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秋声 (六 下)
第一章秋声(六下)
本以为这回抓到家中一个只有孤儿寡母的破落富豪,可以重重敲上一笔,却没料到宅子里边还住着一个能比县太老爷高出半级的郡君,孙仁宇头上的气焰立刻矮了半截。待进了正门,看见门里边比万年县衙门还整洁宽敞的院落,再看看沿甬道两旁拔背站立的高头大汉,剩下的五分气焰也紧跟着溜之乎也。好在王家的院子不大,在他两只脚还有走路的力气时,正堂已经到了。顺着四敞大开的正门向内望去,孙仁宇只看见两袭披朱挂紫的锦袍,赶紧小跑几步,上前躬身拜倒:“万年县快班经制正役班头孙仁宇,拜见郡君夫人,拜见子爵大人!未经通报,上门打扰,请郡郡夫人和子爵大人恕罪!”(注1)
一番话说得啰里啰嗦,不伦不类,但总算把自己不想惹麻烦的意思表达清楚了。王洵见孙捕头的态度前倨后恭,心中暗暗觉得好笑,正准备命人扶他起来,却听见端坐在自己左首的云姨淡淡地哼了一声,板着脸说道:“免了,孙捕头起来说话。王吉,给孙捕头搬个座位来!”
“谢,谢郡君夫人赐座!”孙捕头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手忙脚地爬了起来。却不敢真的往下人们搬过来的座位上坐,只是欠着股搭了个小边儿,陪着笑脸补充道:“小,小人今天,本不敢来。但,但上头…。”
“你刚才说,是经制正役的班头,对吧?”没等他把借口找全,云姨扫了他一眼,淡淡地问道。
“是,是。的确如此!”孙捕头心里又打了个突,不太明白对方的意思,但舌头已经开始发麻了。
又一道刀子般凌厉的目光扫了下来,紧跟着便是一声惊雷“孙捕头是经制正役,想必对我大唐律例有所了解。既然如此,请孙捕头出示朝廷的抄家圣旨!来人,摆香案,准备接旨!”
“别,别,千万别!”孙捕头腾地一下跳起来,双手紧紧揪住作势出门拿香案的王吉“这位兄弟慢走一步。郡君夫人请听小人解释。小的这次来,是奉了,奉了我家大人的命令…。”
“你家大人,哪个你家大人!”云姨把眼睛一竖,厉声喝问。
“是,是万年县正堂,张,张圭张大人。”孙捕头冲着上面连连作揖,根本不敢抬头与云姨的目光相接“我家大人遇到几个案子,跟子爵老爷有点牵扯。肯定,肯定是那些嫌犯攀诬。但是我家大人…。”
“原来是张圭张县令啊。”云姨摆了摆手,打断了孙捕头的啰嗦“既然是你家大人命令你来的,我断然没有妨碍你执行公务的道理。请出示刑部的搜捕文书,或者你家大人的朱漆火签!”
“没,没有!”孙捕头脸是汗,鼻涕顺着嘴淌出好大一截都顾不上擦“启禀郡君夫人,我家大人没有从刑部请到公文。想必是小案子,把子爵老爷请过去,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所以他也就没敢惊动刑部,也没给小人赐下火签!”
“是吗?”云姨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起来,笑着追问了一句。
“是,是,就是这样!”孙捕头展开袖子,用力在自己脑袋上抹了几下,以颤抖的声音回应。
“既没朝廷的圣旨,也没有刑部的公文,甚至连衙门的朱漆火签都没带。孙捕头,你把堂堂子爵府当成什么地方了?无任何确切凭据,就敢上门锁拿一个子爵。若是让你手里抓到跟,你是不是连兴庆坊都敢去抄啊?来人,把这大胆狂徒给我拿下。备好轿子,咱们找地方跟他说理去!”(注2)
“尊命!”门外待立的家将们答应一声,冲进来就准备动手。孙仁宇哪曾见过这种阵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抱住大厅内的一柱子,咧开嘴巴哭喊道:“饶命!郡君夫人饶命啊。小的我是新调来的,不懂长安城里的水深浅。他们都欺负我,才怂恿我来捅这个篓子。小的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不是啊!”一边哭,一边用脑门往柱子上撞。“咚咚咚咚”撞得天花板嗡嗡颤。云姨见他吓成了这副德行,知道他再也不敢耍花样了,摆摆手,示意家将们退下。然后换了副语气,柔声命令“念你是新调来的份上,我可以放过你这一次。不过…。。”
“谢谢夫人,谢谢夫人!”孙仁宇放开柱子,冲着上面连连顿首。“夫人的大恩大德,小的这辈子没齿难忘!”
