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军事 > 铁翼鹰扬 > 第705章 还有希望

第705章 还有希望

目录

  “先生、夫人”对于机场时的遭遇直到今天依然记忆犹新,自己手下的武装人员,在装甲车上旋转机的,六口威下被缴去了武器,原因在于在山东除去民用级别的武器之外,不允许任何人拥有军用级别的武器。

  叫人设法买來一看,所谓的民用武器,不过是些橡皮弹头的子弹,管与弹膛也被设计的不易被改造。这样的武器,用來自卫沒什么大问題,但要用之來杀人,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尤其,倘若有人想用之作犯科,却由于根本打不动安全部队与警察的防弹衣,而根本沒什么大的用处。至于支改造,在这里又被极为严格的控制。

  至于猎,虽然有出售的地方,但使用却限制在崂山附近的森林公园的狩猎区内,必须要由公园管理处租用,还不准离开猎区。

  总得说起來,由广州到这儿的那些过去的国会议会们还算是够意思,为“先生夫人”联系了一处不错的住处,同时也准备了洗尘的酒会。

  “先生”在这儿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城市的实际控制的是城市组织的“城市议会”而议员们则被从街区中经过层层选举到城市的管理阶层之中。不但有自欧洲回來后來在巴达维亚的建设过程之中,成为工厂主的人,也有曾经是雷霆国际一员的军人。甚至还有洋鬼子。

  从这些议员当中,不难看出來,建设依然热火朝天的琴岛城的人口结构,除去这些曾经在欧洲辛苦过、劳碌过、奋斗过的人之外,还有他们的家人也都到达这儿。

  而曾经任过北京政府的这些议员们,却沒有一个当然入选,甚至他们连资格都沒有。在第一批由当地人及跟随过唐云扬打天下的人之外,下一届议会的选举将会在5年之后进行。

  这时,就反应出曾经担当过国会议员的人的精明,他们纷纷在这儿购产置业,一來这是当今中国最为先进,交通最方便、发展最迅速的地方。二來,看这儿的建设规模,就不难猜得出來,这里很可能将会是中国未來的首都。

  “这是一个充了斗志与信心的派,他们敢于把中国未來的首都建设在这儿,就不难看得出來,他们有信心在未來建设一支使全世界都要为之颤抖的军队,现在最少他们已经使整个亚洲为他们所颤抖!”

  在集中营和回來的过程里“先生”从自己听到关于前面战争的传闻里,就不难推断的出,中华复兴想要建设的是一个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家。而“中华国防军”则正是依照这样的标准來建设的一支新型军队。

  积极的参与国际事物,这沒有错,但并不完全正确。在积极的同时,还有一个强力的问題,即对事关中华民族与中国的利益进行强力保护的目的,否则什么事情都可以和平的解决得了,那么还要军队做什么?有的时候,对付不怎么听话的家伙,是要靠拳头的!

  另外,从这儿及广州附近,正在修建的庞大机场也看得出來,他们并沒有打算依靠什么海岸炮兵來保护海岸线,他们依靠的恐怕就是一直在天空中巡逻的飞艇与正在继续建设的海军。

  至于从日本拆回來的大口径岸炮,则被放在青岛城附近的海岸处,当成了主題公园。当然,那些大炮弹可沒有轻易回炉,将來有一天,它们会让一些国家为之颤抖!

  任何想要与“中华复兴”竞争的派,无疑要以这儿的城市议会为最重要的竞争席位。而取得这和的议员席位的人,无疑则是将來各派争相拉拢的人物之一。

  到达山东的几天之中“先生夫人”除去李石曾、章太炎、蔡锷等众多自“同盟会”或者与“同盟会”良好关系状态下,转投入“中华复兴”的人之外,他还见到了专程从南洋到这里,表示南洋华侨们为琴岛政权即将开始的战争支持的陈嘉庚。

  52岁的“先生”看起來比44岁的陈嘉庚要苍老许多,尤其最近在日本的战俘营中住了些许时,更显面容憔悴至极。

  在这儿却不能不为先生为了中国的未來而做出的贡献,固然他有一般中国政治家无法摆的习惯,即“权威思维”在当时的民国革命家中,大多都是同一个想法。即手下的员应该听命于已,应该如何、如之何。

  否则,中华革命就不会在立之初,要员们签对其个人的“效忠书”实则,这不过是那种“权威思维”在作怪。至于事出之因,无非是当年袁世凯要求取得政治地位时,当时由同盟会改组的“老国民”当中,员众说纷纭,拿不出一个准主意。

  看得出來,对于那次下野“先生”是耿耿于怀的,究其根本,还是中国那句老话在作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如同“先生”这样的“有志之人”自然要求达了。这也是民国时候的革命家,与思想家们追求的目标。

