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科幻 > 世家再醮记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亲亲之情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亲亲之情

目录

  缭绕着松烟墨香的书房內,一对佳偶正依偎在书案边,喁喁低语着。一个正看似淡然地述说着千百年历史的更替,双眸中却涌动着复杂之⾊;一个仿佛很随意地听着,并未因这些惊世骇俗之语而动容,手却始终不曾停歇地写着什么。

  王玫瞥见细⽩⿇纸上写下的重要人物名字、朝代更迭,不噤问道:“四郞,为何你如此轻易便信了我?连我自己都无法断定那梦中的一生是真是假,所知道的这些事件是否可信。”她当然很清楚他的情与常人不同,所思所行通常出乎人意料之外。而令她心动的,也正是他不拘泥于礼法规矩的个,直率随而又热烈执着的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心中没有疑虑。

  “既有庄公梦蝶,有⻩粱一梦,自然便有梦中千年。”崔渊挑起眉“为何不信?且你前后的情转变,也只有这般解释,才能说得更通一些。”他弯笑起来:“初见之时,我丝毫不见你眉眼中有被弃之妇的怨怒与憎恨,反倒像是由內而外重新洗练过一般,对万事万物充満了好奇与善意。也只有梦中千年的经历,才能将那些愤懑之情都洗去,如同重活一世。”经历生死之后,能看得开的人如凤⽑麟角。更多的人会陷⼊怨恨之中无可自拔。因果相报无可厚非,但复仇却不应成为唯一的信念。譬如他,逗弄仇人不过是兴致罢了,更重要的仍然是自己的生活。

  王玫微怔,想不到他早便已经看得极为通透了。

  “旁人如何想我不管,我心悦你,自然并非悦你之容貌,而是悦你之情,悦你之举止。心悦君,自然便信任自己的眼光,更信任你的品。何况,世间万事万物,千奇百怪,未曾见过未曾听过,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崔渊又道“我少时读老庄,读山海经,读佛经,还曾想捕一头异兽养着。即使这些年遍寻不见,我也并不认为它们纯粹只是虚幻与臆造之物。”

  王玫心中豁然开朗,最后一丝不安也全然消散了。她怎么忘了,某人是艺术家,最是狂放不羁,又最是浪漫。旁人认为荒诞不经之事,他不以为然。只要符合他的逻辑、他的想法,只要是他认定的人,他便付出所有信任与感情。

  她何其有幸,遇上了他。

  又或者,漫天神佛将她送到此处,便是为了让他们有缘相遇?

  于是,她浅浅笑起来,完全放松地侧首靠在他肩膀上:“漫天神佛让我生死往来一遭,或许就为了今⽇罢。”得如此情深意重的郞君,如此宽容可敬的长辈,如此体贴可爱的晚辈,如此温暖可亲的家庭。甚至,还能寻得她想做的事情。

  “以你所知,皇后殿下撑不到如今这个时候,太子谋逆被废,魏王不堪大任软噤于封地。晋王被封为太子,登基之后,却与庶⺟私通,流放诛杀赵国公(长孙无忌)等诸辅政大臣,立其为后。他为扶持武氏,后来却弹庒不住,薨逝之后,武氏便掌握废立之事,最终登基为帝?”崔渊已经听了个大概,虽对百年、千年的更替很有‮趣兴‬,但于他们更紧要的却是往后数十年之事。

  王玫颔首:“泱泱五千年,也只出了这一位女帝,其谋略手段自不必说。不过,朝野动不安,以至于无领兵之将,守土不利,亦是她之过错。且自玄武门起,百年皇嗣传承都不顺利,宮闱內外流⾎不止,致使大唐由盛而衰。”作为女子要守住自己的权势,付出良多,同时也令他人牺牲良多。不过,归究底,还是自太宗起,承嗣便不安稳,开了先例的缘故。当然,于太宗是瑕不掩瑜,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最大的胜利;于其他人却是⾎流成河,朝不保夕了。

  崔渊略作思索,道:“我却不曾听过,宮中有受宠之嫔妃姓武。”

  “她并不得圣人心。”王玫道“且似乎是功臣之后。”若是宠妃,恐怕也没有机会能与时为太子的李治暗中私通罢。

  “功臣之后?应国公武士彟?我且查一查此女。”崔渊顿了顿,又道“你似乎很欣赏她——不过,也确实是位与众不同的女子。”应国公武氏一门乃寒素出⾝,向来不为世族所喜。武士彟去世之后,因二子皆纨绔平庸之辈,门庭早已寥落。寻常人家也不会刻意关注他们家的小娘子。

  “四郞若是查清楚她的⾝份,又想如何做?”王玫忍不住问“她既然如此重要,便是不能随意处置之人。不然,恐怕变数太多,我们更无从防备。且,她这样一位奇女子,委实太过难得。”那可是女皇陛下!

  “一切都尚未发生。”崔渊安慰道“若让晋王不娶王氏女,不纳萧氏女,不遇武氏女,后宮或可平息许多。至少不会如你所知那般腥风⾎雨。且若能解去晋王心中郁愤,便能避免他夺臣下之权的手段过于烈——皇后殿下还在呢,他如今情之平和也并非假装。”

  王玫松了口气,颔首道:“皇后殿下⾝子好转,若能劝解一二,圣人也不至于被太子谋逆、魏王软噤之事伤得太狠。”或许,为了保全三嫡子,长孙皇后说不得会更理智一些呢?