“起来说话吧,你也是公门中人。看看都成了什么样子?”云姨笑着摇了摇头,低声命令。
“是,是,夫人教训的极是!”孙仁宇又磕了个头,偷眼向上看了看,见郡君夫人脸上的乌云已经有渐渐变淡的迹象。擦了擦已经撞出青包来的脑门,慢慢爬了起来。
这回,云姨没命令他坐下。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先夫已经过世多年,如今这宅子里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难免有些霄小之辈会时不时动些歪心思。但天下之事,再大也大不过一个‘理’字。谁要是无凭无据就想冤枉好人的话,我们娘俩即便凭着性命不顾,少不得也要跟他去两仪殿内打上一场御前官司!”(注3)
孙捕头一边擦汗,一边点头,唯恐哪句话说得不谨慎,再被云姨捉到痛脚。“是,是。夫人大人不记小人过。小人今也是奉,不,不,小人今是被猪油蒙了心,走路不长眼睛,一头就撞到了崇仁坊里来!”
看到他那副畏手畏脚的嘴脸,云姨不由得抿嘴而笑“你倒是会撞。好在今天是撞到了王家。若是再往东走几步,一头装进周郡公府,被人家一顿打死了。你说,万年县张大人,到底有没有勇气到郡公府里替你讨还公道呢!”
闻听此言,孙捕头双膝一软,差点又瘫在地上。用手在柱子上扶了扶,总算站稳。深深做了两个揖,低声哀求“夫人放过小的这一次。小的再也不敢来了。小的人,早晚在街上被马车撞死,夫人犯不着为了小的伤了德!”
“你是正编捕头,我是万年县管辖下的子民,怎敢生您老人家的气呢?”云姨摇了摇头,咯咯冷笑“后,我们王家还得请孙捕头多多照应呢!”
“不敢,不敢。后只要夫人有令,刀山火海,小的也不敢推辞!”孙仁宇打躬作揖,只求今能平安身。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云姨笑着点点头,然后正询问“既然来了,也别忙着走?到底哪个不长眼的胡乱攀诬,把脏水泼到了我家洵儿头上,还请孙捕头透漏一二!”
衙门还没升堂,断然没有将案子详情透漏给当事人的道理。可眼下孙仁宇大老爷哪还顾得上衙门里的规矩,又胡乱抹了两把汗,低声回应:“其实也不是我们老爷多事。这几个案子都是上头下来的。第一件,便是去年秋天,子爵大人在大街上纵马疾驰,不小心撞伤了朝廷命官的案子!”
“那件案子不是了结了么,怎么又提了起来?”云姨微微一愣,皱着眉头追问。
“上头玩的什么猫腻,小的怎么可能清楚啊!”孙仁宇一咧嘴,脸委屈。
“那件案子,纵马伤人的是高家小公爷,我当天只是跟他们一起吃酒兜风,并没有直接撞到赵御史的车驾。”直到现在,王洵总算从云姨带来的震惊中略微缓过了一点儿神,想了想,低声了一句。
“你听到了!”云姨看了他一眼,随即将目光转向孙捕头。
“小的听到了!小的回去后一定如实向县令大人汇报!”孙仁宇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无奈地点头。
“还有哪几件案子,你且拣紧要的说来。只要做过,想必王家也不会抵赖,后传扬出去,也省得有人说我们王家仗势欺人!”
这都不叫仗势欺人?还什么叫?孙捕头在心里暗骂,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理理思路,吐吐地说道:“还有,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几个勋贵少年当街调戏民女不成,下手打死其兄弟的案子!”