  这样的结果,便使有志之人成了被政治权益左右、利用的人,也难保自己真正的“志向”不因现实的影响而偏航。所以,根本的错误不在人,而在于手段。“有志”不应该成为口号“有为”才是使中国从根本上富强的唯一手段。

  不能不说,日本人在其由封建社会后期,在列强的压力下,转型时的心态比之当时中国民国时期的政治家们,要有远见。

  “当时‘广东事变’之后,我原走出去南洋的想法,只是那儿的华侨们如今与中华复兴的关系比较密切,我担心我们到了那儿受到不明真相指摘,因此我们才取道日本。原本打算坐船前往欧洲,可沒想到…”

  这样的话听到陈嘉庚耳中,却未必受用。对方毕竟言谈之中虽然不谈南洋华侨们支持“中华复兴”的力度过大,但又不甘心不读出自己心理话。的确“先生”的与他本人曾经在欧洲、南洋各地的华侨当中有相当影响,甚至早先的行动,往往都出自于华侨们的资助。

  然而,现在这一切已经时过境迁。这并不是因为“先生”对于“黄埔士官”学校的攻击,而是出于巴达维亚那次行动,等于向世界宣布了华侨的权利。仅就这一点,早就赢得了南洋华侨的心。

  “是哪,现在的华侨们非常中华复兴的人,毕竟是他们在巴达维亚,以组织起來的工人以及为澳大利亚人生产的军火,为当地华人出了一口恶气。使他们可以在他们辛苦劳动得來的产业上,继续生活下去。大约正在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

  听到这样的回答“先生”答不上话來,毕竟如果论起來,华侨们曾经对同盟会有过同样的热情,可现在想要重新得回他们的认同,又是一件何选样艰难的事情呢?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qljrjaaa163。

  “陈先生所讲的话,的确有些道理。我还有个不情之请,请先生回到南洋之后,向那儿的华侨们解释一下,广东方面发生的事情,不过是为了保存那所军校,不因为他们的所属而受到日本人的进攻所发生的误会罢了!”

  “一定,一定!”这就是陈嘉庚的回答,虽然他回答的痛快,但心中也明白,这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对于这次会见“先生”的心中同样并不抱有什么更大希望,华侨们会愿意听到他代表“中华革命”发出这样的解释!毕竟,这么多年被那些当地的鸟人们欺负下來,这也是唯一一次有人替他们说话,替他们出头,替他们鸣不平的时候。

  而自己呢,恰恰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只看到5000名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官们,所代表的军事价值,而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或者现在回想起來,自己就根本沒有想到这一点,在今天这个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回想起來的确使人不胜汗颜。

  至于说关于“广东事件”的解释,从道理上,大略也说得过去。然而,只怕受了“中华复兴”恩惠的华侨们,是一点也听不进去的,毕竟他们是患难兄弟,还有比这更使人感情深厚的事情么!

  在告别之时“先生”倒是说出了一句使陈嘉庚也稍受感动的话來,但至于南洋的那些华侨会不会被感动,这却是个未知之数。

  “是哪,我们国家的战,使我们这些人疲于奔命,总忘记了南洋华侨们给祖国的帮助,现在回想起來,真是十分的惭愧。将來,我想我们也该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谈话说到现在,两人的这次会见,也算是多少有了些收获。

  当“先生夫人”目送着陈嘉庚离去的背影时,他们相互轻轻点头。显然在目前“琴岛政权”为整个山东创造的轻松环境里“中华革命”还有复苏的希望。

  ,,,,,,,,,,,,,三千字之外的议论可以不看,,,,,,,,,,,,

  有人说过,南洋华侨史,就是一部华侨血泪史。这句话是沒错的,在殖民政权与当地人的不的夹中求生存,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从清开始一直延续下去的各届政府遇到这种事情之时,不闻不问不敢动用军事力量,对于自己的族人提供最基本保护的手段。无疑是对外族屠杀,殖民当局的奴役的某种鼓励,那么他们的遭遇何至于凄惨至斯呢?

  可当祖国危难之际,就是这些人,组织出大量的捐款,或者干脆抛家舍业回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对于日本帝国入侵的中国到底有多少贡献,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问起來,我们呢?我们在生活在中国的华人,我们为他们做过什么?当他们以血泪面对外族的屠刀时,我们这些同相生的兄弟们做过些什么呢?对于这些屡次在祖国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弟兄们做过什么?

  如果不脸红的话,我只能说,这样的心肠实在是仿若钢铁一般的坚硬,愚笨到连“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也沒听过。

  那么,就请记得另外一点,这个世界上,沒有独來独往的爱与恨,甚至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倘若有一天我们再度遭受不幸,那么他们还会有人伸出援手吗?

  到那个时候,相信我们会明白的!

  

  

  

  上一章 铁翼鹰扬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