  “变数依然存在,且看罢。”崔渊接道“静观其变,再尽力而为便是。”而后,他便将那些记录下来的纸尽数烧成灰烬,只留下最初那张大唐疆域舆图。“天下若能早定,纳诸胡而教化之,或许盛世之泽能够持续得更长久些。”

  “夷人⼊华则华之,华人⼊夷则夷之。”王玫想起一句话,便又道“元氏、长孙氏、⾖卢氏皆胡人⾼门,如今也已经与汉人无异。”至于皇室的胡人⾎统,便不必再提了。留在北朝的世家,混⼊胡人⾎统的比比皆是。

  “只是,北朝之,太过⾎腥辛酸了。”崔渊道。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丹娘悄悄送来了两杯茶。王玫啜了一口,抬首望向窗外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外头天⾊已经渐渐晚了。院子里传来崔简与王旼的笑声与脚步声。两人你追我逐,愈奔愈近。

  “丹娘,青娘,将东厢房给二郞收拾出来。他已经随着十二郞读书了,往后不休沐时便住下罢。家去后,便让他与阿实同住。”这院落里没有崔渊的书房,西厢房是崔简的卧室兼小书房,东厢房之前空着,正好安置王旼。不过,回到崔府点睛堂后,两个小家伙就不得不同居了。想必,他们也不会反感同居生活罢。

  “是。”丹娘、青娘刚退出去,崔简与王旼便进来了,规规矩矩地向他们行礼拜见。

  两人刚骑完马回来,出了一⾝汗,眼睛亮晶晶的。王玫把他们叫起来,伸手便将他们揽进了怀里,嗔道:“怎么也不擦一擦汗?待汗收了些,便去洗浴。待会儿我们一同去叔⺟、阿家那头用夕食。”因在别院里,各房也不再分开取食,而是晨昏定省时都聚在一处,也更热闹些。至于午食,便随各自便利了。

  “嗯。”崔简点点头,又问“王二郞以后都住别院?”他方才听见丹娘、青娘商量收拾东厢房,将榻都铺陈开,还须得去王家取些王旼惯用的⾐物配饰、喜的物什等,不教他住得不习惯。

  “不错。免得他早晚都须来回跑。”王玫道“如今离得近,二郞若想家了,想阿娘、祖⺟祖⽗、姊姊弟弟了,亦可随时家去。只是,往后咱们回了胜业坊,却不这么便利了。须得逐渐适应才好。”小小年纪便成了寄宿生,她也満心不忍。不过,小家伙也将満五周岁,启蒙已经不算早了。

  王旼仍沉浸在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的喜悦中,尚未体会到离家的思念之情,听说在这里住下之后也没有任何不安之⾊。

  崔简转而又看向书案上的舆图,好奇地扫过他认识的那些字,立即指向长安:“咱们住在这里。”而后,他又兴致地找到了潼关:“遇到⺟亲的时候,在这里。”他甚至用手指画出了当初走过的线路,引得王旼惊叹不已。

  两个小家伙头接耳,乐此不彼地说着外出时遇到的各种小事件。有些事,甚至连崔渊都并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有可能正在发呆或者出神。王玫听得他说他们曾经去过洛,记忆里仿佛闪现出某个画面,而后又掠过去了。

  “没想到和阿爷走了那么久,去了那么多地方,才这么一小块…”崔简比着长安和洛之间的距离,手指又划向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与最西端“真大,能去的地方还有这么多。阿爷都去过?”

  崔渊颔首:“花了十来年,总算都走了走。”一人一马,仗剑走天涯的时光,仿佛依稀还在眼前。那时候的他,或许从未想过,终有一⽇他会愿意为某个人停留一段时间罢。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带着她一起走。

  “这是什么?”王旼注意到先前王玫画的几个圈,忍不住问。

  “往后要开的茶园。”王玫答道。眼下饮茶之风未盛,她也不想做得太过出格。所以,问了大兴善寺的比丘们产茶之地在何处之后,她便请真定长公主遣管事去了山南道襄州、归州(湖北)一带去购置茶园。不过,她心里对后世那些产过名茶之地也相当在意,想早早派几个信得过的仆从去考察一番。如剑南道益州(四川)、淮南道庐州(安徽)、江南道苏州、杭州(江浙)、岳州(湖南)、江州(江西)与建州(福建)等地。

  当然,此事尚需从长计议。毕竟如今手头上没有懂茶的仆从,再置茶园也无人能管理。另外,虽说巴蜀、江南都是富庶之地,但毕竟在如今的世家看来仍是些偏远蛮荒之所。尤其建州靠近岭南道,已经相当于流放发配之处了,到时候通不便也需要考虑。不过,所谓偏远蛮荒也有好处,至少买卖山地作为茶园应该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地价也会便宜许多。

  “⺟亲,这些地方除了产茶,还产什么?”崔简又问。

  “有什么吃食?”王旼紧跟着问道。

  王玫侧首想了想,她总不能拿后世的特产与他们说罢,于是只能望向崔渊:“这…我从未去过,也并不知道。不如让去过的人说一说罢。”

  崔渊似笑非笑,接道:“吃食我倒是不曾在意,不过这些地方的风景却着实不错。”说着,他便一处接着一处介绍起来。崔简与王旼如同听故事一般如痴如醉,两双乌溜溜的眼睛都亮得惊人。多少年后,当他们结伴行走世间时,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验证了这些记忆中精妙潇洒的形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