“那可不是我干的。我跟姓萧的一点关系都没有!”王洵闻听,气得立刻站了起来。
云姨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燥。然后笑眯眯地冲孙捕头问道“你听到了?要不要洵儿再重复一遍?”
“不必,不必!”孙捕头赶紧摆手。“爵爷的话,小的已经牢牢记在心里了!”
“还有呢,继续说?”
“第三件,好像是渭水河那边强买别人田庄…。。”
“那家庄子遭了水灾,原主人自己要卖。当时出价的几个人,我是最高的!”见孙捕头被云姨制得服服帖帖,王洵胆子也慢慢壮了起来。“公平买卖,在地方上备了文案的。”
他自己说是公平买卖,人在矮檐下,孙捕头哪里敢争。紧跟着,在云姨的督促下,将自己所知道的案情一点点慢慢说出,其中大部分跟王洵都没什么关系,但其中有几件,王洵或者在场,或者从中替朋友出头,怎么摘也摘不干净。但好在都不是什么人命关天的大案,所以云姨在旁边帮忙搪几句,也就让孙捕头诺诺称是了。
堪堪问了将近一个时辰,见孙捕头嘴里已经掏不出太多干货了。云姨也不为己甚,命令小厮王祥出门取来一个托盘,指了指,冲着孙捕头说道:“既然你肯来给王家送信。大热天的,总不能让你白跑。这里有几锭小元宝,拿回去跟弟兄们分了吧。虽然不多,每人买碗酒吃总也够了!”“不敢,不敢,小的不过是跑了趟腿儿,怎能收夫人的赏呢?”转眼从上门问罪的公差,变成了王洵的同,孙捕头一时难以适应。但看到托盘里白亮亮的颜色,双目中立刻放出齐刷刷的亮光。
白银在大唐并非法定货币。但官场上送礼,和民间大宗货物结账,已经开始使用白银。此刻一两足白银拿出去,在市面上足够换到一千八百枚开元通宝。若是天宝年间增铸的那种,则能换到两千一百多枚。这一盘银锭,足足有二十枚多枚。每一枚,看大小都有二两重。五十两白银,按实际俸禄的话,孙捕头挣上十年都未必能挣到。也难怪他立刻见钱眼开。
既然拿了人家的钱财,就不能再对付了事。道过了谢,孙捕头双手将托盘接过,仔仔细细将上面的红布盖严实,然后四下看了看,低了声音说道:“夫人,今之事,小的多有得罪。但小人的确是奉命而来,而我家大人,估计也是奉了上头的命令,实际上,如何问案,他自己未必能做得了主。今天小的可以回去跟我家大人说,爵爷去乡下打猎去了,恰好不在家。但改我家大人若是无法向上头差,他那个人的子夫人想必也有所耳闻,向来是只看眼前,不管将来!”
“不妨,你能提前来给王家送个信儿,我们母子就感激不尽了!”云姨笑了笑,有成竹地摆手。“来人,把这件传家之宝给孙捕头看看。让他回去之后,也好向万年县令差。”
“是!”王祥答应一声,从桌案上双手捧起一个不甚起眼的锦盒,举在眉间,捧给孙仁宇过目。见王祥的模样如此郑重,孙仁宇也赶紧肃立站好,捧着受贿得来的银子,踮起脚尖,向锦盒里边张望。只见里边放了一个比锦盒还要不起眼的铁牌子,上面用隶书文雕了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免”
晃了两晃,孙捕头将银子放在地上,双膝跪倒。恭恭敬敬冲着锦盒磕了三个头,然后慢慢站起来,脸色像死人一般惨白“小的今天真是瞎了眼,居然敢到开国元勋家里来找死。谢郡君夫人大人大量,饶小的不死。夫人放心,今后无论衙门里有什么不利于小侯爷的动静,小的只要得到信,肯定立刻亲自给您送过来!”
注1:经制正役,即有正式编制的捕头。不是协警和临时工。作为京畿大县的地方官,万年县令为正五品。比郡君低半级。
注2:唐玄宗登基前的住处,后来成为皇宫的一部分。
注3:两仪殿,唐玄宗处理政务,接见大臣之所。
说话的人怎么这么少呢?喜欢不喜欢,在书评区里吱一声,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