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文学网
首页 > 耽美 > 大官人 > 第九一九章 交易

第九一九章 交易

目录

  两兄弟一番动场面无须细表,两人好容易才平复下心情,接着便弃了马,上马车中说话去了。www.DU00.COm

  “仲德,你在京里做的事情,我都听说了。”朱瞻基动的与王贤把臂道:“真是太为难你了!”

  “其实大多数时候,纪纲都是冲我来的。”王贤菗了菗,没菗动胳膊,只好任他把着,无奈道:“我只能硬扛着了。”

  “那你也是为我⽗子遮风挡雨,一世人两兄弟,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总之我们一生一世都是亲兄弟。”朱瞻基‮情动‬道。

  “呵呵,殿下…”王贤真不知该怎么接,⼲咳两声道:“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都很好,殿下不用挂念。”

  “嗯,那太好了。”朱瞻基笑道,因为自幼跟在皇帝⾝边长大,他与⽗⺟的感情反而不如跟祖⽗的感情深,不过去年的事情让他深切明⽩了,自己与⽗亲是命运共同体,所以听说⽗亲很好,他也很⾼兴。顿一下,他又小声问道:“银铃…可还好?”

  “好,好是好…”王贤登时松了口气,却又有些尴尬道:“就是有些好过头了…”

  “怎么?”朱瞻基一下就猜到了:“莫非那于谦又上来了?”

  “是。”王贤有些艰难的点点头。

  “他不是没中进士么?怎么还有脸着银铃?”朱瞻基忍不住讥讽道。

  “这个么…”王贤挠挠头道:“这种事儿,谁能说得准?”

  王贤心说我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孙殿下也该知难而退了吧?谁知道朱瞻基竟通情达理道:“也对,都怪我离京太久,让那姓于的趁虚而⼊了。”说着拉着王贤的手求告道:“兄弟,你得赶紧想辄,帮我把这边事儿摆平,我好赶紧回京去!”

  “我来是⼲什么的?”王贤甩开他的手道:“当然是给你解决问题的了。”

  “你真有办法了?”朱瞻基这才把旁的事儿丢到脑后,动的望着王贤道:“你说说,你不知道,这阵子真愁死我了…”看来在太孙殿下心里,儿女私情固然重要,但还是正事儿比较重要一点…

  “殿下少安毋躁,听我慢慢道来。”王贤便将自己在厩与严清商议的,加上那周知县的启发,言简意赅讲给朱瞻基听。

  朱瞻基听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拍着王贤的‮腿大‬道:“真是没有你想不到的办法!这下回京之⽇终于可期了!”

  王贤当然不会说,这其实是集体的智慧,而是有些装道:“其实也没那么乐观,还是有些不好办的地方,比如那些⽩莲教首领已经对我们有戒心,如何能让他们再热乎起来?更⿇烦的是流民的安置,我这个商屯的法子是不错,但皇上为了保证‮京北‬建设,已经暂停山西开中,如果殿下不能让皇上重新放开山西开中,则此法方可行。”

  “哈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朱瞻基哈哈一笑,从袖中掏出一份廷寄道:“你看看,这是我上个月奏请的,当时你正忙着科场舞弊案,就没跟你说,没想到皇爷爷这么就批复了。”

  “哦?”王贤接过来展开一看,果然户部同意了在山西重新开中,允许商人往大同运粮换取盐引,他登时长长松了口气道:“这可真是太好了,看来我⽩担心一场,原来殿下早有计较啊。”

  “哪有什么计较…”朱瞻基闻言不好意思的笑道:“我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被那些晋商得不行了,才上了这道疏…”

  “可见天要殿下成事,竟能无心揷柳。”王贤的心情大好,难得拍起朱瞻基的马庇。

  “没办法,吉星⾼照么。”朱瞻基也⾼兴的笑起来:“你就是我的吉星呐!”

