鬼影是民间不了解科学道理的一种不正确的说法,这其实就是自然界在偶然间给我们放的电影,只不过不是我们所知的传统播放工具手段与播放方式,它是利用自然界中阳光、雷电等长期蓄存电能,经含有磁的石壁进行的自然播放!”
“您这么一说,我们还是没听明白。”
“那就由我们的权威专家李光羲院士来给你们详细解答吧!”竺一桢邀李光羲给战士们解释。
李光羲接过话题说道:“能够记录储存自然界影像的主要物质是钛磁铁矿和石英矿及伴随矿物质,蜀龙山区的峭壁岩崖上,覆盖或遮挡在磁铁矿石上的石英层里,这是我们前一段时间从岩石中取样后,在成都市的省地勘院检测试验的结果。
可以这么说,这儿的石壁上有很多的石英水晶聚集处,这些聚集的石英水晶或许有那么一块或数小块在外,而绝大部分水晶在石英层内部形成了一个个小空间。
在外的石英水晶的某个向下倾斜的棱面经长期的风吹雨冲被打磨的比较平整,形成了凸凹透镜一般的石英面,而石英水晶具有良好的聚焦功能,充当了类似于摄像机镜头的光学仪器,从而将远处景物的反光线聚焦到了内部的小空间里,经过几层水晶面的收传递,光信号被传至到了小空间底部。
内部石英水晶被其它矿石挤有的会碎成不同的形状,又因晶化的程度不同,一些碎落于底部的碎片形成了单晶或多晶硅片,它们会与底部的泥土中的多元素稀土粘连,表面会生成氧化层,被‘外加电源’通电后形成一个自然电容体。
那么,这个‘外加电源’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由阳光、雷电的大声震或轻微地震引起,并达到特定程度的共振,在蜀龙山区低洼的山区石壁所形成的圆形空间的空间里(相当于自然界的一个巨形音箱,产生回声、共振),产生了超声波。
石英水晶层下粘连着磁铁矿石群中布有钛颗粒,钛颗粒与稀土自然粘合成了类似于人工合成的‘ai3’钛酸钡的钛化合物,超声波会令钛化合物受而产生电,电在传导过程中被具有扩大能量功能的石英水晶放大,使这一小空间的群体被通了电,在特定重力场等因素的作用下,光信号在上述‘自然电容体’中发生了电耦合反应,将光信号转化为了电信号。
由于,磁铁矿石里有的表面被氧化,会生有软磁、距磁混合物,这些物质如同磁头与磁带合为一体,把电信号转化为了磁信号,并存储在了磁铁矿石壁上。
在几千年、几亿年后,在声震或轻微地震引起的共振达到特定程度的情况下,磁铁矿石群中那些类似钛酸钡的钛化合物受而产生电,并经过通电的石英水晶而放大。
随着共振的发生,使存储在磁铁矿石上的磁信号,在表面的通电铁氧体中发生了磁场信号的变化,并随着变化的磁场感应出相应的电,空间分布的磁信号就还原成时间分布的电信号,被逆向传导至底部表面粘有稀土物质的石英水晶上,这部分已先前通了电,石英水晶将传导过来的影像电信号,通过‘电子-空反应’转化为了光信号,在热发或闪电电光发的作用下,释放出了这些光信号。
由于通电石英水晶能产生每秒近八百万次的震,振频率精准有序,所以,这些光信号释放的稳定且带有时钟,并被投、折到了上部的其它水晶面上,光信号在布棱形石英水晶的小空间里反复分解、折并聚焦成了图像。
而且,那些光信号在反复的折传递过程中,在透过一些晶体内含有的细小气泡的石英晶体时,因这种石英晶体会把折进来的外光源分解成彩,所以,恰好给透过的光信号赋予了彩。
关键在于,这一空间里又有较大的萤石存在,能储光的萤石收了在外部的石英水晶所折进来的充足的光线而遇热释光,加之,空间内石英水晶都能遇热或遇光照产生的热发或光发而共同释光,所以,形成了巨大的光源。
由于存在萤石储备了足够的光,能发出强大的光亮,终于使那些聚焦在石英水晶面上的图像,通过小空间在外的水晶凸透镜似的棱面(被雨水冲刷打磨而成的),向另一个的出口投影了出去,自然而然就放送出影像!”
李光羲一说完,那考古学家殷正罡也急忙接过话茬解释道:“此处还有一个外部因素促成该影像的发生,那就是,当外部陆地范围的天气的水气或阳光强烈照蜀龙水库水面而导致大幅向上蒸发的水气时,在蜀龙山区的某些凹洼地方的半空中,形成了大密度的水气层,起到了幕布般的作用,这令被投影出来的影像光线得以显示出来,有的甚至还可以在半空中显像,又因为电石英水晶具有滤波,所以保证了影像的清晰。”
竺一桢也接过话题谈到:“完成自然影像的记录与重现投影的现象的,也就是这些聚集在一起的晶化程度不同的石英水晶和碎片,在特定条件下独立传导、转化、储存、折、发而完成的,里面甚至可能伴生着石榴石或宝石。
石英水晶将外部景物光线聚焦传至内部,石榴石或宝石被通电后,将光线转化为光束,恰巧在某种未知的多元素稀土混合物的表面,被储存下来。”
殷正罡最后总结道:“长期之后,当特定要件又偶然构成(如雷电加)后,石榴石或宝石再次发出光束,从那个储存面上拾回了储存的信号,由于地壳运动使小空间物质发生了细小的位置变化,光束又被位移了的一块水晶,折到了其它石英水晶上,从而转为电信号并收。
随后,石英水晶受到热发或光发,以光子形式释放所储存的能量,那些被收的影像电信号,被以光子形式平稳有序的释放,经石英水晶棱体的反复折、分解、聚焦成像。
在内部石英水晶共同释光的作用下,通过经在外的水晶另一个棱面(或另一个向上的出口),被投了出去,在大密度云层中显示出来。
共振使那未知的多元素稀土混合物出现了微小的机械式位移,所以,会有许多的画面连续出现。或许,石英水晶群可以独自记录储存影像信息和重放影像信息,不需要其它物质介入,这就是蜀龙山区经常出现奇怪影像的真正原因,过去老百姓不懂,就讹传它为鬼影!”
听完专家们的解释,解放军前线指战员及其们无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有一个指挥官道:“我还听说过北京故宫也曾大白天闹鬼,想必也是如此原因吧?”
李光羲答道:“原理应该差别不大,故宫在1992年雷雨天气时出现过宫女事件,被许多游人所拍摄,我那个时候得到相关证据并反复研究后,就此事件给予了明确的科学解释。
因为故宫宫墙是红色的,墙体涂层材料中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将电能传导下来,而当时碰巧有清朝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的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待以后或者是现代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墙上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的一批宫女经过的活动影像,跟今晚的情形有些相像!”
本书首发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