  所谓开中法,乃是大明朝一项重要的国策。大明建国初期,北方战频仍,百万大军囤于山陕晋冀蓟辽一线,以抵御仍有相当強实力的蒙古骑兵。这么多兵马人吃马嚼、所费巨靡。然而北方经过几十年的战本无力供给这么多军队。只能由南方各省百姓运粮到北部边疆,但‮府政‬发运的效率极为低下,百姓运一石粮草的损耗甚至达到两三石,不仅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亦难以为继。在这样的背景下,哪怕十分不喜商人的太祖皇帝,也只能同意‮员官‬所请,采取开中法来解决浩繁艰巨的粮草转运工作。

  所谓开中法,是以朝廷手中掌握的食盐专卖权为基础,规定商人只要将粮食运到边区指定的仓储,便可以换取相应数量的‘仓钞’,再以‘仓钞’与掌握盐务的盐运司换食盐专卖许可证——‘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盐,最后销售到指定的专卖区域。这样朝廷让渡出一部分食盐专卖的权力,把耗费‮大巨‬、民怨沸腾的运粮差事给商人去做,朝廷则坐等粮食运到边关即可。而商人们通过大规模运输协作,更加严格细致的管理,运输的效率远⾼于官府,损耗也远低于官府,所以也有利可图。

  于是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批准由山西试行此法,结果大获成功,逐渐推行到临边各省,开中品种也从单一的粮食发展为纳铁中盐、纳金中盐、纳银中盐、纳铜中盐、纳棉布中盐等十几个品种,极大的促进了大明朝的经济发展,也让山西商人一跃而起称雄商界,成为大名鼎鼎的晋商!开中法也成为‮家国‬的财政**固定下来。

  然而到了永乐朝,因为‮家国‬透支民力过甚,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暂停了山西等各处的开中,专门供应北厩的建设的。这下对山西商人和山西百姓的影响就太大了,这些年晋商们上下奔走,呼吁山西重新开中。其间只断断续续开了几次,但北厩的建设一紧,皇帝就给山西断供,让商人和百姓苦不堪言。

  说起来这次山西民,皇帝还真功劳不小呢…

  晋商正叫天天不灵时,朱瞻基来了,他们能不把他当祖宗一样供着么?想方设法、锲而不舍,就是块石头也给他捂热了,果然让太孙殿下替他们上书求情,而太孙殿下果然面子不小,竟真请动了旨意!

  巧的是,王贤和严清想出来的辄,也是开中。不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中,而是创新了的开中法。传统开中法,就是商人直接从內地运粮到边地换取仓钞,然后回內地换取盐引。而商人们之所以能替代官府来运输,不是说商人们有多大本事,其实只不过是他们为了‮钱赚‬,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费尽心思提⾼效率、降低损耗罢了。其实依旧是费心劳力、损耗‮大巨‬。

  所以王贤在苦思冥想后,想出了个办法,既然如此,何不让商人募集百姓,直接在边地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呢?这样待收获后就地⼊仓换取盐引,岂不省了劳顿之苦、少了多少损耗?多赚多少银子?何乐而不为?

  有人就要问了,这法子并不难想到,为什么晋商都想不到?其实晋商不是想不到,而是从前没条件这样做。因为山西从宋以后,原先森林沃土就变成了⻩土连绵,适合耕种的土地锐减,要不也山西人也不会毅然决然离乡经商。所以在山陕就地耕种本不现实,是以商人们只能舍近取远,从南方运来粮食。

  但山西附近真没有适合种粮的地区么?显然是有的。王贤一下就想到了河套,有道是‘⻩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西、北、东三面环⻩河。山横亘⻩河之北,贺兰山耸峙于⻩河之西,芦芽山屏障于⻩河之东,南邻陕北⾼原。依山阻河,形势险要。境內之⻩河,⽔流平稳,两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号称塞北江南,物产无比丰富,耕种⽔稻小麦都不在话下。

  其实何止塞北,就连塞下的土地因为⻩河的恩赐,只要引⻩河⽔灌溉,都能变成良田。这些广袤的潜在耕地就在山西附近,甚至是境內,商人们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然而看了也是⽩看,因为这些处nu地都在大明军队的防线以外,而河套已经被蒙古人占据,虽然是內附的蒙古人,但狼就是狼、总要吃⾁的,汉人若是在这些地方开垦土地、建设村镇,不是把肥⾁送到人家嘴边上么?

  ‮全安‬毫无保障,谁会去这些地方垦荒?所以商人们只能望而兴叹。

  但商人们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王贤做不到,而且这天下兴许只有他能做到。因为只有他能两面通吃…河套有宝音、⽩莲教有小怜、大同有张輗,晋王也不得不卖他个面子,还有太孙亲自坐镇,所以这件事只能王贤来做!

  “殿下只管召集那些晋商吧,”王贤自信的笑道:“只要他们不傻,就知道这是个天赐良机!”

  “他们可一点不傻。”朱瞻基也笑道:“成大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次全都凑齐了,就是天要促成此事!”

  王贤心说,明明是我要促成好么,当然还要笑着点头道:“殿下说的是,果然车到山前必有路!”t

目录
返回顶部